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571)
2023(6577)
2022(5032)
2021(4505)
2020(3675)
2019(8088)
2018(8361)
2017(15635)
2016(8817)
2015(10049)
2014(10259)
2013(9809)
2012(8900)
2011(7990)
2010(8179)
2009(7818)
2008(8054)
2007(7316)
2006(6761)
2005(6238)
作者
(27151)
(22761)
(22595)
(21597)
(14295)
(10912)
(10157)
(8914)
(8602)
(8120)
(7741)
(7600)
(7345)
(7274)
(7072)
(6908)
(6803)
(6654)
(6482)
(6459)
(5862)
(5669)
(5578)
(5138)
(5128)
(5126)
(5043)
(5006)
(4683)
(4537)
学科
(39092)
经济(39052)
管理(28187)
(23693)
(19623)
企业(19623)
方法(14759)
数学(12074)
中国(11881)
数学方法(11878)
(11643)
业经(10177)
(10165)
环境(10098)
地方(8941)
(7655)
农业(7610)
(7398)
(7275)
(6973)
理论(6881)
(6602)
生态(6132)
发展(5935)
(5918)
(5828)
贸易(5823)
(5695)
(5670)
(5602)
机构
大学(131813)
学院(131184)
(50628)
经济(49438)
管理(47565)
研究(47094)
理学(40695)
理学院(40168)
管理学(39140)
管理学院(38956)
中国(35256)
科学(31085)
(29027)
(24713)
(23250)
研究所(22501)
(22387)
中心(20953)
(20921)
业大(20479)
(19312)
师范(19120)
北京(18340)
农业(18035)
财经(17880)
(17122)
(16795)
(16163)
师范大学(15466)
经济学(15245)
基金
项目(86753)
科学(68632)
基金(62990)
研究(61522)
(55974)
国家(55513)
科学基金(47364)
社会(39861)
社会科(37648)
社会科学(37639)
(33897)
基金项目(33294)
自然(30788)
自然科(30040)
自然科学(30032)
自然科学基金(29500)
(28582)
教育(27839)
资助(25108)
编号(24177)
重点(20074)
成果(19772)
(19048)
(18337)
(17510)
课题(17170)
国家社会(16655)
创新(16366)
科研(16303)
计划(15665)
期刊
(62282)
经济(62282)
研究(37525)
中国(28441)
学报(23545)
(22180)
科学(21874)
管理(19188)
大学(17697)
(16978)
学学(16646)
教育(15588)
农业(15034)
技术(11284)
(10616)
金融(10616)
业经(10567)
财经(9060)
经济研究(8910)
问题(8199)
(8175)
(7968)
资源(7698)
(7313)
科技(6626)
技术经济(6554)
图书(6394)
现代(6358)
统计(6158)
业大(6090)
共检索到2008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陈惠雄  
"青山绿水"是山水环境内生一致性的传统机理,并成为一些"治山得水"公共政策的出发点。随着工业现代化发展,人地系统中的山水联系机理已经发生了重大改变,山青水不绿成为一个重要的现代生态悖论。探讨工业化过程中的人地关系变迁,有助于我们透析现代水生态的影响机制,考虑更加综合的人文影响因子,从源头改进水资源治理模式。本文对目前我国一些地区实行的"生态公益林补偿"政策可能存在的低效率情形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水资源管理由关注"山"向关注"地"转变的公共政策建议:本文运用"虚拟水"贸易理论,解析了目前我国存在的以缺水区弥补富水区的水资源管理逆向选择情形,揭示了由此可能导致我国南北方流域水危机同时加剧的发展模式...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丁宝山  
本文分析了工业化的内涵并划分了城乡经济关系的阶段,认为中国从产值和就业结构看已进入工业化成长阶段,但从人口结构看仍处于工业化初始阶段,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家峰  张长江  吴俊  
工业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阶段。本文分析了工业化过程中地方政府的产业选择与环境关系。研究表明:地方政府有着大力发展工业的迫切性,但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阶段性,限制了地方政府的产业选择权。经济发达地区产业具有轻污染密集型产业特征,而欠发达地区产业具有污染密集型产业特征。因此,欠发达区要改变工业化过程中工业污染问题,必须要设置环境门槛,严防污染产业随着产业的转移而转移。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姜峰  刘俊杰  
对桂、滇、黔39个市(州)的人口、土地城镇化的空间相关性、均衡发展度进行研究,发现2008—2012年城镇化空间相关性较差,云南土地城镇化出现低值集聚现象,广西、贵州人地协调度下降。为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该区域应坚持合理的城镇土地扩张速度,调整传统产业结构,形成良性互动的城镇人地关系。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学义  
后现代主义是西方工业化、现代化进程的产物,它的重要意义之一在于对后起市场化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具有处理好经济与生态关系、规避生态环境风险的积极借鉴意义。本文主要涉及:(1)问题的提出;(2)后现代主义的生态价值取向;(3)后现代主义的生态经济学诉求;(4)后现代主义的可持续发展理念。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夏可慧  李铭  武弘麟  
通过对历史资料和数据的整理,系统回顾了几千年甘肃人地关系的演进特征与阶段。历史过程显示,过度开发使甘肃人地关系由和谐转向冲突,加速了甘肃地区的衰落。要建立和谐人地关系,一是区域发展方式需由"增量"向"提质"转变;二是需注重生态文化与生态意识的培养;三是借助国家生态地位上升的重要契机,突破资源瓶颈,实现新一轮的发展。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武力  
在工业化过程中,政府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政府在工业化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对内、对外两个方面。中国一百多年工业化历程及其政府的作用,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在上述三个阶段,在不同的基础和条件下,政府扮演了不同的角色,其作用和结果也自然不同。本文主要分析政府的国有企业政策与工业化的关系;政治体制和吏治的好坏对政府作用的制约;政府经济职能转变的前途和条件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周耀东  
一、引言本文主要考察我国工业化中的技术进步问题。一般而言,技术是投入组合信息集,是一种能够产生收益的资产。技术创新就是开发与运用新技术的方法,熊彼特认为是“一种生产函数向另一种生产函数突进的过程”。从发展的角度来看,随着工业化的不断深入,技术进步的贡...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员宁波  
为适应国际经济环境的新变化,克服国内资源环境的强约束,必须使经济发展方式由依靠要素推动转向创新驱动,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可持续工业化道路的实现必须加快新型工业化建设,而创新驱动机制的建立是其依靠力量。文章研究新型工业化过程中创新驱动作用机制,从内源式和外源式视角提炼出科技、人才、外生促进机制和知识转移梯度创新驱动机制四个关键要素。通过分析关键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深入理解新型工业化过程中的创新驱动作用机制,为新型工业化发展提供指导意见。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陈淮  
工业化过程中的社会利益矛盾及其协调陈淮本文不讨论“分配不公”、“贫富悬殊”、“国有资产流失”等体制性缺陷造成的社会利益冲突,只探讨以大机器为技术基础的生产力发展在客观上引起的社会利益矛盾、社会利益结构变化、未来5年内的基本走势及其协调对策。一、我国远...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叶战备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同时又是一个转型中的发展中国家,就业压力将是伴随着新世纪前半叶社会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党的十六大明确指出,我国在新世纪头20年经济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基本实现工业化,并郑重地提出,“走新型工业化过路”。因此,反失业不能不成为新型工业化的一大任务。基于此,本文结合新型工业化的内在要求提出了反失业的一些对策性建议,以期为政府各部门正确决策提供参考。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张士斌  
美国劳动报酬比重在工业化过程中长期保持在高水平,日本和韩国等国劳动报酬比重趋于上升,中国和拉美国家则在低水平上相对稳定。产业结构转变的阶段性特征、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特征、粗放型和资本扩张型的经济发展方式以及过于灵活的劳动力市场是中国劳动报酬比重长期较低的主要原因。目前,政府需要放松对经济领域的直接干预,使市场机制充分发挥收入分配的基础性功能,同时,政府还需整合各种政策资源,构建提高劳动报酬比重的长效机制和协同机制。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周晓明  
我国工业化过程中的农业问题周晓明本文认为,农业要真正得到全面发展,必须依靠工业的反哺、政策上的倾斜以及诸多配套的措施,对传统农业的改造和农业机械化应包含在工业化的内容之中。建国以来我国经济的发展,基本上是以牺牲农业来换取工业的发展,所以目前我国农业中...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香宝  银山  
本文对人地关系系统的演化及对应于各演化阶段的人地关系理论进行了概括分析 ,认为可持续发展是目前人地关系理论发展的最高形式。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琦  
将土地与经济发展间的相关度及其变化进行比较分析发现,韩国工业化在加速阶段和工业化后期的整个工业化推进过程中,耕地减少与GDP、工业化服务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及其城市化水平变化是不同的:土地对经济发展影响程度在工业化加速阶段的相对弹性影响度系数很强,而到了工业化后期,影响度则比以前明显减弱;即使到了工业化后期,如果不能继续实施严格的农地保护制度,而过分强调平抑地价,降低土地供给成本,那么农地资源消耗速度仍将持续走高,不会自动进入农地资源消耗的平稳期。虽然不同国家有所差异,但是,我们从中可以得出很多有益的结论和启示,对我国强化土地管理,保证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有重大的借鉴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