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886)
2023(17172)
2022(14295)
2021(12933)
2020(10537)
2019(24079)
2018(24019)
2017(46110)
2016(25216)
2015(28494)
2014(28798)
2013(28129)
2012(25879)
2011(23495)
2010(23554)
2009(21523)
2008(20654)
2007(18513)
2006(16630)
2005(14863)
作者
(74831)
(62128)
(61818)
(58864)
(39711)
(29654)
(27971)
(24385)
(23773)
(22126)
(21264)
(21115)
(20013)
(19792)
(19295)
(19124)
(18498)
(18117)
(17905)
(17779)
(15498)
(15494)
(15074)
(14300)
(14083)
(13791)
(13752)
(13567)
(12544)
(12278)
学科
(117856)
经济(117729)
管理(72413)
(65433)
(53725)
企业(53725)
方法(45102)
数学(38890)
数学方法(38525)
中国(30348)
(28424)
(26688)
地方(26103)
业经(24847)
(23788)
(19951)
环境(19415)
农业(18674)
理论(17529)
(17204)
(17034)
金融(17026)
(16974)
贸易(16961)
(16407)
银行(16357)
(16350)
(15710)
(15500)
(15461)
机构
大学(366187)
学院(363424)
(152814)
经济(149595)
管理(140922)
研究(129574)
理学(121096)
理学院(119716)
管理学(117680)
管理学院(117041)
中国(95672)
(78837)
科学(78835)
(68057)
(65537)
(59751)
研究所(59601)
中心(57478)
财经(54540)
业大(54066)
(54012)
北京(50041)
(49514)
(48392)
师范(47896)
(46970)
经济学(46732)
农业(46693)
(43086)
经济学院(41742)
基金
项目(245693)
科学(193050)
研究(179474)
基金(178342)
(156525)
国家(155011)
科学基金(132208)
社会(113791)
社会科(107734)
社会科学(107700)
(95477)
基金项目(94203)
自然(85187)
自然科(83159)
自然科学(83140)
自然科学基金(81645)
教育(81457)
(80440)
资助(72934)
编号(72403)
成果(59067)
重点(55233)
(53808)
(53363)
(50482)
课题(50414)
创新(47197)
国家社会(47153)
科研(46698)
教育部(46057)
期刊
(175512)
经济(175512)
研究(112250)
中国(71633)
学报(59261)
(54677)
科学(54643)
管理(54188)
(50646)
大学(44617)
学学(42018)
教育(39982)
农业(37440)
(32738)
金融(32738)
技术(31875)
经济研究(28503)
财经(27531)
业经(27024)
(23771)
问题(22527)
(19522)
技术经济(18749)
图书(18529)
理论(17526)
科技(17263)
现代(16568)
(16543)
(16009)
世界(15983)
共检索到5479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姚从容  
文章根据国际能源署(IEA)1971~2010年碳排放数据,运用IPAT模型检验G20国家碳排放及其驱动因素变化的差异性。结果发现:(1)经济增长是所有工业化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碳排放增长的最主要正向驱动因素,对于新兴经济体而言,人口增长和城市化也是重要的正向驱动因素;(2)能源强度是大部分工业化国家和部分新兴市场经济体(中国、印度、韩国、土耳其和印度尼西亚)的主要负向驱动因子,但同时又是一些国家(如法国、巴西、墨西哥、南非和沙特阿拉伯)碳排放的正向驱动因子;(3)能源碳强度在部分新兴市场经济体(如南非、俄罗斯联邦、阿根廷、巴西和墨西哥)作为负向驱动力正在抑制碳排放的增长,而在其他新兴市场经济体(...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齐昕  郭薛南  
新兴经济体十六国是重要的发展集团,由“金砖五国”和“新钻十一国”组成,高效低碳的城镇化是其进一步提升在全球经济发展中增量贡献的动力保障。借助EKC模型和STIRPAT模型,分别研究这两个国家集团城镇化发展与碳排放量之间的关系以及城镇化对碳排放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二者的关系方面,新兴经济体国家的城镇化水平与碳排放量呈现出微弱的倒“U”型关系,其中,“金砖五国”已经跨过倒“U”型曲线的拐点,而“新钻十一国”则处于拐点前期;在城镇化对碳排放的影响方面,城镇化发展对“新钻十一国”碳排放量的影响大于“金砖五国”;城镇化水平越高的国家,碳排放量越大,但随着工业化水平的提升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碳排放量逐步降低。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齐昕  郭薛南  
新兴经济体十六国是重要的发展集团,由“金砖五国”和“新钻十一国”组成,高效低碳的城镇化是其进一步提升在全球经济发展中增量贡献的动力保障。借助EKC模型和STIRPAT模型,分别研究这两个国家集团城镇化发展与碳排放量之间的关系以及城镇化对碳排放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二者的关系方面,新兴经济体国家的城镇化水平与碳排放量呈现出微弱的倒“U”型关系,其中,“金砖五国”已经跨过倒“U”型曲线的拐点,而“新钻十一国”则处于拐点前期;在城镇化对碳排放的影响方面,城镇化发展对“新钻十一国”碳排放量的影响大于“金砖五国”;城镇化水平越高的国家,碳排放量越大,但随着工业化水平的提升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碳排放量逐步降低。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王宝安  
本文总结分析西方工业化的的基本经验和体制条件,探讨我国新型工业化的优势与不足。提出了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走新兴工业化道路的制度安排与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李永刚  
本文以33个发达经济体、25个新兴经济体1998~2011年的数据为对象,采用固定效应模型,研究金融结构调整对发达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的差异性影响。研究发现,金融结构调整既可能促进经济增长、抑制经济波动、减轻金融压力,也可能会阻碍经济增长、引发经济波动、增加金融压力。基于此,本文建议各国应通过控制外资银行数量和银行外汇资产规模,保持一定水平的存贷款利差和一定程度的银行垄断,确保流动资产规模稳定和公司普通股规模,严格控制其他盈利资产规模和其他计息负债规模等措施来保证金融结构调整的正向效应。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伟  
文章对东、中、西部地区分别运用混合最小二乘估计、个体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三种静态面数据进行了模拟,来研究碳排放量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经济增长状况是区域碳排放量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产业结构和出口对东中部地区影响比较显著,对西部地区不显著。研发投入对中西部地区碳排放的影响比较显著,对东部地区不显著。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郭春娜  晏发发  陈宇游  
研究目标:研究制造业资本配置效率的差异性及影响因素,研究提高制造业资本配置效率的途径。研究方法:首先,根据考虑技术进步内生性的微观生产函数测算了制造业的资本回报率,然后根据"资本边际产出均等化"思想,利用泰尔系数分析了资本配置效率的空间差异和行业差异,并对资本配置效率进行了分解。研究发现:第一,资本配置效率的分解上:从空间看,区域之间的资本配置效率高于区域内部,资本配置扭曲的99.57%存在于区域内部。而区域内部的资本配置扭曲又主要存在于各省份内部而不是省际,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四大区域的资本配置扭曲中,分别有96.13%、96.07%、97.22%和97.87%存在于各省份内部;从行业看,行业之间的资本配置效率高于行业内部,资本配置扭曲的96.36%存在于先进制造业和传统制造业内部,只有3.64%存在于先进制造业和传统制造业之间。第二,资本配置效率的差异上:从空间看,东部和中部的资本配置效率高于东北和西部;从行业看,设备制造业的资本配置效率最高,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的资本配置效率最低,但传统制造业与先进制造业的资本配置效率并无明显差异。研究创新:测算资本回报率时采用了考虑技术进步内生性的微观生产函数,并对制造业资本配置效率进行了分解。研究价值:研究制造业资本配置效率的分解及差异性,对于优化制造业资本配置、提高资本配置效率、实现制造业的现代化有重要意义。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多米尼克·萨尔瓦多  陈万华  
一、导论二战后最严重的全球金融危机已过去6年,而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依然低迷,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增长率仍在下滑,世界陷入新一轮全球金融危机甚至长期停滞的风险依然存在。在本文中,我们将重点考察当前世界有哪些重大经济变局,有哪些关键性金融经济风险。这些变局和风险包括: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缓慢而不平衡,一些新兴市场经济体(尤其是中国)的经济增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李怀建  沈坤荣  
外资的引入会带来基于产品种类增加和产品质量提高的经济增长。本文利用新兴工业化国家的面板数据进行计量检验,发现外资的引入对于新兴工业化国家来说确实会带来这种经济增长。又通过对中国与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基本数据的比较分析发现,不仅是新兴工业化国家,即使是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外资的引入也会带来这两个方面的技术进步进而导致的经济增长,但同时要注重国内固定资本的形成,提高人力资本存量的水平并适度降低政府对经济的参与程度。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张明  肖立晟  
本文研究了过去10余年52个经济体面临各类资本流动的驱动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对新兴市场经济体而言,本国经济增长率是最重要的拉动因素,而全球风险偏好与美国经济增长率是最重要的推动因素;对发达经济体而言,本币汇率变动率是最重要的拉动因素,而美国经济增长率是最重要的推动因素。在市场平静时期,本币汇率变动率与经济增长率是新兴市场经济体短期资本流动的重要驱动因素,但这些因素在市场动荡时期不再显著;在市场动荡时期,利差与经济增长率对发达经济体短期资本流动的影响转而变得显著。基于面板VAR方差分解的结果表明,VIX风险指数和利率水平的变化对新兴市场经济体短期资本流动的解释能力较强。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荣兆梓  
贯穿工业化全程的生产力发展特征是市场经济体制存在的生产力基础。这一进程远未结束,因此,市场经济体制仍然是当代社会的劳动组织方式。市场经济的生产力状态决定劳动仍然是谋生的手段,大多数劳动者还不能自觉地超出必要劳动时间之外为社会提供剩余劳动。这是劳动者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之间矛盾的生产力根源。因此,市场经济体制需要对劳动实施外在强制,即科层制度的管理性强制和市场制度的竞争性强制,这些都是市场经济的共性特征。社会主义条件下的社会化生产仍然要由市场经济体制组织,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根本区别于资本主义的特征在于以公有制为主体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因而能够克服生产资料私有制与生产社会化的矛盾,实现社会生产力的持续发展,保证人类社会的美好未来。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冯玉明  
自主创新的前提是技术追赶。从目前我国技术发展的水平看,我国已经处于技术追赶阶段的后期,这意味着我国已经开始具备自主创新能力。但另一方面,企业在从技术追赶的后期阶段过渡到创新阶段这一关键时期会遇到很大的困难。本文详细分析了新兴工业化经济体创新企业技术发展的路径和它们在关键阶段解决问题的方法,得出了一些值得国内企业借鉴的经验。另外,本文还从投资的角度,对如何选择国内具有创新潜力或可能实现自主创新的企业提供了一些思考的角度。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何新易  
本文主要从经济学的假设基础分析入手,比较市场经济与和谐社会二者在主体行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历史跨度、表现状态、公平与效率等方面的差异,最后认为,市场经济不必然导致和谐社会,它也不等于和谐社会。这对于那些热衷于将市场经济与和谐社会挂钩议事的人们,提出了一个经济学基本概念的理解和认识。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刘晓星  陈学彬  
金融全球化的动因是放松管制和技术进步,引起了金融机构和市场结构的巨大变化。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因此面临许多新的金融监管问题:新的监管需求,传统监管方法的局限性,处理金融竞争方法的调整,消费者保护,监管成本的控制,监管协调等。新兴市场经济国家需要进一步面对跨国金融活动、国际金融标准和监管执行力的挑战。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庞庆华  杨田田  
国有工业企业对国有经济的发展发挥着巨大作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所在地区的经济质量。文章依据效益理论和工业企业效益评价原则设立评价指标体系,提取了2014年各省市国有工业企业的相关数据,在全国、区域和省份3个层面上采用因子分析法对我国国有工业企业的经济效益及其差异性进行分析,发现近10年来工业增加值呈现大幅上涨趋势,不同区域的国有工业企业的发展状况有明显的差异,其经济效益不仅取决于所在区域的经济发展程度,也受工业企业类型等因素的影响。最后根据研究结果,对国家和企业自身如何更好的提升经济效益提出一些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