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912)
- 2023(7168)
- 2022(5446)
- 2021(4919)
- 2020(3998)
- 2019(8778)
- 2018(8780)
- 2017(17427)
- 2016(9819)
- 2015(10679)
- 2014(10952)
- 2013(10410)
- 2012(9429)
- 2011(8367)
- 2010(8319)
- 2009(7550)
- 2008(7610)
- 2007(6847)
- 2006(6002)
- 2005(5672)
- 学科
- 济(36899)
- 经济(36850)
- 管理(24033)
- 业(23900)
- 企(18023)
- 企业(18023)
- 方法(13358)
- 中国(12178)
- 农(11611)
- 数学(11411)
- 数学方法(11262)
- 业经(9690)
- 学(9549)
- 财(8834)
- 制(8062)
- 农业(7888)
- 融(7428)
- 金融(7428)
- 地方(7319)
- 银(6949)
- 银行(6920)
- 行(6651)
- 发(6487)
- 体(5923)
- 技术(5800)
- 理论(5640)
- 贸(5482)
- 贸易(5479)
- 发展(5421)
- 展(5410)
- 机构
- 大学(135870)
- 学院(134895)
- 济(53199)
- 经济(52059)
- 研究(51730)
- 管理(45501)
- 理学(38918)
- 中国(38860)
- 理学院(38342)
- 管理学(37507)
- 管理学院(37247)
- 科学(33452)
- 京(29544)
- 所(27770)
- 农(26612)
- 研究所(25380)
- 财(25051)
- 中心(22638)
- 业大(21352)
- 农业(21087)
- 江(20720)
- 财经(20028)
- 范(19299)
- 师范(19061)
- 院(18975)
- 北京(18458)
- 经(18310)
- 经济学(16879)
- 州(16614)
- 科学院(15953)
- 基金
- 项目(92280)
- 科学(72349)
- 基金(67305)
- 研究(64712)
- 家(60871)
- 国家(60402)
- 科学基金(50250)
- 社会(41283)
- 社会科(39044)
- 社会科学(39036)
- 基金项目(35131)
- 省(34919)
- 自然(32891)
- 自然科(32151)
- 自然科学(32143)
- 自然科学基金(31579)
- 划(30634)
- 教育(29242)
- 资助(26918)
- 编号(25308)
- 重点(21797)
- 成果(21091)
- 发(20305)
- 部(20206)
- 创(18682)
- 性(18359)
- 课题(18083)
- 国家社会(17844)
- 科研(17799)
- 创新(17617)
共检索到2035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付保宗
自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工业发展推动了各国现代经济的加速增长,并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特征。未来我国要避免工业在经济中的比重过快下降,突破"技术升级陷阱"是关键所在。一、工业比重随经济发展呈倒"U"型变化,经济高增长往往与工业高比重相伴而生一个经济体的工业比重随着经济水平提升总体呈现倒"U"型变化形态,也就是经历由低到高再降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徐建伟 付保宗 周劲 张义博
近年来,我国要素条件变化对工业发展的深刻影响凸显。基于此,"我国工业发展的阶段性变化研究"课题组于2013年下半年赴安徽亳州市、浙江杭州萧山区进行实地调研。通过调研,对我国工业发展条件、特点和趋势形成了更加清晰的认识。一、东部地区要素成本高企,中部地区"洼地"优势显现(一)东部地区要素成本快速上涨形成倒逼与约束作用调研发现,要素成本上涨以劳动力、土地等变化最为明显。萧山区劳动力供应从前几年的供大于求转变为趋于紧张。2008年以来,劳动者平均工资年均增速在10%以上。这与新生代农民工厌倦工业就业、传统劳动输出地就业岗位增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陈颂东
工业反哺农业并不必然发生在工业化的后期,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在工业化中期就开始调整工农关系,实行工业反哺农业的政策。依据修正后的霍利斯·钱纳里模型来判断,我国大约在20世纪90年代末进入工业化中期,目前处于从工业化中期向后期的过渡时期;根据工业反哺农业是政府对农业"予大于取"的界定以及"取""予"的强制性,对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农业税和财政农业支出进行比较后发现,我国工业反哺农业起始于工业化中期的21世纪初,最晚不过2004年。先行工业化国家一般是在城市化率接近或超过50%、农业就业比重下降到45%以下时实行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薛伟贤 孟娟
1978年以来,中国的工业化加速发展,处于工业化成长阶段,期间受到政府宏观经济调控的影响很大。今后5年内中国工业化仍处于加速发展阶段。2008年前后中国的工业化发展将出现拐点,工业化发展趋势将开始下降。
关键词:
工业化 因子分析 评价 预测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彭澎 徐刘蔚
城市化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从时间纵向上可划分为起步、腾飞和成熟三个阶段,表现出不同的阶段性特征。本文重点从城市化驱动力量、城市化形式、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区域产业结构、城市体系和城乡关系等方面概括阐述了分阶段城市化规律,并由城市化的阶段性规律出发,对当前贵州省城市化发展阶段、特征进行分析,尔后进一步提出加快贵州城市化进程的对策。在遵循城市化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深入推进贵州城市化进程,对贵州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工业化与现代化程度的提高、城乡差距的缩小、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等都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贵州 城市化 阶段性 规律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姜美云
在中国的解殖民过程中,翻译层面体现为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市场的大面积占有以及对弱势文化的改写、删减等特点。对这些特点进行总结,能够对现代翻译有所启示。
关键词:
后殖民翻译 现代翻译 多元文化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黄凌翔
本文通过国外几个典型城市产业发展的历程,结合理论分析,认为城市产业发展受其要素条件约束,表现出发展经过三个阶段的规律,即自然要素主导型阶段、资本要素主导型阶段和知识经济阶段。结合我国城市数量众多、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大的特点,本文认为我国当前城市优化产业结构中应根据城市自身的要素条件状况有区别地进行,努力创造条件促进高层次要素的聚集,其中特别要注重技术和制度的自主创新环节。
关键词:
产业发展 阶段 产业升级 自主创新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聂铭 王旭 邱守明
在中国反贫困实践中,旅游扶贫的作用极其重要,该领域的学术研究是对旅游减贫时代特征的集中反映,可为未来继续解决相对贫困问题和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支撑。运用CiteSpace软件对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中1996—2020年核心期刊、CSSCI、CSCD等588篇中国旅游扶贫研究文献进行关键词共现、突变词检测、关键词聚类定量化分析,以此归纳研究的阶段特征,并从中探寻其演化规律。研究大致经历了萌芽起步、外引内化、提升创新三个阶段;演化总趋势呈现出"渐变为主、突变为辅"的稳定性;中国实践进程、国家政策导向、国外反贫困理论在研究突变中起到了关键作用;研究所依据的国外相关理论与实际研究存在时间滞后性。从而需要进一步深化本土化理论建构、方法论、关键目标、实践衔接等方面的探讨。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聂铭 王旭 邱守明
在中国反贫困实践中,旅游扶贫的作用极其重要,该领域的学术研究是对旅游减贫时代特征的集中反映,可为未来继续解决相对贫困问题和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支撑。运用CiteSpace软件对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中1996—2020年核心期刊、CSSCI、CSCD等588篇中国旅游扶贫研究文献进行关键词共现、突变词检测、关键词聚类定量化分析,以此归纳研究的阶段特征,并从中探寻其演化规律。研究大致经历了萌芽起步、外引内化、提升创新三个阶段;演化总趋势呈现出"渐变为主、突变为辅"的稳定性;中国实践进程、国家政策导向、国外反贫困理论在研究突变中起到了关键作用;研究所依据的国外相关理论与实际研究存在时间滞后性。从而需要进一步深化本土化理论建构、方法论、关键目标、实践衔接等方面的探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钱娟 李金叶
文章基于供给侧结构升级视阈构建出要素禀赋、科技创新、结构转换和制度变迁四维动力结构图,并运用扩展卢卡斯内生增长模型和主成分因子法,探究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经济增长动力转换的时间异质性,解析了结构转换动力和制度变迁动力的阶段性演变特征。结果表明:中国经济增长动力在不同发展阶段存在转换的过程;增长动力阶段性演化表现出要素禀赋正向驱动作用逐渐减弱,科技进步正向驱动作用不显著,结构转换和制度变迁负向驱动作用越来越明显的特征;增长动力正从要素驱动型发展转向生产率驱动型发展。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曾蓓 崔焕金
在构建供给侧结构形成与演进分析框架的基础上,运用比较历史制度研究方法,回溯1978~2015年中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演进历程。主要围绕放松管制与市场化主线梳理调控发生、发展和演进机理,概括不同阶段的调控特征,从克服"市场失灵"的内生性调控与"政府失灵"的外生性调控两个维度剖析存在的问题,提出增进行政性管制的适应性、优化经济性管制激励方向、促进社会性管制前瞻性建构以及通过部门职能整合提高管制绩效等措施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升级。
关键词:
农业供给侧 政策调控 结构升级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邢红萍 卫平
本文在全国七省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调查问卷的基础上,运用统计实证方法,从企业所处产业、经济性质和规模三个方面对企业的技术创新行为模式进行分析。文中揭示了:消化吸收再创新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主要创新方式,研发人员流动过快是企业研发团队存在的最主要问题;国有企业的研发强度最低、在基础研究上的投资力度最大;企业的规模越大,政府的创新资金支持力度越大、创新能力越强,但是研发强度越小。最后,关于政府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的鼓励和引导,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杨凤翔 王美桃
日本从二战后发展崛起用了不到30年的时间便完成了对西方先进国家的赶超,发展成为一个现代化的经济强国,与此同时,日本与世界的贸易摩擦不断加剧,日元被迫升值。在日元升值条件下,日本对外投资基本呈资源型、成本型以及当前的综合型,这有效地规避了投资风险。在世界经济发展历程中,中国有着与日本类似的经济现象。作为对外投资的后进国家,我国理应积极吸取日本对外投资的经验和教训。
关键词:
日本 经济发展 对外投资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崔焕金 曾蓓
回溯1978—2020年我国粮食安全政策的演进历程,着重于政策生成、发展和演变机理,从矫正市场失灵的内生性调控和克服政府失灵的外生性调控维度剖析各阶段的政策特征,发现行政性规制的协调性与适应性不足、经济性规制的相对弱势与激励扭曲倾向、社会性规制理念与政策滞后及外生性调控多目标协调困境等共性问题。通过增进行政性规制的适应性与协调性、优化经济性规制的激励目标与覆盖范围、加强社会性规制的前瞻性与预警性设计以及完善外生性调控动力机制等途径提升我国粮食安全治理水平。
关键词:
粮食安全 调控政策 演进特征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琰 赵安然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伴随经济社会发展变迁,日本住房制度经历了从“住房自有”到“租购并举”的转型。本文梳理了日本租购并举住房制度的发展历程,发现日本在发展公团租赁住宅、完善租赁住房立法、培育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市场、供给附带服务的老年租赁住宅等方面积累了一定经验,但日本低收入人群住房保障问题未得到妥善解决,值得深思。日本建立和完善租购并举住房制度的经验和教训对我国有一定启示。
关键词:
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 日本住房租赁 城镇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