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618)
- 2023(9783)
- 2022(7692)
- 2021(7044)
- 2020(5573)
- 2019(12356)
- 2018(12345)
- 2017(23582)
- 2016(12621)
- 2015(13915)
- 2014(13260)
- 2013(12437)
- 2012(10742)
- 2011(9365)
- 2010(9025)
- 2009(8367)
- 2008(7562)
- 2007(6386)
- 2006(5622)
- 2005(4879)
- 学科
- 济(45155)
- 经济(45101)
- 管理(32601)
- 业(30535)
- 企(23730)
- 企业(23730)
- 农(16922)
- 中国(15034)
- 方法(14160)
- 业经(13150)
- 地方(13056)
- 数学(11701)
- 数学方法(11570)
- 农业(11269)
- 财(10828)
- 制(8638)
- 学(8333)
- 贸(7991)
- 贸易(7986)
- 发(7958)
- 环境(7886)
- 易(7696)
- 理论(7529)
- 产业(6818)
- 技术(6767)
- 体(6760)
- 和(6610)
- 银(6523)
- 银行(6513)
- 发展(6434)
- 机构
- 学院(160766)
- 大学(156508)
- 济(62551)
- 经济(61184)
- 管理(59312)
- 研究(52317)
- 理学(51172)
- 理学院(50582)
- 管理学(49626)
- 管理学院(49341)
- 中国(39277)
- 京(32341)
- 科学(32239)
- 财(28231)
- 农(25409)
- 中心(25013)
- 所(24562)
- 江(24519)
- 范(23707)
- 师范(23508)
- 业大(22996)
- 财经(22516)
- 研究所(22343)
- 经(20429)
- 州(19778)
- 农业(19772)
- 院(19653)
- 经济学(19389)
- 北京(19291)
- 师范大学(18749)
- 基金
- 项目(112993)
- 科学(89937)
- 研究(86948)
- 基金(80546)
- 家(69309)
- 国家(68693)
- 科学基金(59882)
- 社会(55918)
- 社会科(52805)
- 社会科学(52795)
- 省(46203)
- 基金项目(43182)
- 教育(39425)
- 划(37710)
- 编号(37059)
- 自然(36858)
- 自然科(36004)
- 自然科学(35996)
- 自然科学基金(35308)
- 资助(30239)
- 成果(29013)
- 发(26114)
- 重点(25524)
- 课题(25390)
- 创(24151)
- 部(23667)
- 国家社会(23059)
- 创新(22454)
- 项目编号(21965)
- 年(21935)
共检索到2345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梁励韵 刘晖
自1970年代末以来,顺德极具特色的工业化进程不仅推动其经济规模一度位居全国百强县之首,同时也深刻影响了其城镇空间形态。具体表现为城镇体系从均衡型向等级型演变,镇区空间从线性向网络型生长,产业空间从无序分散向有机集聚转变。这一空间发展模式在珠三角及东南沿海发达地区的小城镇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以顺德工业发展最为突出的北滘镇为例,归纳其工业化的3个阶段,分别从城镇体系格局、镇区空间形态和工业用地布局等方面进行研究,探讨村镇工业发展对小城镇空间形态的影响机制。
关键词:
小城镇 城市形态 工业化 顺德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唐永 李小建 娄帆 滕琼瑶
小城镇是中国城镇等级体系中最基层的单元,是我国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的主要载体之一。文章选择中国城镇化快速发展的2004—2017年时段,运用GIS将全国统计数据、空间数据和网络数据等相互融合,构建中国小城镇空间数据库,以探究其时空演变格局及机制。研究发现:(1)研究期内小城镇数量在短暂下降后呈持续上升趋势,小城镇人口总规模、平均规模不断上升。(2)以“胡焕庸线”为界,中国小城镇发展水平呈现“东南高、西北低”的总体格局,但在研究期内东南部优势略有减弱。(3)研究期内小城镇规模类型以向上转移和不变两种类型为主,其中超大型小城镇在长三角、珠三角的集聚空间不断扩大,中型以上小城镇由沿海和大城市周边分布为主逐步向中西部地区扩展,中小型以下小城镇由京广—京哈铁路以西密集分布,收缩到“胡焕庸线”两侧和东北部分地区。(4)自然地理条件中的海拔高程、河网密度等内生性变量,区位与可达性中的对外交通网密度、所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等外生性变量,对小城镇发展呈现为显著或较显著的影响,初始发展基础对小城镇发展有重要影响。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卢晓玲 杨钢桥 王玮
工业用地是小城镇用地扩张的主体,它具有带动性和先导性。如何控制与引导小城镇工业用地扩张,是我国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键。文章从大城市的聚集与扩散、农村发展、小城镇内部环境、政策制度4个方面剖析了小城镇工业用地扩张的机理,并对湖北省通城县和仙桃市进行了实证分析。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陈韦 洪旗 陈华飞
新型城镇化必须顺应内外条件变化,改变以往"低成本扩张"的模式,坚持"集约高效、功能完善、社会和谐、环境友好、城乡一体"的原则,才能实现新型城镇化战略目标。就目前来看,"一城独大"的城镇体系断层带来的人口过度集聚、区域不均衡发展,不利于城镇化的可持续推动。因此,未来引导人口在国土空间上的合理流动,是消除传统城镇化引发的"伪城镇化"、"不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韦俊敏 胡宝清 张中秋
土地精明利用是促进城镇化转型升级的有效途径之一,未来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潜力在小城镇。在国家新型城镇化新的战略选择下,以"中国长寿之乡"、"广西旅游名县"——上林县所辖11个乡镇为评价单元,构建了包括经济集约、资源节约、城乡统筹、环境友好四个方面在内的小城镇土地精明利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变异系数法和物元可拓模型测度了土地精明利用水平,以期为土地精明利用路径选择及城镇化转型升级提供科学和理论依据。研究表明:仅县城所在地大丰镇的土地利用为精明利用等级,粮食主产区巷贤镇和乔贤镇为基本精明利用等级,绝大部分乡镇为不精明利用等级。土地精明利用等级与经济发展水平、用地方式、生态环境存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伟 张庆文
北京正处在经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小城镇在全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2009年北京市在10个远郊区县确定了42个重点小城镇作为今后重点扶持的小城镇。新型城镇化是北京市郊区发展的方向,本文结合新型城镇化要求介绍了北京市重点小城镇产业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基于北京市郊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提出了重点小城镇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沈思哲 陈夏 丁傲林 王亚
小城镇国际化发展对拉动小城镇经济发展、促进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缩小城乡差距和构建和谐社会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研究以孝感市小城镇为样本,通过统计资料和实地考察,解释小城镇国际化推广的重要性、问题和对策。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肖姚 周生路 吴跃平 陈健 朱雁
基于我国目前规划体系庞杂、规划间沟通协调缺乏且矛盾冲突严重的现状,"多规合一"成为近年规划领域的热点问题。通过梳理"多规合一"研究指导理论,以典型旅游小城镇宜兴市西渚镇为例,并以土地利用为视角,旅游规划为导向,开展了旅游小城镇"多规合一"实现方法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发现差异—量化差异—解决差异—促进协调"的技术思路,可有效实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旅游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相关规划的融合,研究成果对旅游小城镇的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曾菊新 李伯华
十七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市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刘河军 吕明明
论文从小城镇发展动力基础出发,在对小城镇的发展趋势和金融需求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小城镇金融服务的实践和经验,进而提出了构筑小城镇金融服务优势的相关策略建议。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孙东琪 鲁嘉颐 张明斗 牛方曲
当前地理学领域对镇域尺度的小城镇服务功能的研究存在不足。为弥补这一缺失,论文基于借用规模与集聚阴影的视角,对小城镇的服务功能开展定量评估,从高德地图开放API平台采集POI数据,选取与服务功能相关的14类行业,利用核密度法、层次分析法、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邻近上海的苏南地区小城镇的服务功能进行评价。研究发现:(1)靠近上海的小城镇服务设施核密度值总体较高。高密度区及次一级的密集区主要集中在各市的主城区、各区(县级市)及周边地区,并沿高速、国道和铁路等交通干线分布,呈现出明显的“点—轴”式空间结构,远离中心城区(镇)的小城镇除少部分人口较少的小城镇外,发展相对均衡。不同类型的服务行业空间分布特征存在差异,但差异不大。(2)靠近上海的小城镇服务功能指数总体较高,主要集中在100 km缓冲区内,从150 km至200 km缓冲区服务功能指数依次递减。(3)上海对苏南地区小城镇服务功能指数有显著影响,100 km缓冲区内影响最为显著,苏南地区小城镇服务功能对上海的借用规模与集聚阴影过程并存。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国风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各国经济发展中普遍遇到的一个问题。我国农业人口多,耕地少,农业剩余劳动力多。估计现有农业剩余劳动力达13亿。搞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任务非常艰巨。我们不可能走发达国家曾经走过的靠大城市膨胀吸纳农业剩余劳动力的集中转移的道路,也不...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郭汝 邢燕
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任务至今,乡村建设研究在学术界已日益成为热点,而小城镇在乡村建设的过程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因而,小城镇建设是乡村建设工作中的重要任务。对于小城镇而言,建设首先就会涉及到合理的"量",即小城镇的规模合理性问题。由此,可以看出,与党中央政策同步,小城镇的规模合理性问题也必然将成为社会和学术界关注的焦点,对此问题进行研究迫在眉睫。与小城镇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重要地位相结合,研究小城镇规模合理性问题的重要性凸显。本文在翔实把握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从区域、生态、经济、社会综合视点同时切入,使用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对湖北省武汉市柏泉镇合理规模的...
关键词:
小城镇 合理 规模 分形理论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刘红萍 林奇胜 杨钢桥
以实地问卷调查为主,政府部门资料为辅,采用对比分析方法,以湖北省通城县隽水镇为例,研究小城镇住宅用地扩张规律。研究表明:小城镇住宅用地无论在扩张时序、扩张影响因素上均与大城市存在很大差异,以私房为主的住宅建设模式使小城镇住宅用地扩张呈现低效率;城镇化进程的推进与流动人口的涌入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小城镇住宅用地扩张,是今后导致小城镇住宅用地扩张的持续推动力。
关键词:
小城镇 住宅用地 扩张 通城县 隽水镇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志军 董晓君 田凤霞
农村小城镇是城市之尾,农村之首,是连接城乡的桥梁与纽带,发展农村小城镇对解决“三农”问题,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通过对湖北磨市镇的研究表明,资源的持续利用是资源型农村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要实现资源型农村小城镇可持续发展,必须改善资源的利用效率,关注资源的边际分配和利用。
关键词:
资源 农村小城镇 可持续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