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898)
2023(10532)
2022(8736)
2021(7854)
2020(6752)
2019(14738)
2018(14744)
2017(28696)
2016(15520)
2015(17271)
2014(17290)
2013(17236)
2012(15582)
2011(13847)
2010(14267)
2009(13917)
2008(14201)
2007(13316)
2006(12059)
2005(11055)
作者
(43157)
(36512)
(36399)
(34204)
(23014)
(17405)
(16257)
(14053)
(13748)
(13053)
(12472)
(12160)
(11731)
(11555)
(11313)
(10782)
(10667)
(10582)
(10561)
(10443)
(9116)
(9079)
(8851)
(8524)
(8376)
(8220)
(8158)
(8136)
(7330)
(7172)
学科
(87214)
(70648)
企业(70648)
(67567)
经济(67440)
管理(64234)
(45211)
农业(30042)
业经(29293)
(26521)
方法(25657)
(20549)
(19430)
财务(19414)
财务管理(19389)
企业财务(18365)
数学(18039)
数学方法(17935)
中国(16348)
技术(16169)
(16002)
(15193)
(14036)
体制(12911)
(12511)
理论(12178)
(11227)
贸易(11221)
企业经济(11118)
经营(11106)
机构
学院(231429)
大学(221171)
(102424)
经济(100574)
管理(96437)
理学(82525)
理学院(81892)
管理学(81047)
管理学院(80639)
研究(69592)
中国(58559)
(50134)
(50038)
(44720)
财经(38514)
科学(37843)
农业(37785)
(37756)
业大(36000)
(34708)
(33797)
中心(33587)
经济学(29708)
研究所(29592)
(28913)
经济管理(28449)
财经大学(27629)
北京(27134)
经济学院(26837)
商学(26684)
基金
项目(145421)
科学(117275)
研究(113161)
基金(106694)
(89695)
国家(88700)
科学基金(79076)
社会(75381)
社会科(71147)
社会科学(71130)
(59471)
基金项目(57033)
教育(49956)
自然(48019)
编号(47523)
自然科(46911)
自然科学(46899)
(46470)
自然科学基金(46125)
资助(41460)
成果(37369)
(35631)
(35355)
(33786)
(33053)
(31850)
重点(31461)
课题(31117)
国家社会(31095)
创新(30695)
期刊
(127881)
经济(127881)
研究(66780)
(54648)
中国(49041)
(42868)
管理(38576)
农业(36441)
科学(29735)
业经(28255)
学报(28147)
(25346)
金融(25346)
大学(23708)
学学(22998)
技术(21935)
财经(19523)
(18678)
教育(17964)
经济研究(17289)
问题(17053)
(16810)
农村(14503)
(14503)
农业经济(13958)
技术经济(13938)
世界(13288)
财会(12712)
现代(12199)
经济问题(11989)
共检索到3563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  [作者] 郭家虎  
现阶段我国工业反哺农业的政策措施侧重于收入方面的反哺,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需要实现从收入反哺向要素反哺转型,通过农村要素培育和要素市场化改革,来实现工农、城乡之间要素的自由流动和公平交易,建立工业反哺农业的长效机制。要素反哺可以从农村人力资本培育、加快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市场发育、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市民化及农村金融自由化等方面重点实施。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刘金焕  
自2004年国家推出"工业反哺农业"的政策以来,连续10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高度重视"三农"工作,特别是党的十八大报告专题阐述了"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强调必须坚持"四化同步"发展的战略部署,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着力推进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一体化,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黄山松  
落实工业反哺农业的方针需要构建和形成有效的机制。工业反哺农业机制必须遵循资本吸引、补贴、保护和产业双赢四个原则;从宏微观两个层面探究工业反哺农业,应该构建的四个重要机制是:资金反哺机制、保护性反哺机制、技术反哺机制和产业关联反哺机制。工业反哺农业机制的构建和形成面对种种障碍,我们必须采取对策,消解约束因素。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张秋  
从制度的角度看,我国"三农"问题的根源可归结为农村的制度贫困。因此通过制度创新,实行制度反哺是工业反哺农业的重点。工业反哺农业不仅仅是增加财政投入,重点在于改革和消除所有歧视农民和不利于农业发展的制度,通过提供公平合理的制度安排,增强农民自我发展的机会和能力,促进农村的发展和农民生活的改善。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皮建才  
本文主要从农村居民需求启动效应的视角分析了中国工业反哺农业的政府作用机制及其福利效果。本文分别从全局的视角、地方政府的视角、中央政府的视角和人口流动的视角出发考察了工业反哺农业处于转折点时的临界值并对这些临界值进行了比较静态分析。尽管工业反哺农业需要付出财政转移支付的成本,但是通过工业反哺农业却可以启动广大农村地区的内需,所以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在这两者之间进行正确的权衡。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朱四海  熊本国  
中国目前总体上已进入以工补农阶段。本文分析了该阶段工业反哺农业的反哺路径、反哺需求、反哺供给和反哺主体,研究了以反哺目标为导向的政府反哺实现机制和社会化反哺实现机制,藉此形成了工业反哺农业的基本框架。本文认为,反哺成本的供给除了政府财政性资金外,还应包括农业对工业的历史投资形成的期权收益(参与国有企业利润分红),以及农业提供生态产出而向其提供的生态投入(生态建设基金);并认为,国有企业分红和生态建设基金的管理和运营应该社会化,通过制度创新、培育新的制度力量来具体实施反哺行为。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卜爱华  
我国长期以来的"以农补工"政策导致工农差距、城乡差距日益扩大,农业严重落后于工业。与此同时,在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的大背景下,工业化引致的资源枯竭、环境破坏等问题日益突出。从长远看,反哺农业对工业也是一种长期投资,工业反哺农业的时机和条件都已成熟。单一的反哺方式不足以为农业发展创造长效动力机制,工业反哺农业应坚持多头并进,把人力资本反哺、制度反哺、资金反哺和技术反哺等方面有机结合,以达到最佳反哺效果。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茆志英  李晓明  
本文在分析新时期工业反哺农业的必要性基础上,从工业化的阶段理论、典型国家和地区的实践及我国当前经济发展阶段,指出了新时期工业反哺农业时间点的选择;并从原则、战略目标、机制途径,阐述了工业反哺农业的框架和机制;从资金、手段、制度、组织化和产业化、科技、法制等,提出了新时期工业反哺农业的政策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杰义  
农业产业链是实现工业反哺农业的重要载体,市场机制作为工业反哺农业的一种基本自组织机制,其价值基础表现为农业产业链主体共同进行的打造农业产业链(整链)品牌的价值活动,以及由这种价值活动而产生的价格提升效应。政府要利用自组织动力机制及其产生的价格提升效应,有效地制定和实施与工业反哺农业相匹配的政策。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秋  
综观世界各国工业反哺农业的实践,尽管各国因农业生产条件的不同,选择了不同的发展模式和途径,但它们无不高度重视工业对农业的制度反哺——这是可供我们借鉴的一条重要成功经验。我国"三农"问题的根源在于农村的制度贫困,因此,工业反哺农业的重点在于实行制度反哺,通过提供公平合理的制度安排,改革和消除所有歧视农民和不利于农业发展的制度,促进农村的发展和农民生活的改善。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凡兰兴  
世界各国工业反哺农业有不同的模式与路径,但都很重视开发农民就业渠道,对农民进行就业反哺。这是值得中国借鉴的一条重要成功经验。中国农村富余劳动力多,对农民实行就业反哺,既要推进新型工业化、深化户籍等制度改革,引导农民多元就业,又要发展农村和农民教育、加强农民就业服务和管理,提高农民就业能力和收入。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凡兰兴  
民生为本,就业先行。世界各国在实施工业反哺农业过程中,都很重视开发农民就业门路,增加了农民收入,促进了农村、农业的发展。借鉴国际成功的经验,我国也应采取有力措施,全方位促进农民就业,实现城乡、工农协调发展。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安同良  卞加振  陆国庆  
在区分强制性反哺与自然反哺两种方式的基础上,本文立足于中国农村,从独特的行为主体视角,构建了微观经济主体政府与工业投资企业之间互动的行为模型;并以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为核心,对工业反哺农业、工农业协调发展的机制与模式进行了考察,结合实证案例,给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钱方明  
本文在对现有文献梳理的基础上,以嘉兴为例探讨区域层面工业反哺农业的机制和路径,提出了嘉兴经验的借鉴和启示意义:地方政府应适时推进工业反哺农业的强制性制度变迁,农民和企业的主动参与是工业反哺农业的关键,农业部门人力资本的投入是工业反哺农业的重点,工业反哺农业需要与经济发展阶段相适应。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罗卫国  
一、工业反哺农业条件成熟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 非常重视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从加 强农业、搞活农村入手,积极推进改 革开放,逐步调整工农关系和城乡关 系,全面发展城乡经济。经过20多年 的不懈努力,不仅农业和农村发生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