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631)
- 2023(16962)
- 2022(14376)
- 2021(13621)
- 2020(11269)
- 2019(25980)
- 2018(25713)
- 2017(48310)
- 2016(26460)
- 2015(29851)
- 2014(29646)
- 2013(28899)
- 2012(26797)
- 2011(24157)
- 2010(23729)
- 2009(21953)
- 2008(21631)
- 2007(18780)
- 2006(16535)
- 2005(15102)
- 学科
- 济(106678)
- 经济(106558)
- 管理(75253)
- 业(69473)
- 企(56797)
- 企业(56797)
- 方法(46836)
- 数学(40400)
- 数学方法(39925)
- 中国(32197)
- 农(29041)
- 财(26630)
- 业经(24082)
- 学(23306)
- 贸(21143)
- 贸易(21130)
- 易(20615)
- 地方(20414)
- 制(19897)
- 环境(19571)
- 农业(19090)
- 和(16982)
- 银(16655)
- 理论(16638)
- 银行(16612)
- 务(16430)
- 融(16370)
- 金融(16369)
- 财务(16353)
- 财务管理(16320)
- 机构
- 大学(374120)
- 学院(367683)
- 济(152770)
- 经济(149706)
- 管理(143191)
- 研究(131420)
- 理学(123611)
- 理学院(122208)
- 管理学(120057)
- 管理学院(119411)
- 中国(99996)
- 京(81682)
- 科学(80143)
- 财(68676)
- 所(66165)
- 研究所(60355)
- 农(59473)
- 中心(59174)
- 财经(55031)
- 业大(53912)
- 江(52512)
- 北京(52293)
- 经(50445)
- 范(49549)
- 师范(49104)
- 院(47887)
- 经济学(46703)
- 农业(46458)
- 州(42470)
- 经济学院(42099)
- 基金
- 项目(252097)
- 科学(198550)
- 基金(185131)
- 研究(184258)
- 家(162344)
- 国家(161036)
- 科学基金(137623)
- 社会(117280)
- 社会科(111134)
- 社会科学(111104)
- 基金项目(97397)
- 省(94159)
- 自然(88780)
- 自然科(86756)
- 自然科学(86735)
- 自然科学基金(85175)
- 教育(83345)
- 划(80775)
- 资助(76490)
- 编号(74001)
- 成果(60680)
- 部(56492)
- 重点(56480)
- 发(53506)
- 创(51620)
- 课题(50279)
- 国家社会(49535)
- 教育部(48472)
- 创新(48280)
- 科研(48232)
- 期刊
- 济(165864)
- 经济(165864)
- 研究(112283)
- 中国(73587)
- 学报(60673)
- 科学(55495)
- 农(54507)
- 管理(53438)
- 财(51672)
- 大学(46430)
- 学学(43109)
- 教育(42049)
- 农业(38264)
- 融(32324)
- 金融(32324)
- 技术(30954)
- 财经(27163)
- 经济研究(27105)
- 业经(24620)
- 经(23386)
- 图书(22476)
- 问题(21798)
- 业(21211)
- 贸(19442)
- 世界(18349)
- 理论(18083)
- 国际(17712)
- 技术经济(17709)
- 科技(17419)
- 版(17318)
共检索到5544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孙爱军 方先明
中国传统工业化发展模式导致高能耗、高污染。本文将工业生产总值、用电量、环境污染等纳入一个分析框架,构建面板数据误差修正模型,应用我国30个省域2000~2009年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省域层面的用电量变化是工业经济增长的原因,工业污染对工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具有时滞性,三者之间存在长期动态均衡关系,说明工业经济增长不以电力需求无限增加为前提,也不以污染无限加重为结果,各省应积极实施节电减排措施,以顺利实现新型工业化。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何禹霆 王岭
通过1997~2010年中国31个省际面板数据,经验分析城市化和外商直接投资对环境污染的影响,结果表明:城市化与工业废水排放量之间存在显著的正U型关系,且拐点为62.05%,但对其他环境污染的影响并不显著;外商直接投资的增加显著提高工业废水排放量;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总产值比重的增加能够显著降低环境污染;国有工业产值占总产值比重的增加能够显著降低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工业烟尘排放量和工业粉尘排放量,但对工业废水排放量和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的影响并不显著。基于以上研究结果,提出如下政策建议:现时期应加快城市化进程,在城市化率接近62.05%的情况下适度放缓其进程;适度降低对外商企业的优惠政策及外商直接投...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鹏 陈卫民 李雅楠
本文基于市场化视角,利用省际面板数据对外商直接投资、环境污染、当地市场化水平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外商直接投资恶化了我国的生态环境,但是外商直接投资对环境的影响依赖于各地的市场化水平,市场化水平较高的地区,外商直接投资能够改善区域的环境质量,而在市场化发展滞后的地区,外商直接投资却恶化了当地生态环境。换言之,随着市场化的深入推进,外商直接投资将会逐渐改善流入地的环境。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 市场化 环境污染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韩清 张晓嘉
工业集聚是否加剧了环境污染?这种发展形式是否具有可持续性?本文从产业专业化集聚角度出发,探讨产业专业化集聚和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问题。通过对2003-2020年中国27个工业2位码行业面板数据所进行的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产业专业化集聚对环境污染存在显著抑制作用,这一结论在3位码行业层面也同样成立。为解决模型内生性问题,本文还使用了德国分行业空间基尼系数作为工具变量,进行稳健分析,其结论仍然成立。此外,产业专业化集聚通过三种机制: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技术溢出影响工业污染排放。其中,产业专业化集聚通过扩大产业规模加重了工业污染排放,但通过调整产业污染结构和绿色技术革新降低污染排放。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阚大学 吕连菊
本文构建空间动态面板模型,运用空间纠正系统GMM法实证发现要素市场扭曲和环境污染均存在空间自相关,环境污染存在空间溢出效应;要素市场扭曲程度越高,环境污染越严重,要素市场扭曲延迟了经济规模和行业结构与环境污染成倒U型的临界点的到来,不利于环境质量改善;分区域和分行业类型,要素市场扭曲均加剧了三大地区和三类行业环境污染,但要素市场扭曲对东部地区和技术密集型行业的环境污染影响最小,要素市场扭曲通过抑制技术进步、行业结构升级、能源效率提升和加剧腐败提高了东部地区和技术密集型行业的环境污染程度,通过影响经济规模、增加出口、吸引外资减少了东部地区和技术密集型行业的环境污染,而要素市场扭曲通过上述渠道导致...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魏龙 潘安
论文沿用经典EKC分析框架,在现有资源型城市环境污染研究基础上加入了出口贸易开放度、利用外资水平、研发水平及污染治理水平等因素。分析基于2005—2012年中国285个地级城市(包括115个资源型城市和170个非资源型城市)的面板数据,考虑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使用固定效应模型和工具变量GMM估计的方法,实证考察了出口贸易和FDI是否加剧了资源型城市的环境污染。研究表明,出口贸易显著地加剧了中国资源型城市的环境污染,FDI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环境污染;中国主要地级城市的人均收入和环境污染呈"倒U型"的库兹涅茨关系;环境影响因素对各类资源型城市污染排放产生的作用具有异质性,原因在于不同类型城市存...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杜江 刘渝
对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假说进行了扩展,选取1998~2005年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构建了6类环境污染指标同城市化水平及控制变量间的计量模型,并运用Eviews软件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4类污染物同城市化水平之间存在倒U形曲线关系,另外2类污染物同城市化水平之间存在正U形曲线关系,目前中国大体上已经进入U形曲线的右半段,但由于地区发展差距的存在,各地进入曲线右半段的时间不同;控制变量的加入不仅改变了转折点出现的时间,而且改变了某些污染指标同城市化水平之间的U形曲线关系;贸易开放并不一定造成环境的恶化,"污染天堂"假说在中国不成立;产业结构变动是造成环境污染的重要因...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彭水军 张文城 曹毅
本文基于2005-2010年中国251个地级城市的面板数据,采用动态面板模型和系统GMM估计方法,实证分析了贸易开放所引致的结构效应对中国三类地方性污染物排放量及其排放强度的影响。结果显示,贸易开放度提高有助于降低烟尘的排放量,而对二氧化硫和废水排放量以及三类污染物的排放强度也都存在负向影响但在统计上均不显著。从弹性值来看,贸易开放的结构效应对中国环境污染的影响普遍较小,而经济增长的规模和技术效应、直接结构效应以及经济活动强度是影响各类污染物排放水平的主要因素。"通过引入交叉项进一步识别决定贸易结构效应的比较优势来源,结果发现,对于二氧化硫和烟尘指标,存在贸易开放带来的污染避风港效应,但由于同...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屈小娥
本文以中国省级经济单元为分析对象,以环境污染为研究中心,基于"纵横向"拉开档次法的动态综合评价原理,通过构建具有"三维"特征的环境污染动态综合评价模型,计算了各省1990-2009年的环境污染综合指数,研究了影响环境污染变动的决定因素。结论认为,在样本考察期内,污染物排放最少(即环境质量最好)的省份依次为:青海、天津、北京、宁夏、新疆、甘肃、上海、吉林、福建、云南,这10个省份的环境污染综合指数都在1.50以下;要完成"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排放比2010年下降8%的减排目标,四川、河北、山东、辽宁、山西、江苏、河南、广东、湖南、广西是重点监控省份。分地区看,西部地区环境污染最小,依次为中部和东部...
关键词:
综合评价 环境污染 影响因素 结论及建议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刘年康 汪云桥 皮天雷
实现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脱钩",是从源头上提高环境质量的治本之策。本文采用脱钩分析领域最新的差分回归系数法,对1990—2010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进行了分析,探讨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的脱钩关系及其时间和空间演变趋势。结果显示近二十年内绝大多数的省份没有实现过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的"绝对脱钩"状态,经济增长依赖于环境污染;时间分解中发现脱钩关系呈现明显的周期性特点,整体而言"未脱钩"和"相对脱钩"状态交替产生;区域分解中发现脱钩关系呈现空间聚集差异性,东部相对处于未脱钩状态多于西部,中部次之,而且脱钩关系呈现出明显的跨区域的时间一致性特点。
关键词:
环境污染 脱钩分析 经济增长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邹非 朱庆华 王菁
以2001~2011年中国大陆地区31个省份为基础样本库,考察了各省份实现GDP增速与预期目标之间的差距对其环境污染的影响,以及公众参与度与法制化程度的调节机制,得出以下研究结论:首先,各省份实现GDP增速与预期目标之间的差距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存在一种倒"V"型的关系:当某省份实现GDP增速超出预期目标时,当前优良的绩效表现将导致当地政府与外界对该地区未来GDP增长有更高的期望,实际GDP增速高于预期目标程度越大,二氧化硫排放量越大;而当某省份未实现GDP增速预期时,实现GDP增速低于预期目标程度越大,二氧化硫排放量越大。其次,以环境为代价,短期内提高GDP增长的行为,可能受制于公众参与度和法制...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许和连 邓玉萍
通过构建环境污染综合指数,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对2000~2009年FDI及环境污染在我国各省域的分布格局及空间动态跃迁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我国省域FDI和环境污染均存在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两者在地理分布上具有明显的"路径依赖"特征并形成了不同的集聚区域,目前FDI高值集聚区一般是我国环境污染的低值集聚区,FDI低值集聚区却是我国环境污染的高值集聚区。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采用空间误差模型和空间滞后模型实证分析了FDI对我国环境污染的影响,研究表明FDI在地理上的集群有利于改善我国的环境污染,从整体上来说"污染天堂"假说在中国并不成立,但不同来源地的FDI对区域环境污染的影响程度存在显著的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张先锋 韩雪 吴椒军
利用2000~2010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对环境规制与碳排放中可能存在的"倒逼效应"与"倒退效应"进行了理论与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倒逼效应"不显著,即我国目前环境规制的政策手段未能有效地通过促进技术创新进而减少碳排放;环境规制强度在一定范围内对经济增长起促进作用,但当环境规制强度超过一定限度后,"倒退效应"起作用,即过强的环境规制会对经济增长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
关键词:
环境规制 碳排放 倒逼效应 倒退效应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王笳旭 冯波 王淑娟
城乡收入不平等和人口老龄化是当前中国面临的两大重要挑战,老龄化及其分布是否加剧城乡收入不平等亟需深入研究。利用中国30个省份2000—2014年的面板数据,通过静态固定效应回归和动态差分GMM方法系统考察了人口老龄化对城乡收入不平等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城乡人口老龄化系数比对城乡收入不平等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人口老龄化对城乡收入不平等的拉大作用既来自于城乡少儿抚养系数比,也来自于城乡老年抚养系数比;人口老龄化对城乡收入不平等的效应具有显著的地区差异,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地区老龄化深化的作用效果越大。研究结果揭示了二元经济条件下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部门流动对重塑城乡人口年龄结构并进而缓解城乡收入不平等的重要机制作用。据此,本文提出了应对人口老龄化不利影响的相关政策启示。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王笳旭 冯波 王淑娟
城乡收入不平等和人口老龄化是当前中国面临的两大重要挑战,老龄化及其分布是否加剧城乡收入不平等亟需深入研究。利用中国30个省份2000—2014年的面板数据,通过静态固定效应回归和动态差分GMM方法系统考察了人口老龄化对城乡收入不平等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城乡人口老龄化系数比对城乡收入不平等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人口老龄化对城乡收入不平等的拉大作用既来自于城乡少儿抚养系数比,也来自于城乡老年抚养系数比;人口老龄化对城乡收入不平等的效应具有显著的地区差异,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地区老龄化深化的作用效果越大。研究结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财政压力加剧了边界空气污染吗——基于地级市微观面板数据的经验证据
中国高耗能产业及其环境污染的区域分布——基于省际动态面板数据的分析
FDI对东道国环境污染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我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分析
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来自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证据
腐败加剧了中国的环境污染吗——基于省级数据的检验
贸易开放、劳动力流动与城镇劳动者性别工资差距——来自1992-2009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经验证据
考虑技术进步偏向性的全要素生产率分解及其演变——来自1992~2009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经验依据
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区域差异研究
产业集聚加剧了环境污染吗?——基于外商直接投资视角
中国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关系的实证分析——来自1990-2005年省级面板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