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3.133.136.4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228)
2023(20583)
2022(17391)
2021(15969)
2020(13689)
2019(31240)
2018(30888)
2017(59029)
2016(32695)
2015(36881)
2014(36827)
2013(36201)
2012(33263)
2011(29893)
2010(29628)
2009(27320)
2008(26871)
2007(23989)
2006(20822)
2005(18305)
作者
(98359)
(82080)
(81514)
(77690)
(52111)
(39590)
(37086)
(32317)
(31185)
(29198)
(27730)
(27710)
(26198)
(25871)
(25630)
(25450)
(25269)
(24525)
(23635)
(23625)
(20756)
(20186)
(19983)
(18767)
(18553)
(18285)
(18207)
(18169)
(16713)
(16418)
学科
(129432)
经济(129277)
管理(92868)
(88517)
(72973)
企业(72973)
方法(61767)
数学(53992)
数学方法(53308)
(35879)
中国(34272)
(34157)
(30369)
业经(29207)
地方(25711)
(24268)
贸易(24260)
农业(23827)
(23530)
(23205)
(21911)
财务(21826)
财务管理(21775)
理论(20980)
企业财务(20627)
技术(19881)
(19796)
环境(19699)
(19131)
银行(19040)
机构
大学(469132)
学院(466135)
(181483)
管理(179420)
经济(177499)
研究(159069)
理学(155953)
理学院(154150)
管理学(150997)
管理学院(150189)
中国(116741)
科学(104108)
(100313)
(88315)
(82206)
(81940)
业大(77801)
研究所(75469)
中心(72596)
农业(70049)
(68852)
财经(66268)
北京(62810)
(60674)
(60303)
师范(59875)
(57730)
(55214)
经济学(54477)
技术(51010)
基金
项目(324911)
科学(252462)
基金(234634)
研究(227072)
(208914)
国家(207235)
科学基金(175552)
社会(141081)
社会科(133597)
社会科学(133558)
(127655)
基金项目(124201)
自然(118486)
自然科(115744)
自然科学(115705)
自然科学基金(113598)
(108677)
教育(104814)
资助(97645)
编号(91360)
重点(73672)
成果(73248)
(70282)
(68742)
(66687)
科研(63509)
课题(63483)
创新(62377)
计划(62367)
大学(59563)
期刊
(192712)
经济(192712)
研究(129553)
学报(86573)
中国(86360)
(79642)
科学(74583)
管理(63866)
大学(63803)
(63051)
学学(60277)
农业(54085)
教育(48056)
技术(39907)
(37292)
金融(37292)
业经(32207)
财经(31856)
经济研究(31253)
(28602)
(27244)
问题(25679)
(24493)
图书(24263)
科技(23319)
业大(22750)
技术经济(22357)
统计(22023)
理论(21190)
资源(20427)
共检索到670323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马远  徐俐俐  
工业化与城镇化是节能降耗的关键。文章利用2004—2013年新疆15个地州市面板数据,建立静态面板及动态面板模型,实证分析了工业化、城镇化对能源强度的影响。结果显示:(1)能源强度存在显著的累积效应与路径依赖,工业化水平提升有助于降低能源利用强度,在天山北部地区尤为显著;(2)城镇化进程中基础设施、交通运输的建设投入在短期内更多地体现为能源消耗规模迅速扩大,长期可能存在的集聚效应进而降低单位能耗的机制尚未发挥;(3)通过长期城镇化发展形成的集聚效应促进经济发展水平提升,进而降低能源强度的路径存在,且作用效果大于通过工业化发展促进经济水平提升进而降低能源强度这一路径。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马远  徐俐俐  
工业化与城镇化是节能降耗的关键。文章利用2004—2013年新疆15个地州市面板数据,建立静态面板及动态面板模型,实证分析了工业化、城镇化对能源强度的影响。结果显示:(1)能源强度存在显著的累积效应与路径依赖,工业化水平提升有助于降低能源利用强度,在天山北部地区尤为显著;(2)城镇化进程中基础设施、交通运输的建设投入在短期内更多地体现为能源消耗规模迅速扩大,长期可能存在的集聚效应进而降低单位能耗的机制尚未发挥;(3)通过长期城镇化发展形成的集聚效应促进经济发展水平提升,进而降低能源强度的路径存在,且作用效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丁翠翠  
基于2002-2012年中国的省际面板数据,将能源消费强度分为低、中和高三个层次,运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的系统广义矩(SYS-GMM)分析方法,对工业化、城市化对中国能源消费强度的动态效应与区域差异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工业化、城市化水平提高均会导致地区间能源消费强度的增加,但城市化对低能源消费强度区域的影响并不显著,而对高能源消费强度区域的影响却十分明显。此外,上一期的能源消费强度、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能源价格和技术创新等均对中国能源消费强度产生不同的影响,而且中国存在技术创新的反弹性效应且能源价格对技术创新有诱致性作用。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丁翠翠;  
基于2002-2012年中国的省际面板数据,将能源消费强度分为低、中和高三个层次,运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的系统广义矩(SYS-GMM)分析方法,对工业化、城市化对中国能源消费强度的动态效应与区域差异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工业化、城市化水平提高均会导致地区间能源消费强度的增加,但城市化对低能源消费强度区域的影响并不显著,而对高能源消费强度区域的影响却十分明显。此外,上一期的能源消费强度、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能源价格和技术创新等均对中国能源消费强度产生不同的影响,而且中国存在技术创新的反弹性效应且能源价格对技术创新有诱致性作用。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虹  秦留志  
文章使用20042016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基于SYS—GMM估计方法,对中国30个省份的人口年龄结构变动与工业投资之间的关联性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前期投资、金融发展程度、人均GDP及人均GDP增长率能够对工业投资产生显著正向影响,但是老年抚养比和少儿抚养比等人口年龄因素对于工业投资的影响并不显著,这可能是由于中国的"人口红利"尚未得到完全释放。最后,针对本文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王振红  曹俊杰  王黎明  
基于我国30个省市2000~2011年的统计数据,本研究运用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实证分析金融发展、城镇化和经济发展对能源消费的动态影响。实证研究表明,金融发展与能源消费存在紧密联系:金融市场效率与能源消费之间存在统计上不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外商直接投资比率对能源消费有较显著的正向效应。城镇化和经济发展对能源消费均有着非常显著的正向效应,我国的城镇化和经济发展的能源代价较大。能源消费具有不可逆性,即前期能源消费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当期能源消费。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周少甫  王亚南  
以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作为横截面单元,将全国分为三个部分,利用各横截面单元2000~2011年组成的面板数据,建立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分析工业化、城镇化对能源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城镇化水平对我国不同地区的影响有显著差异,在东部地区,提高城镇化水平能有效降低能源强度,而就全国范围和中西部地区而言,城镇化水平的提高阻碍了能源强度的降低;工业化水平的提高推动了能源强度的上升。根据得出的结论,文章还对降低能源强度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李红涛  党国英  
文章使用动态面板数据对我国1992-2008年的工资形成机制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工资形成存在较强的粘性特征,工资变动对上年工资的依赖性较强;劳动生产率对工资有一定影响,但两者的联系还很不充分;工资对反映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的失业率反应不敏感;利润对工资有一定负效应,说明企业利润增长可能是以挤占工资为代价的;东、中、西部地区的工资形成机制存在一定差异。这些结果表明我国工资形成机制的市场化水平还不高。最后,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提高工资形成机制市场化水平,建立工资正常增长机制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靖学青  
采用1996-2011年西部地区10个省区市的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城镇化的三个不同层面对西部地区能源强度的影响和作用。分析结果表明,产业城镇化与整个西部地区能源强度显著负相关,对其能源使用效率提高具有积极影响,但人口城镇化和地域城镇化与西部地区能源强度显著正相关,对其能源强度具有增强作用;在西部地区内部,各省区市城镇化进程的三个层面及其对能源强度的影响均呈现出明显差异。因此,就提高能源使用效率而言,整个西部地区在城镇化进程中首先应大力促进非农产业向城镇集聚,以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在此基础上逐步推进人口城镇化和地域城镇化进程,而西部各省区市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确定符合区情的战略组合。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瑞  丁日佳  
利用1992-2012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建立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分析收入、工业化和城市化对能源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能源强度、收入、工业化与城市化存在着长期的均衡关系;收入对能源强度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而工业化、城市化对能源强度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工业化对能源强度的影响效应大于收入与城市化,只有收入增长到能抵消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影响时,三者的联合效应才会使能源强度降低。从政策角度看,降低能源强度,不能仅依靠提高收入的经济政策,而重点在提升工业化、城市化的内在质量,推行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新型工业化与城市化。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倪超军  王燕  
本文选取1998-2016年中国30个省区的面板数据,利用动态面板数据的系统广义矩估计与分位数回归实证分析农村金融发展、城乡收入差距对农民消费的影响。研究发现: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民消费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且农村金融发展效率对农民消费的影响程度大于农村金融发展规模;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对农民消费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分位数越高,抑制作用越大。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崔明懿  陈瑞  赵留彦  
碳达峰、碳中和的深层次问题是能源问题。本文分析了技术进步、工业化程度影响能耗强度的作用机制,并基于2010-2020年我国30个省区市(未包括西藏及港澳台)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技术进步与能耗强度显著负相关,技术进步通过改善要素生产率有效减少能耗;工业化程度对能耗强度存在显著的正向作用关系,工业体系中高耗能行业占比较高,高耗能产品份额的持续增加影响了能耗强度的降低;不同地区技术进步、工业化程度对能耗强度的影响存在差异性,这可能是与地区禀赋有关;且回归结果经GMM分析检验后是稳健的。据此,应加大节能技术研发并制定耗能标准,优化产业和能源结构,而不同地区应制定差异化能源政策并加强协作。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杨祖义  
本文基于2000-2015年的省级行业动态面板数据,采用Sys-GMM方法,选取工具变量克服内生性问题,利用STATA软件就三大地区FDI对制造业产业结构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对于东部地区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行业而言,FDI对两类行业产值与行业总产值的比值产生了负面影响,对于该地区资本密集型和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而言,FDI对两类行业产值与行业总产值的比值产生了正面影响,即FDI推动了东部地区制造业产业结构优化,中西部地区的实证结果正好相反;同时发现三大地区的国内投资和技术进步是推动制造业产业结构优化的主要因素,对外贸易推动了东部地区制造业产业结构优化,但没有推动中西部地区制造业产业结构优化,居民收入水平和金融发展水平也推动了东部地区制造业产业结构优化,但对于中西部地区制造业产业结构优化作用不明显。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胡剑锋  
本文利用1997—2006年我国省际间面板数据,分析了信息化资本对能源强度的影响特征。研究表明:从整体来看,信息通讯技术资本存量和能源强度存在着负相关,即信息通讯技术资本的投入可以有效降低我国能源强度,提高能源效率。然而,具体分析却发现,通讯资本的投入显著降低了能源强度,但信息资本的投入反而会提高能源强度。研究还发现,能源与资本、劳动力之间具有互补关系,能源价格和能源强度却是背离关系。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杨仕辉  许乐生  邓莹莹  
在整理全球反倾销案件的基础上,通过收集相关贸易数据,利用1998-2008年被诉反倾销案件为样本建立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了12个主要国家和地区被诉反倾销的贸易破坏效应和贸易转移效应,通过SYS-GMM估计进行回归估计得到稳健性结果。实证结果表明,反倾销措施对贸易额和出口市场份额的影响远大于关税措施的影响,成为多数国家限制进口、保护本国国内产业的主要贸易政策。反倾销对中国、日本、中国台湾和俄罗斯的负面影响较大。最后考察反倾销对产业竞争力的影响发现,反倾销申诉和反倾销措施对申诉方的产业竞争力有显著的提升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