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314)
2023(10135)
2022(7939)
2021(7244)
2020(5955)
2019(13231)
2018(13289)
2017(25776)
2016(14207)
2015(15817)
2014(15910)
2013(15481)
2012(13834)
2011(12563)
2010(12764)
2009(12275)
2008(12183)
2007(11318)
2006(10411)
2005(9614)
作者
(39526)
(33782)
(33222)
(31597)
(20944)
(15949)
(14901)
(12876)
(12824)
(11781)
(11669)
(11059)
(10744)
(10623)
(10500)
(10195)
(9810)
(9703)
(9670)
(9555)
(8595)
(8299)
(8140)
(7785)
(7664)
(7621)
(7520)
(7375)
(6760)
(6624)
学科
(62085)
经济(61993)
(49675)
(45582)
管理(42448)
农业(30213)
(29315)
企业(29315)
业经(20448)
方法(18225)
(17909)
中国(17570)
数学(15675)
数学方法(15533)
(15470)
(13652)
地方(12100)
(12060)
(10436)
银行(10423)
农业经济(10280)
发展(10249)
(10240)
体制(10044)
(10020)
(9918)
技术(9838)
(9540)
(9539)
贸易(9535)
机构
学院(203400)
大学(199265)
(90154)
经济(88417)
管理(77592)
研究(70095)
理学(66463)
理学院(65848)
管理学(64868)
管理学院(64522)
中国(55777)
(51679)
(41682)
(41175)
科学(40028)
农业(39142)
业大(35154)
(35023)
中心(33050)
(32696)
财经(32002)
研究所(31189)
(29024)
经济学(27168)
北京(25121)
(25108)
(24956)
师范(24889)
经济学院(24431)
(24402)
基金
项目(133075)
科学(105991)
研究(101726)
基金(97201)
(83833)
国家(83027)
科学基金(71550)
社会(67639)
社会科(63790)
社会科学(63778)
(52946)
基金项目(51566)
教育(44822)
(42830)
自然(42818)
编号(42385)
自然科(41791)
自然科学(41783)
自然科学基金(41044)
资助(37431)
成果(34300)
(31795)
(30358)
(30185)
(30178)
重点(29786)
国家社会(28791)
课题(28546)
(27828)
(26744)
期刊
(110436)
经济(110436)
研究(60918)
(56974)
中国(46875)
农业(38119)
(32273)
学报(30155)
科学(29258)
管理(26911)
大学(24699)
(23968)
金融(23968)
业经(23897)
学学(23609)
教育(19256)
(17843)
技术(17191)
财经(16146)
问题(16060)
经济研究(14776)
农村(14497)
(14497)
农业经济(14070)
(13863)
世界(12506)
(11853)
经济问题(11192)
技术经济(10142)
现代(9962)
共检索到3173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李燕燕  耿明斋  
工业化在中国的全面展开和快速推进是最近30年来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领域发生的最大的事件。工业化所带来的经济社会结构变动是异常剧烈的,这包含农地的产权制度。先梳理改革开放30年来农地产权制度演进的历史轨迹,然后分析我国农地产权结构的现状和问题,探讨工业化背景下农地产权制度演进的方向。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杨富堂  
本文分析表明,农地产权制度的有效率演进是农村经济组织自觉追求制度利润的结果。在农地制度选择上政府和农村经济组织目标的不一致,往往导致政府对农地产权制度的过度干预和农地产权制度的无效率演进。组织对农地产权制度的选择要与当地的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政府在产权制度演进过程中不但要发挥其增加制度收益的积极作用,如促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建设,建立城乡人力资源互动机制,适当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等,而且要约束其增加制度成本的行为。
[期刊] 改革  [作者] 姜军松  
产权制度是关于稀缺资源利用的权利行为规则安排。排他性权利界分是产权发挥作用的前提性条件。现行农地产权制度呈弱排他性,主要表现为:农地所有权缺少排他性;农地使用权排他性虚弱;农地处分权排他性不强;农地收益权排他性有限。改革和完善农地产权制度,必须转变指导思想,整体推动农地非排他性产权制度变迁,完善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构建物权性农地承包经营产权制度,复造民事化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产权结构。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郜亮亮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要求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而农地产权制度改革是其中最为基础的内容。本文尝试在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农地产权制度的改革实践和变迁逻辑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探究其未来的可能演进的方向。首先,本文对五项改革实践的现实背景和主要内容进行了分析,五项改革是建立集体所有制、实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农地“三权分置”、建立农地流转市场和强化产权稳定性。其次,本文从统一的理论框架对农地产权制度的变迁逻辑进行了分析,这也是对农地产权制度改革的经济学解释。最后,本文认为农地产权制度未来的演进方向是,在坚持农地狭义所有权集体所有的前提下,及时顺应现实,不断地对农地权利进行分割细化和属性化,并把相应的权利分配给使用效率最高的社会主体,以最大限度提升农地利用效率。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李明月  胡竹枝  
分析了现行农地征用制度对农地产权的侵害 ,以及其运行过程中所折射的农地产权的残缺。提出要完善农地产权需从两方面入手 :一是引入市场化手段改革征地制度 ;二是进行农地产权制度建设 ,即明确所有权主体 ,界定产权边界 ,设立农地发展权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徐智环  
产权决定决策权的配置,决策权的配置影响产权的经济效率。现阶段我国公有性质且事实上不明晰的农地产权制度,造成了农村集体代理人和国家(政府)的公共决策权对农民私人决策权的严重侵害,进而也影响了农业的经济效率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为了保证农民的充分的私人决策权,必须对公共决策权进行制度性约束,而约束的根本举措就是彻底改革农地产权制度,实行农地私有化。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蒋占峰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赵阳  
随着中国城镇化和工业化步伐的加快,土地制度越来越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不但关系到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更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和社会稳定,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文章剖析了我国农地产权结构,以及这样一种产权制度安排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和存在的问题,并针对目前与农地产权制度有关的几个热点问题提出了作者的看法。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胡洪曙  
本文旨在解释相同的土地质量但其产出效益却相差巨大的谜题,认为完善的农地产权制度是提高农村经济绩效的基础,并指出我国农地产权改革的路径应该是把农民树立为农地所有权的人格化主体、赋予农民完整的处置权和收益权。经过这一改革,将有利于农地价值的显性化、农地的资本化、农地产出效率的提高以及租、费、税的明确界定。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公茂刚  辛青华  
新中国农地产权制度变迁历程可分为两个阶段,前一阶段是确立农地的集体所有权,后一阶段是在巩固农民集体所有权基础上放活农地的经营权。整个历程是一个先将产权集中然后又进行分解的过程,并遵循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辩证关系,是在"否定之否定"中进行的。产权在不同的时期,根据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可以进行集中也可以进行分解。"三权分置"改革就是对产权中的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的分解,是适应当前生产力发展需要和发展高效现代农业要求的改革。我国"三权分置"改革的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基本完成,但仍存在一系列问题,比如土地流转流程不够规范,土地流转不够普遍,土地转出意愿比转入意愿更加强烈,农业规模经济的形成难度较大等。农地产权制度改革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制度保障,应继续不断完善我国农地产权制度。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秦勇  李凤霞  
实践中,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作为物权的功能和效力还不够强大,由此造成我国农地产权的不稳定,从而影响了中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稳定农民对于土地的权利势在必行。稳定地权的两种主要方式——土地私有化和永佃制都存在较大的缺陷。而在对土地承包权改造基础上建立的农地持有权是稳定地权的可行路径。农地持有权是一种独立的物权。农地持有权可以从根本上稳定农民对土地的权利,解决当前在农村土地利用中公权力对私权利的侵犯问题。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张振环  张光宏  
从产权制度安排的角度考察耕地生态环境,通过设立衡量耕地生态环境的相关指标,用实证方法分析建国以后我国农地产权制度变迁对农民生产活动中的行为选择以及耕地生态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产权制度安排对耕地的影响不同,农地产权制度安排通过影响农民耕种过程中的行为选择而影响耕地生态环境。耕地生态环境的保护不仅需要从农业基础设施和农业科技水平方面得到提升,更需要通过设计合理的农地产权制度以形成农民良好的环境生态行为。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蒋军成  赵丽江  
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由于产权界定不合理和农地产权的缺失,导致违法征地现象严重,土地交易成本昂贵,农民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护。引入产权理论,特别是从农地的使用权和处置权方面,分析农地问题造成的原因,提出"确权、流转、保障"三位一体的制度建设,让农民分享农地产权增值的成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