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616)
- 2023(14101)
- 2022(11469)
- 2021(10282)
- 2020(8095)
- 2019(18393)
- 2018(18106)
- 2017(33876)
- 2016(17981)
- 2015(19923)
- 2014(19854)
- 2013(19857)
- 2012(18818)
- 2011(17403)
- 2010(17795)
- 2009(16497)
- 2008(15954)
- 2007(14479)
- 2006(13642)
- 2005(12627)
- 学科
- 济(98492)
- 经济(98397)
- 业(43117)
- 管理(41698)
- 农(34902)
- 地方(30741)
- 中国(29797)
- 企(27542)
- 企业(27542)
- 方法(25180)
- 农业(23883)
- 业经(23535)
- 数学(21440)
- 数学方法(21231)
- 学(18752)
- 地方经济(17028)
- 发(16778)
- 制(16515)
- 融(14893)
- 金融(14890)
- 财(14564)
- 银(14362)
- 银行(14337)
- 行(14001)
- 环境(13819)
- 贸(13172)
- 贸易(13154)
- 发展(13078)
- 展(13040)
- 易(12523)
- 机构
- 学院(261532)
- 大学(259685)
- 济(116816)
- 经济(114365)
- 研究(103215)
- 管理(90221)
- 中国(78720)
- 理学(75139)
- 理学院(74081)
- 管理学(72772)
- 管理学院(72255)
- 科学(60883)
- 京(57389)
- 所(52857)
- 财(51308)
- 农(50149)
- 研究所(47415)
- 中心(46168)
- 江(42968)
- 财经(39066)
- 范(38854)
- 师范(38500)
- 农业(37798)
- 业大(37735)
- 北京(37017)
- 经济学(36859)
- 院(36767)
- 经(35115)
- 州(34289)
- 省(32929)
- 基金
- 项目(165553)
- 科学(130033)
- 研究(125415)
- 基金(117591)
- 家(102282)
- 国家(101321)
- 科学基金(85455)
- 社会(81449)
- 社会科(76799)
- 社会科学(76782)
- 省(66214)
- 基金项目(61632)
- 教育(55260)
- 划(54677)
- 编号(50982)
- 自然(50543)
- 自然科(49287)
- 自然科学(49276)
- 自然科学基金(48346)
- 资助(45782)
- 发(43510)
- 成果(42729)
- 重点(37968)
- 课题(37024)
- 发展(35752)
- 部(35350)
- 展(35163)
- 国家社会(34360)
- 创(33855)
- 创新(31753)
- 期刊
- 济(152565)
- 经济(152565)
- 研究(88752)
- 中国(64941)
- 农(52621)
- 学报(40675)
- 科学(39345)
- 财(37760)
- 管理(35694)
- 农业(34674)
- 教育(31650)
- 大学(31420)
- 融(30051)
- 金融(30051)
- 学学(29185)
- 业经(25914)
- 经济研究(23874)
- 技术(23769)
- 问题(19939)
- 财经(19920)
- 经(17519)
- 业(17016)
- 世界(14464)
- 贸(14341)
- 技术经济(14027)
- 版(13259)
- 资源(13130)
- 国际(12980)
- 经济问题(12960)
- 图书(12841)
共检索到4345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苑鹏
本文以作者长期进行跟踪调查的东部地区某发达村庄20余年的经济变迁为切入点,应用发展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框架,对工业化进程中发达村庄经济发展轨迹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尝试提炼工业化进程中发达村庄经济发展的一般性经验,同时探讨发达村庄经济的未来可持续发展问题,并提出发挥发达村庄集体的组织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农民合作组织将是一条有效途径。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赵杰翔 朱健刚
近十年来,越来越多城市中产阶层出于各种原因进入乡村,带来了乡村的“士绅化”现象。本文以华南地区的T村为例,考察发生在乡村的以教育为主导的“士绅化”现象。研究发现:对“好的教育”的重新认知,使得城市中产家庭进入乡村追寻另类教育模式,他们将自己称作“新村民”,并通过物质空间和文化空间的双重生产在乡村形成了一个对内有归属感、对外有边界感的教育士绅化社区。与一般认为的乡村士绅化会促进乡村振兴的观点不同,本文认为教育士绅化社区与当地原有社区之间存在明显的区隔和张力,即使部分行动者试图促进“新村民”和当地原住居民的融合,但这种融合也只是短暂的。士绅化社区与当地农民社区的融合仍需要有组织的制度化建设,才能使外来的以中产阶层为主的群体成为虽不是传统社会的“乡绅”,却能发挥传统“乡绅”功能的积极“新村民”。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赵杰翔 朱健刚
近十年来,越来越多城市中产阶层出于各种原因进入乡村,带来了乡村的“士绅化”现象。本文以华南地区的T村为例,考察发生在乡村的以教育为主导的“士绅化”现象。研究发现:对“好的教育”的重新认知,使得城市中产家庭进入乡村追寻另类教育模式,他们将自己称作“新村民”,并通过物质空间和文化空间的双重生产在乡村形成了一个对内有归属感、对外有边界感的教育士绅化社区。与一般认为的乡村士绅化会促进乡村振兴的观点不同,本文认为教育士绅化社区与当地原有社区之间存在明显的区隔和张力,即使部分行动者试图促进“新村民”和当地原住居民的融合,但这种融合也只是短暂的。士绅化社区与当地农民社区的融合仍需要有组织的制度化建设,才能使外来的以中产阶层为主的群体成为虽不是传统社会的“乡绅”,却能发挥传统“乡绅”功能的积极“新村民”。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徐建青
一个村庄50年的城市化变迁——保定市颉庄乡薛刘营村调查徐建青农村城市化可以有二种类型,或者说有二条道路,一种是通过农村工业化实现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向城市、城镇集中,以及随之而来的各项基础设施和商业、交通运输业等的建设和发展;另一种是城市郊...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史成明
随着中国社会激烈而深刻的转型以及农村劳动力转移工程的进一步实施,我国农民及其子女的教育选择呈现出理性而审慎的态度。本文通过对江苏苏北一个村庄教育观念变迁的调查,得出以下结论:农民在其子女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精英教育和大众教育的选择上已从单纯的升学选择转变为多种选择,综合教育的前景已然显现。当然,由于多种原因,升学教育仍然会在一定时期内成为农民及其子女的首选,而其中的离农化倾向应引起重视。
关键词:
农村 升学教育 综合教育 教育观念变迁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朱静辉
文章以一个沿海村庄为案例,考察了土地资本化对于农村社会结构变迁的影响。研究表明,由于征地造成的土地资本化,一方面,使得掌握集体土地征收签字权、土地补偿收益配置权的村干部获益,企业主阶层转向对土地财富的追逐;另一方面,也造成了普通村民尤其是边缘群体在失去土地之后,家庭收入结构的单一化,以及由此带来的收入水平下降,在村庄社会分层体系中位置的下降。基于上述发现,文章进一步提出土地资本化造成某些阶层对于村庄的"脱嵌"。
关键词:
土地资本化 社会阶层 阶层固化 脱嵌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朱静辉
文章以一个沿海村庄为案例,考察了土地资本化对于农村社会结构变迁的影响。研究表明,由于征地造成的土地资本化,一方面,使得掌握集体土地征收签字权、土地补偿收益配置权的村干部获益,企业主阶层转向对土地财富的追逐;另一方面,也造成了普通村民尤其是边缘群体在失去土地之后,家庭收入结构的单一化,以及由此带来的收入水平下降,在村庄社会分层体系中位置的下降。基于上述发现,文章进一步提出土地资本化造成某些阶层对于村庄的"脱嵌"。
关键词:
土地资本化 社会阶层 阶层固化 脱嵌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张强 安钢
企业再造村庄,指由能人创办企业、由企业利用村庄的资源、创造村庄的积累、牵动村庄实现现代化建设和改造。这是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发达地区农村工业化走过的道路和代表性模式,是20世纪后期以来中国农民的最伟大的创举之一,也演示着21世纪中国农村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的历史趋势和走向城乡一体化的现实途径。认识这种模式的必然性,对于指导农村产业布局、区域规划、土地流转等政策制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农村工业化 新农村建设 乡镇企业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姚洋
本文利用抽样数据研究了发达地区 4个村本地人和移民的劳动力市场的整合问题。 本项研究主要从工种和工资两个方面考察整合问题。研究结果显示 ,在其它因素相同的 情况下 ,外地人得到白领工作的机会显著地低于本地人的机会 ,但一个人是否是外地人对 他的工资没有显著的影响。分析进一步表明 ,决定本地人工资的显著因素是诸如政治面 貌和婚姻状况这样的非人力资本因素 ,而决定外地人工资的显著因素恰恰是人力资本和 经验。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曾灿 李伯华 李翠菲 雷向一 窦银娣
村庄发展类型识别作为统筹县域(市域)范围内村庄规划的前提与基础,对后续村庄发展与振兴有着重要影响,欠发达地区村庄发展不充分、不平衡问题突出,为更好地巩固扶贫成果,尤为需要科学把脉村庄发展类型。文章通过构建村庄发展类型识别模型,以湘西地区凤凰县为例,对261个村庄进行类型识别。结果表明:(1)村庄类型分为五类八型;(2)凤凰县以集聚提升类与基础整治类村庄为主;(3)凤凰县全域以低发展潜力低限制、中等发展潜力低限制型村庄为主,整体发展潜力较低导致集聚提升类村庄呈片状分布在国道、省道等交通干道附近。针对凤凰县不同村庄发展类型,结合湘西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和村庄发展现状,提出各类村庄相应的规划重点和振兴措施,精准推动村庄发展和村庄规划转型,以期更好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徐嘉鸿 贾林州
组织租并不足以说明村社理性所具有的特质,村社制度所内涵的,除了长期演进的重复博弈结构中形成的具有工具理性特性的"队生产"形态,还包括以血缘认同和村落共同体认同为基础的具有价值理性性质的家庭内代际分工和外部协作行为。这一价值形态和生产关系及其所依赖的小农经济,即为小农村社制度,它实质上是人地关系高度紧张条件的制约下,农耕文明演进路径依赖地形成的内生性生产与治理结构。豫南村落自主治理实践形态表明,当前"三农"问题的重要根源在于乡村巨变导致乡土伦理价值体系的式微与村社制度的瓦解。因此,"三治"问题的解决需要重建
关键词:
组织租 村社理性 小农村社制度 乡土伦理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醒男
本文把普遍存在于珠三角地域的社区型股份合作企业发展 ,作为观察村民自治历史变迁的视角 ,通过对村民自治功能的讨论 ,从中揭示广州市村民自治存在的合理性 ;指出村民自治组织与社区型股份合作制企业正逐步走向融合 ,而且这种融合将直接影响村民自治的未来走向 ,以及城市化进程中国家在乡村社会治理上的制度安排。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汪杰贵
村庄治理现代化体系由村庄治理价值、村庄治理制度、村庄治理模式、村庄治理主体、村庄治理行为、村庄治理能力和村庄治理绩效等七个部分组成。村庄治理现代化目标实现关键在于突破村庄治理系统困境。而村庄治理系统困境可细分为村庄治理价值滞后、村庄治理制度不完善、村庄治理模式复杂化、村庄治理主体一元化、村庄治理行为不当、村庄治理能力不强和村庄治理绩效低下等七个方面。村庄治理现代化路径可细化为七个方面:重构村庄治理价值、完善村庄治理制度、改进村庄多元治理模式、实现村庄治理主体多元化、实现村庄治理行为科学化、提升村庄治理能力、提高村庄治理绩效。
关键词:
村庄治理现代化 框架体系 系统困境 路径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易文彬
农村家庭养老存在共居和独居两种基本形式,而共居又可以分为融合性共居、隔离式共居、流动性共居三种情况。影响农村养老形式的基本因素是居住距离、儿子个数、老年人劳动能力、婆媳关系等。该文对个案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我国农村家庭养老情况总体态势良好,并出现了一些诸如女儿参与、隔代亲等积极因素,需要加以引导和鼓励。为了弥补家庭养老的不足,当前急需建设社区养老作为补充,以实现老有所养所乐的目标。
关键词:
农村家庭养老 基本形式 社区养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农村工业化进程中农户经济行为变迁——一个案例研究
研发业产业关联效应的地区差异研究——以东部经济较发达省市为例
我国城镇化进程对于区域生态效率的影响——以东部地区为例
发达国家非工业化进程举证:一个文献述评
土地价格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以东部地区为例
农业科技资源与农业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以东部地区为例
水资源核算及对GDP的修正——以中国东部经济发达地区为例
欠发达地区新型工业化发展水平差异研究——以宿迁为例
农业税减免后乡镇政府的治理现状及原因——基于东部地区一个经济欠发达县的调查分析
教育学研究什么和做什么样的研究者——读《文化变迁中的课程与教学:一个经济发达地区义务教育学校的实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