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769)
- 2023(12213)
- 2022(9716)
- 2021(8891)
- 2020(7360)
- 2019(16284)
- 2018(16233)
- 2017(32039)
- 2016(17346)
- 2015(19332)
- 2014(19407)
- 2013(18854)
- 2012(17071)
- 2011(15117)
- 2010(15599)
- 2009(15058)
- 2008(15212)
- 2007(14101)
- 2006(13008)
- 2005(11936)
- 学科
- 业(86493)
- 济(75495)
- 经济(75392)
- 企(69134)
- 企业(69134)
- 管理(62477)
- 农(46311)
- 农业(30740)
- 业经(30140)
- 方法(27704)
- 财(24774)
- 中国(21587)
- 数学(19976)
- 数学方法(19780)
- 策(18814)
- 制(18077)
- 务(17713)
- 财务(17685)
- 财务管理(17667)
- 企业财务(16699)
- 技术(16696)
- 体(14182)
- 地方(13877)
- 划(13824)
- 贸(13743)
- 贸易(13735)
- 理论(13626)
- 易(13378)
- 和(13141)
- 发(12155)
- 机构
- 学院(253730)
- 大学(243109)
- 济(113413)
- 经济(111310)
- 管理(103992)
- 理学(88747)
- 理学院(88013)
- 管理学(86950)
- 管理学院(86495)
- 研究(80747)
- 中国(66672)
- 农(52857)
- 财(52336)
- 京(49885)
- 科学(44661)
- 江(41602)
- 财经(40431)
- 农业(39861)
- 所(39750)
- 业大(38336)
- 中心(38114)
- 经(36619)
- 研究所(35264)
- 经济学(33040)
- 州(32020)
- 北京(30761)
- 经济管理(30398)
- 范(29878)
- 经济学院(29826)
- 师范(29667)
- 基金
- 项目(158630)
- 科学(127978)
- 研究(123247)
- 基金(115937)
- 家(97859)
- 国家(96765)
- 科学基金(85693)
- 社会(81504)
- 社会科(76956)
- 社会科学(76939)
- 省(64092)
- 基金项目(60852)
- 教育(54736)
- 自然(52254)
- 编号(52039)
- 自然科(51108)
- 自然科学(51099)
- 划(50838)
- 自然科学基金(50238)
- 资助(45788)
- 成果(41309)
- 业(36753)
- 发(36223)
- 创(35733)
- 部(35549)
- 课题(34615)
- 重点(34471)
- 国家社会(33310)
- 制(33256)
- 创新(32523)
- 期刊
- 济(140522)
- 经济(140522)
- 研究(75867)
- 农(56784)
- 中国(52487)
- 财(42141)
- 管理(41730)
- 农业(38017)
- 科学(33205)
- 学报(30949)
- 业经(30102)
- 融(29757)
- 金融(29757)
- 大学(25827)
- 学学(24709)
- 技术(24332)
- 教育(23556)
- 经济研究(20290)
- 财经(20218)
- 业(19669)
- 问题(18865)
- 经(17560)
- 技术经济(15216)
- 农村(14963)
- 村(14963)
- 世界(14883)
- 农业经济(14516)
- 现代(13662)
- 贸(12911)
- 商业(12886)
共检索到3941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朱广其
促使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是农业国工业化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农业变迁是工业化进程的一个内生变量。工业化与农业技术、制度变迁之间联系微弱是造成我国农业变迁缓慢的主要原因。因此,需要变革农村工业化方式,培育农业变迁的微观主体。
关键词:
工业化 农业现代化 技术创新 制度创新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姚自立 张红
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需要实现农民现代化转向,而农民生产经营观念的转变对整个农业现代化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通过对关中4个村庄的调查发现,现代农业进入农村经历了接受——抵制——再接受的过程后才真正进入农村。而农业逐步现代化的过程中,农民生产观经营观念和学习观念也随之变化。这些变化与农民的理性基础、新的要素投入与外部社会环境密不可分。为实现农民生产经营观向更高层次发展,需要通过完善农村教育网络、内化现代农业价值等方式来实现。
关键词:
生产经营观 农民现代化 农业现代化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吴沿友
从贵州省情出发,分析了贵州山区农业产业化发展缓慢的原因,提出了加快发展贵州农业产业化的对策和措施,阐述了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
贵州省 农业产业化 对策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周战强 乔志敏
利用1978~2010年的全国数据,构建向量自回归模型,分析了工业化、城镇化对农业现代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工业化、城镇化变动是农业现代化变动的格兰杰原因,农业现代化变动不是工业化、城镇化变动的格兰杰原因;从脉冲响应看,来自城镇化、工业化的冲击对农业现代化变动的影响持续较长,但前者的作用更大;从方差分解看,城镇化变动比工业化变动对农业现代化变动的贡献度要高得多。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张明亮
本文探讨了中国农村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的相互关系,认为农业发展和积累是农村工业发展的基础;中国条件下大部分地区没有农村工业化就没有农业现代化,而农村工业化并不能自然地带来农业现代化,两者必须协调发展。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靳相木 薛兴利
我国农业产业化的兴起和发展,实质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过程中农业产业组织发生的深刻变革。基于这一认识前提,本文将现代产业组织理论的观点和方法引入我国农业产业组织分析,揭示了现阶段农业产业组织的不适应性,在此基础上阐明了农业产业组织创新的制度涵义、目标、起点及核心内容等问题。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锋
当前,实现农业现代化面临着农业占GDP的份额下降、从业人数减少及人地矛盾凸显等严峻挑战,而单纯依靠化肥、农药、农业机构等农业技术进步对土地单产的增长十分有限,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推进农业生产关系的创新。以提高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为重心、实现农业现代化为目标,大力培育专业户(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社会化服务组织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完善土地流转并构建适度规模经营的新型土地制度是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关键。
关键词:
农业现代化 制度变迁 世界经验 中国道路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俊 李佐军
基于《农业与工业化》的主要思想,结合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为顺利推进我国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分别从市场经济的思想、农业的基础地位、农业的转型升级、工业化的推动要素,及工业化与城镇化等5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提出要将市场经济思想作为协调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主要指导思想,且要理清市场和政府的关系,特别要强调农业的基础地位,通过农地使用的有效整合和工农业的良性互动,推动农地使用规模化和农业转型升级;推动工业化要强调基础设施先行、生产技术创新和资本累积等因素的作用;工业化和城镇化要以市场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杨曙辉 宋天庆 陈怀军 欧阳作富
工业化、城镇化是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的标志与象征,是历史发展之必然,也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推手和不竭动力源。文章浅述了工业化与城镇化在发展理念、市场空间、生产方式、科学技术和资金保障等诸方面给现代农业建设带来的显著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分析指出,工业化、城镇化侵吞或掠剥土地、淡水、劳动力、资本等农业自然与社会资源,胁迫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与农产食品质量安全等,而对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产生多层面的明显消极影响;进一步提出,转变发展理念与生产经营方式,提升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质量、效益与效率,方能确保"三化"与城乡经济同步协调发展乃至经济社会全面、科学、可持续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谢杰
本文从二元经济增长模型推出两个命题假设:工业化带动农业现代化,城市化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应用面板门槛模型考察了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门槛效应。根据门槛水平对我国各地区工业化、城市化发展程度做出归类,证实了我国城镇化进程长期滞后于工业化进程的现实。将实证研究与现实相结合进行分析后认为,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长期战略和短期策略都需要更着力地推进城镇化。
关键词:
工业化 城镇化 农业现代化 门槛效应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海兵 刘丽
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影响,三者有着内在的逻辑关系。文章基于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理论构念建立了三者的测度量表,利用我国1978-2011年时间序列数据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合成了"三化"发展指数。在此基础上,运用VAR模型的Grange因果关系分析、脉冲响应函数、方差分解对"三化"互动关系作了实证研究。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颜蔚兰 张晓君
中南五省区(豫、鄂、湘、粤、桂)向来是中国颇具战略意义的省区,其发展对中国具有深远影响。本文通过熵权法对中南五省区的工业化、城镇化及农业现代化(简称"三化")的权重和发展水平进行测算分析,全面呈现2000-2014年间中南五省区"三化"发展的基本情况,从中可以发现,中南五省区"三化"发展有相似之处,但更多的是不同的发展方式和历程。以此为基础,下一步中南五省区深入推进"三化"发展,必须考虑统筹好"三化"发展节奏,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和推进城镇化,同时要破除制约"三化"发展的制度障碍。
[期刊] 改革
[作者]
郑重
探索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城市化之路郑重一、目前我国现代化的主要制约因素。建国以来,由于国民经济发展长期向工业倾斜,造成工农业发展比例失调。全国工农业发展速度比多数年份为3~5:1,违反一个国家工业化前、中期2.5~3:1的合理比例关系。国民经济发展当...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崔慧霞
本文尝试提供一个逻辑一致的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以下简称"三化")发展的理论分析框架,指出"三化"同步发展的制度前提,阐明对激励机制和领导层选择过程具有充分理解是这个制度建立的前提。三者同步发展的内在机制与相互关系是本文着力阐释的问题,最后,论述"三化"同步发展的现实基础。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夏春萍
工业化发展推动城镇化进程、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城镇化是伴随工业化发展而产生并加速发展起来的,但是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又对带动工业化发展和农业现代化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农业现代化发展对工业化的深入发展和城镇化水平的加速发展也有着重要的协助、推动作用,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发展是协调统一的关系。
关键词:
工业化 城镇化 农业现代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