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046)
- 2023(11635)
- 2022(9383)
- 2021(8434)
- 2020(7388)
- 2019(17095)
- 2018(17043)
- 2017(33050)
- 2016(18275)
- 2015(20896)
- 2014(21538)
- 2013(21126)
- 2012(19442)
- 2011(17624)
- 2010(18094)
- 2009(17010)
- 2008(17142)
- 2007(15678)
- 2006(13717)
- 2005(12575)
- 学科
- 济(86499)
- 经济(86436)
- 业(55588)
- 管理(55368)
- 企(46208)
- 企业(46208)
- 方法(42472)
- 数学(37394)
- 数学方法(36915)
- 农(21455)
- 中国(21252)
- 财(20903)
- 业经(17470)
- 学(17386)
- 技术(16509)
- 地方(14935)
- 贸(14506)
- 贸易(14503)
- 农业(14458)
- 理论(14131)
- 易(14058)
- 务(13884)
- 财务(13832)
- 财务管理(13807)
- 制(13711)
- 企业财务(13203)
- 和(11955)
- 融(11948)
- 金融(11946)
- 银(11901)
- 机构
- 大学(279274)
- 学院(276964)
- 济(117371)
- 经济(115001)
- 管理(105979)
- 研究(93742)
- 理学(91604)
- 理学院(90611)
- 管理学(88748)
- 管理学院(88229)
- 中国(69498)
- 京(58891)
- 科学(57901)
- 财(52038)
- 所(48761)
- 农(48062)
- 研究所(44328)
- 中心(42479)
- 业大(42451)
- 财经(42005)
- 江(41821)
- 经(38080)
- 农业(38078)
- 北京(37083)
- 经济学(36748)
- 范(35479)
- 师范(35112)
- 州(33319)
- 经济学院(33312)
- 院(33163)
- 基金
- 项目(181170)
- 科学(142394)
- 基金(131747)
- 研究(129353)
- 家(115421)
- 国家(114525)
- 科学基金(97712)
- 社会(82209)
- 社会科(78026)
- 社会科学(77998)
- 省(71117)
- 基金项目(68817)
- 自然(63664)
- 自然科(62273)
- 自然科学(62256)
- 自然科学基金(61142)
- 教育(60857)
- 划(60101)
- 资助(55183)
- 编号(52104)
- 成果(42441)
- 重点(41302)
- 部(40749)
- 发(38789)
- 创(37794)
- 课题(36283)
- 创新(35391)
- 科研(35022)
- 教育部(34789)
- 国家社会(34169)
共检索到4072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申俊喜
目前,我国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已处于工业化中后期阶段,由于产业升级路径的跃升、技术获取方式的变迁以及知识吸收能力的增强,实施技术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成为利用外部技术的重要路径。这一策略不仅可以打破产业升级的路径依赖、提升本土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而且能够实现以技术创新国际化带动市场国际化。营造良好的政策支持环境、培育具有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提升本土企业的学习能力、造就一支国际化的人才队伍、变"弱势收购"为"强势收购"以及立足于高新技术产业是本文给出的对策建议。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吕宁
本文建立了三个模型:一个是国家层面的数理模型,用于分析技术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对一个国家创新增长率的影响;一个是企业层面的博弈模型,用于分析技术溢出方的动机和行为;一个是企业层面的数理模型,用于分析技术寻求者的行为。通过这三个模型对技术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的机理进行分析。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曹丽莉
长期以来,我国流通业的发展滞后于工业化进程,流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仍然十分有限。在工业化的不同阶段,流通效应也呈现出结构性的变动。当前我国已处于工业化中后期阶段,工业呈现出重化工业的特征,大生产的发展对流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背景下,应进一步强化流通价值实现效应,加大流通价值增值效应,引导流通优化效应的实现。在阐述流通效应理论的基础上,分析当前流通业实践中的相关问题,寻找流通业在重化工业时期的发展新思路。
关键词:
流通业 流通效应 工业化中后期 重化工业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胡俊文
90年代中后期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趋势江汉大学经济管理系胡俊文进人90年代中后期,西方经济开始复苏,日本经济也显示出回升的迹象;冷战结束后,西方发达国家之间经济矛盾和摩擦进一步加剧,在世界各地争夺经济主导权的斗争更加激烈;日元大幅度狂升,迫使日本加...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常燕
本文首先指明中国目前处于工业化中后期,面临着结构调整的巨大压力,而结构调整的一个重要内容是产能的重组与淘汰——即企业的大型化。其次,结合我国现阶段国情,在经济学上详细论证了大型化的优势。再次,文章比较和分析了日本企业大型化成功例子。最后我们认为,在现阶段,国家应该推行把"大型化"作为微观经济主体的战略方向之一。
关键词:
结构调整 大型化 规模效应 兼并重组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金鹿
企业开展技术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时,选择何种进入模式直接关系到技术获取这一战略目标的实现。文章基于动态能力视角提出高层管理者认知—组织内部因素—外部环境因素的选择分析框架,识别了高管团队国际化经验、技术寻求类型、企业规模、产业变革程度4个影响进入模式的关键因素,并提出假设命题。通过对康希诺生物、鹦鹉乐器和天津药业三家企业进行跨案例研究,得到如下结论:高管团队国际化经验丰富的企业倾向于决策与控制程度高的进入模式;技术寻求类型的差异影响进入模式的选择,而企业规模对进入模式的影响是无差异的;处于产业变革程度高的企业倾向于组织弹性大的进入模式。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黄晓玲
改革开放以来 ,外国直接投资成为中国重要的对外经济交流渠道 ,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及工业化的推进产生的直接与间接影响日益显著。本文对外国直接投资与对外贸易的关系从理论角度揭示二者从相互替代到互补共存学说的关系 ,进一步分析外国直接投资对中国出口导向产业与进口替代产业及高新技术产业的影响 ,从而揭示外国直接投资对中国工业化演进的作用
关键词:
外国直接投资 对外贸易 工业化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遇芳
本文以实证的方法检验了1990-2007年中国企业技术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对国内技术进步的促进作用,结果显示:虽然1990-2007年从国外溢入中国的研发投入量总体是在增加的,但是中国企业技术寻求型FDI不仅没有对国内的全要素生产率形成正的促进作用,反而阻碍了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由于目前中国开展技术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仍处于初级阶段,我们不能因为其存在问题和不足就否定其对技术进步所带来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技术寻求 对外直接投资 实践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陈强 刘海峰 李建昌 余文璨
近年来中国技术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呈现了迅猛发展的趋势。在此背景下,介绍了技术寻求型对外投资的概念以及国内外相关研究情况,分析了开展此类投资对母国的意义、所需具备的条件以及中国技术寻求型海外投资的现状,指出中国此类投资起步较晚,尚处起步发展阶段,在企业自身积累、体制机制、国内支撑环境和国外安全审查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最后在市场环境、政府审核、财税政策、信息和金融服务等方面提出了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技术寻求型 对外直接投资 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茹玉骢
最近的实证研究发现 ,出于接近东道国先进技术的动机能够引发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 ,反向的外溢效应的存在是这种技术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形成的前提。这就为技术劣势跨国企业向技术发达国家 (地区 )的直接投资行为提供了很好的解释 ,一国研发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将使得相关企业能够很好地利用这种反向外溢 ,技术寻求型直接投资行为加强了跨国公司的内部化能力 ,同时它也有助于投资母国缩小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技术差距 ,建立新的富有竞争力的产业 ,打破在原有国际分工体系中建立在比较优势基础上的产业发展路径依赖 ,它也对母国的市场结构和跨国公司的投资行为产生影响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黄燕萍
本文利用误差修正模型考察了外商直接投资(FDI)对我国工业化的效应。一般认为,引进FDI可以有效地并持久地促进工业化进程。在验证这一重要论点之后,本文发现:FDI对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影响存在着一定的时滞;初始的FDI有助于来年进一步引进FDI。本文异于已有研究处有:采用比较客观的工业化指数测度方法;强调了技术溢出效应在研究FDI与工业化关系中的意义。本文为未来的研究提供了方向。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 技术外溢 工业化 协整分析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李韬 白国强
根据广东已处于城市化中后期的现实,利用Logistic模型与修补后的时序数据,对广东城市化中后期转折时点进行判断和论证,发现现阶段广东城市化增长速度开始放缓,转折时点大约出现在2001年~2002年间。运用主成分回归方法,分时段对广东城市化的主要因素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城市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政府政策、对外开放、城市收入水平、产业结构转换,在城市化的转折发生之后对城市化的推动力有不同程度的减弱。随着城市化速度趋缓,广东将面临巨大的转型压力,依靠城市化扩大内需的政策需适时进行调整。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薛军 郑毓铭
“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应保证制造业比重的基本稳定。为探究迅速增加的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是否会对中国去工业化产生影响,基于中国2005—2018年275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验证了中国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具有显著的去工业化效应,这一结论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和内生性处理后依然成立。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投资来源区域、投资主体所有制、投资动机的不同会使去工业化效应产生明显差别。机制检验表明,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主要通过直接替代效应和投资挤出效应对去工业化水平产生影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余昌龙 邹熙
文章借助2004—2013年的中国省际面板数据,考察了对外直接投资渠道下国内技术进步的短期效应和长期效应。研究发现:无论长短期,对外直接投资渠道下的逆向技术溢出具有积极的正向作用。在此基础上,通过检验表征吸收能力的各因素对逆向技术溢出的吸收效果,结果发现人力资本水平和技术差距对先进技术的吸收能力弱于研发强度及金融发展水平等因素,但均有利于国内技术进步;长期内,人力资本还存在门槛效应,当跨越最低门槛值,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才呈现出正向效应。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黄群慧
从工业增长速度变化、工业需求侧变化、工业产业结构和区域结构变化以及工业企业微观主体表现分析,种种迹象表明中国工业经济正走向一个速度趋缓、结构趋优的"新常态"。这个过程也正是中国步入工业化后期的阶段,国际经验表明工业化后期阶段往往是曲折和极富挑战性的。对于中国而言,在众多挑战中,当前必须高度重视产能过剩、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第三次工业革命"三方面的问题。当前中国出现的工业"劣质产业论"是站不住脚的,而工业"地位下降论"还为时尚早。在中国步入工业化后期,尤其是"十三五"期间,推进工业发展对中国实现工业化和经济步入"新常态"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面对工业发展的新挑战,我们要做的是增加工业经济增长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