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768)
2023(13130)
2022(10982)
2021(9782)
2020(8509)
2019(19303)
2018(18891)
2017(37073)
2016(19846)
2015(22370)
2014(22497)
2013(22817)
2012(21383)
2011(19466)
2010(19998)
2009(19275)
2008(19328)
2007(17929)
2006(16195)
2005(14818)
作者
(59402)
(50286)
(50179)
(47533)
(31919)
(23987)
(22613)
(19623)
(18812)
(17919)
(17260)
(16498)
(16164)
(15958)
(15619)
(15395)
(14847)
(14716)
(14522)
(14482)
(12579)
(12547)
(12264)
(11623)
(11412)
(11346)
(11079)
(11054)
(10188)
(10089)
学科
(114666)
经济(114555)
(89379)
(71904)
企业(71904)
管理(68561)
(46802)
方法(43491)
数学(34994)
数学方法(34796)
业经(32510)
农业(30961)
(28063)
中国(23625)
地方(23447)
(19946)
(19668)
财务(19651)
财务管理(19621)
企业财务(18534)
技术(17704)
(17090)
(17037)
(17020)
贸易(17013)
(16886)
(16465)
(15872)
(15487)
理论(14758)
机构
学院(309949)
大学(301697)
(147267)
经济(144725)
管理(123256)
理学(105462)
理学院(104465)
管理学(103218)
研究(102954)
管理学院(102650)
中国(81760)
(63766)
(63488)
(61663)
科学(59202)
(52818)
财经(50560)
农业(48987)
(48986)
中心(47557)
研究所(47303)
业大(47247)
(45588)
经济学(45558)
经济学院(41020)
北京(38430)
(37662)
经济管理(36829)
财经大学(36476)
(35400)
基金
项目(193479)
科学(153772)
研究(144005)
基金(141597)
(121279)
国家(120105)
科学基金(104316)
社会(96155)
社会科(90934)
社会科学(90908)
(77470)
基金项目(75152)
自然(64280)
教育(63050)
自然科(62792)
自然科学(62773)
(62113)
自然科学基金(61713)
编号(58257)
资助(56795)
成果(45517)
(44399)
(43521)
(42700)
重点(42698)
(42063)
国家社会(40081)
创新(39266)
课题(38651)
人文(37484)
期刊
(178654)
经济(178654)
研究(91689)
(64871)
中国(57589)
(51849)
管理(47543)
农业(43504)
科学(42313)
学报(42261)
大学(33078)
业经(33004)
学学(32023)
(30942)
金融(30942)
技术(28712)
经济研究(27366)
财经(26319)
问题(23682)
(23303)
(22889)
技术经济(20677)
教育(19669)
世界(18697)
(16325)
经济问题(16079)
商业(16051)
统计(15801)
现代(15492)
农村(15304)
共检索到4728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朱四海  熊本国  
从农业生产角度看,工业反哺农业主要通过技术传递和价格传递实现。本文从农业经营函数入手,建立了工业反哺农业的理论模型,指出反哺应首先促进传递效应剩余的翻转,也就是由负效应向正效应转化;实现效应净剩余是反哺农业的核心,但在农业技术进步非恶化的条件下,效应净剩余将导致农产品超量供给,由此形成了工业对农业的逆向反哺。文章最后针对政府的反哺行为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张乃丽  欧家瑜  
工业反哺农业是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国家进行结构性战略转型的必然选择。战后日本较早开始工业反哺农业,成效显著。一方面日本在政府宏观调控、政策与法律机制建设等方面表现抢眼;另一方面以市场为基础,日本农协等社会组织在农产品价格、质量、技术推广等多方面发挥了中坚作用有力促进了日本工业反哺农业战略的实施,最终日本通过农地集聚、农业规模化经营、农业科技进步等实现了农业产业化转型和工农业协调发展,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为解决社会矛盾做出贡献。此外,作为目前和未来将持续推动的一项国家战略,日本工业反哺农业正面临就业人口骤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蔡昉  
本文论证了实施反哺农业和支持农村的战略,并不意味着实行对农业的保护政策,而是顺应经济发展规律的要求,创造良好的劳动力流动的环境,建立有保障的资金向农业、农村流动的机制,增强农业基本资源和生产条件的可持续性,提高农村的社会发展水平,形成一个和谐、平衡的城乡关系格局。本文还探讨了反哺农业的条件和时机,并就如何实施反哺农业和支持农村的战略提出若干政策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胡世明  
“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发展战略,一方面,它是经济发展的客观需求和经济发展实力供给保障交互作用的结果;另一方面,它是铲除历史上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的影响、缩小直至消除城乡收入差距、开拓剩余劳动力(尤其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市场、消除城乡社会断裂的现实选择。因此,本文认为,我国宏观政策上应采取“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互动”,以建立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新格局。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宁  
本文在充分探讨工业反哺农业的内涵、理论以及实践依据的基础上,分析了工业反哺农业的类型。结合我国城乡差距的主要表现,指出工业反哺农业的切入点是培育农民农外就业的竞争力,推进农民市民化进程,提高农外收入增长的速率。同时,延长农业产业链,强化农业的基础地位,确保粮食安全,进而达到农内增收的目的。并进一步指出现阶段工业反哺农业的方式应以间接反哺为主、直接反哺为辅。
[期刊] 改革  [作者] 郭家虎  
现阶段我国工业反哺农业的政策措施侧重于收入方面的反哺,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需要实现从收入反哺向要素反哺转型,通过农村要素培育和要素市场化改革,来实现工农、城乡之间要素的自由流动和公平交易,建立工业反哺农业的长效机制。要素反哺可以从农村人力资本培育、加快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市场发育、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市民化及农村金融自由化等方面重点实施。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凡兰兴  
世界各国工业反哺农业有不同的模式与路径,但都很重视开发农民就业渠道,对农民进行就业反哺。这是值得中国借鉴的一条重要成功经验。中国农村富余劳动力多,对农民实行就业反哺,既要推进新型工业化、深化户籍等制度改革,引导农民多元就业,又要发展农村和农民教育、加强农民就业服务和管理,提高农民就业能力和收入。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张秋  
从制度的角度看,我国"三农"问题的根源可归结为农村的制度贫困。因此通过制度创新,实行制度反哺是工业反哺农业的重点。工业反哺农业不仅仅是增加财政投入,重点在于改革和消除所有歧视农民和不利于农业发展的制度,通过提供公平合理的制度安排,增强农民自我发展的机会和能力,促进农村的发展和农民生活的改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凡兰兴  
民生为本,就业先行。世界各国在实施工业反哺农业过程中,都很重视开发农民就业门路,增加了农民收入,促进了农村、农业的发展。借鉴国际成功的经验,我国也应采取有力措施,全方位促进农民就业,实现城乡、工农协调发展。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罗卫国  
一、工业反哺农业条件成熟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 非常重视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从加 强农业、搞活农村入手,积极推进改 革开放,逐步调整工农关系和城乡关 系,全面发展城乡经济。经过20多年 的不懈努力,不仅农业和农村发生了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钱方明  
本文在对现有文献梳理的基础上,以嘉兴为例探讨区域层面工业反哺农业的机制和路径,提出了嘉兴经验的借鉴和启示意义:地方政府应适时推进工业反哺农业的强制性制度变迁,农民和企业的主动参与是工业反哺农业的关键,农业部门人力资本的投入是工业反哺农业的重点,工业反哺农业需要与经济发展阶段相适应。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赵德起  
我国诸多经济指标与大规模反哺期的国际值比较表明:我国经济已经进入工业反哺农业的发展阶段。工业反哺农业的经济机理显示反哺要通过政府的政策引导来实现。通过透视农业发展的现状和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可以较好地把握工业反哺农业的具体内容,反哺具体内容的不同类别较清晰界定了工业反哺农业的保护型、发展型、持久型三个阶段,而基于此的反哺政策便会实现其效应的最大化。对反哺内容的特点、内容之间的关系、反哺环境充分了解与剖析,是能否实现反哺及能否最大化反哺效应的关键一环。基于这一点,我们提出了反哺政策于实施过程中的技术问题。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卓  范龙昌  范永忠  
无论从对自然环境的破坏程度还是污染程度来讲,农业都不亚于工业,在一些方面甚至超过工业,因此,治理农业污染,推行"清洁生产",不仅是必要的,而且势在必行。在农业清洁生产过程中存在不完全信息的情况,这使生产者和消费者产生逆向选择,最终影响到农业清洁生产的发展。文章试图用信息经济学的理论分析农业清洁生产中的不完全信息问题,并提出了解决的建议。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陈纪平  
农业支持政策在发达国家有着很长的历史,而且和工业支持政策保持基本相同的变动规律,属于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基本手段。"工业反哺农业"是中国城乡统筹战略选择下的特有经济范畴,其实质是提高农业人口的收入水平,缩小城乡差距。我国的土地产出贡献率基本上达到了目前技术允许的极限,单纯依靠进一步发展农业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缩小城乡差距并不是一条有效途径;现代农业补贴政策的大部分功能在于保障粮食安全,并且受我国现实经济发展水平及财力的制约,也不能作为"工业反哺农业"的主要方式;因此,我国"工业反哺农业"的主要方式应是加快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秋  
综观世界各国工业反哺农业的实践,尽管各国因农业生产条件的不同,选择了不同的发展模式和途径,但它们无不高度重视工业对农业的制度反哺——这是可供我们借鉴的一条重要成功经验。我国"三农"问题的根源在于农村的制度贫困,因此,工业反哺农业的重点在于实行制度反哺,通过提供公平合理的制度安排,改革和消除所有歧视农民和不利于农业发展的制度,促进农村的发展和农民生活的改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