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831)
- 2023(12738)
- 2022(10454)
- 2021(9404)
- 2020(7445)
- 2019(16930)
- 2018(16497)
- 2017(31194)
- 2016(16518)
- 2015(18802)
- 2014(18936)
- 2013(18875)
- 2012(17854)
- 2011(16516)
- 2010(16529)
- 2009(15333)
- 2008(15147)
- 2007(13419)
- 2006(12376)
- 2005(11819)
- 学科
- 济(87922)
- 经济(87845)
- 业(41594)
- 管理(41465)
- 中国(30530)
- 企(30526)
- 企业(30526)
- 方法(28741)
- 数学(25113)
- 数学方法(24976)
- 地方(24442)
- 农(24011)
- 业经(20817)
- 贸(17363)
- 贸易(17342)
- 易(16794)
- 农业(16003)
- 融(15216)
- 金融(15216)
- 制(15187)
- 发(14987)
- 银(14793)
- 银行(14779)
- 行(14512)
- 产业(14304)
- 财(14109)
- 学(14005)
- 地方经济(13860)
- 环境(13160)
- 技术(12119)
- 机构
- 大学(245533)
- 学院(245314)
- 济(117062)
- 经济(115069)
- 研究(96936)
- 管理(88985)
- 中国(76317)
- 理学(74440)
- 理学院(73547)
- 管理学(72589)
- 管理学院(72118)
- 京(54310)
- 科学(53867)
- 财(50744)
- 所(48946)
- 研究所(43968)
- 中心(42242)
- 财经(39618)
- 农(38995)
- 经济学(38169)
- 江(37781)
- 经(36135)
- 北京(35607)
- 院(34764)
- 经济学院(34256)
- 范(33808)
- 师范(33516)
- 业大(31296)
- 州(30121)
- 农业(30070)
- 基金
- 项目(155616)
- 科学(124336)
- 研究(117741)
- 基金(114001)
- 家(98949)
- 国家(98166)
- 科学基金(83595)
- 社会(78823)
- 社会科(75002)
- 社会科学(74987)
- 基金项目(58692)
- 省(58638)
- 教育(51983)
- 划(49706)
- 自然(49296)
- 自然科(48202)
- 自然科学(48191)
- 自然科学基金(47361)
- 资助(46351)
- 编号(45870)
- 发(40973)
- 成果(37624)
- 重点(35812)
- 部(35331)
- 发展(34237)
- 国家社会(34214)
- 展(33686)
- 课题(33266)
- 创(32531)
- 中国(31660)
- 期刊
- 济(139736)
- 经济(139736)
- 研究(84805)
- 中国(57662)
- 农(38086)
- 管理(37100)
- 财(36175)
- 科学(34743)
- 学报(33868)
- 融(30053)
- 金融(30053)
- 教育(27429)
- 大学(26565)
- 农业(26192)
- 学学(24653)
- 经济研究(23755)
- 业经(22541)
- 技术(21728)
- 财经(20844)
- 问题(18991)
- 经(18393)
- 贸(16874)
- 国际(15853)
- 世界(15691)
- 业(15074)
- 技术经济(13263)
- 经济问题(11862)
- 商业(11812)
- 现代(11776)
- 坛(11306)
共检索到4018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刘伟 杨云龙
第三次产业的发展是经济发展历史逻辑进程中极为重要的内容。认识我国第三次产业发展的历史任务,把握我国第三次产业发展的决策着眼点,首先必须考察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发展达到怎样的历史逻辑阶段,进而考察这种历史逻辑阶段上对第三次产业发展的社会历史要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燕华 王文涛
新的工业革命趋势有一种新的导向,导向就是把有形资源的研究和无形资源的研究结合起来,使其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重大的作用。另外要把市场看不见的手和知识看不见的手同时并重,发挥推动作用。对于三次工业革命的说法,其基本定义是:第一次工业革命以19世纪的蒸汽机为标志;第二次工业革命以2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管治华
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实质是信息技术等一系列重大相关技术取得群体性突破,它将从根本上改变各国的比较优势和产业分工格局。本文在分析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本质特征和对未来世界发展具体影响的基础上,阐释了第三次工业革命给我国带来的挑战,即削弱原有的比较优势、产业升级难度加大和经济增长方式需要调整,最后提出了培育人力资本优势等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工业革命 产业 策略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郑重阳
目前,我国区域发展差异较大,中西部地区总体工业进程滞后于东部地区,且绝大多数地区尚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三次产业协同发展基础与条件存在差异性。本文以工业化进程为视角,以四川省为例,研究三次产业协同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并提出有效推进工业化进程,促进我国中西部地区三次产业协同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
工业化 三次产业 协同 四川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田露露 韩超
在以化石能源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方式难以为继,经济危机导致世界各国探索新的经济增长点的背景下,第三次工业革命应运而生。但学界对"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内涵尚未达成共识。基于此,本文对"第三次工业革命"的理论争论进行了梳理,并在分析历次工业革命技术演进的基础上,界定"第三次工业革命"。在此基础上,本文重点分析了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发展趋势,结合发达国家"再工业化"经验,为中国的产业发展,应对第三次工业革命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
第三次工业革命 再工业化 新能源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王春雷 王梅春
中国的近代工业化经历了三次浪潮并取得了骄人的成果。通过对三次工业化浪潮的原因分析,得出以下结论:战乱和社会的动荡并不必然导致经济的衰退,市场机制具有自我修复的特性;政府在经济发展的初期,越位比缺位的危害更严重。
关键词:
近代工业化 三次浪潮 黄金时期 制度供给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黄海燕 黄振奇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关于"十二五"规划的建议指出,"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符合我国基本国情和发展阶段新特征。"可以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张军
分子生物技术、物联网和电商平台对农产品育种和品质优化、提高农产品产量、减少农业生产污染、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农业精准化投入、标准化生产、拟人化培育和智能化监管,建立农业生产者进入市场通道、搭建市场交易平台、创建农产品交易和农业生产性服务征信体系等方面,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是继前工业化社会传统农耕技术、工业化时期以机械和化学为主的劳动节约型、土地节约型技术之后,农业发展出现的又一次技术浪潮。因此,加强相关产品和基础设施建设,持之以恒进行转基因技术研究,以确保在转基因技术领域的中国话语权,建立包容性的创新环境,鼓励电商不断创新,是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农业生产科学化程度,形成农业...
关键词:
农业 发展 第三次浪潮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张君弟 彭媚娟
化石能源模式发展的不可持续,引发了以可再生能源、数字制造及大数据为标志的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兴起。这场革命要求发展可再生能源,存储间歇式能源,建立互联能源共享网络。与此同时,这场革命对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提出了新要求:发展绿色农业、建设生态农村;拓展智慧农业云平台;培训新型农民和转变政府管理模式。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贾根良
按照演化经济学家佩蕾丝有关经济追赶的两种机会窗口理论,"第一种机会窗口"不可能存在追赶机会。但是,由于产品内分工和全球价值链的发展,"第一种机会窗口"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中也大量地出现了,那么,这是否有追赶成功的可能呢?本文通过对我国光伏产业和机器人产业的案例研究,认为我国光伏产业和机器人产业的发展模式无法承担起迎接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历史重任,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我国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上仍然试图通过"第一种机会窗口"即继续沿袭劳动力成本低廉的比较优势应对新工业革命。为了抓住第三次工业革命的"第二种机会窗口",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模式亟须重大变革。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张妍 张彦通
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新经济模式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它将改变世界经济版图,影响国际经济形态。回应第三次工业革命对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挑战,须调整改革思路,重新权衡工程前沿知识和创新技术的发展,应加强以新能源、互联网与制造业三大领域交叉为代表的知识结构综合化,深化工程人才分布合作式"同理心"教育,推动工程人才自主创新式创业教育。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真虹 侯琳洁 李倩雯 哈利·海林斯
第三次工业革命如何对港口产业未来发展产生影响,迄今为止尚未见到有文献论及。本文在分析第三次工业革命对全球海运业发展影响的基础上,从港口发展自身规律的角度出发,研究提出了第三次工业革命对未来港口发展产生的影响,并基于65份有效调查问卷的结果统计与分析,论证了第三次工业革命下港口发展的趋势,给出了未来港口的发展模式,即在第三次工业革命时代,港口作为洲际之间和洲域之内连接的重要节点,将与周边环境和谐相处,通过使用零排放的可再生能源而成为一个生态性港口;港口将成为密切区域内物资联系的集散、分拨和配送中心,成为贯通物流服务供应链的重要节点,成为满足个性化需求的柔性化港口,成为信息高度集成的智慧港口。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王媛媛 宗伟
当前,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促进制造模式、生产组织方式和产业形态的深刻变革,智能制造业成为引领第三次工业革命浪潮的核心。我国智能制造装备产业规模发展迅速,产业发展基础扎实,并已出台了一系列的产业扶植政策,保障了智能制造业的发展。但我国智能制造业发展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包括:整体制造业水平不高,发展协同性不够;智能制造基础理论和技术体系建设滞后;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关键核心技术对外依存度高;制造业精英人才缺失,政策支撑体系有待完善,等等。为此,在今后的智能制造业发展中要加强顶层设计及统筹协调,建立智能制造产业发展联盟;加强基础理论研究,构建智能制造基础理论体系;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推进核...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徐礼志
本文依据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提供的数据资料,以2013年为观测年份,探讨工业外资企业的发展现状,以及外资企业在行业和区域的分布状况,并从经营效率、税负压力、出口倾向、科技投入、劳动报酬等方面比较外资企业和内资企业的发展状况,分析外资企业的优势所在以及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基于技术溢出效应的视角,利用规模以上工业数据分析外资企业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外资企业对内资企业的正向技术溢出效应还不够明显。
关键词:
经济普查 外资企业 发展状况 技术溢出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6月9日,由中国国际贸易学会、外经贸大学共同主办,由中企合(北京)企业管理中心承办的中国对外经贸2012夏季形势分析会在北京会议中心召开。参加这次会议的除商务部官员及相关专家、学者外,还有几十位企业界代表。会议分析了我国外经贸发展的形势,还探讨了世界悄然发生的"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影响。现将几位专家的发言内容摘登如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