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473)
2023(12104)
2022(9983)
2021(8801)
2020(6899)
2019(15137)
2018(14777)
2017(28182)
2016(14944)
2015(16190)
2014(15973)
2013(15642)
2012(14574)
2011(13131)
2010(13254)
2009(12147)
2008(11400)
2007(10190)
2006(9323)
2005(8557)
作者
(41598)
(34871)
(34708)
(32693)
(21871)
(16393)
(15480)
(13483)
(13137)
(12356)
(11929)
(11494)
(11012)
(10936)
(10784)
(10690)
(10321)
(10055)
(9940)
(9886)
(8726)
(8550)
(8369)
(8001)
(7908)
(7796)
(7705)
(7691)
(7018)
(6827)
学科
(72520)
经济(72467)
管理(40356)
(38353)
(28183)
企业(28183)
地方(24098)
中国(22771)
(21705)
方法(21364)
业经(18440)
数学(18245)
数学方法(18077)
环境(16320)
农业(15292)
地方经济(14504)
(13303)
(13100)
(12959)
产业(12731)
(12411)
贸易(12400)
(11919)
(11594)
金融(11592)
(11437)
(11420)
银行(11403)
(11133)
技术(11057)
机构
学院(208589)
大学(201065)
(92386)
经济(90643)
研究(75981)
管理(75694)
理学(63927)
理学院(63221)
管理学(62242)
管理学院(61871)
中国(57198)
科学(44390)
(42829)
(40462)
(37783)
中心(34121)
研究所(33912)
(33542)
(33030)
财经(31165)
经济学(28749)
(28740)
业大(28608)
师范(28442)
(28122)
(28057)
北京(27170)
(26793)
经济学院(25891)
农业(25772)
基金
项目(136899)
科学(108646)
研究(105290)
基金(96660)
(83460)
国家(82737)
科学基金(70873)
社会(68478)
社会科(65155)
社会科学(65147)
(57026)
基金项目(50237)
教育(46755)
(46317)
编号(43184)
自然(41720)
自然科(40688)
自然科学(40683)
自然科学基金(39930)
(38093)
资助(37918)
成果(34028)
重点(31737)
发展(31394)
课题(31188)
(30858)
(29761)
(28810)
国家社会(28591)
创新(27818)
期刊
(112404)
经济(112404)
研究(65565)
中国(46660)
(33282)
管理(30246)
(29556)
科学(28126)
学报(27841)
教育(25571)
农业(23141)
大学(21518)
业经(21457)
(21359)
金融(21359)
学学(20365)
技术(19525)
经济研究(18752)
财经(14811)
问题(14614)
(13101)
(11736)
商业(11202)
(11114)
技术经济(10906)
科技(10296)
现代(9922)
世界(9879)
经济问题(9631)
(9544)
共检索到3285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马涛  东艳  苏庆义  高凌云  
本文以临港重化工城市宁波为例,根据IPCC的方法测算了规模以上工业行业的CO2排放强度,基于此构建了碳生产力和碳强度竞争力两个低碳指标,并将其作为战略产业选择的约束指标纳入Weaver-Thomas方法的传统指标体系。在传统指标和低碳指标(分为强低碳约束和弱低碳约束两种情景)基础之上,进行了战略产业选择,进而利用模拟方法对宁波市实现"十二五"期末工业增长和碳强度减排目标进行了双重目标的模拟。结果表明,根据低碳条件下的指标体系进行战略产业选择,同时采用技术减排,可以有效促进地区实现工业增长和低碳发展的双重目标。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杨洋  张倩倩  
关键词: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卓德保  吴玉海  潘植强  
随着全球气候环境逐渐变暖,以低碳经济理念为核心的低碳发展模式逐渐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低碳城市也成为世界城市发展研究的新焦点。通过上海城市化发展与生态环境交互关系的演变,分析上海城市化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城市化发展中影响碳排放的因素分析为基础,发现上海低碳城市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指出上海低碳城市发展的路径。研究认为:低碳城市发展是一个多目标问题,涉及政府、企业以及居民三方面,其中政府在低碳城市建设中起引导作用,居民是低碳城市建设的核心动力,企业则是连接政府与居民的纽带。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王金波  
日本产业结构的升级是在不断突破资源与环境双重约束条件下形成的,升级路径也基本上是沿着资源替代和资源能源节约型方向演进的。在推动日本产业结构向循环、低碳环保方向转变的过程中,高新技术园区一直发挥着重要的创新示范作用。在推动日本经济向集约型、低碳型发展模式转变的过程中,生态工业园则成为日本推进循环经济,加快低碳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观念更新的重要载体。正是资源环境约束下日本产业升级的低碳路径选择带来了日本生态工业园发展模式的质变。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晓娣  
该研究建立了投入产出框架下的产业结构优化模型,在减排目标、GDP增长率、就业率的多重约束条件下,测算了中国实现国民经济最小波动的最优产业调整路径,揭示了低碳经济与可持续发展下应当鼓励和控制发展的重点行业:产值提升最大的应包括批发零售贸易、公共与居民服务业、机械电气设备制造维修业、住宿餐饮业等排放系数较低且最终需求水平较高的行业,产值下降最大的则是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以及石油加工及炼焦燃气等,这些行业无疑是实现国家在稳定增长前提下减排目标的关键。通过调整约束条件的强度,研究发现,随着碳减排约束的收紧、以及经济增长目标的提高,所需的产业结构调整幅度会逐渐增大,并且减排力度加...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孙宁  
本文理论部分是基于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框架,分析了碳减排约束下经济增长的瓶颈问题,指出解决此问题应致力于内涵扩张的方式——技术进步。同时将技术进步归纳为跳跃式和持续式两种方式,并分别探讨了这两种方式解决碳减排约束下经济增长瓶颈问题的不同途径。实证部分旨在检验技术进步的实际碳减排效应,以我国制造业为例,采用LMDI法分析了制造业碳排放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由技术进步引起的能源消耗强度降低均对制造业整体及制造业重点减排行业表现出明显的碳减排效应,验证了技术进步作为主要碳减排手段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李宏兵  朱廷珺  
低碳经济的兴起给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提出了新的挑战,碳减排和能源约束双重压力下我国产业承接空间日渐萎缩、步伐放缓和门槛提高,必须通过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发展清洁能源、完善碳交易市场、促进低碳外国投资、加强低碳技术的国际研发合作等方式,推动我国走上国际产业承接的低碳之路。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查建平  
文章依据2005—2012年中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旅游业的投入、产出及碳排放数据,参照SBM方向距离函数,构建考虑环境因素的旅游产业发展效率评估模型,对2005—2012年中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低碳旅游发展效率及减排潜力进行了测度。在此基础上,运用对数平均权重Divisia分解法对旅游业碳排放强度进行了分解,进而对我国省级旅游产业减排路径做出分析与解读。研究表明,我国低碳旅游发展效率处于较低水平,对应无效率值较高,且无效率值在整体上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态势;中部地区低碳旅游发展效率最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余红伟   林子祥   胡力元   赵晨瑞   张继宏  
管理改进与技术创新是工业企业实现高质量减排的两大关键路径。运用Shapley值分解方法实证测度了技术创新与管理改进对工业企业碳减排技术进步效率的贡献作用。结果发现,整体上技术创新与管理改进的贡献率分别为28.45%和71.55%,并且二者贡献率在不同类型特征企业之间存在明显差异。随着企业技术进步水平、雇佣规模和能耗水平的提升,技术创新的贡献率逐步递减,而管理创新的贡献率则呈现递增趋势。首次对企业管理改进与技术创新对碳排放效率的贡献进行测度,为优化“双碳”目标政策与指导企业减排行动提供有益参考。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颜建军  徐雷  李扬  
运用向量协整关系分析、脉冲响应分析方法,借助湖南省1995—2014年的宏观经济统计数据,从资源约束条件和环境约束条件两个视角,探讨湖南产业生态化的发展路径。实证分析表明:(1)从资源约束的视角来看,湖南省的能源消费、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长期相对稳定的均衡关系,尽管湖南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是以较高的能源消耗为代价,但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带来的产业结构升级有助于降低能源消耗。综合比较来看,湖南能源消费的"高碳"刚性特征依旧明显;(2)从环境约束的视角来看,湖南在"三废"治理方面,废水治理取得的成效最为显著,工业固体废物治理取得的成效其次,而工业废气的治理成效却并不十分明显。从研究结论来看,产业生态化发展是湖南省突破资源环境约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提出提高煤炭加工转化效率、构建生态工业园区、发挥生态产业价值链的协同效应等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颜建军  徐雷  李扬  
运用向量协整关系分析、脉冲响应分析方法,借助湖南省1995—2014年的宏观经济统计数据,从资源约束条件和环境约束条件两个视角,探讨湖南产业生态化的发展路径。实证分析表明:(1)从资源约束的视角来看,湖南省的能源消费、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长期相对稳定的均衡关系,尽管湖南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是以较高的能源消耗为代价,但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带来的产业结构升级有助于降低能源消耗。综合比较来看,湖南能源消费的"高碳"刚性特征依旧明显;(2)从环境约束的视角来看,湖南在"三废"治理方面,废水治理取得的成效最为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公维凤  王传会  周德群  曾昭鹏  
本文建立了双强度约束下低碳经济增长多目标优化模型,分析了行业能耗强度和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对低碳经济增长路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经济增长、能源消耗与CO2排放协调发展情景中,若"十二五"期间各行业能耗强度和一次能源消费结构遵循"十一五"期间的变化趋势,则对农业、工业和建筑业的经济增长不利,对其他行业有利。在其基础上,若减少工业和建筑业能耗强度的降幅,增加其他行业能耗强度的降幅,可提高农业和建筑业的经济增长速度;优化能源消费结构能减缓工业和建筑业能耗强度的下降压力,且非化石能源比例可达11.4%。若在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基础上,进一步减少工业和建筑业能耗强度的降幅,对各行业经济增长影响不大,但会增加全...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欧阳慧  
开展国家低碳城(镇)试点是近年来国家为应对气候变化,推动城镇化低碳发展的重大举措。在厘清我国试点低碳城(镇)的内涵基础上,结合空间载体依托小空间尺度新城新区的特征,以低碳目标、高端取向、形成特色为试点导向,应用Kaya恒等式分析国家试点低碳城(镇)碳排放影响因素,并研究提出了围绕主要影响因素突破重点领域,推进试点城(镇)"五个低碳化"的路径选择。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梁俊  
本文利用一个非径向的DEA模型框架,对中国工业增长与环境双赢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并通过选择最优的节能减排路径对中国工业2012~2050年双赢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分析结果表明,2000~2011年间,中国工业行业整体以及重工业实现了双赢发展,但其双赢状况在不断恶化;轻工业未实现双赢,经济与环境的矛盾还有不断扩大的趋势。在本文设计的未来39年最优节能减排路径下,中国工业不能实现双赢发展,大部分行业不仅无法实现双赢,其经济发展与环境规制的矛盾还将进一步深化。为了促进双赢发展的出现,重工业应加速产业升级,提高环保技术研发力度;轻工业的环境规制力度要进一步增强;此外,环境规制应以渐近型和激励型为主。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李涛  
本文运用非径向DEA方法——RAM模型估算了1998—2010年中国29个省份的经济效率、碳环境效率,并将两者整合在统一的联合效率框架以测度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耦合程度,结果发现我国节能减碳政策取得了明显效率改进的"水平效应"。松弛量分解表明高能耗与投资过度是非效率的主要源泉。进一步,我们通过约束模型单向投影发现中国节能减碳的途径依赖于"自然减排",而能源替代与技术进步效应明显不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