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582)
- 2023(14839)
- 2022(12417)
- 2021(11111)
- 2020(9329)
- 2019(21292)
- 2018(20751)
- 2017(40368)
- 2016(21608)
- 2015(24175)
- 2014(24376)
- 2013(24633)
- 2012(23038)
- 2011(20949)
- 2010(21503)
- 2009(20643)
- 2008(20766)
- 2007(19191)
- 2006(17360)
- 2005(15748)
- 学科
- 济(122461)
- 经济(122255)
- 业(90492)
- 企(72521)
- 企业(72521)
- 管理(71952)
- 农(50492)
- 方法(44584)
- 数学(35601)
- 数学方法(35397)
- 业经(35276)
- 农业(33527)
- 财(29286)
- 中国(29164)
- 地方(27230)
- 制(20921)
- 务(19845)
- 财务(19824)
- 财务管理(19793)
- 企业财务(18695)
- 学(18557)
- 和(18375)
- 技术(17944)
- 策(17557)
- 贸(17232)
- 贸易(17225)
- 易(16620)
- 理论(16329)
- 体(16287)
- 划(16284)
- 机构
- 学院(333419)
- 大学(325960)
- 济(154397)
- 经济(151444)
- 管理(131586)
- 理学(112591)
- 研究(112013)
- 理学院(111431)
- 管理学(109974)
- 管理学院(109352)
- 中国(87929)
- 京(67542)
- 财(67464)
- 农(65444)
- 科学(64612)
- 所(56375)
- 财经(53539)
- 江(52472)
- 中心(51862)
- 研究所(50425)
- 农业(49964)
- 业大(49489)
- 经(48278)
- 经济学(47682)
- 经济学院(42861)
- 北京(42136)
- 州(40815)
- 范(40682)
- 师范(40408)
- 院(38828)
- 基金
- 项目(210210)
- 科学(167686)
- 研究(156770)
- 基金(154119)
- 家(131593)
- 国家(130298)
- 科学基金(113723)
- 社会(106032)
- 社会科(99570)
- 社会科学(99537)
- 省(83527)
- 基金项目(82394)
- 自然(69811)
- 教育(68565)
- 自然科(68217)
- 自然科学(68198)
- 划(67476)
- 自然科学基金(67019)
- 编号(63325)
- 资助(60819)
- 成果(49883)
- 发(48010)
- 部(46928)
- 重点(46267)
- 创(45665)
- 国家社会(43859)
- 业(42879)
- 课题(42381)
- 创新(42036)
- 人文(40586)
- 期刊
- 济(188819)
- 经济(188819)
- 研究(100648)
- 农(67314)
- 中国(63651)
- 财(54509)
- 管理(49674)
- 科学(46166)
- 学报(45261)
- 农业(45140)
- 大学(35691)
- 业经(34641)
- 学学(34437)
- 融(32613)
- 金融(32613)
- 技术(29323)
- 经济研究(28395)
- 财经(27718)
- 问题(26388)
- 经(24078)
- 业(23177)
- 教育(23060)
- 技术经济(20995)
- 世界(19134)
- 现代(17343)
- 商业(16821)
- 经济问题(16736)
- 贸(16696)
- 版(16616)
- 统计(16603)
共检索到5096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胡世明
“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发展战略,一方面,它是经济发展的客观需求和经济发展实力供给保障交互作用的结果;另一方面,它是铲除历史上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的影响、缩小直至消除城乡收入差距、开拓剩余劳动力(尤其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市场、消除城乡社会断裂的现实选择。因此,本文认为,我国宏观政策上应采取“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互动”,以建立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新格局。
关键词:
工业反哺农业 经济发展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蔡昉
本文论证了实施反哺农业和支持农村的战略,并不意味着实行对农业的保护政策,而是顺应经济发展规律的要求,创造良好的劳动力流动的环境,建立有保障的资金向农业、农村流动的机制,增强农业基本资源和生产条件的可持续性,提高农村的社会发展水平,形成一个和谐、平衡的城乡关系格局。本文还探讨了反哺农业的条件和时机,并就如何实施反哺农业和支持农村的战略提出若干政策建议。
关键词:
反哺农业 温饱陷阱 政策环境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朱玉明
在2004年9月召开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胡锦涛总书记明确指出:“农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必须始终抓紧抓好。纵观一些工业化国家发展的历程,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但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以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 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提出了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指导思想,是新形势下破解这一难题的一把钥匙。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朱四海 熊本国
从农业生产角度看,工业反哺农业主要通过技术传递和价格传递实现。本文从农业经营函数入手,建立了工业反哺农业的理论模型,指出反哺应首先促进传递效应剩余的翻转,也就是由负效应向正效应转化;实现效应净剩余是反哺农业的核心,但在农业技术进步非恶化的条件下,效应净剩余将导致农产品超量供给,由此形成了工业对农业的逆向反哺。文章最后针对政府的反哺行为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经营函数 效应剩余 反哺农业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张乃丽 欧家瑜
工业反哺农业是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国家进行结构性战略转型的必然选择。战后日本较早开始工业反哺农业,成效显著。一方面日本在政府宏观调控、政策与法律机制建设等方面表现抢眼;另一方面以市场为基础,日本农协等社会组织在农产品价格、质量、技术推广等多方面发挥了中坚作用有力促进了日本工业反哺农业战略的实施,最终日本通过农地集聚、农业规模化经营、农业科技进步等实现了农业产业化转型和工农业协调发展,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为解决社会矛盾做出贡献。此外,作为目前和未来将持续推动的一项国家战略,日本工业反哺农业正面临就业人口骤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赵鲁晋
新农村建设应统揽农业、农村和农民工作,紧紧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为目标,以发展都市现代农业为首要任务,精心组织,科学规划,典型引路,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创新发展,使新农村建设有序向前推进。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三农问题 财政投入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赵鲁晋
新农村建设应统揽农业、农村和农民工作,紧紧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为目标,以发展都市现代农业为首要任务,精心组织,科学规划,典型引路,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创新发展,使新农村建设有序向前推进。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三农问题 财政投入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陈纪平
农业支持政策在发达国家有着很长的历史,而且和工业支持政策保持基本相同的变动规律,属于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基本手段。"工业反哺农业"是中国城乡统筹战略选择下的特有经济范畴,其实质是提高农业人口的收入水平,缩小城乡差距。我国的土地产出贡献率基本上达到了目前技术允许的极限,单纯依靠进一步发展农业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缩小城乡差距并不是一条有效途径;现代农业补贴政策的大部分功能在于保障粮食安全,并且受我国现实经济发展水平及财力的制约,也不能作为"工业反哺农业"的主要方式;因此,我国"工业反哺农业"的主要方式应是加快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宁
本文在充分探讨工业反哺农业的内涵、理论以及实践依据的基础上,分析了工业反哺农业的类型。结合我国城乡差距的主要表现,指出工业反哺农业的切入点是培育农民农外就业的竞争力,推进农民市民化进程,提高农外收入增长的速率。同时,延长农业产业链,强化农业的基础地位,确保粮食安全,进而达到农内增收的目的。并进一步指出现阶段工业反哺农业的方式应以间接反哺为主、直接反哺为辅。
关键词:
工业反哺农业 方式分析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洪银兴
只有在农业哺育出非农产业后,才会提出反哺农业问题。哺育和反哺的不对称导致城乡差距的扩大。反哺农业和农村的内容主要涉及反哺收入和反哺要素两个方面。反哺农业和农村的初期阶段是工业起主导作用,进入全面反哺农业和农村阶段则需要城市起主导作用。工业化和城市化达到一定阶段以后,工业和城市反哺农业和农村会突破乡镇范围,实施的中心需要转到县级政府。政府实施反哺的主要途径是扩大公共财政在农村的覆盖面和增加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
关键词:
工业 城市 反哺 农业 农村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茆志英 李晓明
工业化中后期进行工业反哺农业,是世界经济发展遵循的客观规律。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两个趋向"论断,提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本文针对新农村建设,结合安徽省实际,分析反哺农业政策现状及存在问题,并探讨新农村建设下工业反哺农业的政策。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工业反哺农业 政策
[期刊] 改革
[作者]
郭家虎
现阶段我国工业反哺农业的政策措施侧重于收入方面的反哺,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需要实现从收入反哺向要素反哺转型,通过农村要素培育和要素市场化改革,来实现工农、城乡之间要素的自由流动和公平交易,建立工业反哺农业的长效机制。要素反哺可以从农村人力资本培育、加快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市场发育、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市民化及农村金融自由化等方面重点实施。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凡兰兴
世界各国工业反哺农业有不同的模式与路径,但都很重视开发农民就业渠道,对农民进行就业反哺。这是值得中国借鉴的一条重要成功经验。中国农村富余劳动力多,对农民实行就业反哺,既要推进新型工业化、深化户籍等制度改革,引导农民多元就业,又要发展农村和农民教育、加强农民就业服务和管理,提高农民就业能力和收入。
关键词:
工业反哺农业 就业反哺 就业多元化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张秋
从制度的角度看,我国"三农"问题的根源可归结为农村的制度贫困。因此通过制度创新,实行制度反哺是工业反哺农业的重点。工业反哺农业不仅仅是增加财政投入,重点在于改革和消除所有歧视农民和不利于农业发展的制度,通过提供公平合理的制度安排,增强农民自我发展的机会和能力,促进农村的发展和农民生活的改善。
关键词:
工业反哺农业 制度贫困 制度反哺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凡兰兴
民生为本,就业先行。世界各国在实施工业反哺农业过程中,都很重视开发农民就业门路,增加了农民收入,促进了农村、农业的发展。借鉴国际成功的经验,我国也应采取有力措施,全方位促进农民就业,实现城乡、工农协调发展。
关键词:
工业反哺农业 就业反哺 就业多元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