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267)
2023(20973)
2022(17608)
2021(16450)
2020(13740)
2019(31249)
2018(31138)
2017(59067)
2016(32719)
2015(36667)
2014(36383)
2013(35641)
2012(32859)
2011(29696)
2010(29834)
2009(27460)
2008(26553)
2007(23455)
2006(20704)
2005(18486)
作者
(96052)
(79671)
(79230)
(75336)
(51099)
(38384)
(35874)
(31168)
(30624)
(28659)
(27218)
(27180)
(25719)
(25367)
(24582)
(24574)
(23885)
(23686)
(23001)
(22934)
(20127)
(19883)
(19507)
(18306)
(17971)
(17844)
(17742)
(17737)
(16112)
(15727)
学科
(131721)
经济(131580)
管理(87032)
(83666)
(66605)
企业(66605)
方法(55121)
数学(47765)
数学方法(46982)
中国(38352)
(38216)
地方(33658)
业经(30423)
(29895)
(29381)
农业(25748)
(24265)
贸易(24247)
(23422)
(23261)
理论(21536)
环境(20797)
(20366)
银行(20289)
技术(20108)
(20107)
(20061)
金融(20057)
(19431)
(18047)
机构
学院(453635)
大学(453060)
(175508)
管理(171759)
经济(171593)
研究(159123)
理学(147750)
理学院(145948)
管理学(142814)
管理学院(142015)
中国(118566)
科学(102932)
(99716)
(84052)
(82062)
(78864)
研究所(75059)
业大(73361)
中心(72259)
(71171)
农业(65987)
北京(63121)
(62527)
财经(62390)
师范(61766)
(58034)
(57056)
(56547)
经济学(51847)
技术(50733)
基金
项目(311262)
科学(241752)
研究(222175)
基金(221695)
(196168)
国家(194501)
科学基金(164802)
社会(137514)
社会科(130075)
社会科学(130038)
(123549)
基金项目(117140)
自然(109177)
自然科(106596)
自然科学(106565)
自然科学基金(104563)
(104485)
教育(102729)
资助(92033)
编号(90981)
成果(73431)
重点(70713)
(69112)
(66581)
课题(64108)
(64018)
创新(59808)
科研(59654)
计划(57887)
大学(56625)
期刊
(197597)
经济(197597)
研究(131755)
中国(94427)
学报(79717)
(76721)
科学(70561)
管理(63802)
大学(59064)
(58752)
教育(55624)
学学(55449)
农业(52672)
(40891)
金融(40891)
技术(40318)
业经(34545)
经济研究(31340)
财经(29288)
(27975)
问题(26027)
图书(25132)
(25079)
科技(23055)
(22726)
资源(21680)
技术经济(21352)
业大(20967)
统计(20476)
商业(20325)
共检索到6810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赵立元  
以"新苏南模式"影响下的南京市江宁区和"浙江模式"影响下的宁波市鄞州区为例,研究不同工业化模式对"撤县设区"型大都市郊区发展的影响及内在机制。对比发现两者在经济社会发展、空间管理与利用方面均存在差异。探究其内在的逻辑机制,认为在经济全球化的共同背景下,"新苏南模式"影响下的大都市郊区在企业型政府主导下,通过开发区建设吸引大型外资企业入驻,实现了产业嫁接跨越式发展,表现出增长友好与财政友好特点,以区层面为主的空间管理集权和产业空间利用集中是自我强化的结果。"浙江模式"影响下的大都市郊区,政府干预较弱,表现为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逯百慧  王红扬  冯建喜  
随着苏南地区市场化与全球化程度不断加深,地方政府的公司主义特征日益凸显,资本正悄然进入乡村开发领域,资本本身的循环积累主导了乡村转型过程。哈维的"资本三级循环"理论揭示了资本循环的规律,为苏南大都市近郊乡村转型构建了一个新的解析视角。基于这一视角,以南京市江宁区为例,透视其乡村变迁过程,发现其演化大致经历了哈维所认为的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即资本初级循环、资本次级循环、资本第三级循环。资本初级循环表现在资本投入在产业间从农业向工业领域的转移,资本次级循环表现在资本从产业领域向空间的转移,资本第三级循环表现为资本向社会领域的转移,不同的阶段江宁区乡村聚落呈现出不同的空间特征。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梁流涛  刘涛  
农户兼业问题在我国已经很普遍,在城市郊区尤为明显。本文选择南京市江宁区为研究对象。农户兼业能够增加农民收入,但也存在着负面效应,本文认为农户兼业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追求最大利益的必然选择;土地规模小既是农户兼业产生的原因又是农户兼业的结果。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杨卡  
通过对南京的东山、仙林和江北三个新城的深入考察和访问,并以问卷为基础,研究了新城居民在通勤行为空间上的主要表现,以及在居民通勤行为中新城和主城的空间互动机制。结果表明,一方面,新城的结构与功能影响其通勤流的空间分布,另一方面,主城和新城之间的互动关系在新城通勤空间的发展中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谢晖  胡畔  王兴平  
大都市边缘区城乡统筹作为我国城乡统筹的重要类型,具有市域统筹和区县统筹的双重内涵。本文引入"城乡融合度"概念,从大都市边缘区城乡统筹的特定内涵出发,构建了大都市边缘区城乡统筹发展水平评估模型。本评估模型由市域统筹和区(县)统筹两个层级,空间融合度、经济融合度、社会融合度、设施融合度四大系统构成,并以南京市江宁区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江宁区城乡统筹发展水平与南京主城关系密切,其城乡融合度呈现圈层分布,距离主城越近,城乡融合度越高。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周扬  
首先对开发区发展模式进行了总结,然后以南京市江宁区为例,对开发区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核心问题进行了梳理,进而讨论了相应的发展策略。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顾霞  
居家养老一直是我国90%以上的老年群体倾向的养老方式,大力发展社会养老服务,推进居家养老是各类养老政策制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受我国养老服务制度不完善、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利用落后、监管评估制度不健全、信息资源共享难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分散、割裂的养老资源较难融为一体,与多样化的养老服务需求间的矛盾日益加深,严重阻碍居家养老发展的进程。南京市江宁区"互联网+养老院"以江宁民政为依托,建立小江家护信息服务平台,实现申请、审批、派单、监管等为一体的服务体系,较好地满足了老年人多样化、个性化的养老需求,推动我国居家养老服务供给实现优化,进一步完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
[期刊] 征信  [作者] 肖振宇  耿逸文  胡东  王芷纯  
通过梳理国内外信用产品与服务推动企业发展的文献及案例,从信用贷款、信用担保、信用保险、信用承诺、信用证明、信用修复和其他信用服务7个层面分析了南京市江宁区信用产品与服务发展的现状,阐述信用产品与服务在降低江宁区企业融资成本、节约时间成本和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的经济和社会效应。在此基础上,提出“金服+征信”双平台管理、丰富多层次融资产品、优化风险分担机制、完善信用承诺制、统一信用修复标准、规范第三方信用服务机构和创新“信易+”服务场景等7条政策建议,为其他地区推行信用产品与服务提供借鉴。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赵虎  
从当前我国职住关系变化的角度入手,首先探讨了职住平衡与城乡空间结构在因果联系、有效区域和结构构成三个方面的关系。然后,结合南京市江宁区的职住实际情况,认为其存在通勤人口数量巨大、职住服用地比例失调、城市内部功能关联度较低等问题,并进一步分析了这些问题与现有空间结构之间的联系。并针对这些问题,运用城乡统筹、职住平衡的理念,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入手对江宁区的空间结构提出轴向多中心、综合城市、城乡职住单元、综合社区、快速公共交通发展几个方面的建议,以期从"质"的层面实现江宁区职、住间的平衡。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曹雪  柯长青  冉江  
本文以1986年、1996年、2002年3期TM/ETM遥感影像为数据源,利用人机交互解译的方法得到研究区3期土地利用现状图,然后采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对南京市江宁区城镇用地(包括中心城区、建制镇和工矿用地)扩展的时空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6年间城镇用地扩展数量大、速度快,但地区差异较为明显;城镇(中心城区、建制镇)是扩展的主要贡献类型,空间集聚性强,主要围绕着中心城区(原东山镇)以"圈层式"模式向外扩展,长江沿岸地区(如江宁镇)由于拥有良好的岸线资源而成为新的用地增长点;工矿用地扩展空间分异明显,表现为较强的空间离散性,扩展主要集中在研究区的东北部地区,呈显著的"轴向"扩展模式,这主...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赵茜宇  张占录  华逸龙  
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大都市郊区耕地保护将面临更大的挑战。从耕地保护缺乏经济补偿机制和动力机制出发,以北京市平谷区为例,分析基于土地发展权的设立和配置完善耕地保护相关政策的路径。研究表明:1土地发展权基于公平的理念,因规划和土地用途管制而产生;2土地发展权为耕地保护提供了一个与土地用途管制相补充的经济补偿机制;3土地发展权的初始配置需依据土地利用规划,根据相关指标确定土地发展权的初始数量;4土地发展权对耕地保护的实现路径主要体现为市场交易和政府购买。基于此,政府应通过法律、规划监管的完善和耕地保护基金的设立来构建基于土地发展权的耕地保护体系。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彭建  蒋依依  李正国  张小飞  李卫锋  岳隽  
作为衡量土地利用可持续性的重要标度,土地利用效益评价是近年来国内外城市土地研究的热点之一。从社会、经济、生态与环境等四方面建立了快速城市化地区土地利用效益评价的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构建各效益子系统的协调度评价模型。并对南京市江宁区2003年的土地利用效益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全区总体土地利用效益适中且基本协调,但各乡镇间土地利用效益及其协调性的区域差异显著。依据各乡镇土地利用总效益及其协调度的聚类分级,可将全区划分为土地利用高效协调区、高效基本协调区、高效不协调区、中效协调区、中效基本协调区、中效不协调区与低效基本协调区等七大土地利用效益类型区,并分析了其区域差异的空间...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龚锐  王文静  王宏  
大运量、便捷高效的轨道交通系统,对于大都市郊区交通发展和土地开发具有重要作用,有助于推动郊区融入大都市中心城区一体化发展,支撑郊区的社会经济和客流通勤联系。在分析轨道交通建设对大都市郊区发展作用的基础上,总结了钟摆型布局、串珠型布局、环线+放射布局、网络型布局四种郊区轨道交通布局模式,并采用定性和定量结合的方法,以重庆綦江区为例,综合分析确定其轨道交通建设模式选择和发展策略。本研究对于我国快速发展的大都市郊区轨道交通规划建设和空间布局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张媛媛  卢道典  陆嘉  
文章利用文献梳理、参与式观察、深度访谈等研究方法,以溪头村为典型案例展开大都市郊区乡村旅游发展的实证研究。溪头村旅游起源于"驴友"自发组织的"影古线"徒步游,游客数量日益增加,带动了乡村发展。当前,溪头村也正面临乡村公共设施不足、服务层次偏低、旅游产品特色不明显、旅游监管体制机制滞后、乡村传统文化景观风貌受到冲击等突出问题。在国家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建议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进步与思维变换,通过转变发展模式、完善服务设施、整合区域资源、科学编制规划、创新体制机制等措施,推动溪头村旅游业发展的转型与升级。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吕蕾  周生路  任奎  
城市边缘地区内部建设用地扩张空间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是当前城市用地空间扩展研究的薄弱环节。以南京市江宁区为例,构造城市扩张综合指数(UICI)反映城市边缘区内部建设用地扩张的空间差异,并按计算结果将各镇(街道)城市用地扩张归纳为剧变型、快变型、缓变型及相对稳定型4种类型。在建立城市用地扩张影响因素因子体系的基础上,运用主成分分析与通径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得出以下结论:推动城市边缘区建设用地扩张的因素中科技水平是决定因素,经济水平、人口状况间接影响大于直接影响;主城关联因素不可忽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