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768)
2023(10679)
2022(8361)
2021(7748)
2020(6456)
2019(14632)
2018(14307)
2017(28095)
2016(14707)
2015(16482)
2014(16211)
2013(15352)
2012(13210)
2011(11365)
2010(10648)
2009(9432)
2008(8617)
2007(7036)
2006(5873)
2005(4788)
作者
(37492)
(31244)
(31239)
(29818)
(19818)
(14822)
(14211)
(12365)
(12190)
(10712)
(10582)
(10557)
(9780)
(9669)
(9457)
(9402)
(9289)
(9163)
(9053)
(8909)
(7570)
(7438)
(7329)
(7277)
(7127)
(7006)
(6730)
(6650)
(6136)
(6099)
学科
(59900)
经济(59840)
管理(41604)
(40352)
(32848)
企业(32848)
方法(29039)
数学(26072)
数学方法(25736)
(17434)
中国(16928)
(14738)
业经(14364)
农业(11577)
地方(11570)
(9635)
贸易(9631)
(9471)
财务(9430)
财务管理(9412)
(9384)
技术(9363)
(9311)
(9273)
环境(8978)
企业财务(8953)
理论(8936)
(8392)
(8235)
产业(8029)
机构
学院(194583)
大学(193904)
(82500)
经济(81088)
管理(80044)
理学(70744)
理学院(70092)
管理学(68849)
管理学院(68487)
研究(58738)
中国(43189)
(38225)
(35556)
科学(34364)
财经(29781)
中心(28715)
业大(27993)
(27864)
(27470)
(27190)
经济学(26559)
(26062)
(25042)
师范(24798)
经济学院(24183)
研究所(24022)
财经大学(22608)
北京(22499)
(21943)
农业(21592)
基金
项目(144466)
科学(116756)
基金(108055)
研究(107054)
(93403)
国家(92667)
科学基金(82095)
社会(71577)
社会科(68054)
社会科学(68041)
基金项目(57574)
(55978)
自然(52101)
自然科(51003)
自然科学(50993)
自然科学基金(50056)
教育(49824)
(46939)
编号(42644)
资助(42114)
(32537)
重点(32431)
成果(32402)
(31332)
(31063)
国家社会(30954)
创新(29049)
教育部(28865)
人文(28503)
课题(28188)
期刊
(81648)
经济(81648)
研究(51881)
中国(32266)
管理(29007)
(27478)
学报(26760)
科学(26201)
(25669)
大学(21984)
学学(20820)
教育(19105)
技术(18649)
农业(17542)
业经(14957)
(14534)
金融(14534)
财经(14348)
经济研究(13468)
(12411)
问题(11555)
技术经济(9364)
(8924)
(8918)
科技(8841)
现代(8719)
商业(8672)
理论(8668)
统计(8609)
(8234)
共检索到2629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郭进  徐盈之  
基于城镇化扭曲视角,论证和分析了城镇化扭曲对工业化弱质的作用机制和影响效应。研究发现,扭曲的城镇化可以通过增加廉价低技能的劳动力供给、诱惑地方政府干预工业企业发展、降低工业企业的创新活力来加剧工业化的弱质性。人力资本可以弱化城镇化扭曲对工业化弱质的影响效应,而工业产能过剩和工业制成品出口则产生加剧作用。同时,在不同的地理区位和行政区划分下,城镇化扭曲对工业化弱质的影响效应还呈现出显著的差异性。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郭进  徐盈之  
现有关于中国服务业滞后的研究多基于经济活动视角,未能充分重视社会结构方面的因素。文章从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两个方面分析了服务业滞后的现实依据,并基于城镇化扭曲视角,论证和分析了城镇化扭曲对服务业滞后的作用机理和影响效应。研究指出:扭曲的城镇化会通过增加低技能的劳动力供给、扩大土地财政规模和降低城镇创新活力来加剧生产性服务业的滞后状况,通过增加低技能的劳动力供给、扩大土地财政规模和抑制城镇消费潜力来加剧生活性服务业的滞后状况。同时,全球价值链地位可以调节城镇化扭曲对生产性服务业滞后和生活性服务业滞后的影响效应。据此,文章从矫正城镇化扭曲入手,对如何推动服务业发展和新型城镇化建设提出了对策建...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阚大学  
现有研究较少关注中国要素市场扭曲这一特征事实对城镇化效率的影响。本文构建空间动态面板模型,运用空间纠正系统GMM法实证发现要素市场扭曲和城镇化效率均存在空间自相关,城镇化效率存在空间溢出效应;要素市场扭曲程度越高,城镇化效率越低,要素市场扭曲通过抑制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升级、资源利用效率提升、人力责本增加、金融深化以夏加剧环境污染,提高非期望产出降低了城镇化效率,通过促进基础设施建设与经济增长提高了城镇化效率;分区域和分城市类型,要素市场扭曲均降低了三大区域和三类城市城镇化效率,但要素市场扭曲对东部地区和地级以上城市城镇化效率的负面影响较小,对中西部地区、地级市和县级市城镇化效率的负面影响较大。...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郭进  徐盈之  顾紫荆  
经济发展与社会结构变迁之间的矛盾运动关系表明,扭曲的城镇化发展模式是造成我国产业发展低端锁定的重要的社会结构原因。文章将我国的产业发展低端锁定问题拓展至工业化弱质和服务业滞后两个部门,将城镇化扭曲投影到城镇化建设的动因扭曲、主体扭曲和功能扭曲三个维度,构建"两部门-三维度"分析框架,采用典型化事实与评价指标体系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我国产业发展低端锁定的困境,并构建PLS-SEM结构方程模型,实证探讨了矫正城镇化扭曲,实现我国产业发展低端解锁的路径选择。研究结论表明,我国的工业化弱质问题表现为结构演进受阻和效率提升缓慢,我国的服务业滞后问题表现为生产性服务业的配套生产能力和生活性服务业的保障消费能力不足。改善地方财税制度可以显著地降低土地城镇化水平,加强对农民工劳动技能和素质的培养可以显著地降低农民工城镇化水平,在供给侧提升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可以显著地降低城市病水平,进而矫正我国城镇化建设的动因扭曲、主体扭曲和功能扭曲。矫正城镇化扭曲对于改善我国工业化弱质和服务业滞后问题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可以推动我国产业发展的低端解锁。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胡尊国  王耀中  尹国君  
中国地区及城乡收入差距随城镇化率提高反而扩大的现象,可能与人口和土地制度影响了庞大的转移劳动力人群消费和流动偏好有关。此外,落后地区不可贸易服务业部门就业比重正逐渐扩大,但是该部门因其产品非贸易性质难以获得与可贸易部门生产率相同程度的提高,不可贸易部门生产率的增加直接转变成非贸易品价格下降,从而城镇化对经济收敛的作用并不明显。本文首次构建农业、可贸易、不可贸易及劳动力资源四部门均衡模型,讨论由恩格尔消费周期收入效应和相对生产率替代效应驱动落后地区结构转型现象,并通过劳动力跨部门匹配均衡和实验经济学模拟方法发现:(1)城镇化率与制造业(或可贸易服务业)比重是否相关是有条件的,只要初始可贸易部门就...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谢利平  
城镇化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当前中国城镇化达到了53.73%,由于城镇化还具有相当大的空间,因此很多学者担心城镇化会带来能源消费的大量提升,影响能源安全。本文通过详实的数据和分析,说明了中国的能源消费最大的决定因素不是城镇化,而是工业化,工业和其中的制造业是中国能源消费的主导因素,决定了中国能源消费的增长和变动,城镇化并不会带来能源消耗的大幅上升,工业化的结构变动才是能源消费的主导因素。因此,城镇化战略并不会影响我国的能源安全,甚至能够促使能源效率的提升提高我国能源消费的质量,使中国的能源消费集约化。因此我们需要进行工业升级和科技创新,并进行结构升级,从而降低能源消费强度,缓解能源供求...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胡莲  易鸣  
基于1997-2016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利用交互项模型、分组回归检验和面板门槛模型实证检验了金融集聚影响城镇化水平的要素价格扭曲门槛效应。结论表明,金融集聚与城镇化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在存在要素价格扭曲的情况下,金融集聚阻碍了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具体而言,交互项回归表明,要素价格扭曲和金融集聚的交互影响显著抑制了城镇化水平提升;分组回归表明,要素价格扭曲越高,金融集聚对城镇化的抑制作用越强;门槛回归表明,金融集聚和城镇化之间存在双资本格扭曲门槛、单劳动力价格扭曲门槛和双要素价格扭曲门槛,当要素价格扭曲跨越第一个门槛值时,金融集聚对城镇化产生显著的抑制作用。因此,要素市场扭曲影响了金融系统作用的发挥,要实现金融发展支持城镇化的作用,纠正要素市场扭曲是当务之急。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慧慧  胡秋阳  张云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不同区域间城市化和镇化发展存在较大差异,其中东部地区城市化与镇化并重,中西部地区镇化快于城市化,东北地区镇化水平偏低。从省级层面来看,人口城市化与镇化之间的关系由正相关逐渐转为负相关,反映出城市化与镇化间并没有实现良好的协同发展。在此过程中,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协调性表现出先恶化后改善的趋势,其改善的时间节点在2005年前后。同时,由于镇化与工业化的正向互动不断增强且与城市化的竞争关系逐步显现,导致镇化与"两化"协调性间的关系渐趋负向。未来城镇化发展的战略布局,应明确城市化与镇化分工定位,通过促进产业结构升级转型为城市化发展培育新动能。同时,打破行政化分割,促进区域间融合发展,推动国内大循环。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刘航  孙早  
城镇化与产业发展不对称是中国式城镇化的重要特征。受特定的政绩考核观影响,城镇化通常被地方政府视为实现政绩的抓手,使得城镇化脱离产业演进规律而过快推进,造成低技能劳动力过度供给,反过来迫使地方政府要求企业选择有利于充分就业的产能决策,从而导致制造业产能过剩。本文利用2001—2012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检验了城镇化与制造业产能过剩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城镇化脱离产业规律而过快推进,迫使地方政府从财政、贷款、土地等方面加大对企业的干预,最终导致产能过剩;技术进步和提高要素配置效率可以弱化过快的城镇化对产能过剩的刺激作用。本文的政策含义是:新型城镇化道路必须坚持产城紧密结合的原则,适当弱化地方政府在城...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宋炜  周勇  
本文在要素替代框架下构建了一个有关偏向型技术进步的超越对数成本函数模型,利用2000-2014年中国省级空间面板数据估计了偏向型技术进步对城镇化扭曲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资本和能源偏向型技术进步对城镇化均存在着显著的扭曲效应,劳动偏向型技术进步则对城镇化扭曲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而中间品偏向型技术进步对城镇化的扭曲效应不显著。本文的研究表明,由单纯的要素驱动转向以创新驱动为主是城镇化发展的客观要求,技术进步遵循具有比较优势的创新资源,本质上是有利于城镇化发展的。产业政策的潜在收益在于,若技术进步的要素偏向与城镇化发展之间的配置结构得以有效改善,则能够促进二者建立良性互促共进的长效机制,进而实现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宋炜  周勇  
本文在要素替代框架下构建了一个有关偏向型技术进步的超越对数成本函数模型,利用2000-2014年中国省级空间面板数据估计了偏向型技术进步对城镇化扭曲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资本和能源偏向型技术进步对城镇化均存在着显著的扭曲效应,劳动偏向型技术进步则对城镇化扭曲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而中间品偏向型技术进步对城镇化的扭曲效应不显著。本文的研究表明,由单纯的要素驱动转向以创新驱动为主是城镇化发展的客观要求,技术进步遵循具有比较优势的创新资源,本质上是有利于城镇化发展的。产业政策的潜在收益在于,若技术进步的要素偏向与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潘锦云  姜凌  丁羊林  
良性发展的城镇化促进工业化转型升级,有助于实现城镇和产业融合发展,但我国城镇化在理论认识上存在"去工业化"等误区,在实践中存在伪城镇化等现象。我国城镇化畸形发展带来的诸多弊端,不仅成为制约工业化升级发展的因素,也已经成为发展新型城镇化的障碍。只有把握好中级水平的工业化和城镇化同步发展关系,处理好产城融合发展新理念对城镇化和工业化发展提出的新要求,协调好城镇化和工业化在新"四化"中的作用,才会在同步推进城镇化和工业化中实现产城融合发展。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雷潇雨  龚六堂  
本文将企业集聚效应和土地财政引入城市经济模型,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土地出让行为对地方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影响。理论分析表明,城市地方政府最优的土地出让策略是低价出让工业用地、高价出让商住用地,来降低企业成本并增加财政收入和公共支出,共同达到吸引企业、促进生产并推动城镇化的目的。基于全国18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2003~2008年数据的实证研究显示,这一土地出让策略基本有效,但其效果随着城市的集聚效应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而逐渐减弱,城市间地租竞争也可能对彼此的工业发展和城镇化产生不利影响。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毛其淋  
要素市场扭曲是中国转型时期对内市场化改革过程中遗留下来的特殊产物,而在对外开放方面,中国施行了以削减关税税率为主要内容的贸易政策改革,贸易自由化程度日益加深。本文使用1998~2007年高度细化的企业层面微观数据,在贸易自由化的背景下考察要素市场扭曲对工业企业生产率的影响。结果发现:要素市场扭曲对工业企业生产率的提高产生了显著的抑制作用,要素市场扭曲不仅抑制了企业内部生产率的提高,而且还显著地降低了跨企业的资源配置效率;持续的贸易自由化显著地提高了企业生产率,并且对要素市场扭曲具有一定的矫正作用。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刘晨跃  徐悦  徐盈之  
为了探究中国雾霾污染较为严重、治理成效欠佳且易于反复的原因,同时注意到要素市场扭曲对社会发展可能产生的影响,从微观和中观层面考察了要素市场对雾霾污染的影响机制与路径。研究结果发现:要素市场扭曲偏向性是影响中国雾霾污染的重要原因,中国各地区不同程度的雾霾污染依赖要素市场扭曲的偏向度;全国整体层面企业维度偏向于国有企业的要素市场扭曲,主要通过规制弱化效应和产权锁定效应影响雾霾污染;行业维度偏向于重化工业的要素市场扭曲,主要通过产能低端化效应影响雾霾污染,并不能通过结构粘滞效应来影响雾霾污染。伴随着市场化程度的提高,要素市场扭曲偏向性作用于雾霾污染的机制与路径表现出不同的特征与规律,此外在不同的区域、污染程度、发展水平和阶段,其影响机制与路径还有着严重的异质性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