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880)
- 2023(15631)
- 2022(13632)
- 2021(12689)
- 2020(10456)
- 2019(23996)
- 2018(23979)
- 2017(45622)
- 2016(24980)
- 2015(28409)
- 2014(28717)
- 2013(28416)
- 2012(25979)
- 2011(23565)
- 2010(23796)
- 2009(22026)
- 2008(21584)
- 2007(19185)
- 2006(17245)
- 2005(15732)
- 学科
- 济(102711)
- 经济(102578)
- 管理(76228)
- 业(70195)
- 企(58631)
- 企业(58631)
- 方法(40592)
- 数学(34298)
- 数学方法(33904)
- 中国(30989)
- 农(28084)
- 财(26316)
- 地方(25897)
- 业经(25514)
- 制(23050)
- 学(22671)
- 农业(18597)
- 银(17956)
- 银行(17905)
- 贸(17875)
- 贸易(17859)
- 环境(17640)
- 易(17251)
- 行(17187)
- 融(17051)
- 金融(17048)
- 技术(16843)
- 和(16733)
- 理论(16696)
- 务(16068)
- 机构
- 大学(358942)
- 学院(358653)
- 济(140912)
- 管理(139367)
- 经济(137632)
- 研究(124636)
- 理学(119007)
- 理学院(117626)
- 管理学(115645)
- 管理学院(114994)
- 中国(93733)
- 京(78973)
- 科学(77512)
- 财(67341)
- 所(63421)
- 农(58922)
- 研究所(57281)
- 中心(55794)
- 江(54658)
- 业大(53638)
- 财经(52355)
- 北京(50773)
- 范(48235)
- 师范(47738)
- 经(47380)
- 农业(45733)
- 院(45571)
- 州(44424)
- 经济学(41243)
- 技术(38870)
- 基金
- 项目(239564)
- 科学(187477)
- 研究(176096)
- 基金(171508)
- 家(149088)
- 国家(147807)
- 科学基金(126634)
- 社会(109213)
- 社会科(103410)
- 社会科学(103387)
- 省(94608)
- 基金项目(90953)
- 自然(82155)
- 教育(80612)
- 自然科(80147)
- 自然科学(80129)
- 划(79379)
- 自然科学基金(78660)
- 编号(71981)
- 资助(70736)
- 成果(59283)
- 发(54159)
- 重点(53806)
- 部(52038)
- 课题(50850)
- 创(49604)
- 创新(46311)
- 制(45380)
- 科研(45292)
- 教育部(44453)
- 期刊
- 济(165115)
- 经济(165115)
- 研究(110103)
- 中国(75885)
- 学报(57206)
- 农(54607)
- 管理(54180)
- 科学(52501)
- 财(51241)
- 大学(43553)
- 教育(42962)
- 学学(40742)
- 农业(37626)
- 技术(34145)
- 融(33653)
- 金融(33653)
- 业经(28051)
- 财经(25559)
- 经济研究(25373)
- 经(21768)
- 问题(21042)
- 图书(19527)
- 业(19119)
- 科技(18049)
- 理论(17602)
- 技术经济(17129)
- 现代(16557)
- 版(16434)
- 实践(16033)
- 践(16033)
共检索到5475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何开伦 李伟 刘志学
本文分析了工业园区废弃物物流系统的结构和特点,指出该系统具有显著的环境效益,政府应积极协调该系统建立工业固废物流联盟并强化企业间合作机制,对该系统产生的环境效益给予财政补贴;将园区废弃物物流系统简化为盟主企业,根据激励要求和条件构建政府-企业的委托代理激励模型,利用该模型分析园区废弃物物流系统发展激励机制并提出实施策略;以某工业园区废油处理为例,运用理论模型分析了该园区废油物流系统发展激励机制。本研究表明,完全信息条件下政府仅支付给园区废弃物物流系统固定补贴,当其经济能力足够强时,政府可取消固定补贴;不完全信息条件下政府可利用激励强度系数来调动园区废弃物物流系统的努力程度,使其承担一定的风险。
关键词:
工业园区 废弃物物流 激励机制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黄训江 晋琳琳
在分析工业园区废弃物交易存在资产专用性和不确定性等问题的基础上,通过构建园区废弃物交易生态协作收益模型,分别探讨了社会最优条件下、单期交易条件下和关系契约条件下有助于废弃物交易双方生态协作的最优激励机制安排。研究结果表明:资产专用性和不确定性等导致单期交易下生态协作存在效率损失,此时根据生产效率分配协作租金可最大程度地减少生态协作效率损失;关系契约推动了生态协作效率的提升,利用企业可通过隐藏废弃物在利用环节的价值增值信息以及调节奖励支付规则等获得社会最优条件下的生态协作收益;废弃物交易双方越关注未来的预期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何开伦 邓小翠
从理论上分析了工业园区废弃物物流系统结构,以典型工业园区为例阐述了重庆工业园区废弃物物流发展现状,分析了固废总量大、产业链培育程度低、再生资源业落后、废弃物处理企业积极性差等发展问题。最后提出推进园区废弃物物流联盟建设、提高园区绿色供应链管理水平、建设园区废弃物耦合系统、加深产业链培育、推进企业固废综合利用、加快再生资源工业园建设等政策措施建议,供园区和企业管理者参考。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金友良 莫少婉
废弃物资源化尽管具有环境效益,但经济利益才是企业实施资源化的根本动力。为促进工业园区废弃物资源化,减少废弃物排放,构建政府引导园区企业进行废弃物资源化的博弈模型,据此研究政府对企业的最优价值补偿政策及企业废弃物资源化决策,并进行验证。研究表明:(1)政府给予企业合理的价值补偿可协调企业间利益,充分调动园区企业开展废弃物资源化的积极性,提高园区废弃物资源化水平,减少废弃物对环境的损害。(2)与园区企业间废弃物协同处理模式相比,政府对园区企业自行回收再利用模式的价值补偿方案更优。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永成
随着国内生态工业园区日益增多,科学评价生态工业园区以明确其发展水平和改进方向,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循环经济视角下的生态工业园区依照循环经济原则要求"企业共生",故计量出园区内循环经济系统内资源利用和减量情况,是评价生态工业园区效益的重要依据,也是选择符合我国生态工业园区的发展模式的理论基础。文章就生态工业区资源使用情况和废弃物排放测度方法进行了探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永成 王成璋
随着国内生态工业园区日益增多,科学评价生态工业园区以明确其发展水平和改进方面,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循环经济视角下的生态工业园区依照循环经济原则要求"企业共生",故计量出园区内循环经济系统内资源利用和减量情况,是评价生态工业园区效益的重要依据,也是选择符合我国生态工业园区的发展模式的理论基础。文章就生态工业区资源使用情况和废弃物排放测度方法进行了简要探讨。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李莉
农业废弃物物流的发展是实现低碳经济的重要途径。本文根据当前国内废弃物物流的发展状况,从构建合适的运作模式、因地制宜提高废弃物资源化程度、加大信息平台的建设等方面出发促进农业废弃物物流的快速发展对于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促进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低碳经济 农业 废弃物物流 资源化利用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杭正芳 周民良
日本曾经历了"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时代,面对一度陷入困境的城市废弃物处理问题,日本走出了由单纯处理废弃物的被动治理转向将废弃物作为资源积极推行废弃物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之路。本文首先明确日本废弃物的分类与处理责任的认定,继而说明日本通过废弃物处理中的税费政策、对城市废弃物处理的规制措施以及促进城市废弃物焚烧处理技术的规范化等手段促使政府、企事业者、市民三方在废弃物有效处理方面达到共识、协同合作。其处理机制值得我国城市在环境治理时借鉴。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曾佑新 李强
通过对电子废弃物逆向物流系统现状进行概述,分析了电子废弃物逆向物流的具体特征,并运用成本—收益数学模型对电子废弃物逆向物流的效益进行评价。通过对物联网在逆向物流系统中的可行性进行分析,提出在电子废弃物逆向物流系统中,如何运用物联网的具体实施方法。构建基于物联网的电子废弃物逆向物流系统,实现对电子废弃物逆向物流系统的优化。
关键词:
逆向物流 物联网 电子废弃物 系统优化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王丽平 栾慧明
工业废弃物循环利用网络是企业间工业废弃物循环利用的一种有效的生态组织形式,其网络联动脆弱性严重阻碍了工业绿色循环低碳产业体系的形成与发展。为此,基于工业废弃物循环利用网络内涵和结构,从敏感性、适应性及恢复力3个方面分析网络成员间联动脆弱性表现形式和根源,同时分别从提高网络敏捷性、加强网络柔性、增强网络弹性3个方面构建相应解决机制,为工业废弃物循环利用网络发展提供科学参考。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陈起俊 张瑞瑞
从我国建筑废弃物资源化现状着手,围绕产业成长轨迹分析资源化产业各阶段特征,应用龚柏兹曲线初步识别建筑废弃物资源化产业成长阶段,利用计算判断法验证发现部分年份数据与结论相悖,通过PEST模型进一步揭示外部宏观环境对产业发展异常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前我国建筑废弃物资源化产业正处于加速成长阶段,应尽快制定专项法律法规,使产业发展有法可依;政府监督与社会资本共同发力,树立典型形成示范效应;加强源头管理和健全资源化全产业链标准规范,确保源头分类的同时保证末端治理的标准化。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彭玉兰 李君华
通过引入第三方废弃物治理市场,产业集群可在多方面克服市场机制的不足,实现资源减量化、产品的再利用和资源再循环。为了进一步将废弃物"零排放"目标贯彻到生态工业园区,最重要的是明晰产权,制定和完善各种严厉的环保法规,通过市场的作用,推进生态产业集群的建设。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王慧
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从电子废弃物立法政策制度、回收管理模式、逆向物流网络、回收系统主体行为几方面对目前有关电子废弃物物流管理问题的研究进行了分析与展望。
关键词:
电子废弃物 物流管理 展望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王雪丽 高静娟 王莉
借助模糊理论与层次分析法(AHP),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石家庄餐厨废弃物影响因子进行了评价,并给出相关建议,对于推动城市建设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汪坤 童昕 郭杰 张虹鸥
电子废弃物已成为全球增长最迅速的固体废弃物类型。论文首先系统梳理了“电子废弃物地理学”国际研究进展,归纳总结出三大相互关联的核心议题:电子废弃物跨国贸易、空间流动与全球环境正义;电子废弃物的“全球拆解网络”与“全球生产网络”之间的物质循环、价值流通及地理联系;电子废弃物跨国贸易的“政治生态学”研究。其次,基于国际研究梳理与实证总结,揭示中国电子废弃物回收实践由草根阶层主导的“全球拆解网络”到国家权力主导、市场协同作用的“循环经济”的制度演化过程。国际研究为剖析国家尺度的制度演化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撑,这包括深入理解中国参与构建全球拆解网络的过程与机制、国家政治经济与环境治理模式对于“拆解中心”污染景观的生成与重构、环境整治过程中环境正义的复杂争论。最后,对现行废弃物治理的政策实践进行反思,提出将弱势群体利益诉求纳入政策考量的实操建议,通过保障社会—生态正义,实现更高质量的生态文明建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