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679)
2023(18288)
2022(15112)
2021(13559)
2020(11557)
2019(25951)
2018(25319)
2017(48386)
2016(26428)
2015(29655)
2014(29586)
2013(29175)
2012(26674)
2011(24149)
2010(23845)
2009(22227)
2008(21605)
2007(19117)
2006(16760)
2005(14880)
作者
(79045)
(66539)
(66362)
(62921)
(42168)
(32135)
(30017)
(26127)
(25293)
(23246)
(22677)
(22131)
(21253)
(20798)
(20712)
(20436)
(20001)
(19670)
(19175)
(18985)
(16548)
(16261)
(16204)
(15235)
(15201)
(14899)
(14612)
(14367)
(13441)
(13091)
学科
(128961)
经济(128832)
管理(75873)
(71111)
(57443)
企业(57443)
方法(54732)
数学(48969)
数学方法(48468)
(30907)
中国(30487)
地方(28920)
(28505)
业经(25643)
(25481)
(21024)
贸易(21015)
农业(20937)
(20334)
(19910)
环境(18295)
(17919)
财务(17868)
财务管理(17827)
企业财务(16966)
(16764)
地方经济(16650)
(16584)
金融(16581)
(16163)
机构
学院(385917)
大学(385732)
(166115)
经济(162969)
管理(147373)
研究(132758)
理学(128199)
理学院(126737)
管理学(124470)
管理学院(123767)
中国(97975)
科学(83166)
(79755)
(71791)
(69798)
(67628)
研究所(61895)
中心(60999)
业大(60936)
财经(58534)
(57211)
农业(55183)
(53283)
经济学(52133)
北京(49199)
(48568)
师范(47957)
(47730)
经济学院(46946)
(44900)
基金
项目(265946)
科学(209640)
基金(195210)
研究(185847)
(173015)
国家(171666)
科学基金(146824)
社会(121069)
社会科(114908)
社会科学(114877)
(103902)
基金项目(103372)
自然(96903)
自然科(94676)
自然科学(94648)
自然科学基金(92961)
(88116)
教育(85147)
资助(79518)
编号(72240)
重点(60825)
(58318)
(58225)
成果(56958)
(55040)
科研(51751)
创新(51676)
国家社会(51162)
课题(50356)
计划(50072)
期刊
(180091)
经济(180091)
研究(107457)
中国(68696)
学报(66034)
(62493)
科学(59034)
(55951)
管理(53009)
大学(49005)
学学(46969)
农业(41787)
技术(33444)
(32575)
金融(32575)
教育(31362)
经济研究(30106)
财经(29667)
业经(28048)
(25539)
问题(24041)
(22417)
技术经济(20384)
统计(20369)
(19128)
(18622)
(18569)
商业(17750)
资源(17685)
科技(17547)
共检索到5567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邹博宇  韩鹏  黄一鸣  
本文通过对成渝经济区1978-2012年反映工业化进程和城镇化水平对区域经济影响的5个指标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工业化进程、城镇化水平对成渝经济区区域经济发展具有较为明显的促进作用。但是,通过分区的模型估计则发现,各变量对重庆和四川分区的影响不尽相同,这说明成渝经济区中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性依旧不够,重庆和四川相关地区没有能够有效打破省域界限,实现优势互补和经济协调发展。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申云  曹跃群  彭小兵  
借鉴新经济增长理论和新经济地理学的相关方法,从城镇化和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属性出发,通过构建区域外溢作用下的区域经济增长模型分析城镇化区域外溢与区域经济增长趋同之间的动态机制。研究表明,区域经济增长的趋同和城镇化的区域外溢之间往往是相辅相成的,即城镇化的不断扩大会带来区域经济增长的趋同,区域经济增长的趋同也会进一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同时,以成渝经济区44个区县为例,检验了区域经济增长在该区域内确实存在趋同现象。在考虑区域外溢的情况下,成渝经济区发生经济增长趋同的速度为3.16%。同时人力资本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大于物质资本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这也符合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唐代芬  
[目的]区域经济发展反映经济各个方面的综合发展状况,探讨其影响因素以确定区域未来经济的发展方向,为进一步规划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先构建生态农业评价指标体系再采用层析分析法确定权重,结合线性加权和函数计算生态农业评价指数,通过相关分析法分析生态农业各个指标与区域经济的关系,最终确定生态农业对成渝经济区经济的影响程度。[结果]生态农业指标中评价指数大于0.9是森林覆盖率,介于0.8~0.7的包括投入产出比、土地生产率、农业科技贡献率、万人拥有的科技人员、劳动生产率、化肥施用量。且生态农业中各个指标与GDP都正相关,其中森林覆盖率、人均收入增长率、农业科技贡献率和万人拥有的科技人员与GDP显著相关,对区域经济的影响最大。[结论]成渝经济区经济受生态农业的影响,进一步选取更多生态农业相关因素,对于全面促进区域经济持续发展具有十分的重要现实意义。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孙长青  
城镇化、工业化和金融体系的发展都是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三个重要方面,但是三者间的关系还不明确。笔者对河南省1978年~2010年之间城镇化、工业化和金融发展的动态关系进行了分析,运用VAR模型、Johansen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性检验和方差分解等定量分析方法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三者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其中,工业化对于城镇化有着显著的作用。金融发展对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都有促进作用,并且影响随着时间逐渐增加。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陈子曦  万代君  
"成渝经济区"规划已经成为国家战略。从经济网络和中心城市两个层面入手,对"成渝经济区"16座城市的空间分布、中心职能强度、经济联系度和外向竞争力进行了详细的定量分析并得出加强成渝经济区区域经济联系的建议。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秦文俊  
国内外发展实践证明,城镇化水平与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着强烈的互动关系。本文对苏北地区城镇化与人均GDP、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速度的关系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1)苏北地区城镇化水平与人均GDP的关系符合国际一般规律,呈对数关系;(2)苏北地区城镇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存在较大的区域差异;(3)导致苏北地区城镇化水平差异的主要因子在不同时期有所不同;(4)与经济增长速度相比,苏北城镇化速度存在不同程度的滞后。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周慧  苗洪亮  曾冰  
本文基于我国2003-2014年省级面板数据,将创新和城镇化引入经济增长空间扩展模型,在揭示创新产出通过城镇化影响经济增长的内在机理并控制劳动、资本、土地、产业结构等因素影响后,采用空间计量的方法对创新与城镇化对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进行经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1)创新能够有效促进经济增长,创新驱动命题成立;(2)就全国以及东中西三大区域而言,城镇化对经济增长均表现出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3)我国省域间存在技术溢出,城镇化的创新效应存在并具有门槛特征,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城镇化水平会影响地区技术的吸收能力,创新与城镇化的融合发展对促进地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郑继承  
新型城镇化是我国推进"四化同步"的核心内容,它与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为探讨城镇化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作用,本文在分析国家新型城市化发展宏观形势的前提下,基于2000~2012年云南省际时序数据,利用相关性分析、协整检验、回归分析和Granger因果检验等方法,对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动态计量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城镇化进程与经济发展关系紧密,且具体表现在镇化发展水平与地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全社会人均消费水平、人均财政收入均具有很强的相关性,城市化率是城镇登记失业率的Granger原因。因此,城镇化与经济发展水平存在着互相促进、互为因果的关系...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周慧  苗洪亮  曾冰  
本文基于我国2003-2014年省级面板数据,将创新和城镇化引入经济增长空间扩展模型,在揭示创新产出通过城镇化影响经济增长的内在机理并控制劳动、资本、土地、产业结构等因素影响后,采用空间计量的方法对创新与城镇化对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进行经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1)创新能够有效促进经济增长,创新驱动命题成立;(2)就全国以及东中西三大区域而言,城镇化对经济增长均表现出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3)我国省域间存在技术溢出,城镇化的创新效应存在并具有门槛特征,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城镇化水平会影响地区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波  张吉献  
对2008—2011年中原经济区所涉及5省30个市、县的影响城镇化水平的多个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计算中原经济区各地级市的综合得分,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法,在工具型软件ArcGIS 9.3与空间统计分析软件GeoDa的支持下,对中原经济区城镇化综合水平进行区域差异分析。通过计算全局空间自相关指标和局部空间自相关指标,探讨中原经济区各地级市城镇化水平存在的空间差异性,并对差异原因进行剖析。分析得知中原经济区城镇化综合水平在空间上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局部空间自相关集聚格局,由西北部向东南部呈降低趋势。针对分析的结果,提出提高城镇化水平的一些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平卫英  曾芳伊雯  
合理的经济空间结构是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文章运用空间统计方法——探索性空间分析(ESDA)对成渝经济区的经济空间结构进行了深入分析,揭示了成渝经济区的经济增长空间模式及变动特征,并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高萍  孙群力  
本文采用中国28个省市区1978-2006年的面板数据,研究了表示工业化水平的产业结构、就业结构、空间结构的变化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产业结构的变化对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对东北地区的影响显著负。就业结构的变化对中部地区经济增长有显著促进作用,对东部、西部地区影响不显著,对东北地区的影响显著负。空间结构变化对全国各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显著。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伟  
以成渝经济区8所高职院校为例,对人才培养质量差异进行实证分析发现,成渝经济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存在明显的差异和不均衡现象。对此,应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质量报告制度,组建高职教育战略联盟,优化职教资源配置,实施区域倾斜政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熊曦  张闻  魏敏  汤春玲  
文章以湖南省为例,分析新型城镇化和工业化对湖南省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认为新型城镇化、工业化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新型城镇化和工业化都对湖南经济增长有着正向影响,且新型城镇化拉动湖南经济增长的效应比工业化的拉动效应要大,同时,新型城镇化对经济增长的长期效应更加明显,而工业化对经济增长的短期效应比较明显。因此,湖南应提升新型城镇化的速度和质量来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增长,短期内则要适度发展新兴工业,提升经济增长的活力和动力。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黄庶冰  
区域经济增长与城镇化的关系是学术界和实践界探讨的热点问题,本文利用2000—2012年省级面板数据,分别从全国及东中西三个区域对区域经济增长与城镇化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并提出了实现区域经济增长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的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