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588)
- 2023(10362)
- 2022(8142)
- 2021(7257)
- 2020(6112)
- 2019(13497)
- 2018(13586)
- 2017(27200)
- 2016(14561)
- 2015(16129)
- 2014(16129)
- 2013(16095)
- 2012(14507)
- 2011(12631)
- 2010(12943)
- 2009(12441)
- 2008(12582)
- 2007(11680)
- 2006(10626)
- 2005(9729)
- 学科
- 业(80797)
- 济(71372)
- 经济(71282)
- 企(64275)
- 企业(64275)
- 管理(53143)
- 农(44690)
- 农业(29778)
- 业经(28651)
- 方法(27850)
- 财(22433)
- 数学(20440)
- 数学方法(20351)
- 中国(18243)
- 务(16621)
- 财务(16605)
- 财务管理(16594)
- 企业财务(15677)
- 技术(15551)
- 制(15152)
- 策(14531)
- 地方(13481)
- 体(12912)
- 划(12486)
- 和(11740)
- 贸(11509)
- 贸易(11500)
- 发(11486)
- 理论(11304)
- 易(11203)
- 机构
- 学院(215347)
- 大学(205170)
- 济(100207)
- 经济(98639)
- 管理(89247)
- 理学(76695)
- 理学院(76105)
- 管理学(75238)
- 管理学院(74869)
- 研究(66927)
- 中国(55759)
- 农(49586)
- 财(44044)
- 京(41617)
- 农业(37437)
- 科学(37264)
- 江(34792)
- 财经(34724)
- 业大(34638)
- 所(33116)
- 中心(31624)
- 经(31473)
- 经济学(29845)
- 研究所(29430)
- 经济管理(27497)
- 经济学院(27175)
- 州(26629)
- 北京(25238)
- 商学(24928)
- 财经大学(24858)
- 基金
- 项目(136792)
- 科学(110512)
- 研究(104441)
- 基金(101066)
- 家(85798)
- 国家(84863)
- 科学基金(75288)
- 社会(71197)
- 社会科(67207)
- 社会科学(67193)
- 省(55755)
- 基金项目(53975)
- 自然(45573)
- 教育(45212)
- 自然科(44583)
- 自然科学(44576)
- 自然科学基金(43862)
- 划(43437)
- 编号(42956)
- 资助(39122)
- 业(34801)
- 成果(32697)
- 发(31815)
- 创(31554)
- 部(30741)
- 国家社会(29874)
- 重点(29710)
- 农(29241)
- 创新(28606)
- 制(28603)
- 期刊
- 济(123205)
- 经济(123205)
- 研究(61899)
- 农(54006)
- 中国(42514)
- 财(36487)
- 农业(36236)
- 管理(35835)
- 科学(29169)
- 业经(27591)
- 学报(27471)
- 融(22882)
- 金融(22882)
- 大学(22736)
- 学学(22108)
- 技术(20430)
- 业(18865)
- 经济研究(17836)
- 财经(17538)
- 问题(17052)
- 经(15255)
- 技术经济(14179)
- 教育(14160)
- 农村(14083)
- 村(14083)
- 农业经济(13849)
- 世界(13527)
- 经济问题(11819)
- 商业(11619)
- 现代(11615)
共检索到3284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周海春
种种迹象表明,我国正在向工业化中期阶段迈进。伴随着中国工业化初级阶段剧烈波动、成为中国工业化进程严峻约束的中国农业在工业化进入中期阶段后将会呈现出怎样的特征,能否满足工业化中期阶段的需要,工业化本身又将对农业造成怎样的影响,对这些问题的研究与回答将对我们正确处理工业化中期阶段农业与非农产业的关系提供依据,从而有利于推进工业化向正确方向迈进。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王炬 邓宗兵
本文在讨论了工业化加速发展时期下工农业关系的基础上,分析了工业化加速发展对农业的正负面影响,进而提出了促进我国农业持续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
工业化 经济发展 农业发展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程国强 朱满德
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发展阶段,不断加大对农业的补贴支持是保持经济和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客观需要。本文在回顾我国农业补贴制度变迁与政策转型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我国工业化中期阶段农业补贴的目标定位、重点领域与可供选择的政策工具,提出必须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按照"量力而行、循序渐进;明确指向、突出重点;市场导向、遵循规则;协调配套、提高效能"原则,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以补贴重点产品、重点地区和关键环节为核心,以价格支持措施为基础、直接补贴措施为主体,建立指向明确、重点突出、市场导向,操作简便、协调高效、受益直接的农业补贴制度。
关键词:
农业补贴 制度 价格支持 直接补贴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马晓河 兰海涛
目前,我国刚刚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现行的诸多农业政策仍在按照初期阶段的指导思想运行,阻碍了新阶段农业和农村发展目标的实现。为了在新阶段充分发挥政策的导向作用,在准确判断工业化阶段基础上,借鉴国际经验,剖析我国的特殊环境,选择适宜的农业政策,以推动我国...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陈颂东
工业反哺农业并不必然发生在工业化的后期,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在工业化中期就开始调整工农关系,实行工业反哺农业的政策。依据修正后的霍利斯·钱纳里模型来判断,我国大约在20世纪90年代末进入工业化中期,目前处于从工业化中期向后期的过渡时期;根据工业反哺农业是政府对农业"予大于取"的界定以及"取""予"的强制性,对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农业税和财政农业支出进行比较后发现,我国工业反哺农业起始于工业化中期的21世纪初,最晚不过2004年。先行工业化国家一般是在城市化率接近或超过50%、农业就业比重下降到45%以下时实行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施虹
工业化不同发展阶段的农业保护措施施虹随着我国以市场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家是否以及如何对农业实行保护,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或地区)在工业化过程中都对农业采取了保护措施。它们为什么对农业进行保护,怎样进行保护的,值得...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红宇
城乡居民收入存在差距,是世界各国工业化过程中普遍存在的基本事实。这种收入差距尽管可以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自动予以克服,但这个过程保持的时间可能非常漫长。因此,通过政府行为来平抑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几乎是各国在工业化过程中的共同行为选择。本报告以此为基本结论,对世界各国在工业化过程中政府平抑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行为进行了分析总结。并从中国的实践出发,指出在工业化的中期阶段,必须在农民收入的目标取向、发展思路、制度创新和职能转变方面调整政府行为,真正建立以农民为本、以农民收入为本的政府业绩考核、行政问责制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平抑机制,确保农民收入可持续增长。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陆江源 曾兆祥
后工业化阶段,世界主要发达经济体出现了明显的增长分化现象。从需求端对各国经济增长进行研究发现,内需扩张动力的不同是导致各国增长分化的主要原因。进一步研究发现,居民资产升值的财富效应与内需扩张有较强联系,美国居民收入占比低、贫富差距大、居民加杠杆少,但居民消费增长最为强劲,主要是由于居民资产增长的财富效应。美国居民在获得可支配收入以后消费支出的倾向很高,这是因为美国居民可以从资产升值中获得财富效应。美国内需扩张对资产升值的依赖性不断增强,而日本居民资产出现了长期持续的贬值,这使得居民的消费意愿很低。为此,我国应通过稳定房地产市场、提升股市作用、发展新型要素资产等,加快推动居民资产回到稳定增长的通道,改善居民消费预期,增强国内大循环的内生动力。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周振华
我国现阶段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战略定位周振华(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作为一种长期方针,是一个总的努力方向。但在具体操作中,则要根据不同的发展阶段及具体情况有区别、分步骤地实施。因此,就有必要结合我国现阶段的实际情...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魏婕 任保平 李勇
本文以对曾经引致中国经济增长的转轨红利、人口红利和外资外贸红利为主要分析对象,论证了诸多红利消退现象正在发生,并从逻辑上证明了传统增长模式下的高速增长在今后难以为继,从而迎来了阶段性的拐点。运用面板门限估计的方法对中国数据进行实证检验,证明了红利消退以及新阶段到来这一基本结论。未来以寻求新的红利空间来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才是必由之路。
关键词:
红利消退 发展阶段 增长方式转变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罗芸 金溯
我国工业化发展阶段的判断与农业发展的对策罗芸,金溯近年来农业危机的警钟此起彼伏,农业是基础的言论不绝于耳,农业重要性的论证无以复加,但纷纷扬扬之后,政府时常力不从心,强化措施难以落实,优惠政策无法总现,诸多许愿口惠而实不至,一些明文规定成了一纸空文,...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陈廷煊
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陈廷煊一、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农村市场化取向改革和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需要农业产业化经营是随着农村经济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化,农村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过程中,为克服传统的农业经济体制和增长方式对农业生产发展的制约而出现的新的经营...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君
一、工业化与信息化结合形成新型工业化道路(一)工业化的实质是新技术的不断应用,不同时期工业化的技术内涵与路径存在差异初期工业化以要素的大规模投入为特征,以机械化为技术内涵,旨在提高生产能力,实现规模经济,降低生产成本。此过程也造就了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高素质劳动力和大型企业。电气技术革命使得电力越来越广泛地被应用,开始了工业化的新阶段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郭显光
我国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测定郭显光粗放型农业增长方式是指主要靠生产总量的增加,即通过土地、劳动和资本等投入要素的增加实现农业增长,不注重品种的质量,不惜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造成高投入、低效益,自然资源退化,生态环境恶化。集约型农业主要是提高现有的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