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117)
- 2023(8637)
- 2022(6337)
- 2021(5786)
- 2020(4292)
- 2019(9713)
- 2018(9344)
- 2017(17484)
- 2016(9450)
- 2015(10528)
- 2014(10767)
- 2013(9923)
- 2012(8667)
- 2011(7887)
- 2010(7878)
- 2009(7588)
- 2008(7573)
- 2007(6837)
- 2006(6309)
- 2005(6046)
- 学科
- 济(39662)
- 经济(39587)
- 管理(26618)
- 业(24292)
- 企(19797)
- 企业(19797)
- 中国(13871)
- 农(13344)
- 方法(12317)
- 业经(12277)
- 制(9864)
- 数学(9197)
- 学(9065)
- 数学方法(9026)
- 农业(8835)
- 理论(8514)
- 财(8493)
- 地方(8242)
- 体(7586)
- 发(7360)
- 银(6877)
- 银行(6870)
- 融(6755)
- 金融(6754)
- 行(6639)
- 发展(6301)
- 展(6277)
- 和(6170)
- 产业(6090)
- 体制(5831)
- 机构
- 大学(138982)
- 学院(138281)
- 济(56542)
- 经济(55346)
- 管理(49867)
- 研究(48044)
- 理学(42593)
- 理学院(42127)
- 管理学(41334)
- 管理学院(41095)
- 中国(35935)
- 京(29264)
- 科学(28250)
- 财(27491)
- 所(23273)
- 财经(21465)
- 中心(21240)
- 江(21224)
- 研究所(20994)
- 范(20351)
- 师范(20190)
- 农(20031)
- 经(19453)
- 经济学(18399)
- 业大(18332)
- 北京(18305)
- 院(17817)
- 州(17072)
- 师范大学(16362)
- 经济学院(16323)
- 基金
- 项目(91110)
- 科学(72680)
- 研究(70056)
- 基金(65861)
- 家(57096)
- 国家(56584)
- 科学基金(48595)
- 社会(46508)
- 社会科(43829)
- 社会科学(43821)
- 省(35346)
- 基金项目(33835)
- 教育(32153)
- 划(29688)
- 编号(28969)
- 自然(28331)
- 自然科(27679)
- 自然科学(27671)
- 自然科学基金(27178)
- 资助(24716)
- 成果(24584)
- 重点(21267)
- 课题(20717)
- 发(20620)
- 国家社会(19930)
- 部(19763)
- 创(19168)
- 制(19141)
- 性(18049)
- 创新(17853)
共检索到2109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韩江波
工业化不仅是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持续增长的动态变化过程,也是经济结构、经济制度、经济体制的变革过程。以往学者只是简单地对工业化理论进行梳理和总结,而没有深层次研究工业化理论之间的存在维度、演化路径和演化逻辑。实质上,对工业化理论的研究应持一种全面、系统、开放、多维的视角,且在统一的分析框架内进行。马克思主义工业化理论遵循的演化逻辑与生产力跨越发展合二为一;西方工业化理论遵循的演化逻辑与经济、人口、资源、科技、环境紧密结合、不可分割。新型工业化是这两种工业化理论演化路径的统一体。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庄惠明 黄建忠
本文基于经济全球化的背景,重新审视、梳理、总结了国际贸易理论演化的维度、路径及特征,指出国际贸易理论基本上沿着"自由、干预"、"合作、竞争"两个基本维度演化,不同维度的组合构成了不同的贸易理论类型,并剖析国际贸易理论发展中存在的冲突与困境,将贸易理论演化与实现经济、社会、人类的全面共同发展结合起来,把握其发展的内在逻辑。
关键词:
国际贸易理论 演化 维度 路径 逻辑
[期刊] 改革
[作者]
肖旭 戚聿东
传统产业的数字化转型是我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重要任务之一。数字技术的应用,改变了传统的商业逻辑,为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具体而言,产业数字化转型的价值维度体现在驱动产业效率提升、推动产业跨界融合、重构产业组织的竞争模式以及赋能产业升级四个方面。我国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效率提升是基本前提,跨界融合是必要条件,竞争模式重构促进了动力机制的构建,产业转型升级是根本目标。
关键词:
产业数字化 产业升级 高质量发展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满东
职业教育具有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经济价值、提升后富群体致富能力的社会价值、促进实现教育公平的教育价值、充实精神富裕的精神价值。在扎实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历史阶段,职业教育应从产业发展、乡村振兴、技能社会、教育均等等维度助力共同富裕伟大实践,通过深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共同体,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经济富裕;探索职教乡村振兴学院模式,提升后富群体致富能力,实现乡村富裕;聚焦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推动“扩中提低”行动,实现技能富裕;有序推进职教均等化,推进教育公平,实现教育富裕;推进“大思政”协同育人范式,助推德业兼修,实现德行富裕。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唐云锋 刘清杰
本文试图对我国地方政府债务与房价的风险联动机制提供一个逻辑解释,并从理论维度、历史逻辑和现实路径三个层面探究风险的叠加过程。金融市场风险向实体经济传导引致了金融周期与经济周期的叠加,而家庭、企业和公共债务是金融周期影响经济活动的重要渠道,具体表现为"债务-通缩"机制导致了地方政府债务与房价风险的叠加。在财政压力与政绩激励的交互驱动下,我国地方政府一直在寻求土地、债务融资等预算外收入以弥补财政收支缺口。土地市场价格上涨诱发的房地产市场繁荣,进一步催生了我国房地产金融属性,这为房价波动与地方政府债务规模之间的正向反馈效应奠定了现实基础,也强化了土地财政在地方政府债务与房价风险联动中的媒介作用。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黄群慧 李芳芳
不同时期的现代化和工业化都有着不同的内涵,中国的实践不断丰富并促进着现代化和工业化理论的创新与发展。工业化是现代化的基本前提和核心内涵,抓住了工业化就把握了现代化的关键。我国对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探索,不断使西方传统工业化理论面临挑战,也为中国式现代化内涵的深化提供了实践基础。坚持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把握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方向及其理论创新的重要抓手。本文系统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的协同演进,论证了在中国式现代化语境下坚持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理论逻辑和现实路径。论证结果表明,新型工业化理念已渗透并支撑着中国式现代化美好图景实现的各项先决条件,新型工业化的理论内涵也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与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相辅相成,并在新时代新征程继续发挥着推动中国式现代化不断前行的重要作用。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薄爱敬
劳动教育是立德树人工作的重要环节,是“五育并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劳动教育对培养新时代高素质劳动者意义重大,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课程建设是构建现代劳动教育体系的重要环节。面对当前劳动教育课程建设中存在的课程理念滞后、课程规范缺失、课程资源困乏、课程保障不足、课程职责模糊等问题,建议高职院校遵循规范、特色、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四维度”逻辑路径,以期达到劳动教育课程建设实效。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劳动教育课程 逻辑路径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宁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其中蕴藏着构建城乡经济共同体,推动城乡经济共同繁荣的价值底蕴。城乡经济共同体与共同富裕本质上存在统一性:共同富裕彰显着城乡经济共同体的价值追求,城乡经济共同体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理解城乡经济共同体构建的逻辑向度需基于城乡经济发展演绎脉络的历史逻辑、城乡发展失衡积重难题的现实逻辑以及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旨归的实践逻辑予以把握。在实践进路上,城乡市场一体化、资源配置均衡化、产业发展融合化与经济形态共生化是理解城乡经济共同体构建的四重维度,支撑着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为此,构建城乡经济共同体亟需统一城乡要素市场,提升城乡生产要素配置水平;促进资源均衡配置,强化城乡资源的互通与交融;推动城乡产业融合,促进城乡产业链条双向延伸;优化城乡经济结构,营造城乡经济相融相生格局。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张京祥 胡航军
研究目的:探索高质量发展目标与空间规划的逻辑关联,明晰空间规划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响应路径,提出高品质空间规划应当注重的若干关键维度。研究方法:文献梳理法和归纳演绎法。研究结果:(1)阐明高质量发展的政治经济学要义在于提升社会总生产的使用价值,相应要实现空间使用价值的有效提升与交换价值的合理增长。(2)指出高质量发展对空间规划的需求,以及空间规划在要素配置、空间协同、创新引领、场景营造和政策供给等方面的总体响应路径。(3)提出高品质空间规划尤其要重视若干关键维度,包括尊重科学规律、前瞻战略引领、主动弹性应变、以人为本、价值活力提升等。研究结论:空间规划是统筹发展要素配置与实体空间建设的公共政策,将多维度的高质量发展理念融入空间规划,有利于形成理想主义、理性主义和现实主义紧密融合的高品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姜长青
新中国成立后,综合考虑国内外因素,中国共产党选择了重工业优先发展的赶超战略,这一发展战略的选择决定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模式和路径。为保障这一战略的实施,我国在制度基础、农业发展、资金筹措、商业贸易、科技教育和产业布局等方面的经济探索,都是围绕建立独立的工业体系、实施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而进行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工业化取得了很大进展,对中国发展道路有着奠基性的重要贡献: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保护了国家安全;初步建立了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奠定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物质技术基础;民生得到较大改善;国际地位较快提高,国际经济交往日益密切。
关键词:
重工业 工业化发展 中国道路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崔
我国经典的工业化任务还没有完成,而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已经进入新型工业化阶段。我国既要完成经典工业化的任务,又要迎接第三次产业革命的冲击;既要加快工业化进程,又要实现工业现代化。因此,在新常态背景下以工业化的逻辑开发我国经济增长潜力的过程中,必须将传统产业的改造和新兴产业的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将新型工业化、再工业化、工业现代化结合起来。以制造业的发展和现代化为核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丽霞 李静
多数学者集中考察城市化对人力资本积累的促进效应,忽略了城市化快速发展进程对于人力资本的"侵蚀效应"。本文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考察中国城镇化率变动与高技能人力资本占比变动趋势路径,研究表明:中国城镇化率变动与高技能人力资本占比变动呈现显著倒"U"型关系。在推进城市化建设初期,高技能人力资本占比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升而快速提升,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城市化对人力资本积累产生了拐点,表现出城市化快速进程的人力资本"侵蚀效应"。与此同时,本文从城乡收入差距、城市环境和人力资本错配三个维度给出了具体解释和经济
关键词:
快速城市化 人力资本 侵蚀效应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丽霞 李静
多数学者集中考察城市化对人力资本积累的促进效应,忽略了城市化快速发展进程对于人力资本的"侵蚀效应"。本文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考察中国城镇化率变动与高技能人力资本占比变动趋势路径,研究表明:中国城镇化率变动与高技能人力资本占比变动呈现显著倒"U"型关系。在推进城市化建设初期,高技能人力资本占比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升而快速提升,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城市化对人力资本积累产生了拐点,表现出城市化快速进程的人力资本"侵蚀效应"。与此同时,本文从城乡收入差距、城市环境和人力资本错配三个维度给出了具体解释和经济政策含义。
关键词:
快速城市化 人力资本 侵蚀效应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胡海波 毛纯兵 黄速建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业化制度演变见证了中国从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跨越的伟大征程。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工业化制度在以工业革命、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辩证性为核心的马克思主义以及以中国式现代化、重工业优先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生产力发展、新型工业化为核心的中国特色工业化理论体系的指导下,经历了从以计划为导向到以市场为导向再到以发展质量为导向的历史演变,遵循了坚持党的领导和坚持实事求是的实践原则,坚定了满足人民需求和凸显中国特色的实践目标,践行了持续优化政府与市场二元主体关系以及持续互促国内国际两大市场格局的实践手段,体现了工业化的阶段属性和人民属性,取得了工业实力显著增强、产品产量居全球前列、国际竞争能力提升的伟大成就。新时代新征程,面向工业强国建设的目标,需加快建成工业大数据共享平台、优化区域工业规划制度、有效利用国内外工业资源、完善工业发展监督机制、强化创新驱动战略等。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闫志利 刘晶晶 闫志军
学校制与学徒制是我国两种主要职业教育制度,二者均存在优势与不足。培养具有高尚道德和精湛技术的现代工匠,需要融学校制与学徒制为一体,实施完整职业教育。基于默会知识、技能获得等基础理论,完整职业教育主要包括完整要素、完整知识、完整教师、完整过程四个方面。实施完整职业教育对培育技术技能人才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构建完整职业教育制度应完善不同层级技术技能人才标准,实现学校制与学徒制相互融合,加强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构建劳动者终身职业教育体系,优化现代工匠成长的外部环境。
关键词:
完整职业教育 理论逻辑 实践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