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378)
2023(9277)
2022(7545)
2021(6888)
2020(5895)
2019(13605)
2018(13459)
2017(25733)
2016(14393)
2015(16254)
2014(16637)
2013(16443)
2012(15187)
2011(13679)
2010(13952)
2009(13097)
2008(13391)
2007(12425)
2006(10936)
2005(9965)
作者
(43811)
(36791)
(36616)
(35237)
(23132)
(17544)
(16776)
(14385)
(13771)
(13015)
(12525)
(12143)
(11707)
(11583)
(11532)
(11396)
(11394)
(10759)
(10588)
(10579)
(9246)
(9137)
(9003)
(8428)
(8315)
(8313)
(8240)
(8114)
(7472)
(7448)
学科
(61930)
经济(61870)
(39783)
管理(39537)
(28278)
企业(28278)
方法(26857)
数学(23520)
数学方法(23298)
(23133)
中国(17651)
农业(16188)
(15092)
业经(14336)
(14330)
地方(13767)
环境(12614)
(11515)
(10740)
贸易(10738)
(10411)
(10035)
(9433)
(9189)
银行(9159)
理论(9031)
(8944)
(8793)
金融(8791)
(8774)
机构
学院(212225)
大学(212025)
(86632)
经济(84720)
管理(77640)
研究(74799)
理学(66240)
理学院(65438)
管理学(64176)
管理学院(63798)
中国(56012)
科学(47753)
(45358)
(41642)
(39270)
(39196)
研究所(35756)
中心(34635)
业大(34300)
(33851)
农业(32636)
财经(31017)
(29310)
师范(29012)
北京(28583)
(28032)
经济学(27083)
(26698)
(26693)
经济学院(24617)
基金
项目(139407)
科学(108571)
研究(101406)
基金(99453)
(87356)
国家(86618)
科学基金(72825)
社会(63989)
社会科(60450)
社会科学(60429)
(55487)
基金项目(52786)
(46540)
教育(46229)
自然(45873)
自然科(44657)
自然科学(44644)
自然科学基金(43837)
编号(41968)
资助(39845)
成果(34484)
重点(32320)
(31435)
(30423)
课题(29092)
(28177)
国家社会(26644)
科研(26644)
创新(26433)
教育部(25498)
期刊
(100539)
经济(100539)
研究(60483)
中国(42515)
(39186)
学报(36425)
科学(32535)
(31285)
大学(26963)
管理(26238)
农业(26059)
学学(25396)
教育(22846)
(18644)
金融(18644)
技术(18538)
业经(17486)
财经(15442)
经济研究(15092)
问题(14074)
(13931)
(13276)
(11910)
技术经济(11238)
资源(10769)
图书(10259)
(10050)
统计(9933)
理论(9806)
科技(9658)
共检索到3170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程蹊  陈全功  程兵  
生态贫困的产生有自然和人为两种原因。近20年来,生态贫困的人为原因主要是政府和企业的工业化行动。工业化引致生态贫困有三个基本过程和形式,一是工业化造成土地占用和退化,二是工业化导致地质灾害发生,三是工业化导致污染源扩大。这三个过程和形式均影响农民的生产生活,导致收入降低、生活质量下降,从而使其陷入贫困状态。在我国中西部生态保护区,各级政府应提高认识、加强监管,出台相应的政策措施,纾解工业化与生态贫困的紧张关系。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舒凯彤  韩雨霏  
适度的金融化因其有利于资本形成而具有引致增长的效应。过度金融化,不仅会改变职能资本在剩余价值分割中的地位,使产业资本、商业资本等将其利润的更大比例让渡给金融资本,还会导致产业资本、商业资本等职能资本因利润率不断趋于下降而将资本转向金融领域而加剧金融化。产业资本、商业资本等因利润率不断趋于下降会不断压低劳动者工资而减少劳动者的收入,从而加剧资本和劳动之间的对立,加剧剩余剩余价值实现的困难。金融化通过消费信贷等将劳动者收入纳入金融体系,直接剥夺了劳动者的收入,加剧了收入差距。全球金融化体系加剧了发达国家对落后国家的掠夺,形成了系统的引致贫困效应。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燕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征兵  
农民之所以贫困 :一是由于农业生产周期相对固定 ,生产速度难以较快提高 ;二是农产品的功能稳定 ,在没有功能变化的条件下 ,消费者有意无意抵制其价格上涨 ;三是农产品关系国计民生 ,政府不允许其价格上涨过高 ;四是随着社会发展 ,人们要求丰衣足食 ,这又以少量过剩为前提 ,供过于求 ,将导致农产品价格下跌 ;五是农业生产力提高缓慢 ,依靠效率提高来增加收入相对艰难。因而农业难以依靠自身摆脱贫困 ,农民脱贫的希望在于非农行业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梁君思  
价值是行为的先导,我国农村贫困地区的可持续减贫实践中,有正义、和谐以及发展三个基本的价值取向。因而,正确认识和运用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减贫有着内在价值取向的一致性,在追求正义、和谐和发展的生态价值取向下,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谐发展,将生态保护与经济开发统一于可持续减贫的实践中。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刘孝斌  
以中国自临近工业化后期以来的省级面板数据为样本,对工业化后期生态化与贫困化的实证关系进行阶段性审视。结果发现:贫困化对生态化的影响在全国总体、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呈现出较大的差异性;生态化对贫困化的影响在全国总体、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呈现出一致性,皆为正向影响,但显著性各异。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贾兰  
发展中国家的反贫困战略一般都经历了从经济增长到目标干预的两个阶段,中国也不例外。每一个反贫困战略的产生与实施,都有其存在的历史背景,都对反贫困做出过巨大贡献,但也都有其局限性。经济增长战略有效地解决了普遍贫困的现象,但其效力却涉及不到最贫困人群。满足基本需求的扶贫目标干预战略以项目作为载体,为贫困人口输送扶贫资源,帮助他们摆脱贫困。设计是理想的,但现实也是残酷的。实践中出现的典型问题说明,如果专门为穷人设计的项目仍然不能惠及穷人,那么问题可能不在于战略本身而在于项目的运作过程。只有完善项目的运作,防止运作过程中问题的发生,提高项目的扶贫效果,才能真正解决贫困问题。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赵香云  安林章  韩存良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王太清  
浅析国民收入变动对贫困地区财政的影响王太清财政拮据是贫困地区一大基本特征。笔者试图运用实证分析手法,通过对郧西县国民收入各环节对财政收入构成的影响因素的探讨,来揭示贫困地区财政入不敷出、捉襟见肘的宏观的、深层次的经济原因,并提出粗略的行为对策。一、形...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李慧勤  
本文分别从公共政策、区域经济发展、教育经济学理论、世界其它国家的收费政策等方面探讨了贫困地区高校学生收费问题,并由此提出调整中国现行的贫困地区高校学生收费政策。
[期刊] 改革  [作者] 杨俊  黄潇  
结合我国农村1983~2006的宏观时间序列数据以及2004、2006的CHNS微观调查数据,探讨教育差距对贫困的影响,研究发现:教育差距的缩小有利于形成初等人力资本,其对消除贫困起到了较大的促进作用;但教育扩展尚未促进贫困减少,教育差距、教育扩展的变化会对贫困形成较大的短期冲击。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经济发展对人力资本的需求层次也越来越高,因此有必要进一步缩小教育差距,并且在更高的水平上实现教育扩展,金融发展、经济增长都未表现出促进贫困减少,特别是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将不利于贫困减少。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赵崔莉  刘新卫  
1949年以来,在计划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以及市场经济体制健全完善的不同时期,中国工业化发展先后经历三次不同的道路选择,大体上可以划分为赶超型工业化、外延型工业化和创新型工业化时期。土地管理政策在建国后经过不断探索和改革,逐步建立起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框架体系,也支撑了不同时期的工业化发展。在赶超型工业化时期,中国土地管理通过推进土地改革和保障用地需求顺应了工业化发展要求,但土地管理政策较为零散,土地利用问题开始显现;在外延型工业化时期,土地利用成本较低成为中国工业化快速发展的主要"红利"之一,而一味保障工业化发展需求的土地管理政策也导致土地利用问题开始大量爆发;在目前...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邢华彬  庞志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后,美国开始重新审视先进制造业的价值,提出了回归实体经济的发展战略。美国再工业化既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客观要求,更是立足于保持长期国际竞争优势的战略性举措,这将极大地影响世界经济格局,对美国经济本身和中国经济也将产生深远影响。为将美国再工业化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我国应从延伸先进制造业产业链、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高中国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拉动内需、推进加工贸易转型以及促进人力资本快速积累等方面加以应对。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王孝春  
就物质生产领域而言,现代意义上的工业化,包括工业的工业化和农业的工业化,实现工业化意味着包括工业和农业在内的整个国民经济的工业化。那么,在我国这样一个总人口中近70%为农业人口的农业大国要实现农业工业化,任务显然是十分艰巨的。这不但要求我们全党和全国上下认清实现农业工业化的紧迫性、农业工业化的内涵及特征,而且要求我们必须根据我国的现实国情制定出可行性措施,以确保农业工业化在现有的基础上积极稳步推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