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974)
2023(12763)
2022(10204)
2021(9477)
2020(7673)
2019(17283)
2018(17408)
2017(32380)
2016(17956)
2015(20264)
2014(20622)
2013(19766)
2012(18241)
2011(16383)
2010(16905)
2009(15566)
2008(15490)
2007(14225)
2006(13119)
2005(11744)
作者
(53977)
(45604)
(44798)
(42566)
(28401)
(21805)
(20240)
(17635)
(17301)
(16228)
(15713)
(15270)
(14687)
(14367)
(14330)
(13678)
(13440)
(13082)
(13072)
(13056)
(11687)
(11393)
(11107)
(10724)
(10285)
(10212)
(10097)
(10042)
(9368)
(9297)
学科
(71197)
经济(71028)
(51399)
(50111)
管理(41048)
农业(33491)
(29712)
企业(29712)
业经(23233)
中国(22639)
方法(21775)
数学(18321)
数学方法(18001)
地方(17221)
(16262)
(16226)
(14692)
(13996)
(12744)
农业经济(12604)
发展(12191)
(12162)
理论(12015)
(11861)
银行(11823)
(11654)
(11416)
(11281)
贸易(11272)
(11211)
机构
学院(257367)
大学(252810)
(99545)
经济(97189)
研究(94638)
管理(92814)
理学(78920)
理学院(77954)
管理学(76307)
管理学院(75884)
中国(71236)
(67135)
科学(60368)
(55067)
农业(51610)
(49568)
业大(46783)
研究所(45268)
(44002)
中心(43531)
(42616)
(37404)
师范(36980)
北京(34031)
财经(33910)
(33427)
(32778)
农业大学(31936)
(31912)
(30720)
基金
项目(172209)
科学(133571)
研究(128430)
基金(120468)
(107331)
国家(105992)
科学基金(88148)
社会(79509)
社会科(74491)
社会科学(74462)
(70651)
基金项目(63480)
(58585)
教育(57953)
自然(54919)
编号(54508)
自然科(53582)
自然科学(53560)
自然科学基金(52551)
资助(47685)
成果(45183)
重点(39422)
(39413)
课题(38758)
(36969)
(36763)
(35488)
创新(33179)
国家社会(32573)
(32232)
期刊
(124497)
经济(124497)
研究(74197)
(71169)
中国(63204)
农业(48288)
学报(46605)
科学(42091)
大学(35482)
教育(34853)
学学(33483)
(32371)
管理(31664)
业经(26861)
(25669)
金融(25669)
(23902)
技术(23484)
问题(17193)
(16700)
经济研究(16647)
财经(15996)
农村(15190)
(15190)
农业经济(15171)
世界(14219)
业大(14157)
(13849)
资源(13467)
科技(12928)
共检索到4010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丁少群  林义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阳义南  
一、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研究综述 为老年农民提供经济供养、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是农民养老的核心问题。迄今为止,国内学术界对农村养老问题研究的非常多,其中的绝大部分也都集中于对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探讨和构建上。因此,笔者在分析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历史变迁基础上,将一些有代表性的观点和建议综合起来,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包含自我养老、社会养老、家庭养老和社区养老的“四支柱模式”是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必然选择和发展趋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卢华东  
由于现阶段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客观存在,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以及农民的就业方式和收入来源的差异性,决定现阶段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构建必然以多元化为起点。采取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分类管理、逐级推进的方式构建多元化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是目前农民养老之路的理性选择。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蔡红华  杨娅婕  
国外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建设大多有着符合其自身国情的特点,但同时也有很多可资借鉴的共同经验,这对我国现阶段建立健全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钟水映  
土地并不能够承担、也不该承担农村养老保障的角色。全面免除农业税,可能导致农地分配格局的固化,不利于土地的流转和农村人口城镇化。可以考虑把农业税转化为农民养老基金,建立农村"统账模式"的养老保障体系,并最终与城镇养老保障体系对接统一起来。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许照红  郭旺  陈树玉  
随着社会转型和人口老龄化发展,我国农村传统养老模式面临人口老龄化加速、家庭保障功能弱化、农业经营风险增加的挑战,而已有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方案因存在保障水平低、农民参保积极性不高、政府责任缺失等问题,因此依据立法先行、明确政府责任、城乡衔接等原则,对我国农村养老保障体系进行重建,是解决我国农村养老问题的根本出路。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李金铠  
解决广大农民的养老问题是建设新农村的一项重要内容。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传统的农村养老方式受到极大挑战,农民养老日益艰难。当前我国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在内容上既有对传统制度的承袭,又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崭新发展,前者主要包括家庭养老保障、集体保障、自我养老保障三种方式,后者主要包括社区养老保障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两种方式。这五种方式特点决定了各自持续存在和发展的生命力及其在我国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建设中的不同地位。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全美  
随着老龄化程度的加剧,我国逐渐呈现人口老龄化态势,而农村比城市的老龄化程度更加严重。完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使农村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运用ERG需要理论对农村老人的养老需要进行分析,以满足ERG理论中的各种需求为目标试图构建一种多层次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以满足老年人不同层次的需求,实现老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陈文辉  
俄罗斯养老保障体系俄罗斯养老保障体系起源于前苏联,原是计划经济下国家统筹现收现付制的福利模式。前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政府为了适应发展市场经济的需要,逐渐推进市场化改革,经过两轮改革,基本形成了"三支柱"的养老保障体系框架。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郑军  张海川  
本文通过对家庭养老的历史渊源进行探索,明确了家庭养老文化的核心内涵,指出了文化核心的长期稳定性、文化形式的变化性和文化内容的扩展性和包容性等特征。在此基础上,指出社会化(多元化)将是家庭养老的未来形式,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互为补充、相互完善,并对如何探索多层次农村养老保险体系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期刊] 改革  [作者] 赵秋成  杨哲  
农村人口群体划分为失地农民、农民工、乡镇企业和农村民营企业职工及纯农民。对他们的养老保障状况进行分析,探讨其在养老保障方面面临的困境,并以这四类群体为基础,设计和构建了以促进就业及提高农民自保能力为核心、以土地保障为基础、以最低生活保障为"托底"的与城镇相衔接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基本框架,探讨政府在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建设中应肩负的责任。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吴建  
文章通过对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必要性分析,指出当前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构建的重点应在加强社会养老保障立法、确保养老保险基金的保值与增值等方面。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战伟  
土地流转是国家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措施,为农村养老保障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河南省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存在农村家庭养老保障能力不断减弱、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保障强度低、农民工参保意愿和参保率低、失地农民后续养老保障政策不完善等问题。应完善新农村养老保障相关政策,消除农民的顾虑,促进土地流转;完善土地流转、养老保障相关政策,推进新型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建设;完善失地农民养老保障制度;建立健全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制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