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589)
2023(7922)
2022(6215)
2021(5275)
2020(4376)
2019(9846)
2018(9558)
2017(19051)
2016(10185)
2015(11783)
2014(11799)
2013(11463)
2012(10474)
2011(9426)
2010(9298)
2009(8548)
2008(8597)
2007(7454)
2006(6709)
2005(5960)
作者
(29535)
(24525)
(24326)
(23329)
(15797)
(11717)
(11097)
(9586)
(9487)
(8757)
(8490)
(8328)
(7841)
(7812)
(7748)
(7649)
(7218)
(7095)
(7087)
(7080)
(6155)
(6100)
(6056)
(5639)
(5639)
(5478)
(5386)
(5331)
(5015)
(4752)
学科
(53936)
经济(53881)
管理(30529)
(29833)
方法(26607)
数学(24364)
数学方法(24142)
(23765)
企业(23765)
中国(14951)
(13233)
(12261)
业经(11614)
地方(10781)
农业(9224)
(8374)
(7948)
财务(7914)
财务管理(7900)
(7743)
企业财务(7652)
(7566)
(7461)
贸易(7456)
(7180)
(7110)
金融(7110)
环境(6989)
产业(6793)
理论(6717)
机构
大学(152030)
学院(150061)
(67208)
经济(65934)
管理(59100)
理学(51695)
理学院(51176)
研究(50301)
管理学(50301)
管理学院(50031)
中国(37470)
(31736)
(30553)
科学(28428)
财经(24960)
(23737)
中心(23087)
(22878)
(22259)
(22258)
经济学(21976)
研究所(21379)
业大(20767)
经济学院(20079)
北京(19653)
(19305)
师范(19097)
(18943)
财经大学(18687)
(17453)
基金
项目(102752)
科学(82931)
基金(77011)
研究(74945)
(66510)
国家(66016)
科学基金(58033)
社会(51061)
社会科(48671)
社会科学(48660)
基金项目(40102)
(39350)
自然(36077)
自然科(35306)
自然科学(35300)
教育(35145)
自然科学基金(34687)
(33304)
资助(31934)
编号(28689)
(23592)
重点(23263)
成果(23080)
国家社会(22447)
(22293)
(21109)
教育部(20788)
课题(20428)
人文(20109)
创新(19792)
期刊
(70051)
经济(70051)
研究(46014)
中国(28259)
(22995)
管理(22342)
学报(21319)
科学(20117)
(19563)
大学(17029)
学学(15986)
教育(15108)
技术(13791)
(13633)
金融(13633)
农业(13203)
财经(12703)
经济研究(12286)
(10870)
业经(10767)
问题(9924)
统计(9594)
(8659)
技术经济(8126)
决策(7790)
(7550)
(7348)
商业(6953)
现代(6903)
(6419)
共检索到2196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曾国安  
试论工业化阶段的划分曾国安工业化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是一个不断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迭进的过程。工业化处在不同阶段,会具有不同特征,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其工业化战略、产业政策、对外经济开放政策等都应有不同安排,因此弄清一国工业化所处阶段,对于推进一国...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陈一鸣  全海涛  
依据钱纳里工业发展阶段划分理论、政府政策及经济体制、国际环境三个方面,将建国后工业化发展阶段划分为四个:优先发展重工业阶段、消费导向型工业发展阶段、全面市场化转型阶段、新型工业化阶段,并分析了各阶段的主要特点。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程玉鸿  李克桐  
在对城市群协调发展这一概念进行科学界定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城市群协调发展的4点判断标准及相应的测度方法。同时,利用该测度方法对1991~2011年期间"大珠三角"城市群发展协调性进行定量测度。并以定量测度的结果为主要依据,对1991~2011年期间该城市群协调发展历程进行阶段划分与特征分析。最后,在综合考虑大珠三角城市群一般性与特殊性的基础上,对城市群协调发展的一般规律与特征进行总结与提炼,并提出促进"大珠三角"城市群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薛伟贤  孟娟  
1978年以来,中国的工业化加速发展,处于工业化成长阶段,期间受到政府宏观经济调控的影响很大。今后5年内中国工业化仍处于加速发展阶段。2008年前后中国的工业化发展将出现拐点,工业化发展趋势将开始下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元江,黄小舟  
本文对国内外学者提出的工业化进程的单一指标,用我国的统计数据进行实证检测,指出单一指标不能客观、有效地反映我国及各地区的工业化进程,提出了综合测度中国工业化进程的指标体系框架和阶段划分的思路。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宋雪清  
建国以来,我国的工业生产经历了几次波折与跳跃,既有高速发展的阶段,又有平稳渐进的时期,也有生产滑坡的经历,这一切都会在生产的投入与产出之间反映出来。显然,由于政策因素的影响以及技术进步的非均匀性,某一时期工业生产的投入产出关系会有别于另一时期的情况,又由于生产发展的连贯性,一定时期内的投入产出关系和技术进步的影响又具有相对稳定性。工业生产函数反映了工业总产值与劳动力、资本等投入要素之间的函数关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韩兆洲  
According to the needs of the definition of industrialization process,the paper raises the comprehensive measuring indicators and tries to measure the industrialization process of China by using some examples.Thus the paper provides some scientific supports to grasp the industrialization process of China.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马祟明  
根据工业化测度的基本原理和我国实际情况,工业化进程测度应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反映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反映第二产业与第一产业增加值比例的提高;反映三次产业劳动力构成的优化。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全磊  陈玉萍  丁士军  
本文旨在对农民工家庭生计转型过程进行阶段划分,从家庭生计转型视角分析中国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家庭在生计转型各阶段的行为逻辑和资源配置特征。本文从就业和居住两个维度考察农民工家庭与农村的经济关联,并根据关联程度从强到弱将农民工家庭生计转型过程划分为初期阶段、中期阶段和后期阶段,进而应用阶段划分方法,识别鄂、粤两省717个农民工样本家庭所处的生计转型阶段。研究发现,处于生计转型不同阶段的农民工家庭,在家庭的经济行为逻辑、家庭成员的城乡配置、房屋和土地的利用方式、家庭收入的空间流动4个方面存在明显差异。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易磊  佘国强  
文章围绕新型工业化的内涵,构建长株潭新型工业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综合指数法对新型工业化进程进行综合测度,判断长株潭新型工业化所处的阶段,以便提出加快推进长株潭新型工业化进程的对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中亚  
构建区域新型工业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依据最新统计数据,对我国四大区域15个省市新型工业化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我国区域新型工业化发展水平普遍偏低;区域新型工业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高级化程度成显著正相关关系。最后,简要提出提升区域新型工业化水平的对策建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唐浩  贺刚  
基于经典工业化理论,从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的属性架构、经济发展水平、二元经济、产业结构、空间结构、生态环境等方面,构建了新型工业化发展的"BDC"三维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基础维度、发展维度、贡献维度,提出了新型工业化的评价方法,并对中国整体及31个省市的新型工业化评估进行了实证分析。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亚斌  金培振  沈裕谋  
在重化工业化阶段难以逾越的现实背景下,如何消除其引致的环境污染和碳排放已成为中国工业发展面临的迫切问题。本文基于两化融合的内涵构建了考虑资源节约和环境质量改进的技术创新模型,利用2002~2010年中国各省市工业面板数据,着重探讨了重化工业化、两化融合与工业环境治理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1)较高的重化工业化水平有助于工业化与信息化更好的匹配与融合。(2)两化融合水平的提升能有效抑制重化工业化引致的环境污染和碳排放,从而改善区域工业环境治理绩效。(3)国有企业有着更强的污染控制和碳减排能力,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在降低污染的同时也会导致碳排放微弱上升,而煤炭消费占比、能源强度等因素不利于工业环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