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783)
- 2023(14861)
- 2022(12133)
- 2021(10958)
- 2020(8740)
- 2019(19520)
- 2018(19055)
- 2017(36634)
- 2016(19301)
- 2015(21496)
- 2014(21307)
- 2013(21156)
- 2012(19603)
- 2011(17727)
- 2010(18070)
- 2009(17043)
- 2008(17035)
- 2007(15530)
- 2006(14214)
- 2005(13037)
- 学科
- 济(92533)
- 经济(92425)
- 业(91366)
- 企(73054)
- 企业(73054)
- 管理(67668)
- 农(49750)
- 业经(34171)
- 农业(33511)
- 方法(30154)
- 中国(27372)
- 财(26385)
- 地方(24013)
- 数学(21805)
- 数学方法(21665)
- 制(19626)
- 技术(19201)
- 务(18079)
- 财务(18055)
- 财务管理(18032)
- 策(17224)
- 企业财务(17025)
- 贸(16527)
- 贸易(16511)
- 发(16066)
- 易(16015)
- 和(15723)
- 划(15276)
- 体(14808)
- 理论(14575)
- 机构
- 学院(285809)
- 大学(274801)
- 济(126617)
- 经济(124244)
- 管理(116160)
- 理学(99146)
- 理学院(98205)
- 管理学(97167)
- 管理学院(96614)
- 研究(94133)
- 中国(75829)
- 京(57037)
- 财(56683)
- 农(56380)
- 科学(52172)
- 江(45960)
- 所(45909)
- 财经(44142)
- 中心(43882)
- 农业(42312)
- 业大(41637)
- 研究所(40697)
- 经(39937)
- 经济学(36841)
- 州(36420)
- 范(36308)
- 师范(36058)
- 北京(35379)
- 经济管理(33439)
- 院(33286)
- 基金
- 项目(181671)
- 科学(146499)
- 研究(141710)
- 基金(132061)
- 家(111798)
- 国家(110580)
- 科学基金(97540)
- 社会(94587)
- 社会科(89393)
- 社会科学(89371)
- 省(73946)
- 基金项目(69790)
- 教育(62268)
- 编号(59091)
- 划(59031)
- 自然(58094)
- 自然科(56806)
- 自然科学(56797)
- 自然科学基金(55814)
- 资助(50720)
- 成果(46689)
- 发(45643)
- 创(41263)
- 部(40216)
- 课题(40001)
- 重点(39828)
- 业(39805)
- 国家社会(39085)
- 发展(38156)
- 制(37780)
- 期刊
- 济(158661)
- 经济(158661)
- 研究(86170)
- 中国(63378)
- 农(60831)
- 管理(46818)
- 财(44692)
- 农业(40954)
- 科学(38015)
- 学报(34921)
- 业经(33784)
- 融(31441)
- 金融(31441)
- 大学(28887)
- 教育(28818)
- 学学(27496)
- 技术(26790)
- 经济研究(22492)
- 财经(21711)
- 问题(21179)
- 业(21056)
- 经(18908)
- 技术经济(16736)
- 世界(16305)
- 农村(15679)
- 村(15679)
- 农业经济(15529)
- 现代(15297)
- 商业(15176)
- 贸(14602)
共检索到4488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
[作者]
邓宏图 周立群
只有从理论上清晰地界定并测度直接反哺、间接反哺、内源创新等经济学分析变量,才能把握工业反哺农业、城乡协调发展的理论与政策内涵。政府、社区与农户和专业化集团在国家战略规划引导和政府政策主导下的协调机制促使农业产业升级和工业产业向农业反馈、渗透。国家战略统筹、政府政策引导加上农户和专业化集团的"寻利趋势"彼此作用,共同构成工业反哺农业、城乡协调发展的"动力机制"。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苗长虹
区域城乡工业的协调发展战略──以河南为例苗长虹(南京大学大地海洋科学系)对国民经济整体而言,城市工业和农村工业是一个统一完整的系统。它们之间能否做到有机协调的发展,不仅关系到国民经济工业化的进程,而且关系到城乡社会城市化、现代化的进程,关系到国民经济...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何邕健 毛蒋兴
阐明了资源型城市城乡协调发展的意义。从资源型城市的城乡关系特征出发,指出资源开发中的狭隘资源观是导致这类城市城乡发展失调的根源所在。提出了资源型城市的城乡协调发展战略,即树立广义资源观,建立与广义资源观相适应的新型产业结构,构建与新型产业结构一致的城乡空间结构。阐明了城乡协调发展战略重点,并以河南省舞钢市为例,对发展战略进行了具体论证。
关键词:
资源型城市 广义资源观 城乡协调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吴群
工业反哺农业是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寻求社会公平发展的有效途径。城乡经济的交流和渗透是双向的,弱化城市与农村中的任何一方面不仅不能实现城乡的协调发展。财政转移支付是工业反哺农业的主通道,通过构建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形成以财政投入为导向,财政投入、外资投入、民资投入、金融信贷投入相结合的多元化投入机制。新时期乡镇企业反哺农业赋予新内涵,依靠乡镇企业发展,实现劳动力转移促农,农产品加工和产业化经营促农,建农补农实现反哺促农,小城镇建设与乡镇企业发展相互促进实现以城带乡促农。
关键词:
工业反哺农业 城乡一体化 社会公平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魏后凯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获得了持续高速增长。1979—2008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8%。然而,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也带来了严重的城乡发展失衡问题。严重的城乡分割、典型的二元结构和城乡差距的持续扩大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课题组 叶兴庆 程郁 张诩 伍振军 殷浩栋 韩丹
本文构建了中国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指标体系,以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为目标,基于中国省域面板数据,测算评价全国各省份农业与农村基本现代化完成度,以及农业与农村现代化的耦合协调情况。研究发现,大部分省份农业与农村基本现代化实现度存在明显不平衡,农业与农村现代化的协调性也有待改善,农村现代化滞后仍是协调发展的短板。推动农业与农村现代化协调发展,应在充分把握好两者相互促进的逻辑关系和协同演进规律的基础上,利用好两者之间的关联带动机制,做好乡村空间规划,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协同推进生产和生活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多元化的现代乡村产业体系,营造“宜居宜业”和“生态美、生活美、生产美”的环境。同时,还要加强资金投入的有机协同,围绕激发要素活力深化农村重点领域改革,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地促进农业现代化与农村现代化一体设计、一体推进。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韦廷柒
我国长期以来工农业发展失调,严重地阻碍了我国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因此,工农业协调发展是我国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只有从根本上改变长期以来形成的我国工农业发展失调现状,走工农业协调发展的路子,才能实现我国城乡经济协调发展。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郭丽英 任志远 邓旭升
广西石漠化地区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的矛盾非常突出。2002年,广西农村贫困人口仍有95.6万人,城乡居民收入差异、人均消费支出差异分别为3.43和3.37倍,明显高于同期全国的平均水平,因而是我国贫困人口集中、城乡差距问题突出的区域之一。在分析广西农村贫困化基本状况、发生成因基础上,梳理了近10多年来广西实施就地开发、对口帮扶、异地安置和小额信贷等主要的扶贫开发成功模式,进一步指出新形势下加快扶贫开发和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必要性,以及促进农村扶贫开发和城乡协调发展的可行战略。
关键词:
扶贫开发 城乡协调发展 广西壮族自治区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郭熙保 崔文俊
从工农关系发展规律出发,分农业支持工业与工业反哺农业两个时期回顾了我国工农业关系演变的历程。尽管我国在城乡协调发展上取得辉煌的成绩,然而城乡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主要体现为城乡生产要素交换不平等和城乡公共服务供给不均等。应对城乡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必须同步推进户籍制度和土地制度的改革,构建公平的城乡统一劳动力市场,保障农村金融资源支持农村发展,同时尽快实现政府职能从"经济建设型"到"公共服务型"的转变。
关键词:
工农关系 城乡发展 对策思路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翔
无论是工业化发展,还是城镇化发展,均立足于农业现代化这一基础,由此可见,发展农业现代化具有相当积极的社会意义。本文基于"三化"协调发展视阈讨论了陕北农业经济发展战略的选择,介绍了陕北地区农业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并重点讨论了陕北农业经济发展战略,其中主要包括立足新型城镇化建设,推动农业园区化发展、立足新型工业化建设,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立足产业品牌化建设,推动农业特色化发展,以期为陕北农业经济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
三化 陕北农业经济 发展战略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孙久文 彭薇
农村工业化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核心力量,推进农村工业化是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战略途径。随着农村工业化实践的丰富和深化,出现了城乡工业化加速融合的趋势。在新形势下,农村工业化必须要有新的形式,即形成新的农村工业聚集化道路。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范剑勇 高人元 张雁
本文从空间效率角度探讨区域协调发展的道路选择问题。我们首先给出了空间效率的理论分析框架,并基于区域协调发展须兼顾效率与公平的原则出发,应用贸易引力模型与1997年区域间的投入产出表数据,计算分析了表征各地区空间效率大小的指标——真实市场潜能。本文发现,中国区域的真实市场潜能按从高到低顺序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次为东部沿海地区与南部沿海地区,第二层次为京津地区与北部沿海地区,第三层次是中部地区,而东北地区、西北地区与西南地区居于第四层次。同时,从真实市场潜能构成来看,所有地区的真实市场潜能主要是由本地区内部需求引致的,而其他地区需求与国外需求引致的真实市场潜能较弱;东部与南部沿海地区较快发展产生的...
关键词:
空间效率 区域协调发展 市场真实潜能
[期刊] 第一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
[作者]
李泊溪
本文从几个不同的角度对地区协调发展战略的确立依据和战略的内涵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探讨。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地区经济发展的分析,得出的结论是:东西部的绝对差距呈加速扩大趋势,近几年相对差距也呈扩大趋势。并提出这是中国面临的健康发展与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本文指出,为顺利实现第二步、第三步战略目标,地区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最后对如何实施地区协调发展战略提出了若干战略措施。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吴腾华
企业债券市场是我国金融市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子市场,其自身的发展必然受到其他子市场的制约或影响。因此,在企业债券市场发展战略中,必须处理好与国债市场、股票市场、银行信贷市场以及货币市场之间的协调关系。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洪涛
建立城乡流通产业一体化格局是理论和认识的重大突破,意味着我国旧的城乡关系向新型城乡关系的转变,通过对我国城乡流通体系模式的回顾与总结,研究存在的问题,探讨我国城乡流通体系协调发展的途径,本文对我国城乡流通体系进行系统研究,提出了城乡流通一体化的基本设想,在遵循城乡流通一体化基本原则的基础上,提出了推进城乡流通产业协调发展的基本路径。
关键词:
城乡居民 流通产业 协调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