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295)
2023(16163)
2022(12972)
2021(11868)
2020(9782)
2019(21925)
2018(21505)
2017(41443)
2016(22402)
2015(24518)
2014(24081)
2013(23495)
2012(20855)
2011(18482)
2010(17935)
2009(16308)
2008(15546)
2007(13708)
2006(11829)
2005(9921)
作者
(62645)
(52966)
(52406)
(49727)
(32787)
(25417)
(23436)
(20826)
(20054)
(18186)
(17958)
(17461)
(16377)
(16190)
(16107)
(15950)
(15895)
(15508)
(15230)
(14926)
(13041)
(12831)
(12623)
(12148)
(12096)
(11741)
(11403)
(11304)
(10557)
(10428)
学科
(95399)
经济(95303)
(66684)
管理(59025)
(51386)
(44475)
企业(44475)
方法(42360)
数学(38551)
数学方法(38142)
农业(33696)
业经(26352)
中国(24855)
(21863)
地方(18288)
(17376)
贸易(17372)
(16988)
(16476)
(15642)
(14851)
技术(14490)
环境(13721)
(12802)
财务(12757)
财务管理(12731)
(12714)
(12694)
银行(12668)
农业经济(12529)
机构
学院(309871)
大学(304747)
(132171)
经济(129961)
管理(122470)
理学(108494)
理学院(107427)
管理学(105484)
管理学院(104942)
研究(99375)
中国(75372)
(72529)
科学(61992)
(60513)
农业(56152)
业大(55165)
(54915)
(48576)
中心(48252)
财经(45555)
研究所(44732)
(44197)
(42050)
经济学(41160)
经济学院(37620)
(37393)
师范(36903)
北京(35941)
农业大学(35916)
经济管理(35535)
基金
项目(224806)
科学(178455)
基金(166858)
研究(159268)
(147404)
国家(146161)
科学基金(126285)
社会(106212)
社会科(100668)
社会科学(100644)
基金项目(89329)
(88419)
自然(82151)
自然科(80375)
自然科学(80353)
自然科学基金(78930)
(73534)
教育(71715)
资助(66113)
编号(62362)
重点(50127)
(49663)
(48929)
(47541)
成果(46936)
国家社会(45547)
创新(44530)
科研(43801)
教育部(42504)
人文(42085)
期刊
(137301)
经济(137301)
研究(78365)
(74611)
中国(55544)
学报(53112)
农业(50771)
科学(48045)
大学(41201)
管理(40372)
(39831)
学学(39788)
业经(30241)
(27342)
金融(27342)
技术(25305)
(24303)
教育(21986)
财经(21420)
经济研究(20912)
问题(20066)
(18426)
(17534)
业大(15508)
理论(15154)
世界(15091)
科技(15061)
农业经济(15029)
农村(14879)
(14879)
共检索到430673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黄玛兰  李晓云  曾琳琳  刘念  
基于我国1995—2015年29省的省域面板数据,利用中介效应模型验证工业化发展是否通过促进农业劳动力转移带来农村劳动力价格上涨。结果表明:农业劳动力转移在工业化进程与农村劳动力价格上涨之间发挥中介作用。工业化水平增加1%,农村劳动力价格将上涨0.19%。工业化发展对工业化中期的农村劳动力价格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是工业化后期开始,其对劳动力价格的影响呈负相关关系。工业化发展通过促进劳动力转移带来农村劳动力价格上涨的趋势主要发生在东部地区,其次是中部地区,西部地区最弱。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黄玛兰  李晓云  曾琳琳  
利用1981—2015年29省面板数据,研究了农村劳动力价格上涨与转移对全国及不同劳动力流动类型分区农业种植结构和粮食内部结构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全国层面,农村劳动力价格上涨与转移均对粮食及棉花种植比例有显著负向影响,对蔬菜及油料作物种植比例有显著正向影响。在粮食作物内部,劳动力价格上涨对水稻和小麦生产具有负向影响,对玉米生产具有正向影响;劳动力非农转移促进了小麦种植比例增加,减少了水稻和玉米种植比例。在不同劳动力流动类型分区中,农村劳动力价格上涨与转移对不同区域作物种植比例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劳动力价格上涨对3个分区的蔬菜生产具有正向影响,对粮食作物生产具有负向影响;对劳动力流入和流出区水稻生产具有负向影响,对劳动力流动持平区具有正向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对3个分区的蔬菜、油料作物及小麦生产具有正向影响,对玉米生产具有负向影响;对劳动力流出和流动持平区水稻生产具有负向影响,而对劳动力流入区水稻生产具有正向影响。最后,文章提出相应优化区域种植结构布局的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田玲  
本文利用我国省级截面数据实证探究我国工业化水平与"离土不离乡"型农村劳动力转移分布密度的关系,经过数据的筛选和严格的诊断检验,并且在对计量模型进行修正的基础上,我们得出结论:我国"离土不离乡"型农村劳动力转移分布密度和工业化水平成正向相关的关系,工业化水平越高的地区,其"离土不离乡"型农村劳动力转移密度越高,反之,工业化水平越低,"离土不离乡"型农村劳动力转移密度越低。从实证的角度支持了关于"城市化和工业化是造成我国‘离土不离乡’型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原因"的猜想和假设。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雅丽  张莉莉  
在借鉴"推-拉"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全过程出发,构建中国工业化进程中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合力模型",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解释,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杨进  陈志钢  
本文利用农业部固定观察点农户调查数据研究了农村劳动力价格上涨和老龄化对土地租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劳动力价格上涨对农户土地租入和土地租出都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即劳动力价格上涨会促进农户土地租赁。在劳动力老龄化方面,无论是基于总体样本分析,还是将总体样本分为土地租入样本和土地租出样本,或者分为平原地区样本和山岭地区样本进行分析,实证分析结果都表明,农户家庭劳动力老龄化对农村土地租赁市场并不构成显著影响。另外,农村劳动力老龄化趋势是否会促进或者减弱劳动力价格上涨对农村土地租赁市场的影响?通过分析它们两者的共同效应,回归结果表明,农村劳动力老龄化和农村劳动力价格上涨并没有对农村土地租赁市场产生共同效...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段均  高定伦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农村劳动力持续的非农转移,农村投资受到一定冲击。本文应用向量自回归误差修正模型(VEC)检验了我国农村劳动力就地和异地转移对农村投资的作用。结果表明,就地转移与异地转移的投资效应并不相同,就地转移有一定的负效应,异地转移投资效应显著为正。就地转移的负投资效应源于农村就业层次过低,异地转移尽管具有总的正投资效应,但由于投资主要集中在非生产性类别,因此对生产性投资仍可能具有负投资效应。文章最后给出提高农村就业层次及拓展农村投资空间以提高劳动力转移投资效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郑晓冬  方向明  
为探讨劳动力转移对农村老年人健康的影响途径,利用中国养老与健康追踪调查(CHARLS)数据,采用路径分析方法,就经济支持、情感支持、劳动供给与照料孙辈在劳动力转移对农村老年人健康的影响路径中的中介作用及交互影响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1)经济支持、情感支持、劳动供给与照料孙辈在劳动力转移对农村老年人健康的影响途径中均能发挥一定的直接中介作用。其中,劳动供给和照料孙辈对老年人躯体健康有更明显的正向中介效应,情感支持对老年人精神健康的负向中介效应更加显著。2)中介变量间存在一定的相互影响,一方面,子女的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华珂  何春  崔万田  
本文首先分析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减贫的作用机理,即农村劳动力转移通过增加非农收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减少贫困。然后选取了中国18个省份2000年2014年的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农村劳动力转移有利于贫困的减少。最后,基于本文的研究提出了完善农业转移人口就业的信息渠道、完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相关制度以及提高农业转移人口的素质技能等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杜建军  孙君  
文章对1980~2011年不同时期的劳动力价格趋同情况分别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980~1987年农村转移劳动力工资与城镇劳动力工资的差距较大;1988~1994年农村转移劳动力工资超过了城镇劳动力工资;1995~2003年农村转移劳动力工资与城镇劳动力工资的差距逐渐扩大,尤其是1998年以后工资差距迅速加大;2004~2011年,二者的差距又开始逐步缩小,并有逐步动态趋同的趋势,虽然趋同的速度总体上不是很快,但有加速的趋势。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卿诚浩  
文章采用2012年全国1 931个县的截面数据,运用分位数回归模型和非参数估计方法探究工业集聚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工业集聚能够显著地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分位数模型的回归结果证实了这一结论的稳健性。此外,农业机械化、区域经济水平、社会福利和教育涵盖率也是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因素,固定资产投资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作用效果不稳健。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卿诚浩  
文章采用2012年全国1 931个县的截面数据,运用分位数回归模型和非参数估计方法探究工业集聚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工业集聚能够显著地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分位数模型的回归结果证实了这一结论的稳健性。此外,农业机械化、区域经济水平、社会福利和教育涵盖率也是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因素,固定资产投资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作用效果不稳健。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栾青霖  张力  
为了准确把握农村劳动力流动规律,更好地解决我国就业难的问题。文章基于Probit计量经济模型深入研究了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影响机制,分析总结了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内外部影响要素,在传统农村劳动力流动策略模型中增加了农村劳动力自我发展需要因素,设计改进的农村劳动力流动策略模型,采用Probit计量经济模型对农村劳动力流动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农村劳动力的年均流动次数、工资待遇情况、性别差异、学历层次等都对流动现象有着显著影响。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曹明贵  
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使农村出现了大量的农业剩余劳动力。城市收入水平普遍高于农村,工商行业的平均工资也远远高于农业的人均收入,城市的生活环境、教育水平等,对农民都有着极大的吸引力,促使大量的农民涌进城市。然而,我国不断深化的城市经济改革造成一部分城市人口失业,大量农民工进城又加剧了城市的就业压力,给城市的交通、治安带来许多问题。因此,农民进城并不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唯一途径,而加快农村工业的发展,实现农村工业化,也应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的途径选择。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袁铖  
动态地看 ,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使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规模比目前学术界的测算更加庞大 ,转移任务十分艰巨。现实的中国国情和经济发展规律决定了 ,虽然乡镇企业和小城镇发展受阻 ,但将来仍然是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渠道 ,而第三产业和大中城市在短期内难以奏效。开展以农产品深加工为主要内容的新型工业化是农村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改变挖农补工的经济发展战略 ,延长农业产业链 ,是新型农村工业化的政策选择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诗华  
劳动力价格是决定劳动力实现的关键。面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凸显的劳动力价格问题,应该采取有效措施综合治理,开放统一的城乡劳动力市场,构建和谐劳资关系,加大政府宏观调控与监管力度,建立农民工工资指导与管理制度,加强对农民工的人力资本投入,以制度创新等来进一步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