- 年份
- 2024(10898)
- 2023(15922)
- 2022(13743)
- 2021(12890)
- 2020(10644)
- 2019(24486)
- 2018(24403)
- 2017(47031)
- 2016(25795)
- 2015(28856)
- 2014(29035)
- 2013(28750)
- 2012(26935)
- 2011(24399)
- 2010(24506)
- 2009(22247)
- 2008(21626)
- 2007(18982)
- 2006(17006)
- 2005(15135)
- 学科
- 济(110087)
- 经济(109979)
- 管理(68344)
- 业(66042)
- 企(51422)
- 企业(51422)
- 方法(43980)
- 数学(37826)
- 数学方法(37385)
- 农(31565)
- 地方(31319)
- 中国(31266)
- 业经(24716)
- 学(24496)
- 财(23563)
- 农业(21950)
- 贸(18485)
- 贸易(18470)
- 环境(18097)
- 制(17967)
- 易(17765)
- 和(17094)
- 理论(16981)
- 地方经济(16882)
- 技术(16384)
- 融(16355)
- 银(16354)
- 金融(16350)
- 银行(16302)
- 行(15680)
- 机构
- 大学(363023)
- 学院(362059)
- 济(143639)
- 经济(140340)
- 管理(139754)
- 研究(129262)
- 理学(120182)
- 理学院(118684)
- 管理学(116560)
- 管理学院(115917)
- 中国(95619)
- 科学(81823)
- 京(79392)
- 所(66225)
- 财(64400)
- 农(62699)
- 研究所(60439)
- 中心(57913)
- 江(55338)
- 业大(55212)
- 范(52190)
- 师范(51708)
- 财经(50936)
- 北京(50476)
- 农业(48793)
- 院(47204)
- 经(46227)
- 州(44947)
- 经济学(42336)
- 师范大学(42006)
- 基金
- 项目(247468)
- 科学(193956)
- 研究(181850)
- 基金(176986)
- 家(154775)
- 国家(153418)
- 科学基金(130587)
- 社会(112841)
- 社会科(106669)
- 社会科学(106637)
- 省(98440)
- 基金项目(94607)
- 自然(84703)
- 教育(82785)
- 自然科(82655)
- 划(82640)
- 自然科学(82634)
- 自然科学基金(81122)
- 编号(74998)
- 资助(72389)
- 成果(61100)
- 发(57161)
- 重点(56000)
- 部(53812)
- 课题(52478)
- 创(50932)
- 创新(47556)
- 科研(46814)
- 国家社会(45653)
- 教育部(45525)
- 期刊
- 济(164992)
- 经济(164992)
- 研究(109875)
- 中国(74819)
- 学报(58468)
- 农(57601)
- 科学(54980)
- 管理(51142)
- 财(46740)
- 教育(44753)
- 大学(43571)
- 学学(40631)
- 农业(40075)
- 技术(32017)
- 融(31979)
- 金融(31979)
- 业经(28032)
- 经济研究(25404)
- 财经(23718)
- 问题(21674)
- 图书(21041)
- 业(20534)
- 经(20286)
- 资源(18892)
- 科技(17999)
- 技术经济(17697)
- 理论(17141)
- 版(16884)
- 现代(16539)
- 发(15820)
共检索到5466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任建兰
本文以山东省为例,分析了工业增长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互动及其约束关系.指出对处在工业化阶段的国家或地区而言.工业增长是推动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但工业增长的目标和效益必须站在可持续发展的高度确立。只有这样.工业化才能带动区域持续、稳定发展。
关键词:
工业增长 区域可持继发展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留法
[目的]新形势下,农村可持续发展对我国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城乡一体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通过对河南省农村可持续发展潜力的区域差异进行研究,为优化河南省农业产业布局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从经济可持续发展潜力、社会可持续发展潜力和生态可持续发展潜力3个方面构建农村可持续发展潜力评价体系,采用熵值法和加权综合法,在市域尺度研究河南省农村可持续发展潜力。[结果](1)河南省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总体上表现为豫东和豫南地区良好,除济源市外,西北地区较差;农村社会发展水平呈现豫东地区较差,其余地区基本一般的特征;农村生态状况表现为豫西和豫南地区较好,除鹤壁和濮阳,豫东和豫北地区其他各市较差。(2)河南省市域间农村可持续发展潜力的综合评价分值差异较大,其中济源市、信阳市和鹤壁市的综合评价分值较高,漯河市和商丘市的评分明显低于其他各市。[结论]该省大部分地区经济、社会和生态发展极不平衡,因地制宜,逐步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缩短地区间差异,将有利于该地区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玉文 滕飞
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的关系日益受到广泛关注。对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演进阶段的准确识别,是有效实施生态文明和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前提。理论上构建了表现区域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规律的经济-环境指数、存量指数、流量指数和环境污染综合指数,并以山东省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山东省经济-环境系统正处于环境库兹涅兹曲线第二阶段向第三阶段的过渡点,进而探讨了当前阶段经济-环境系统的特征,并演生出升级产业结构、优化能源结构,全面推进节能降耗减排、实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聚焦科技创新、强化减排能力建设,建立健全环保标准、完善体制机制法制保障等适应举措。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马浩
为了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评价就非常重要。首先在分析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构建原则的基础上,依据Delphi法,通过问卷调查构建了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并根据层次分析法确定了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然后建立了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灰色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最后以山东省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
关键词:
区域经济 可持续发展 灰色系统 模糊评价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鹏成 郑国璋
近年来,关于城市复合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研究一直以来是人文地理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但基于能值理论对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定量研究多集中在某一年度或某不连续的几个年度,缺乏对某一地区的持续动态研究,使得研究具有很大偶然性和预见性([1]).以2005年2014年的威海市生态经济系统为研究对象,运用能值理论对其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定量分析.从系统能值流10a的动态变化中发现:1)生态经济系统的能值总量、经济反馈输出能值、不可更新资源能值总体呈现快速增加的态势,可更新资源能值和经济反馈输入能值变化不大;2)环境负载率从2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强 卫海燕 黄静
文章借用气候突变原理,采用Mann-Kendall方法判定了陕西省经济快速增长阶段,从四个主题出发,构建了包含37个指标的陕西省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在主题层内部采用权重积(WP)方法构建四个主题子指数,采用欧式距离法计算研究区1989~2006年的综合环境生态指数并对其变化态势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主导可持续发展变化的主导因子。分析结果表明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效应是研究区生态环境可持续性变化最直接的影响因素,人类胁迫和社会响应通过间接的作用对研究区可持续能力造成影响。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卜祥兰
本文从山东的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增长和科技教育五个方面分析了山东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提出了山东今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相应措施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资源 环境 经济增长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接玉梅,葛颜祥,胡继连
利用统计分析手段对小城镇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小城镇发展与农民收入在不同阶段呈现不同的相关性,对工业和第三产业具有较强的依赖性。同时,小城镇建设对农业、乡镇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具有不同程度的拉动力。为防止出现"空心镇"现象,我国的小城镇建设与区域经济之间应该协调发展。
关键词:
小城镇 区域经济 互动 关系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杜博 张旺锋 杨连燚 谢雪燕
基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理论,使用协整检验方法,对1985—2006年甘肃省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差异的关系做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甘肃省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差异存在长期均衡关系,金融发展加大了区域经济增长差异。最后,对实证结论做了探讨。
关键词:
金融发展 经济增长差异 VAR模型 协整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爱萍
在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人类的共识之后 ,如何全面推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进程又成为人们致力研究的重点。本文以日照市为例 ,在分析港口对日照市可持续发展的影响的基础上 ,通过评价体系构建、模型建立 ,定量评价了港口对日照市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为日照市今后制定合适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科学合理的定量依据。
关键词:
港口 可持续发展 定量评价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赵公正
发展非主业经营 ,进行产业替代 ,实现二次创业是矿业企业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同时 ,与矿业经济密切联系的城市经济通过结构调整 ,实施产业结构多元化和城市经济一体化是实现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和持久繁荣的普遍规律。本文通过对山东省矿业城市的实证研究证实了上述结论。
关键词:
矿业城市 可持续发展 结构调整 山东省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公茂刚 宋梦月 王学真
文章基于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资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能力三个领域层来构建黄河下游流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并利用黄河下游流域山东省内23个区县的数据,使用变异系数法、熵值法和因子分析法分别测算了其2000—2019年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数,以此分析了黄河下游流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整体变化趋势和各区域存在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山东省黄河流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整体呈逐年上升趋势,各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均有上升但仍存在明显差异,黄河入鲁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最高且增长较快,黄河三角洲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和增长速度均略低于中部地区和黄河入鲁地区;领域层中,经济与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能力均呈上升趋势,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则呈下降趋势。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是个系统工程,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对立统一、相辅相成,只有协调共进,才能真正实现黄河下游流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提升农业发展质量。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书瀚 宋明月
山东省仅在部分传统生产性服务业中有相对优势,经济增长对生产性服务业的依赖程度还不高,传统生产性服务业的贡献度高于现代生产性服务业。从目前来看,山东的经济发展主要是靠工业的驱动。按照世纪经济的一般规律来看,当人均GDP达到3 000美元之后,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都将发生重大变化,2005年山东省人均GDP达到20 096元,即将达到3000美元的水平。所以正需要生产性服务业成为山东主裁判长的新引擎。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 发展现状 经济增长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书瀚 宋明月
这篇文章描述了山东省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现状,并对山东省生产性服务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作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山东省仅在部分传统生产性服务业中有相对优势,而山东省经济增长对生产性服务业的依赖程度还不高,传统生产性服务业的贡献度高于现代生产性服务业。最后提出了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 发展现状 经济增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