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365)
- 2023(12248)
- 2022(10434)
- 2021(9361)
- 2020(7811)
- 2019(18124)
- 2018(17783)
- 2017(34518)
- 2016(18714)
- 2015(20922)
- 2014(21413)
- 2013(21506)
- 2012(20699)
- 2011(19153)
- 2010(19653)
- 2009(18433)
- 2008(18262)
- 2007(16635)
- 2006(15012)
- 2005(14044)
- 学科
- 济(104078)
- 经济(103998)
- 管理(48789)
- 业(48497)
- 方法(36487)
- 企(36017)
- 企业(36017)
- 数学(32236)
- 数学方法(31931)
- 中国(28347)
- 地方(28095)
- 农(26366)
- 业经(20653)
- 学(19882)
- 财(19275)
- 农业(18161)
- 地方经济(16917)
- 制(16778)
- 贸(16153)
- 贸易(16143)
- 易(15488)
- 融(15024)
- 金融(15022)
- 银(14820)
- 银行(14786)
- 行(14306)
- 环境(14085)
- 发(13791)
- 和(13224)
- 产业(12314)
- 机构
- 学院(283245)
- 大学(282046)
- 济(129444)
- 经济(126853)
- 研究(106442)
- 管理(102238)
- 理学(86158)
- 理学院(85066)
- 管理学(83688)
- 管理学院(83137)
- 中国(80269)
- 科学(63990)
- 京(60859)
- 财(56455)
- 所(55918)
- 农(50392)
- 研究所(50388)
- 中心(47089)
- 江(44792)
- 财经(44143)
- 经济学(41108)
- 业大(40961)
- 经(39762)
- 北京(39378)
- 农业(39302)
- 范(38326)
- 师范(37920)
- 院(37543)
- 经济学院(36737)
- 州(35470)
- 基金
- 项目(176603)
- 科学(137864)
- 研究(129123)
- 基金(125947)
- 家(109644)
- 国家(108701)
- 科学基金(91580)
- 社会(82739)
- 社会科(78496)
- 社会科学(78474)
- 省(70259)
- 基金项目(65866)
- 划(58572)
- 教育(58268)
- 自然(56754)
- 自然科(55376)
- 自然科学(55358)
- 自然科学基金(54360)
- 资助(52639)
- 编号(52120)
- 发(44891)
- 成果(42993)
- 重点(40596)
- 部(38915)
- 课题(37206)
- 发展(36362)
- 创(35925)
- 展(35804)
- 国家社会(34236)
- 创新(33797)
- 期刊
- 济(156594)
- 经济(156594)
- 研究(90550)
- 中国(60005)
- 农(47158)
- 学报(43665)
- 财(43118)
- 科学(40548)
- 管理(38894)
- 大学(32738)
- 农业(31627)
- 学学(30943)
- 融(29031)
- 金融(29031)
- 教育(28478)
- 技术(26383)
- 经济研究(25984)
- 业经(24776)
- 财经(22817)
- 问题(20526)
- 经(19871)
- 技术经济(16696)
- 业(16684)
- 贸(15790)
- 世界(14741)
- 统计(14671)
- 商业(14373)
- 国际(13634)
- 经济问题(13273)
- 策(12911)
共检索到4475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郗永勤 艾良友
面对资源的日趋紧张和环境的不断恶化,发展循环经济是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以工业生态学理论和动力学原理为切入点,将工业发展循环经济分为前期准备、初期发展和逐渐成熟三个阶段,在研究各个阶段特征的基础上,对其动力不足的成因进行分析,并对我国工业发展循环经济的结构进行优化设计,对于推进工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工业 循环经济 动力分析 结构优化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胡军 尹琪 朱坦
文章简要介绍了天津临港工业区的概况,运用SWOT分析方法对天津临港工业区发展循环经济的内部优势、劣势和外部机遇、挑战进行了系统分析,提出发挥优势,克服劣势,抢抓机遇,应对挑战,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临港工业区 循环经济 SWOT分析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胜男 冯蕊
当前,循环经济已成为我国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工业园区作为从微观到宏观的衔接层面,在循环经济运行过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因此,分析并解决其发展循环经济的动力问题,对于进一步指导循环经济实践,促进循环经济稳定有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工业园区 循环经济 动力 对策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薇
在北京市经济发展的新时期,循环经济理念和发展模式的引入进一步提升了北京经济增长的质量,促进北京经济向着"低投入、高产出、可循环"的方向发展。在压缩的工业化和工业制造业耗能过大的双重压力下,北京应积极探索工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立足于北京工业循环经济的发展现实,提出企业清洁生产模式、生态工业园模式和工业废弃物可持续利用模式,通过对北京市第一次经济普查数据能源消费与水资源消费的数据进行标准差和平均值的比较计算,认为北京应积极压缩耗能高、污染大的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工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实现产业的循环转型;高新技术产业的循环经济发展是北京市循环工业发展的关键环节;最...
关键词:
北京 循环工业 发展模式 重点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淑茹 闫玉恒 党继强
紧密结合中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资源环境约束等问题,以科学发展观及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基础,提出工业行业循环经济发展偏好的概念;建立了涵盖资源、环境、经济的产业结构合理化评价指标体系及综合相对势评价模型,据此对中国2011年工业内部结构合理化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中国工业内部行业循环经济发展偏好整体不容乐观,大部分产值较大的行业循环经济发展偏好较低。进而提出加强对工业内部各行业调整;建立和完善发展循环经济的法律和法制体系;鼓励技术创新,走依靠科学技术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之路;强化企业管理,建立新的企业管理者政绩考评体系;加强能源管理,促进新能源产业发展等基于循环经济发展的中国工业内部结构合理化调整的对策建...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杜传忠 刘英基
我国农村工业化过程中资源消耗大、环境污染重的粗放型增长方式要求发展循环经济,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农村工业化向新型农村工业化的转变。农村工业化进程中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有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发展目标的重要途径和必然选择。通过博弈模型分析发现由于目标、认识和利益取向的差异,上级政府、基层政府和农村企业之间在发展循环经济过程中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博弈过程。发展循环经济的有效途径是使上级政府、基层政府和农村企业在发展循环经济的行为博弈中实现收益最大化。本文认为应该从完善循环经济法律和制度、健全循环经济激励机制、加强对基层政府和农村企业发展循环经济...
关键词:
农村工业化 循环经济 博弈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刘丽伟 高中理
现阶段的世界粮食安全、环境污染及食品安全问题突出,世界农业非均衡发展态势严峻,可持续发展需要南北协调。现实需求使得文化生产力日益成为继科技生产力之后的重要经济引擎。向科技与文化要资源,以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意之耦合优化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动力结构成为世界多国的共同实践。美国、荷兰、日本等发达国家率先走出了一条从依靠科技创新向文化创意与科技创新耦合驱动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之路,经济、生态及社会效益显著。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远彬 左玉辉
文章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循环经济的内涵。通过对现有工业经济增长模式的思考,强调工业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发展循环经济,是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的本质要求,是工业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选择。并以昆山为例,探索了PCB行业发展循环经济的现实途径。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蒲晓晔 赵守国
消费、投资、出口是宏观经济运行的三大动力,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三大动力模式,三者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各具特色。从我国近年来经济发展的动力结构来看,投资需求、消费需求和出口需求之间存在严重的不均衡,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地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因此,进行经济发展动力结构的调整,各种动力结构的协调是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
关键词:
经济发展方式 转变 动力结构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林光彬
本文根据全国经济普查数据公报、全国R&D资源清查公报和国民经济统计公报,首先对工业在整个产业结构中的地位和特征进行了具体分析,其次对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体制机制是中介原因,更重要的是必须把工业发展存在的重大问题放在我国从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型,实现工业现代化的大背景下,从发展道路、发展战略、发展方式和具体的发展条件和发展政策下来解释,要看到我国工业化也遵循从量变到结构变化再到质变的发展过程。本文认为,我国工业现代化进程的量变和结构变化已经到达了一个临界状态,进而我国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至少要遵循四个原则,同时要加快推进工业转型升级,解决扭曲的产业激励政策,消化和规制过剩产能,完善金融体制机...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吉庆华
近年来,世界服务贸易发展迅速,国际产业重心向服务业转移,服务业成为经济发达国家的主导产业。伴随着服务业的发展,中国服务贸易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世界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和贸易自由化进程加速的背景下,也得到快速增长,并对经济结构优化产生了直接的影响。立足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现状,分析了服务贸易与经济结构低碳、高效、稳定、合理发展的关系,并对发展服务贸易、优化经济结构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关键词:
服务贸易 经济结构 产业结构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周志丹 戴云
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是我国工业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简要分析了信息化是解决宁波工业经济发展中的体制性和结构性矛盾的有效手段 ,通过三个企业信息化的案例 ,说明信息化正在宁波工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关键词:
工业经济 信息化 案例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胡振鹏 汪勤峰 张孝锋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必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通过剖析江西星火工业园发展循环经济案例,对循环经济园区的发展进行了技术经济分析。循环经济园区是一种先进的生产组织形式,在园区内,上游企业的废弃物或副产品成为下游企业的原料,新的产业链得到延伸,逐步形成产业网,节省了自然资源,减少环境污染;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知识信息得到共享,交易费用减少,提高了企业综合效益。园区以物质与能量循环利用为目标、以产业集群为载体,通过专业化分工和全面合作,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效益显著。
关键词:
循环经济 节约型社会 产业转移 集群效益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杜晓荣
本文认为,企业的本质决定了其在循环经济模式选择决策中主要考虑三个因素:一是日益严厉的环保法规导致高额的守法成本、违法成本以及破产成本;二是社会资源稀缺影响企业资源的配置效率,难以实现企业资源配置帕累托最优;三是世界生态经济与绿色文化的崛起,促使企业必须加快构建完善的生态系统,抢占生态经济利益。其中,法规因素是企业考虑发展循环经济的基础因素,资源因素是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中间层面因素,构建企业生态系统,抢占生态经济利益是企业发展循环经济从战略层面考虑的因素。控制法规成本、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抢占生态经济利益分别是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生存驱动、效率驱动和战略驱动,企业应该理性地选择符合循环经济要求的良性...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杨清明 吴颖华
循环经济发展的实质是在将环境治理成本计入生产成本的情况下,理顺产品的价格和供给数量。在循环经济发展的初期,单独使用征收排污税的方法对循环经济没有推进效用。在政府面临既要提高企业循环生产的积极性,又要避免产品出现剧烈的价格波动引起信用危机的两难境地的情况下,政府应探索多种方法推进循环经济发展。
关键词:
排污税 循环经济 效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