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311)
- 2023(14098)
- 2022(11603)
- 2021(10510)
- 2020(8700)
- 2019(19638)
- 2018(19392)
- 2017(36908)
- 2016(19927)
- 2015(22309)
- 2014(22148)
- 2013(22083)
- 2012(20325)
- 2011(18114)
- 2010(18376)
- 2009(17489)
- 2008(17591)
- 2007(16161)
- 2006(14650)
- 2005(13353)
- 学科
- 业(90335)
- 济(88875)
- 经济(88735)
- 管理(72420)
- 企(72161)
- 企业(72161)
- 农(50409)
- 农业(33657)
- 业经(33188)
- 方法(30723)
- 财(28672)
- 中国(25318)
- 数学(22827)
- 制(22693)
- 数学方法(22693)
- 地方(22636)
- 务(19788)
- 财务(19759)
- 财务管理(19736)
- 企业财务(18645)
- 技术(17526)
- 体(17040)
- 划(16009)
- 策(15960)
- 和(14968)
- 环境(14572)
- 理论(14279)
- 发(14076)
- 体制(13450)
- 贸(13139)
- 机构
- 学院(288005)
- 大学(278346)
- 济(121972)
- 经济(119222)
- 管理(116065)
- 理学(98615)
- 理学院(97605)
- 管理学(96438)
- 管理学院(95882)
- 研究(91670)
- 中国(74266)
- 京(58847)
- 财(58284)
- 农(57667)
- 科学(52377)
- 江(47988)
- 中心(44655)
- 财经(44588)
- 业大(44010)
- 所(43956)
- 农业(43381)
- 经(40217)
- 研究所(38710)
- 州(37565)
- 北京(36093)
- 范(35968)
- 师范(35744)
- 经济学(35468)
- 省(33325)
- 院(33015)
- 基金
- 项目(185916)
- 科学(148719)
- 研究(143369)
- 基金(134213)
- 家(113200)
- 国家(111982)
- 科学基金(99390)
- 社会(94159)
- 社会科(88795)
- 社会科学(88771)
- 省(76913)
- 基金项目(72832)
- 教育(63329)
- 自然(61068)
- 划(60426)
- 编号(59822)
- 自然科(59611)
- 自然科学(59597)
- 自然科学基金(58535)
- 资助(51445)
- 成果(46688)
- 发(41690)
- 制(41421)
- 创(41275)
- 部(40870)
- 课题(40757)
- 重点(40590)
- 业(38793)
- 国家社会(38277)
- 创新(37830)
- 期刊
- 济(155290)
- 经济(155290)
- 研究(86345)
- 中国(64769)
- 农(61488)
- 财(48086)
- 管理(44619)
- 农业(41543)
- 科学(38112)
- 学报(36090)
- 业经(32406)
- 大学(30012)
- 融(29739)
- 金融(29739)
- 学学(28415)
- 技术(27324)
- 教育(26888)
- 问题(22387)
- 财经(21917)
- 业(21032)
- 经济研究(20185)
- 经(18936)
- 技术经济(16033)
- 农村(15757)
- 村(15757)
- 现代(15636)
- 农业经济(15486)
- 版(15003)
- 世界(14697)
- 资源(14493)
共检索到4510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赵鲁晋
新农村建设应统揽农业、农村和农民工作,紧紧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为目标,以发展都市现代农业为首要任务,精心组织,科学规划,典型引路,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创新发展,使新农村建设有序向前推进。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三农问题 财政投入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赵鲁晋
新农村建设应统揽农业、农村和农民工作,紧紧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为目标,以发展都市现代农业为首要任务,精心组织,科学规划,典型引路,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创新发展,使新农村建设有序向前推进。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三农问题 财政投入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茆志英 李晓明
工业化中后期进行工业反哺农业,是世界经济发展遵循的客观规律。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两个趋向"论断,提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本文针对新农村建设,结合安徽省实际,分析反哺农业政策现状及存在问题,并探讨新农村建设下工业反哺农业的政策。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工业反哺农业 政策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吴鸣 刘蓓 李向京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作了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决策,是新时期解决“三农”问题和统筹城乡发展的重大举措,也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一项长期而艰巨的重大历史任务。本文立足于我国的基本国情,针对农村人才匮乏现状,提出了“智力反哺”战略,并提出了具体的实施方案,旨在为培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所需的人才提供参考。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智力反哺 工业反哺农业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宪宝 高强 单哲
新农村建设是解决"三农"问题、实现我国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政府反哺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扮演着关键性的角色,政府反哺应当在一定的边界范围内进行,否则可能出现反哺缺失及反哺越界行为并造成政府反哺失灵。包含政府反哺行为的新农村建设模型分析表明,反哺缺失与反哺越界均会影响政府反哺效力的实现。高效的政府反哺行为应当建立在同农村发展的基础条件、农民的选择意愿及市场有效参与有机结合的基础之上。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赵红军
本文探讨了新农村建设作用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农业生产效率提升机制和农产品交易效率提升机制以及相应的具体途径。结果表明,在这两个经济机制发挥作用的条件下,经济结构和人口结构向现代化转型,但如果不彻底解决城乡二元结构、农民迁移和就业方面的歧视,城乡收入差距并不一定会随之缩小。改革开放以来的经验从另一面表明,在二元结构、工业和城市偏向政策下,农业生产效率提升机制作用难以充分发挥,而间接促使农业生产效率提升的财政和金融支持也难以有效地推动农业生产效率提升。这意味着,彻底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破除阻碍农业生产效率提升的各种制度和障碍确应成为新农村建设中的重中之重。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胡世明
“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发展战略,一方面,它是经济发展的客观需求和经济发展实力供给保障交互作用的结果;另一方面,它是铲除历史上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的影响、缩小直至消除城乡收入差距、开拓剩余劳动力(尤其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市场、消除城乡社会断裂的现实选择。因此,本文认为,我国宏观政策上应采取“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互动”,以建立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新格局。
关键词:
工业反哺农业 经济发展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朱玉明
在2004年9月召开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胡锦涛总书记明确指出:“农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必须始终抓紧抓好。纵观一些工业化国家发展的历程,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但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以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 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提出了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指导思想,是新形势下破解这一难题的一把钥匙。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蔡昉
本文论证了实施反哺农业和支持农村的战略,并不意味着实行对农业的保护政策,而是顺应经济发展规律的要求,创造良好的劳动力流动的环境,建立有保障的资金向农业、农村流动的机制,增强农业基本资源和生产条件的可持续性,提高农村的社会发展水平,形成一个和谐、平衡的城乡关系格局。本文还探讨了反哺农业的条件和时机,并就如何实施反哺农业和支持农村的战略提出若干政策建议。
关键词:
反哺农业 温饱陷阱 政策环境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詹玲
"生产发展"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培育和壮大主导产业是"生产发展"的根本途径。本文分析了新农村建设中农业科技园的产业带动机制,并提出了进一步加强农业科技园产业带动能力建设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农业科技园 产业带动 机制
[期刊] 改革
[作者]
郭家虎
现阶段我国工业反哺农业的政策措施侧重于收入方面的反哺,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需要实现从收入反哺向要素反哺转型,通过农村要素培育和要素市场化改革,来实现工农、城乡之间要素的自由流动和公平交易,建立工业反哺农业的长效机制。要素反哺可以从农村人力资本培育、加快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市场发育、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市民化及农村金融自由化等方面重点实施。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洪银兴
只有在农业哺育出非农产业后,才会提出反哺农业问题。哺育和反哺的不对称导致城乡差距的扩大。反哺农业和农村的内容主要涉及反哺收入和反哺要素两个方面。反哺农业和农村的初期阶段是工业起主导作用,进入全面反哺农业和农村阶段则需要城市起主导作用。工业化和城市化达到一定阶段以后,工业和城市反哺农业和农村会突破乡镇范围,实施的中心需要转到县级政府。政府实施反哺的主要途径是扩大公共财政在农村的覆盖面和增加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
关键词:
工业 城市 反哺 农业 农村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路铁军
在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非常重要。本文从农业基础设施投资的主体,即政府与个人出发,根据历年来河北省经济年鉴中的数据,分析了河北省财政对农业基础设施投入规模、投入结构,采用回归分析、格兰杰因果检验分析了河北省财政对农业基础设施投资与农业经济增长的关系,分析了河北省农户农业基础设施投资的发展历程与现状,采用回归方法分析了农户农业基础设施投资对经济的作用,最后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
农业基础设施 政府投资 格兰杰因果检验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任志军
从目前的实践来看,城市化与新农村建设是相互支撑、互为促进的。加快城市化进程,就能够带动新农村建设;推进新农村建设,也能够促进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因此,本文认为,构建有效机制,实现城市化与新农村建设的良性互动是加快"三农"问题解决的重要战略举措之一。
关键词:
城市化 新农村 互动机制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季六祥 丁孝智 张华
制度熵是关于制度系统的复杂性与有序性关系和效率结构的状态描述。本文刻画了新农村建设的制度关系图谱,即一个基于关系特征描述的"评价树",通过引入复杂性尺度,进而构建了制度熵评价的理论模型。实证显示,目前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制度运行总体上处于一般熵减状态,即由改革增量带来的制度优化增量以及制度绩效呈增加态势,表明现有制度环境和制度安排较为有利,但也存在帕累托改进的可能和必要。出于改革的现实考量,提出了具体政策建议。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关系图谱 制度熵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