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634)
- 2023(14024)
- 2022(11343)
- 2021(10208)
- 2020(8150)
- 2019(18112)
- 2018(17863)
- 2017(33724)
- 2016(17948)
- 2015(19855)
- 2014(19390)
- 2013(18667)
- 2012(17106)
- 2011(15481)
- 2010(15666)
- 2009(14738)
- 2008(13542)
- 2007(12004)
- 2006(11057)
- 2005(10380)
- 学科
- 济(75080)
- 经济(75002)
- 业(46366)
- 管理(45690)
- 企(34617)
- 企业(34617)
- 中国(31707)
- 地方(27126)
- 融(26957)
- 金融(26954)
- 银(25172)
- 银行(25157)
- 农(25139)
- 行(24495)
- 业经(20611)
- 方法(20472)
- 农业(17733)
- 数学(17213)
- 财(17034)
- 数学方法(17030)
- 制(16865)
- 发(14087)
- 贸(13474)
- 贸易(13456)
- 地方经济(13407)
- 易(12913)
- 学(12753)
- 环境(12589)
- 理论(11580)
- 体(11472)
- 机构
- 学院(240882)
- 大学(234661)
- 济(99173)
- 经济(96886)
- 研究(86994)
- 管理(85061)
- 中国(72418)
- 理学(71176)
- 理学院(70282)
- 管理学(69014)
- 管理学院(68572)
- 科学(51634)
- 京(51253)
- 财(46255)
- 所(43455)
- 中心(41673)
- 农(40195)
- 研究所(38990)
- 江(38714)
- 财经(35500)
- 范(35010)
- 师范(34679)
- 业大(32813)
- 北京(32565)
- 州(32419)
- 经(31914)
- 院(31676)
- 农业(30866)
- 经济学(30620)
- 师范大学(27595)
- 基金
- 项目(155832)
- 科学(122422)
- 研究(120465)
- 基金(109168)
- 家(93918)
- 国家(93031)
- 科学基金(79660)
- 社会(76341)
- 社会科(72281)
- 社会科学(72268)
- 省(63820)
- 基金项目(57514)
- 教育(53976)
- 划(52344)
- 编号(51150)
- 自然(47513)
- 自然科(46379)
- 自然科学(46371)
- 自然科学基金(45494)
- 资助(42770)
- 成果(41637)
- 发(40673)
- 课题(36324)
- 重点(35640)
- 发展(33312)
- 创(33304)
- 展(32758)
- 部(32488)
- 国家社会(31485)
- 创新(31096)
共检索到3902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杨阳
运用中部地区1995~2008年的省际面板数据,通过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研究了工业增长对金融发展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以国有工业经济主导的工业化进程是实现经济赶超战略的有效措施,但是这种工业增长必然伴随于金融抑制政策。在先天发育不足的情况下,中部地区的金融发展不仅得不到实体经济的有力支持,反而因工业经济的发展滞后而阻碍了金融发展。
关键词:
中部地区 工业化 金融发展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黄小勇 尹继东
通过对中部地区工业发展水平进行分析,中部地区工业化处于快速推进阶段。对这一阶段工业发展现状进行剖析可以发现,中部地区工业发展机制障碍较多、工业发展质量不高以及工业结构趋同严重。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文章从三个方面提出了转变工业发展方式的相关措施:一是转变工业化发展思想,实现工业发展体制、机制创新;二是转变工业发展路径,实现新型工业化产业创新;三是转变工业发展结构,实现工业产业的联动效应。
关键词:
中部地区 工业化水平 发展方式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吴旭晓
在分析城市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机理的基础上,通过设置"三化"协调发展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复杂系统理论构建区域"三化"协调发展评价模型,对2006-2010年江西、湖南、湖北和河南"三化"协调发展水平进行定量测算。结果表明:中部四省的"三化"协调发展整体上处于上升趋势,2010年都处于中级协调阶段;城市化和工业化是江西、湖南和河南"三化"协调发展的驱动力量,而农业现代化是制约因素;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是湖北"三化"协调的驱动因素,而城市化是制约因素;工业化率是影响江西"三化"协调的主要指标,农业劳动生产率则是影响湖南和湖北"三化"协调发展的主要指标;而第三产业劳动生产率是影响河南"三...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于忠江
中部地区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原材料、装备制造、高技术产业基地。自2006年国家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以来,中部6省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将能源资源等优势转化为工业发展优势,发展速度明显加快,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基础日益雄厚,整体发展水平已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如何在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前提下,发挥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进一步壮大产业规模,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是新时期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工作的重要任务。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阮陆宁 邹美凤
服务业产值占GDP比重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不断上升是一个普遍的规律,服务业与工业之间存在相互关系也被许多经济学家证明。本文在对中部地区服务业与工业特征描述的基础上,从总体上分析了中部地区服务业发展对该地区工业化进程的影响;使用Granger因果分析法,论述了中部六省服务业发展与工业化进程之间的因果关系;根据实证结果,结合中部地区的实际情况,对中部地区服务业未来发展提出了相应对策和建议。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建
中国中部地区工业化高潮的兴起和未来发展战略的探索王建1994年以来,中部皖、赣、豫、鄂四省的经济增长速度显著提高,甚至超过了一向排在前列的东南沿海省份。这标志着中国的工业化在更加广阔的范围内展开,是令人兴奋的事情。究其原因,中部地区的工业化高潮,仍是...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戴志敏 罗燕
基于2000—2014年中国中部地区六省以及黑龙江和吉林两省的省级面板数据,运用静态面板固定效应模型,研究了区域金融发展、产业结构优化以及两者的相互作用与城镇化的互动关系。结果显示: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优化对中国中部地区的城镇化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的交互项对城镇化具有阻碍作用,两者发展不协调;区域工业化水平和对外开放程度对城镇化具有正向的促进作用。最后,提出推动中国中部地区城镇化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金融发展 产业结构 城镇化 中部地区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程婧
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缓慢,与东部地区形成较大差距。加快中部地区经济发展,扩大企业融资,尤其要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要努力改善金融服务,提高服务质量;大力发展资本市场,为高科技企业创新和实现中部地区经济产业化发展服务。
关键词:
融资 金融服务 资本市场 产业结构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余许友
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了地方政府行为对中部地区金融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经济转型期,中部地区的地方政府为赢得"GDP增长"竞赛,具有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强烈诉求,其对金融部门的干预成为了弥补市场发育不足的有效措施,使之成为地区金融发展的有力推动者。
关键词:
中部地区 金融发展 地方政府行为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吴锦 陈志刚
本文利用面板数据,采用FGLS估计方法,对金融发展与中部六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1990~2009年间,金融发展规模、经济增长扩大了中部地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金融发展效率、人力资本提升则缩小了中部地区城乡居民收入不平等。基于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中部地区金融改革与发展的若干重要政策建议。
关键词:
金融发展 收入分配 库兹涅茨假说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烟台金融监管分局课题组
<正>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就推进新型工业化作出重要指示指出,新时代新征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实现新型工业化是关键任务。2024年4月,金融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发布《关于深化制造业金融服务助力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通知》,明确要求聚焦推进新型工业化重点任务,提升金融服务的精准性和有效性。本文通过对烟台市银行业和保险业支持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做法及制约因素进行研究,为金融业更好服务新型工业化发展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阮陆宁 刘珍
通过选择1989~2008年中部地区产业结构、金融发展程度和物价指数为指标进行实证分析并进行评述。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部地区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存在着协整关系,但金融发展并没有成为产业结构升级的原因。中部地区应该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提高金融中介效率,才能更好地推动其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持续增长。
关键词:
中部地区 金融发展 产业结构升级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柏程豫 吴旭晓
工业发展在工业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中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首先对中部6省的工业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的现状进行评估分析,力求准确把握其具体情况及趋势;其次,运用回归方程对中部6省工业支撑工业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的力度分别进行定量研究;再者,运用灰色综合关联度模型对工业支撑工业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的影响程度进行定量分析,找出主要影响因素和发展短板;最后,根据不同省份的具体研究结果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闯
经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与积累,中国进入产业升级与转移阶段。在此趋势下,中国产业集中的东部地区开启产业转移之路,这为中部地区城镇工业化的发展提供了新机遇。本文借用国际贸易理论中的比较优势和幼稚产业保护理论,从国家视角转为区域视角,分析中部地区利用承接产业转移的机会发展城镇工业化所具有的比较优势以及离不开政府扶持的缘由。最后得出启示,中部地区城镇工业化的发展需要平衡好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的作用,在承接产业转移的基础上积极促进形成本地化产业集群和企业集群,最终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缩小与东部地区的差距。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乔路
文章基于1952~2013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利用向量自回归(VAR)模型,从规模和结构两个方面考察了金融中介发展对工业化进程的影响。研究发现:金融中介发展规模、工业贷款偏向的金融中介发展结构与工业化进程存在长期稳定的正向关系,但对工业化进程的促进作用短期效应不显著。实证检验显示:在1978~2013年间,通过提高工业贷款比重,改善工业贷款偏向的金融中介发展结构仍然有助于促进工业化进程。
关键词:
金融中介发展 工业化进程 VAR模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