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721)
2023(11181)
2022(9123)
2021(8230)
2020(6965)
2019(16115)
2018(15890)
2017(31881)
2016(17604)
2015(19959)
2014(20324)
2013(20080)
2012(18765)
2011(16994)
2010(17206)
2009(16290)
2008(16314)
2007(15156)
2006(13389)
2005(12191)
作者
(51464)
(42993)
(42935)
(41414)
(27435)
(20175)
(19789)
(16784)
(16263)
(15673)
(14569)
(14118)
(13719)
(13614)
(13555)
(13513)
(13251)
(12773)
(12458)
(12390)
(10811)
(10681)
(10636)
(9917)
(9785)
(9760)
(9749)
(9570)
(8662)
(8635)
学科
(78280)
经济(78216)
(49241)
管理(48451)
(38466)
企业(38466)
方法(32473)
数学(28523)
数学方法(28238)
(23765)
中国(21366)
业经(18650)
(18463)
地方(17828)
(16786)
农业(15547)
(15166)
贸易(15159)
(15004)
银行(14979)
(14577)
(14114)
(14039)
产业(12914)
(12302)
(11596)
金融(11594)
技术(11291)
(11233)
环境(10785)
机构
学院(257013)
大学(254585)
(112355)
经济(110029)
管理(98241)
研究(88524)
理学(83538)
理学院(82652)
管理学(81309)
管理学院(80824)
中国(69114)
(53654)
科学(52616)
(51245)
(45179)
(44527)
中心(41152)
(40977)
研究所(40779)
财经(40066)
业大(37001)
(36154)
农业(35065)
经济学(34862)
北京(33875)
(33330)
师范(33026)
(32494)
经济学院(31610)
(31469)
基金
项目(164036)
科学(129039)
研究(122561)
基金(117527)
(101061)
国家(100211)
科学基金(85632)
社会(77822)
社会科(73864)
社会科学(73844)
(65167)
基金项目(61563)
教育(55707)
(54287)
自然(53288)
自然科(51995)
自然科学(51980)
自然科学基金(51060)
编号(51015)
资助(48299)
成果(41957)
(37794)
重点(37152)
(36550)
课题(35517)
(34001)
国家社会(31876)
创新(31813)
(31197)
教育部(31197)
期刊
(127307)
经济(127307)
研究(78061)
中国(49142)
(41438)
(39518)
学报(36657)
管理(35910)
科学(34822)
(30139)
金融(30139)
大学(27808)
农业(27316)
学学(26161)
教育(25824)
技术(22838)
业经(22437)
经济研究(20677)
财经(20016)
问题(17569)
(17347)
(14683)
(14210)
技术经济(13899)
商业(13262)
理论(12708)
统计(12494)
现代(12349)
国际(11972)
(11684)
共检索到3899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代永华  
工业化过程的启动必须以一定的剩余农产品率作为历史前提。商业对农业发展具有推动作用。重工业优先发展导致工农经济结构矛盾,而矛盾的解决需要发挥商业作用。商业产业政策目标就是扩大工农业间的市场交易,化解经济结构矛盾。具体表现在:实现从传统批发商到新兴批发商的转变,实现零售商业经营方式的变革,积极发展物流中心和促进物流合理化,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协调,为商品国际流通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曙光  
检视洋务运动以来尤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中国特色工业化进程的核心视角是考察国家在工业化中的角色与作用机制。"后发大国"的禀赋条件决定了中国高度集权的重工业优先发展的工业化路径选择,这一体制选择为中国迅猛的工业化赶超和全面工业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但也存在内在可持续性不足和微观主体活力不足的体制缺陷。改革开放后工业化投资主体和投资结构的深刻变化,意味着国家在工业化中的角色所发生的深刻调整和市场化配置资源的历史趋势,映射出中国工业化阶段的内在演进规律。中国未来的产业政策应在总结历史教训并借鉴美、日等国经验的基础上,构建一个建立在市场配置资源基本体制之上的有效、有限、有为、有序的政府行动体制,这是未来中国彻底完成工业化、实现国家现代化的保障和前提。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史言信  熊旭航  
上世纪80年代始,我国的产业结构问题十分严重。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实现工业化仍然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艰巨的历史性任务”,“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为此,我国在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过程中,产业结构政策应该把形成一批技术含量较高的主导产业;适当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保持并加快基础产业的发展;大力发展能源和资源节约型产业;促进老工业基地的产业结构转换等几个方面作为政策目标,并采取相关的政策措施。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胡长顺  
中国新时期工业化战略与产业政策胡长顺中国从1952年开始的旨在赶超先进国家的工业化战略显然还没有完成。如何判断我国工业化所处的阶段,是制定新时期工业化战略的关键。从1952年到1978年,我国建立了以重工业为主的初步的工业体系。从1978年到1988...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周力  周革非  
随着我国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工业重型化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不可逾越的必经阶段。着力避免和克服工业化进程中传统重化工业发展所带来的生产方式粗放、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等突出问题和弊端,必须要在不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的同时,充分发挥产业政策的引导作用,加快从产业结构政策、产业组织政策、产业布局政策、产业技术政策等方面实施创新,促进新型重化工业的健康发展。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李晓  
日本工业化进程的后发性与产业组织政策吉林大学国际经济系李晓在以往人们研究日本产业政策的过程中,一般比较重视分析日本的产业结构政策,而忽视对日本产业组织政策的研究。实际上,战后日本产业政策包括产业结构政策和产业组织政策两个重要组成部分。虽然这两者都是日...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耿海清  谷树忠  
当前我国已进入城市化加速阶段,促进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应成为制定产业政策的重要出发点。从各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国际竞争力和就业吸纳能力等方面入手进行分析,筛选出了若干发展潜力大、就业吸纳能力强的行业;并指出这些行业在我国未来的城市化进程中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应制定相应的政策加以重点扶持。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王中昭  
After analyzing the characteristic of inaternational industry transfer, By the data Cince in the past 1985, The pape analyse the state of intra industry trade in China and use the Cointegration and Error correction models to reveal that intra industy trade affect development of China's industry and act on the new developmental road of China's industriatization.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陈敏  
2007年江西省全省整体处于工业化中期水平,和全国工业化所处阶段相一致,但地区发展不平衡,发展最快和最慢的地区工业化综合指数相差56.71;1995-2005年江西省大部分地区工业化都在加速推进,"十一五"期间的前半段,工业化发展较平缓,各地区综合指数都在提升,但没有地区工业化阶段发生变化。预计在"十一五"后半段,全省大部分地市将进入工业化中期以上阶段。到2010年,南昌将有望在全省率先进入后工业化阶段。刚刚步入工业化中期的江西,应从产业结构优化、城镇化建设、提升技术创新能力等多方面采取措施,努力缩小与其他地区工业化发展的差距。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韩兆洲  
According to the needs of the definition of industrialization process,the paper raises the comprehensive measuring indicators and tries to measure the industrialization process of China by using some examples.Thus the paper provides some scientific supports to grasp the industrialization process of China.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聂飞  
本文构建了一个动态方程,结合2003—2017年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产业政策在地方政府去工业化过程中的驱动作用,并考察产业政策与供给侧的要素配置协同路径以及需求侧的市场竞争协同路径对地区去工业化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1)产业政策能够有效地促进制造业服务化和抑制制造业空心化,总体上具有良性去工业化效应。(2)中西部地区产业政策将会引起当地去工业化进程明显加速。(3)产业政策的去工业化效应具有明显的结构性特征,表现为技术密集型制造业更倾向于与服务业融合,尤其是与技术密集型服务业融合。(4)产业政策对去工业化的影响还具有非线性特征,表现为产业政策对制造业服务化的影响具有"U"型规律,而对制造业空心化的影响则具有倒"U"型规律。(5)对供给侧和需求侧的影响路径的考察发现,产业政策将会促进生产要素向制造业与服务业协同集聚,有利于制造业服务化;产业政策还会加剧制造业市场竞争,在创新倒逼作用之下,产业政策具有制造业服务化效应。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徐佳宾  徐佳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齐亚伟  张荣真  
产业结构优化主要体现在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两方面,在信息产业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的评价基础上,文章运用典型相关分析测度不同工业化时期、不同经济区域的信息产业发展与产业结构优化的相关程度。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舒锐  
源于对政府与市场角色的不同认识,产业政策一直饱受争议。本文利用政策偏度来测度产业政策中的税收优惠和研发补贴,用DEA方法测算35个工业行业1998~2010年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及其分解,并通过税收优惠和研发补贴政策对产出增长率和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及分解的影响的实证分析考察中国产业政策的效应。结果发现:产业政策可以实现工业行业产出的增长,却不能促进生产效率的提高;产业政策只能对产业的发展起到一定的加速或迟滞作用,产业自身的发展潜力才是产业发展的关键;中国的产业政策担负着保就业和促增长的双重使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