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380)
- 2023(11730)
- 2022(9819)
- 2021(8859)
- 2020(7698)
- 2019(17764)
- 2018(17188)
- 2017(33336)
- 2016(18053)
- 2015(20591)
- 2014(20857)
- 2013(20799)
- 2012(19361)
- 2011(17325)
- 2010(17905)
- 2009(17558)
- 2008(17425)
- 2007(16108)
- 2006(14097)
- 2005(13008)
- 学科
- 济(82098)
- 经济(81994)
- 业(77800)
- 企(77488)
- 企业(77488)
- 管理(69124)
- 方法(39332)
- 数学(30738)
- 数学方法(30394)
- 财(29036)
- 融(26938)
- 金融(26936)
- 业经(25743)
- 银(24915)
- 银行(24887)
- 中国(24213)
- 行(24062)
- 务(22377)
- 财务(22345)
- 财务管理(22309)
- 企业财务(21171)
- 制(20196)
- 农(18341)
- 理论(16525)
- 技术(16458)
- 地方(15838)
- 和(15659)
- 贸(15292)
- 贸易(15279)
- 易(14916)
- 机构
- 学院(271379)
- 大学(269142)
- 济(114954)
- 经济(112522)
- 管理(107780)
- 理学(91745)
- 理学院(90823)
- 管理学(89419)
- 管理学院(88909)
- 研究(85405)
- 中国(73624)
- 京(56153)
- 财(56009)
- 科学(50855)
- 财经(44328)
- 所(43593)
- 江(42677)
- 农(42287)
- 中心(42084)
- 经(39876)
- 研究所(39114)
- 业大(37873)
- 经济学(35552)
- 北京(35228)
- 州(34217)
- 农业(33389)
- 财经大学(32675)
- 经济学院(32296)
- 范(31712)
- 师范(31360)
- 基金
- 项目(170085)
- 科学(134347)
- 基金(124212)
- 研究(123621)
- 家(106976)
- 国家(105982)
- 科学基金(92217)
- 社会(79462)
- 社会科(75435)
- 社会科学(75409)
- 省(67589)
- 基金项目(65684)
- 自然(59500)
- 自然科(58212)
- 自然科学(58193)
- 自然科学基金(57203)
- 教育(56507)
- 划(55579)
- 资助(51500)
- 编号(49908)
- 成果(40331)
- 重点(38093)
- 部(37566)
- 创(37058)
- 发(36196)
- 创新(34545)
- 课题(33775)
- 业(33456)
- 科研(32835)
- 国家社会(32644)
- 期刊
- 济(129465)
- 经济(129465)
- 研究(77676)
- 中国(52129)
- 财(49028)
- 管理(44519)
- 学报(39706)
- 融(38205)
- 金融(38205)
- 科学(37327)
- 农(37232)
- 大学(30195)
- 学学(28761)
- 技术(25900)
- 农业(23738)
- 财经(23278)
- 教育(22794)
- 业经(20591)
- 经(20065)
- 经济研究(19739)
- 问题(16508)
- 技术经济(16493)
- 财会(15011)
- 业(14681)
- 贸(14168)
- 统计(14031)
- 理论(13392)
- 策(13231)
- 现代(13019)
- 商业(12789)
共检索到4139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钟诚 尹金 毛小明
我国工业园区经过近40年发展,由最初满足单一生产需求的工业园区,发展到现在已初步具备生产、生活、生态等各方面复合功能的综合性工业园区,体现了产业与城镇互为支撑、融合发展的要求。工业园区大多经历了先产业化、后城镇化的发展轨迹。当前产城融合已经成为建立综合性工业园区的重要指标。促进产城融合的关键,在于如何促使城镇化建设与产业升级同步发展。而政府和企业因其自身的有限理性,在城镇化建设中,存在着动态的演化博弈过程。通过研究政府和企业的策略选择,找出ESS稳定策略的影响因素。为此,提出了规划产业新城和多规合一、政企协同共建城镇公共服务体系、拓展多元化的融资渠道、推进城镇化多维度协调发展、优化绿色生态环境的约束机制等促进产城深度融合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工业园区 产城融合 有限理性 演化博弈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王凯 袁中金 王子强
当下产城分割之殇及其治理方式引起了学术界热议,从透析产城分割的"病因"入手,将产城融合视作一个动态演进过程,提出了一个工业园区从初建到成熟过程中历经生产功能扩张、服务功能集中、服务功能串联、主体功能渗透四个阶段的空间形态演化观点。同时结合苏州工业园区的案例,进行实证研究。
关键词:
产城融合 工业园区 空间形态 演化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闫二旺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工业园区的产城融合也进入到快速发展阶段。其中,生态工业园区凭借发达的生态产业链、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和良好的生态服务功能处于产城融合的前沿,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在运营机制方面,产程融合出现了政府开发、大型国有企业开发、公私合作伙伴关系三种模式;在空间布局方面,产程融合不仅需要处理好中心城区与产业新城的衔接,还需要统筹协调产业新城的生产空间、生活空间和生态空间;在制度创新方面,园区管理体制、户籍管理制度、社区文化体系以及环境治理体系面临着挑战。
关键词:
产城融合 生态工业园区 服务业 空间布局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邓波 张林栗
通过回顾国内外产城融合的相关文献,运用耦合系统模型,对南昌经开区、南昌小蓝开发区和南昌高新区工业化与城镇化的耦合关联度和耦合发展度进行测定,以南昌高新区2006-2012年主要经济指标为样本,运用灰色预测模型对拟建的龚杏产业城经济规模进行预测。分析发现,高新技术型园区产城融合的关联度和发展度优于综合型园区。因此,拟建的龚杏产业城将以高新技术型园区为发展方向,在促进产业集聚和经济效益的同时注重基础配套服务设施建设,建设产城融合的新型园区。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何磊 陈春良
"产城融合"体现了区域产业空间与社会空间协调发展的内在要求。苏州工业园区产城融合的新型城镇化道路经历了"以产兴城"、"产转城升与产城共荣"两个阶段。苏州工业园区在产城融合发展方面对其他后进地区可能构成的经验借鉴,其与深受产城分离发展困扰的其他经济开发区路径上的分疏,应该是在理念引领、规划前瞻、产业结构优化和城市功能提升等方面的综合性胜出。这些方面的汇集协同让苏州工业园区"幸运地"在过去的二十年中走出了一条产城融合城镇化的新路。
关键词:
产城融合 工业园区 新型城镇化道路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彭兴莲 陈佶玲
产业与城市存在相互促进的关系,产业为城市发展提供驱动力,城市为产业发展提供支撑,两者的融合发展都离不开人,人是产城融合的核心。产业、城市、人三者融为一体,可以推动工业园区持续健康发展,促进产业与城市协同发展,提升产业功能和城市功能。本文以苏州工业园区为例,分析了产城互动的作用机理,并借鉴苏州工业园区发展经验,从科学规划、设施配套、交通组织以及生态统筹方面提出了实现产城融合的建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彭兴莲 陈佶玲
产业与城市存在相互促进的关系,产业为城市发展提供驱动力,城市为产业发展提供支撑,两者的融合发展都离不开人,人是产城融合的核心。产业、城市、人三者融为一体,可以推动工业园区持续健康发展,促进产业与城市协同发展,提升产业功能和城市功能。本文以苏州工业园区为例,分析了产城互动的作用机理,并借鉴苏州工业园区发展经验,从科学规划、设施配套、交通组织以及生态统筹方面提出了实现产城融合的建议。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健 金钰 陈力洁
采用MFA(物质流分析)方法对生态工业园区的物质流动系统进行剖析,给出该系统物质总量和物质使用强度的一般分析方法,并以天津市泰达生态工业园区为例,对园区1994年和2004年的物质流进行对比分析,提出园区产业链优化的建议。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罗柳红
水资源是生态工业园区中最重要的资源之一,模拟自然生态系统,园区中的水资源用户也可根据功能的不同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由于供给量的限制和国家的排污政策逐渐趋紧,生态工业园区中水资源数量和质量的分配存在利益冲突的问题,矛盾日渐凸现。本文试图运用博弈论的方法,构建一个水资源管理的梯级利用模式,探讨生态工业园区内水质要求不同的企业间如何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分配,使之既符合企业的需要,又符合整个园区的供给限制,同时对环境的损害最小。之后从微观经济学的角度对各利益主体参与水资源梯级利用的动因和积极性进行了经济学上的分析,得出生态工业园区中水资源梯级利用体系能否达成"物尽其用、废物最小化"的目标,取决于不...
关键词:
生态工业园区 水资源 梯级利用 博弈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力宏 张杰 陈中伟
工业园区推行排污权交易,必须以有效的监管体系为支撑。文章将演化博弈论运用到工业园区排污权监管中,构建了企业之间的排污博弈模型,企业超量排污与园区管委会监管之间的博弈模型,并求解了复制动态方程,分析了演化稳定策略。
关键词:
企业 排污 园区管委会 监管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巍 田金平 李星 刘婷 陈吕军
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对中国24家综合类生态工业园环境绩效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整体而言,园区环境效率非有效性主要来自纯技术非有效性,次要来自规模非有效性。各园区在环境绩效上存在较大差异,通过验收的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在环境绩效上并无明显优势。大部分经济体量大的园区需要适当控制规模提升效率。研究还为园区未来环境调控提出定量化的调整建议,为未来我国深入推进生态工业园建设提供参考。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卢中华 李岳云
为解决我国东部欠发达地区如何构建工业园区产业链问题,根据生命周期理论与企业自生能力概念提出产业链生命周期和产业链发展能力两个概念,以其作为构建产业链的理论基础。产业链的构建应根据产业内在联系,理顺其逻辑和时空关系,促进产业链的完善和发展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
工业园区 产业链生命周期 产业链发展能力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吴志军
从理论引介到实例检验的研究方法,提出了生态工业园区产业共生关系的三种模式:串联耦合、并联耦合及多重耦合。并以南昌高新区为例,研究了江铜集团发展循环经济,形成产业共生链,推进生态工业发展的经验,还分析了园区内其他企业构建产业共生关系的案例。文章提出了促进生态工业园区产业共生的一系列政策措施。
关键词:
生态工业园区 南昌高新区 产业共生关系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戴明
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关系一直是人们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文章选取了苏州工业园区1994—2006年的数据,采用实证方法进行分析,论证苏州工业园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实证分析表明:苏州工业园区的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这种关系能够得到合理的解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