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039)
- 2023(14777)
- 2022(12628)
- 2021(11574)
- 2020(9777)
- 2019(22533)
- 2018(22357)
- 2017(43804)
- 2016(23878)
- 2015(26978)
- 2014(27308)
- 2013(27458)
- 2012(26539)
- 2011(24246)
- 2010(24793)
- 2009(23484)
- 2008(23422)
- 2007(21328)
- 2006(19300)
- 2005(18139)
- 学科
- 济(119218)
- 经济(119101)
- 管理(62552)
- 业(61213)
- 企(46388)
- 企业(46388)
- 方法(44848)
- 数学(39412)
- 数学方法(39067)
- 中国(33968)
- 农(30456)
- 地方(28927)
- 财(25716)
- 学(25033)
- 业经(23683)
- 制(22193)
- 贸(20600)
- 贸易(20586)
- 农业(20557)
- 易(19895)
- 银(19824)
- 银行(19766)
- 融(19114)
- 金融(19112)
- 行(19070)
- 地方经济(17061)
- 环境(16157)
- 和(15930)
- 发(15366)
- 体(14800)
- 机构
- 大学(359978)
- 学院(358393)
- 济(157786)
- 经济(154502)
- 研究(134905)
- 管理(127514)
- 理学(107430)
- 理学院(106073)
- 管理学(104240)
- 管理学院(103572)
- 中国(103314)
- 科学(82502)
- 京(78445)
- 财(73524)
- 所(71991)
- 农(67363)
- 研究所(64802)
- 中心(59604)
- 财经(57099)
- 江(56766)
- 业大(53852)
- 农业(53069)
- 经(51636)
- 北京(50660)
- 经济学(49962)
- 院(47739)
- 范(47583)
- 师范(47018)
- 州(44889)
- 经济学院(44762)
- 基金
- 项目(223107)
- 科学(173203)
- 基金(160117)
- 研究(159918)
- 家(141533)
- 国家(140347)
- 科学基金(116760)
- 社会(101296)
- 社会科(95956)
- 社会科学(95929)
- 省(87215)
- 基金项目(83338)
- 自然(74481)
- 划(74100)
- 自然科(72652)
- 自然科学(72623)
- 教育(72590)
- 自然科学基金(71343)
- 资助(67452)
- 编号(63754)
- 成果(53797)
- 发(53525)
- 重点(51464)
- 部(49612)
- 课题(45792)
- 创(45152)
- 科研(42828)
- 发展(42563)
- 创新(42494)
- 国家社会(42085)
- 期刊
- 济(187061)
- 经济(187061)
- 研究(115068)
- 中国(78004)
- 农(62132)
- 学报(60723)
- 财(56221)
- 科学(54046)
- 管理(48890)
- 大学(44901)
- 学学(42400)
- 农业(41724)
- 融(39213)
- 金融(39213)
- 教育(36864)
- 经济研究(31239)
- 技术(30438)
- 财经(29609)
- 业经(28862)
- 经(25613)
- 问题(24881)
- 业(22092)
- 贸(20581)
- 技术经济(19404)
- 国际(18242)
- 统计(17962)
- 世界(17590)
- 理论(17204)
- 商业(17005)
- 版(16745)
共检索到5687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海燕 刘金全
本文通过分析和检验工业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发现我国工业产出在经济总规模中所占比重正在逐渐趋于增加,工业产出在水平值上对经济增长产生了正向影响;工业产出增长的波动性是经济周期波动性的重要成分,并对经济周期波动起到连带作用;由于经济周期波动也对工业产出波动具有反馈影响,因此新一轮经济周期中工业产业结构调整和结构优化仍然是重要的政策调控目标。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雷辉
本文利用1978-2007三十年期间我国投资增长率和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的最新统计数据,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投资波动和经济波动情况进行了态势分析和实证比较,结果表明投资的周期性波动是导致我国的经济波动的主要因素。我国的投资波动既有宏微观经济体制的原因,又有工业化过程中产业结构升级的原因;完善投资体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保持我国经济高质量增长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
投资波动 经济波动 相关性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付洪良 周应恒
经济波动是国民经济各行业波动的综合反映,也是各行业波动的原因,波幅的大小决定于各行业的自身特征和行业比重。将产业关联作为食品行业增长波动与经济波动的影响机制;然后通过HP滤波法分解出二者的波动成分和趋势成分,在此基础上,利用协整和格兰杰检验了食品行业和实际GDP在水平值、增长率及其波动成分之间的因果关系。结果发现,实际GDP产出波动将引起食品行业产出波动,其他形式下二者的影响不显著,说明宏观经济的稳定是食品行业稳健增长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食品行业 增长波动 经济波动 相关性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广东省地方税收研究会课题组
本文在运用唯物主义辩证法分析经济波动发展和税收平稳增长关系的基础上,总结了经济波动发展时期保持税收平稳增长的实践经验,提出了在经济波动发展下建立保持税收稳定增长长效机制的建议。
关键词:
经济波动发展 税收平稳增长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珂英 张鸿武
在对国内外存货投资与经济波动相关文献简要介绍的基础上,具体分析了中国的存货/销售额比率及存货投资与中国经济周期之间的相关性。研究表明:存货/销售额比率的逆周期性特征比较明显,并体现出一定的持久性;就长期而言,存货投资的顺周期性特征比较明显,就短期来讲,存货投资与经济波动的规律性并不存在。作为政策参考,建议采取存货/销售额比率作为宏观经济形势判断的参考指标,并密切跟踪存货投资的顺周期性特征的未来表现。
关键词:
存货投资 存货销售比 经济周期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董利
本文试图检验我国金融发展与增长波动的关系,并进一步分析金融发展影响增长波动性的机制。研究表明,我国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对降低增长波动具有重要影响,尤其是以加强自我激励约束为目标的银行业微观行为转变对提高资金配置效率影响更为显著;而就金融结构而言,银行信贷对平滑产出波动的效果要强于股票市场;政府干预会降低经济稳定性,而对外开放则有助于提高产出稳定性。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考察和分析了金融发展对我国国有和非国有两部门产出波动性的影响关系。
关键词:
金融发展 经济发展 关系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简泽
本文在新古典随机增长模型的框架下,利用长期识别限制的结构性向量自回归模型识别和计量了具有持久效应的生产率冲击对我国经济波动的影响。我们发现,具有持久效应的生产率冲击不仅引起了我国实际G D P长期趋势的随机变化,而且导致了实际G D P偏离随机趋势的短期波动。不过,与暂时冲击比较起来,生产率冲击的波动效应并不具有实际上的重要性。
关键词:
生产率冲击 随机趋势 波动效应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李小明
本文借鉴Lucas(1987)、Alvarez和Jermann(2004)的研究模型,将非平稳的消费序列分解为周期波动成分和增长趋势成分,估算中国经济波动与经济增长的总福利成本和边际福利成本,得出以下结论:无论是经济波动还是经济增长,边际福利成本均为总福利成本的两倍左右;中国经济波动与增长的福利成本在1952~2010年呈现显著的阶段性特征,1952~1990年经济波动的福利成本显著大于1991~2010年,而后一阶段经济增长的福利成本则远远大于前一阶段。宏观调控应增强中国经济的稳定性,着重防范内外部因素对经济增长趋势的不确定冲击。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代帆
考察我国能源消费对经济的影响,对能源消费增长率和GDP增长率数据进行滤波分解、剔除趋势成分,研究二者的波动关系,并构造计量经济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证明,我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密切,能够准确、直接地反映经济运行状况,在现有技术条件下,能源消费每提高1个百分点,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就能提高0.36个百分点。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周达军
基于TARCH—M模型和我国1954~2005年的经验数据,本文对波动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论表明,在我国,波动对长期经济增长具有负面影响,但统计上并不显著。另外,波动在经济增长的不同阶段对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对称性,而我国自1978年以来实施的对外开放和市场化改革不仅明显提高了经济的平均增长水平.而且也降低了经济的波动风险。
关键词:
增长 条件波动 TARCH—M模型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张晓玫 罗鹏
本文利用1995-2011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进行门槛回归,发现信贷增长对经济波动的影响存在门槛值,短期信贷比重、国有经济比重和资产泡沫都能成为信贷增长影响经济波动的传导渠道。我们还发现,信贷增长加大了潜在产出波动,但有助于降低产出缺口波动,当金融发展越过门槛值后,信贷增长对潜在产出波动的影响由正转负,但缩小产出缺口波动的效果减弱。本文结论的政策性启示是,为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应该将一个经济周期中的平均信贷增长控制在合适的增长幅度内,适度降低银行信贷占GDP的比重并优化信贷期限结构,降低国有经济比重和抑制资产泡沫。
关键词:
信贷增长 金融发展 经济波动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杜婷 庞东
金融系统对经济周期波动性的影响是现代经济周期理论研究的重要领域。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和完善,经济的周期波动性是否减缓等问题还没有统一的定论。本文就我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周期波动性问题展开分析,分别从中国金融中介发展、利率走势和股票市场三个角度对金融发展与经济周期的相关性进行了检验,结果显示我国金融中介市场发展对经济增长波动性的影响不是平滑了经济增长的波动性,而是扩大了经济增长的波动性;利率变化与经济增长波动存在相互因果关系,说明我国的经济波动对利率是敏感的;股市对经济增长波动的影响还相当有限。
关键词:
金融 经济周期 相关性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沈炳珍 牟安平
本文认为国民经济增长率的波动与经济波动是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不同概念,并以此为基础,分析了经济增长率波动对其他经济变量的影响,提出了经济增长率波动演化为经济波动的数量界限。最后,还对我国经济波动的合理区间作出了界定。
关键词:
增长率波动 经济波动 数量区间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王翔 李凌
本文运用中国分省面板数据(1993年~2005年),检验了中国的金融发展、经济波动和经济增长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随着我国金融系统市场化改革的逐步推进和完善,金融发展可以降低经济增长对外生冲击的敏感性,从而为经济长期稳定增长提供有利的运行环境,防止宏观经济大幅度的波动。此外,回归结果还表明金融发展平抑经济波动的作用,可能是通过优化投资结构得以实现的,而不是投资总量。这一结论为进一步研究投资结构与增长和波动之间的关系提供了经验证据。
关键词:
金融发展 经济波动 经济增长 投资结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