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146)
2023(4658)
2022(4063)
2021(3897)
2020(3154)
2019(7499)
2018(7331)
2017(15884)
2016(8490)
2015(9329)
2014(9502)
2013(9503)
2012(9089)
2011(8178)
2010(8379)
2009(8029)
2008(7773)
2007(6969)
2006(6490)
2005(6025)
作者
(22528)
(18794)
(18674)
(18152)
(12229)
(8777)
(8608)
(7263)
(7128)
(7073)
(6547)
(6192)
(6163)
(6162)
(6092)
(6005)
(5602)
(5551)
(5537)
(5240)
(4932)
(4582)
(4520)
(4478)
(4380)
(4292)
(4228)
(4215)
(3743)
(3726)
学科
(38399)
经济(38373)
管理(22924)
(22271)
方法(16792)
(16608)
企业(16608)
数学(15883)
数学方法(15723)
(11115)
(9986)
(9562)
贸易(9557)
中国(9553)
(9396)
地方(8695)
(7887)
(7239)
(7164)
农业(7078)
税收(6972)
(6928)
业经(6674)
(6617)
银行(6612)
(6562)
金融(6562)
(6291)
及其(6025)
政策(5696)
机构
学院(117677)
大学(116032)
(59630)
经济(58517)
管理(45492)
研究(41665)
理学(38014)
理学院(37695)
管理学(37222)
管理学院(37005)
中国(36930)
(29098)
(23569)
财经(22106)
科学(20909)
(20567)
中心(20277)
(20118)
经济学(19402)
(19176)
研究所(18042)
经济学院(17632)
(17009)
财经大学(16298)
(15960)
银行(15475)
北京(15117)
(14999)
(14833)
(14509)
基金
项目(70361)
科学(56440)
研究(54731)
基金(52259)
(43864)
国家(43508)
科学基金(37690)
社会(36120)
社会科(34467)
社会科学(34464)
(26406)
基金项目(26029)
教育(25083)
资助(23417)
自然(22530)
编号(22239)
(22126)
自然科(22018)
自然科学(22015)
自然科学基金(21655)
成果(19062)
(16864)
(16023)
课题(15699)
重点(15679)
国家社会(15119)
教育部(14974)
(14879)
人文(14703)
(14571)
期刊
(67184)
经济(67184)
研究(42856)
(24328)
金融(24328)
中国(22806)
(21566)
管理(17830)
(15472)
科学(12638)
学报(11804)
经济研究(11669)
财经(11234)
教育(10724)
技术(10470)
业经(9998)
大学(9785)
(9694)
农业(9468)
学学(9288)
问题(8738)
(8628)
国际(8005)
理论(6719)
技术经济(6679)
统计(6590)
世界(6427)
实践(5863)
(5863)
(5808)
共检索到1935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刘海英  何彬  
货币政策不能及时对经济发展出现的变化做出调整,不仅降低了货币政策实施的有效性,还产生了诸如流动性过剩等一系列问题。信贷市场的供求特征直接反映了实体经济的增长,因此,根据信贷市场的非均衡状态对货币政策进行相应调整的关键问题是如何有效地提取各阶段的信贷市场的供求特征信息。本文利用非均衡计量模型这一理论工具得出,我国信贷市场中确实存在着贷款过度需求的非均衡状态,主要表现为近年来贷款增长率始终处于下降并且严重滞后于工业产出需求的状态,同时紧缩性货币政策所导致的信贷供给约束更加强化了这一非均衡状态,并且已经影响到了工业实体经济的发展。货币政策调整除了考虑通胀和流动性过剩问题以外,还必须考虑信贷市场的非均...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李成  王婷  李文乐  
本文基于货币政策调控面临经济增长目标约束的现实背景,构建货币当局调整基础货币的政策规则,采用2001至2016年的季度数据,分阶段拟合货币政策规则,并将货币政策调控剥离为预期内和预期外货币政策,进而在SVAR框架下测度其各自对信贷规模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货币政策调控在面临"保增长"压力的"非吻合时期"对产出缺口的响应力度是"吻合时期"的3.9倍,经济增长目标构成货币政策调控的"底线"约束;经济增长目标约束下,预期外货币政策对信贷规模的冲击效应相对显著,而预期内货币政策会引发显著的信贷期限结构转移现象。因此,应弱化经济增长目标对于货币政策决策的挤压,增强货币政策调控的独立性,通过加强预期管理引导经济的平稳运行。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赵涛  
2007年以来,针对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的变化,央行不断加大了金融宏观调控的力度,增强调控的灵活性,货币政策先后经历了稳健、从紧到适度宽松的转变。在一系列宏观经济政策的持续推动下,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物价显著回落。然而,货币政策在发挥了重要作用的同时,但也暴露出一定的局限性。笔者认为,信贷渠道仍是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主渠道,如何调控商业银行信贷行为,放大货币政策传导效应已成为当前央行面对的重大课题。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在市场对准备金率和利率政策调整的关注下,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10年第一季度例会在北京召开。此次会议在延续去年经济会议提出的保持宽松的货币政策稳定的基础上,提出要灵活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货币信贷总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尹继志  
本文在我国转轨时期金融创新的现实背景下,研究金融创新对货币供求和货币政策的影响,以期能促进货币政策的有效实施。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陈小安  
本文运用向量自回归(VAR)模型,检验了银行信贷冲击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扩张性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在区域内存在显著的非对称性效应,主要原因在于不同经济周期下微观经济主体具有不同的行为特征。建立充分反映区域经济特点的货币政策调控体系以及发挥货币政策结构性功能,有利于提高货币政策作用和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周方  
本文研究了1992年市场经济制度确立以来我国的货币政策是如何在信贷配给条件下促进经济增长的,文章通过建立以金融加速器为理论背景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来进行仿真,得出了以下结论:(1)我国存在比较明显的信贷配给现象,但是总体程度呈现出减轻的趋势;(2)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信贷渠道明显存在,金融加速器效应也比较明显,但是信贷配给的存在抑制了这一效应,随着信贷配给程度的减轻,金融加速器效应有变得更加显著的趋势;(3)信贷配给现象的存在使得我国的货币政策在1992年以来的正向(从紧)和负向(宽松)货币政策都较好地发挥了作用,即经济波动更小、产生的效果更明显;(4)信贷配给的存在使得我国的经济系统在受到外...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杨柳  亓晓彤  周慧娟  蔡文娟  黄卓  
基于中国经济对奥肯定律以及菲利普斯曲线的背离现象,本文实证分析了中国经济中劳动调整成本的来源、大小和影响,并对引入中国现实经济特征的新凯恩斯模型进行了估计和模拟,发现包含劳动调整成本的模型能够在相当程度上解释中国经济的异象:劳动调整成本会弱化劳动需求与产出、真实工资以及成本加成间的相关关系,造成正向技术冲击下的高增长与低就业,低通胀共存;同时使得扩张性货币政策在扩大产出与投资的同时无法有效提振就业,经济中呈现长短期菲利普斯曲线均失灵的状况。进一步地,本文对新常态时期劳动调整成本增大的宏观经济影响进行了模拟研究,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江曙霞  秦国楼  
在货币理论中,无论是凯恩斯学派还是货币主义学派,都注重货币市场的作用而忽视金融机构和信贷市场的影响。在凯恩斯的通论中,流动性偏好理论完全取代了可贷资金理论以及金融机构和公司财务结构的作用。后来被纳入到希克斯的IS-LM框架并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张志柏  俞自由  解振鸿  
本文在凯恩斯货币政策理论框架下 ,探讨了我国近几年物价变化、经济增长与货币政策三者之间的关系 ,指出通货紧缩本质上是由实体经济引起的 ,是实体经济运行不畅通的货币表现 :从表象上看 ,通货紧缩形成有货币发行量减少的原因 ,但由于货币发行并不能扭转经济运行不畅通的局面 ,所以用增加货币供给量来提高物价的方法是值得怀疑的。同时 ,本文的分析还表明 ,就业问题是影响通货紧缩的一个重要因素 ,但这问题至今未得到有关部门应有的重视。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耿恒智  屠卫  
本文在新古典内生增长理论的框架内,建立一个带有资本累积的世代交叠模型进行研究发现,托宾效应总是具有可行性,弗里德曼规则反而是次优的;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重心仍然是控制货币供应量,通过货币扩张来促进真实和名义GDP增长。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邓海清  
2019年以来,外部经济环境总体趋紧,中美贸易摩擦出现反复。美国将对2000亿美元中国输美商品加征的关税从10%上调至25%,但"疾风知劲草",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经济依然表现出较强的韧性。受春节因素和减税效应等叠加影响,2019年1~4月份经济和金融数据的单月波动较大,从数据累计同比和长期趋势看,中国经济较2018年温和复苏的态势较为明朗。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万兆泉  许统生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是货币政策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合适的货币中介目标对保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基于ARDL模型的协整分析方法,对货币中介目标与中国国民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通货膨胀率对国民收入的影响幅度最大、货币供应量对国民收入的影响次之,而利率对国民收入的影响相对较小。认为在目前条件下,我国应从过于强调货币供应量指标,转向综合利用多种金融变量来指导货币政策的操作,但在将来市场体系完善后,可考虑采用通货膨胀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周晖  
中国股市是政府主导的制度创新和市场自身发展共同推动的新兴市场,股票资产价格的上涨及波动受宏观经济及各项制度变革的基础性影响外,还受到以货币政策为代表的一系列宏观经济政策调控和政府针对证券市场自身的股市政策调控的影响。分析表明,股票资产价格可采取股票资金供求等股市政策进行适当调控,从货币政策的角度通过GARCH均值方程模型和BEKK波动相关模型,对中国股票市场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从增长率的分析表明我国股票市场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经逐渐成为经济发展的晴雨表;从波动性的分析表明央行货币政策可以不直接干预股票市场,可以通过货币政策调控经济增长,从而起到间接调控股票市场资产价格的作用。由于货币政策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