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065)
- 2023(13057)
- 2022(10962)
- 2021(10253)
- 2020(8415)
- 2019(19547)
- 2018(19540)
- 2017(37834)
- 2016(21062)
- 2015(23767)
- 2014(23964)
- 2013(23476)
- 2012(21289)
- 2011(19178)
- 2010(19053)
- 2009(17429)
- 2008(17106)
- 2007(15123)
- 2006(13379)
- 2005(11946)
- 学科
- 济(84621)
- 经济(84527)
- 管理(59887)
- 业(56496)
- 企(47108)
- 企业(47108)
- 方法(37012)
- 数学(30962)
- 数学方法(30616)
- 农(24089)
- 中国(23251)
- 业经(20603)
- 学(20052)
- 财(19432)
- 地方(19170)
- 农业(15997)
- 理论(15701)
- 制(15086)
- 贸(14573)
- 贸易(14562)
- 和(14301)
- 易(14042)
- 环境(13106)
- 技术(12972)
- 教育(12593)
- 务(11992)
- 财务(11921)
- 财务管理(11898)
- 划(11823)
- 银(11769)
- 机构
- 大学(302168)
- 学院(299388)
- 管理(117134)
- 济(114751)
- 经济(112144)
- 研究(102224)
- 理学(101302)
- 理学院(100104)
- 管理学(98273)
- 管理学院(97733)
- 中国(73749)
- 科学(65751)
- 京(65124)
- 所(52283)
- 财(52066)
- 农(51643)
- 研究所(47881)
- 业大(46782)
- 中心(44630)
- 江(44013)
- 范(42299)
- 师范(41948)
- 财经(41869)
- 北京(41136)
- 农业(40486)
- 经(37973)
- 院(36739)
- 州(36267)
- 师范大学(34053)
- 经济学(33343)
- 基金
- 项目(205475)
- 科学(160484)
- 研究(150377)
- 基金(147484)
- 家(129596)
- 国家(128482)
- 科学基金(108964)
- 社会(93240)
- 社会科(88091)
- 社会科学(88065)
- 省(80135)
- 基金项目(78809)
- 自然(71155)
- 自然科(69402)
- 自然科学(69382)
- 教育(68450)
- 划(68236)
- 自然科学基金(68109)
- 编号(61993)
- 资助(59740)
- 成果(50942)
- 重点(46275)
- 部(44673)
- 发(43931)
- 课题(42857)
- 创(42221)
- 创新(39332)
- 科研(38874)
- 教育部(37846)
- 项目编号(37789)
- 期刊
- 济(128920)
- 经济(128920)
- 研究(89722)
- 中国(57399)
- 学报(51572)
- 农(47743)
- 科学(46425)
- 管理(42983)
- 财(38694)
- 大学(38233)
- 教育(37280)
- 学学(35727)
- 农业(33287)
- 技术(25530)
- 融(22608)
- 金融(22608)
- 业经(21518)
- 财经(21030)
- 经济研究(19407)
- 图书(18016)
- 经(17866)
- 问题(17696)
- 业(17358)
- 理论(14968)
- 科技(14912)
- 版(14774)
- 技术经济(14426)
- 现代(14291)
- 实践(13866)
- 践(13866)
共检索到4375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王晶 杨宏恩 张志明 田晓燕
粮食安全始终是关系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自立的全局性重大战略问题,因而粮食核心区省份是否应该推进工业化一直是各方争论的焦点问题。本文首先通过描述国内外一些现象提出理论假设,即在一定条件下工业化可以促使粮食产量的提高。然后建立数理模型和计量模型,利用6个粮食核心区省份1995-2013年的面板数据做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显示:河南、辽宁、吉林和黑龙江四省仍然处于工业化提高粮食产量的起飞阶段,河北和山东两省处于工业化提高粮食产量的高级阶段但工业化水平远未达到使粮食产量最大化的临界值,因此六省份都应该继续推进工业化进程。同时,本文证明了在不同水平下工业化可以提高或降低粮食产量。
关键词:
工业化 粮食产量 关系 临界值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泽填 林擎国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崔亚平
当前我国粮食安全形式总体上是好的,但我国人口众多,对粮食的需求量大,粮食安全基础比较弱。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以及人口增加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粮食需求将呈刚性增长,而耕地减少,水资源短缺,气候变化等对粮食生产的约束日益突出,保障粮食安全面临严峻的挑战。
关键词:
中国工业化 城镇化 农业 粮食安全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玉英
促进粮食核心区的产业化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在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河南省政府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河南是全国的人口、农业和粮食大省,农产品和劳动力资源丰富,发展粮食核心区的产业化建设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河南的粮食核心区的产业化建设问题在全国最具代表性。解决河南粮食核心区的产业化建设问题是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剧乂文 李恒
粮食主产区工业化的实质是地方比较优势发挥、资源要素结构性整合和区域经济空间结构优化三者的有机结合。如果粮食主产区遵循农业大省发展的典型道路,则其工业化的实现路径强调的是农业发展与工业化的时序关联,既强调区域禀赋条件对工业化的影响,更强调经济发展处于不同阶段对工农互促内容的强调重点差异,工业化不但不会削弱粮食生产的核心地位,而且提供了传统区域的自主发展能力。
关键词:
粮食主产区 工业化 比较优势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尹云松
工业化进程中的台湾粮食生产政策安徽农业大学农经系尹云松五十年代,台湾开始了其工业化的进程。在工业化的初级阶段,台湾实行的是农业歧视政策,即以农业培育工业,这一阶段的结束是以1974年颁布的《粮食平准基金设置办法》为标志的。在这一时期,台湾的粮食生产政...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张明亮
我国农村工业化进程中的粮食生产萎缩问题张明亮随着农村工业发展,一些农村工业发达地区相继出现了粮食生产萎缩的问题。针对这一新问题,我们选择了代表农村工业化水平不同阶段的山东省苍山县、诸城市、桓台县、淄川区,江苏省无锡县和广东省东莞市六个县(市),结合全...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余家凤 孔令成 龚五堂
运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对粮食产量和粮食价格波动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粮食产量和粮食价格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彼此之间对对方的变化都存在着滞后效应,而且价格变化对产量变化的影响要大于产量变化对价格变化的影响。从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角度出发,为保证粮食持续稳定增长和价格的相对稳定,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粮食产量 粮食价格 波动 脉冲响应函数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莫红梅 鈡芸香
大力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保障耕地投入和粮食安全是我国农业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文章首先从指标的波动发展和变量关系方面进行了描述统计,其次用协整、向量自回归(VAR)以及脉冲响应、方差分析方法探讨了三者之间的动态关系,为我国农业政策的调整提供参考。
关键词:
机械化水平 粮食产量 协整 脉冲响应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何蒲明 黎东升 王雅鹏
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粮食产量和价格波动会相互影响,但产量的变化对价格的变化存在着滞后效应,而且产量变化对价格变化的影响要大于价格变化对产量变化的影响。从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角度出发,应采取措施,促进粮食持续稳定增长和价格的相对稳定。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黄蕾
本文在收集整理粮食产量和物价指数的基础上,利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对中国1961-2011年粮食产量波动与物价波动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粮食产量波动和物价波动不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但在短期意义上,两者具有非对称性的双向格兰杰因果关系。说明物价波动会和粮食产量波动有一定的联系。最后在对实证结果进一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
粮食产量波动 物价波动 影响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罗远航 朱雨可
针对物价运行环境的悄然变化,本文以货币数量论和结构性通胀理论为基础,使用1978-2011年的数据对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粮食价格波动对我国CPI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CPI上涨的货币现象显著,人均产出水平与货币供给水平提高的综合作用抑制了CPI的较快上涨;与加快的工业化进程驱动对CPI上涨不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却对降低CPI有着积极意义;粮食价格水平的提高进一步助推了CPI爬升。为此,应将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推进,保障农业生产,维持农产品价格稳定;与此同时,应不断提升货币流通速度,降低CPI上涨的货币压力,并及时调整CPI权重,提升CPI指数的质量。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何英彬 陈佑启 姚艳敏 许新国 唐鹏钦 余强毅
由于我国人地关系紧张,耕地非农化对于耕地总量及粮食安全有一定的影响,因此耕地非农化与粮食产量关系的空间特征已经成为研究焦点。论文以东北三省为研究对象,应用G IS技术详细地分析了耕地非农化、耕地非农化与耕地综合质量关系及耕地非农化与粮食产量关系的空间特征。研究结果表明:①东北三省在1993~2003年10年间耕地非农化面积为16.599×104hm2,耕地非农化率为1.012%,年均耕地非农化率为0.101%,吉林和黑龙江两省分别是耕地非农化程度最高、最低的两个省份,耕地非农化率分别为2.138%和0.215%,东北三省交通位置优越及沿海的县(市)耕地非农化程度较高;②吉林省耕地非农化面积最大...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史忠良 徐鸣 刘小瑜
伴随中国工业化的推进,中部地区为我国粮食安全承担了大量的责任。要确保中部粮食主产区的粮食生产,必须在中部地区工业化的进程中使耕地资源得到有效的保护,应该顺应当前农村发展的特点和趋势,进行农村土地管理制度的创新,推进中部地区新农村建设,促进农业土地流转合并。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龚松柏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存在明显的二元经济结构转化过程。根据由刘易斯提出,经过费景汉、拉尼斯等人进一步发展完善而成的二元经济结构转化的经典理论模型,在一个国家工业化过程之中,如果农业劳动生产率没有相应提高,就可能出现一个农产品的短缺时期,而农产品的短缺极有可能导致粮食危机。由于我国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阻碍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所以我国的二元经济结构转化过程中理论上存在工业化与粮食安全的两难,乡镇企业工业化道路使我国在一段时间内避免了这一问题,但后乡镇企业工业化时代的到来使这一两难困境最终呈现,如何解决这一两难困境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值得高度重视的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