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434)
- 2023(14492)
- 2022(12068)
- 2021(10942)
- 2020(8864)
- 2019(20190)
- 2018(19788)
- 2017(38092)
- 2016(20606)
- 2015(23043)
- 2014(23134)
- 2013(23212)
- 2012(21902)
- 2011(19768)
- 2010(20496)
- 2009(19312)
- 2008(19638)
- 2007(18076)
- 2006(16743)
- 2005(15721)
- 学科
- 济(99858)
- 经济(99729)
- 业(92665)
- 企(74175)
- 企业(74175)
- 管理(71834)
- 农(47920)
- 业经(32888)
- 方法(32762)
- 农业(32216)
- 中国(31161)
- 地方(28145)
- 财(27888)
- 数学(24303)
- 数学方法(24106)
- 制(21506)
- 务(19741)
- 财务(19713)
- 财务管理(19689)
- 技术(19258)
- 企业财务(18664)
- 策(17503)
- 发(16420)
- 和(16412)
- 贸(16219)
- 贸易(16200)
- 划(16104)
- 体(15690)
- 易(15615)
- 理论(15514)
- 机构
- 学院(306014)
- 大学(296826)
- 济(132728)
- 经济(129892)
- 管理(121959)
- 研究(104885)
- 理学(102840)
- 理学院(101723)
- 管理学(100470)
- 管理学院(99872)
- 中国(84286)
- 京(64712)
- 财(61134)
- 科学(60291)
- 农(59972)
- 江(55065)
- 所(52553)
- 中心(49215)
- 财经(46830)
- 研究所(46509)
- 农业(45323)
- 业大(45144)
- 经(42152)
- 州(41191)
- 北京(40498)
- 范(40286)
- 师范(39957)
- 经济学(37989)
- 院(37479)
- 省(36581)
- 基金
- 项目(190716)
- 科学(152793)
- 研究(144930)
- 基金(137549)
- 家(117159)
- 国家(115904)
- 科学基金(101963)
- 社会(95420)
- 社会科(90183)
- 社会科学(90159)
- 省(77767)
- 基金项目(73137)
- 教育(64116)
- 自然(63015)
- 划(62511)
- 自然科(61541)
- 自然科学(61531)
- 自然科学基金(60460)
- 编号(60083)
- 资助(54278)
- 成果(47587)
- 发(47088)
- 重点(42278)
- 部(42033)
- 创(41907)
- 课题(41783)
- 业(40024)
- 发展(39039)
- 国家社会(38649)
- 展(38444)
- 期刊
- 济(169281)
- 经济(169281)
- 研究(96677)
- 中国(70233)
- 农(61553)
- 管理(49112)
- 财(49000)
- 科学(41424)
- 农业(40998)
- 学报(38737)
- 融(35129)
- 金融(35129)
- 业经(33933)
- 教育(31631)
- 大学(31074)
- 学学(29281)
- 技术(28579)
- 问题(23919)
- 经济研究(23399)
- 财经(23360)
- 业(21615)
- 经(20237)
- 技术经济(17650)
- 世界(16698)
- 现代(16586)
- 农村(15953)
- 村(15953)
- 资源(15567)
- 商业(15356)
- 贸(15317)
共检索到4963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蔡晓明
工业城市的农业发展战略选择——关于江西省新余市农业发展的思考蔡晓明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工业化、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一大批新兴工业城市应运而生,迅速崛起。然而,由于我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不少新兴工业城市的农业仍然沿袭旧的发展模式,影响了农业由...
[期刊] 征信
[作者]
黄晖 彭江南 李宇翔
以江西新余为例,从信用角度分析研究农村信贷服务发展现状和信用环境、农村信贷服务创新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及问题,认为应紧密结合农村扶贫及农村企业双创,推动就业留住劳动力;着力构建农村金融政策扶助机制;优化考核机制,增强信贷产品和金融服务创新意识;加快培育完善的农村金融要素市场。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邹秀清 郭敏 周凡 王彦 刘杨倩宇 邹孙忠
作为一种新型的农业经营方式,家庭农场对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促进农地资源高效配置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基于江西省新余市265份样本农户调查数据,采用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构建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研究发展家庭农场对农户流转土地意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发展家庭农场对农户的土地转出和转入意愿均有显著影响;(2)村中如果有家庭农场,家庭农场个数越多,越能促进普通农户转出土地的意愿,而对土地转入的意愿具有负向作用;(3)如果政府给予家庭农场专项经济补贴,将对普通农户的土地转入意愿产生正向影响,而对土地转出意愿具有负向作用。最后,提出了促进家庭农场发展和引导农地有序流转的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邹秀清 郭敏 周凡 王彦 刘杨倩宇 邹孙忠
作为一种新型的农业经营方式,家庭农场对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促进农地资源高效配置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基于江西省新余市265份样本农户调查数据,采用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构建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研究发展家庭农场对农户流转土地意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发展家庭农场对农户的土地转出和转入意愿均有显著影响;(2)村中如果有家庭农场,家庭农场个数越多,越能促进普通农户转出土地的意愿,而对土地转入的意愿具有负向作用;(3)如果政府给予家庭农场专项经济补贴,将对普通农户的土地转入意愿产生正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黄成莲
统筹城乡发展,关键要加大对农村经济的支持与扶持力度。由于现行的金融体制导致金融供给不能满足农村经济的发展。为此本文从分析统筹城乡发展中金融运行机制中存在的资金供给体制错位、农村金融发展的环境与农村金融供给意愿错位、农村金融供给与农村金融需求错位等问题出发,提出从体制、机制上入手,减少行政干预,放宽农村金融市场的准入门槛;创新财政政策扶持金融体系,建立农村资金回流机制;规范农村民间金融活动,进行有效金融监管;深化农村金融改革,重构农村金融体系等建议。
关键词:
农村金融 制度改革 统筹城乡 发展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在全国上下齐心协力破危局,集中精力谋发展的背景下,国土部门如何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中发挥作用?对此,江西省新余市国土资源局仙女湖分局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邵学清 陈冰川 徐丽丽
本文以江西省新余市光伏产业从无到有、迅速崛起的成功之路为剖析对象,剥离当地政府在产业发展各个阶段的所做、所成,同时总结其可鉴经验,提出相应政策建议,为政府、特别是地方政府培育新型产业提供发展思路。
关键词:
光伏产业 集群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艾云航
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特别是1989年以来,江西省农业和农村经济连续6年保持着持续健康发展的好势头。主要表现在:(一)农村经济全面发展1994年,全省农村社会总产值达到1500亿元,比1983年增长4.37倍;农业总产值380亿元,增长2.4倍。在农业...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郑良玉
江西农业快速发展的实践与思考郑良玉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江西农业在1988年以后,出现了继1980-1984年第一个增长高峰之后的又一个新的增长高峰期,其增长幅度之大、持续时间之长,均超过了第一个高峰期,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业增长最快的...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人行新余市中支课题组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张继河 姜光铭
产学研合作教育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着校内与校外、积极与消极等诸多因素。基于江西案例利用SWOT和QSPM分析模型,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整理分析得出影响地方高等农业院校产学研合作教育因素的权重以及有效反应程度,通过对这些因素的优化组合,形成促进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四种备选模式,分析比较得出最优方案,综合分析得出地方农业院校实施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启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熊友达
湖北外向型农业发展战略思考与选择熊友达世界经济的相互依赖和相互渗透表现为当今时代的一个主要特征,农业日益被卷入国际化的浪潮中,一国农业与国际农业的全面融合已为时不远。在新的世界格局中,对外开放已成为改变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客观要求和必然趋势。而外...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陈苏厚
农业在海南特区经济建设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是关系到海南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全局性问题,只有农业持续稳定地发展,特区经济才有牢靠的基础。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以来,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落实“打基础、用政策、抓落实、求效益”的方针,把发展农业生产摆在特区经济建设的重要位置,一举打破了粮食生产徘徊局面,获得连续三年丰收。从1989年到1991年,粮食总产连续三年累计增产12亿斤。糖蔗、热带作物生产、畜牧、水产品总产量都有不同程度发展。1991年农业总产值达到64.8亿元。农村人民生活不断改善,一批贫困乡村摆脱了贫困状态。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孙兆敏 尚爱军 王小铁 贾志宽
实施西部大开发,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是我国面向新世纪做出的重大决策,是关系我国全面实现小康的伟大战略。针对西部地区生态承载力状况,在分析我国农业生产组织形式发展阶段性的基础上,探讨了西部地区现代集约持续农业发展的可行性、必要性,以及发展现代集约持续农业的目标、内容和原则,提出现代集约持续农业发展模式是西部地区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战略选择。
关键词:
西部开发 现代集约持续农业 发展战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