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879)
- 2023(5664)
- 2022(4084)
- 2021(3651)
- 2020(3026)
- 2019(6866)
- 2018(7021)
- 2017(13331)
- 2016(7540)
- 2015(8763)
- 2014(8984)
- 2013(8715)
- 2012(7461)
- 2011(6544)
- 2010(6558)
- 2009(6370)
- 2008(6601)
- 2007(6158)
- 2006(5820)
- 2005(5594)
- 学科
- 管理(30593)
- 济(29738)
- 经济(29706)
- 业(25024)
- 企(21834)
- 企业(21834)
- 财(10207)
- 中国(9948)
- 农(9539)
- 方法(9020)
- 业经(8853)
- 土地(8295)
- 制(7391)
- 学(7322)
- 务(6928)
- 财务(6896)
- 财务管理(6878)
- 数学(6762)
- 数学方法(6707)
- 企业财务(6525)
- 农业(6212)
- 地方(6177)
- 发(6054)
- 策(5999)
- 划(5873)
- 银(5438)
- 银行(5431)
- 理论(5215)
- 体(5095)
- 行(4994)
- 机构
- 大学(103675)
- 学院(103595)
- 管理(42403)
- 济(39883)
- 经济(38770)
- 研究(34497)
- 理学(33812)
- 理学院(33403)
- 管理学(32908)
- 管理学院(32685)
- 中国(30155)
- 京(23956)
- 科学(21130)
- 财(20961)
- 江(18777)
- 农(17905)
- 所(17552)
- 中心(16890)
- 研究所(15597)
- 财经(15349)
- 业大(15151)
- 北京(14826)
- 州(14502)
- 经(13923)
- 农业(13750)
- 范(13640)
- 省(13554)
- 师范(13505)
- 院(12797)
- 经济学(11696)
- 基金
- 项目(63681)
- 科学(50119)
- 研究(47026)
- 基金(45724)
- 家(39844)
- 国家(39508)
- 科学基金(34155)
- 社会(29902)
- 社会科(28251)
- 社会科学(28240)
- 省(24692)
- 基金项目(24002)
- 自然(21738)
- 自然科(21204)
- 自然科学(21199)
- 教育(21107)
- 自然科学基金(20808)
- 划(20638)
- 编号(19807)
- 资助(17984)
- 成果(16176)
- 重点(14165)
- 课题(13810)
- 部(13600)
- 发(13598)
- 创(12628)
- 国家社会(12562)
- 创新(11885)
- 科研(11841)
- 制(11754)
共检索到1744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肖金成 汪阳红 陈龙桂 黄征学
目前,我国已进入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这意味着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不仅农用地转用的速度会加快,而且转用的规模也会增大。在此过程中,如果不能有效协调各利益主体的关系,必将导致更多的矛盾和纠纷,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同时也会对我国粮食安全问题造成影响。因此,深入分析土地管理与使用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及其原因,对完善土地管理制度和制定相关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张广辉 魏建
本文首先界定了土地红利的基本概念,进一步对土地红利三个分配主体所获土地红利份额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认为当前的土地红利分配为"重工业化、轻城镇化"格局,改革的方向应为"工业化、城镇化并重"方式。进一步认为长期内通过工业化吸收农民工作进增加收入的补偿方式要好于短期内给予农民一次性较高补偿的方式。
关键词:
土地红利 土地红利分配 工业化 城镇化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陈志刚 曲福田 黄贤金
基于已有的研究成果,通过系统的理论归纳与统计分析,提出了当前中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土地资源配置的主要特征:第一,从部门配置角度看,表现为农业用地大规模非农化;第二,从产业配置的角度看,城乡用地结构快速转变;第三,从空间配置的角度看,土地利用的区域不均衡;第四,从功能配置的角度看,重经济效益轻生态效益。
关键词:
工业化 城镇化 土地资源 配置特征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雷潇雨 龚六堂
本文将企业集聚效应和土地财政引入城市经济模型,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土地出让行为对地方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影响。理论分析表明,城市地方政府最优的土地出让策略是低价出让工业用地、高价出让商住用地,来降低企业成本并增加财政收入和公共支出,共同达到吸引企业、促进生产并推动城镇化的目的。基于全国18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2003~2008年数据的实证研究显示,这一土地出让策略基本有效,但其效果随着城市的集聚效应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而逐渐减弱,城市间地租竞争也可能对彼此的工业发展和城镇化产生不利影响。
关键词:
土地出让 土地财政 工业化 城镇化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谢利平
城镇化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当前中国城镇化达到了53.73%,由于城镇化还具有相当大的空间,因此很多学者担心城镇化会带来能源消费的大量提升,影响能源安全。本文通过详实的数据和分析,说明了中国的能源消费最大的决定因素不是城镇化,而是工业化,工业和其中的制造业是中国能源消费的主导因素,决定了中国能源消费的增长和变动,城镇化并不会带来能源消耗的大幅上升,工业化的结构变动才是能源消费的主导因素。因此,城镇化战略并不会影响我国的能源安全,甚至能够促使能源效率的提升提高我国能源消费的质量,使中国的能源消费集约化。因此我们需要进行工业升级和科技创新,并进行结构升级,从而降低能源消费强度,缓解能源供求...
关键词:
城镇化 工业化 能源消费 能源效率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陈伟
土地增值是城镇化发展的必然规律。本文旨在探讨土地增值的历史过程,以此为基础提出我国土地制度改革的宪政意义上的原则。文章首先界定了土地增值的内涵,指出了在土地增值分配领域的认识与做法差异,梳理了政府对土地增值进行管理的主要手段,最后提出了我国土地制度改革的宪政原则。
关键词:
土地 土地制度 土地增值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程广超 钱大胜
农村城镇化是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必然过程,城镇化能够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改善农民生存环境,是政府必须面对的一个社会问题,它是一个影响极为深广的社会经济变化过程,客观上是有利于社会总体生活水平的提高。在城镇化进程中,我们毋庸置疑需要面对城镇化所带来的各种各样的社会和经济问题,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土地问题。
关键词:
城镇化 土地流转 土地整理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叶剑平
根据统计数据,2014年我国的城镇化率已经达到54.77%,有将近7.5亿人生活在城镇。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我国正处于城镇化的加速发展阶段。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强调,"城镇化是解决城乡差距的根本途径,也是最大的内需所在。"但在现行的土地管理制度下,土地资源的利用无论是在规模还是效率上,都难以与城镇化发展的质量相匹配,土地制度改革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所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蒋小勇
在加快推进西部地区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实现国民经济跨越发展,需要付出相应的土地资源代价,会遇到土地资源的瓶颈制约。西部地区一方面要做好保护,一方面又要利用,这必须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探索出一条集约利用土地,为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提供强有力支撑的新路子。
关键词:
西部地区 工业化 城镇化 土地利用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梁青青
我国现在已经进入了一个中度工业化的时期,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也在快速发展并且已经进行到了一个相当的程度,这个过程中土地制度是核心问题,是整个农村政策体系的核心。本文结合当前的宏观经济环境,从土地制度的角度来看农村政策,主要探讨两个方面问题,第一是农地经营制度,阐述农地经营制度的政策演变过程、农地经营制度中存在的调地、抵押和土地换社保的问题。农村政策的核心是土地问题,而土地问题的核心是农民权益问题,农村改革的一个基本方向就是不断地完善和确认农民的土地承包权益。第二是农地的转用制度,农地转用中农民权益的保障问题、耕地资源的严重浪费导致的粮食安全问题值得关注。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杨帆
随着城镇化步伐的加快,我国土地资源日益紧缺,土地资源的稀缺性决定了我国必须在保证现有耕地数量不减少的前提下推进城镇化。必须在城镇化发展和建设中坚持合理开发、有效利用土地,走集约利用土地的城镇化道路。本文从城镇土地集约利用的内涵入手,在分析了城镇土地集约利用的现状及城镇化进程中土地的利用效率问题后,提出了城镇土地集约利用的改革创新方向,并强调集约用地是城镇化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关键词:
城镇化 土地集约利用 问题 改革创新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周文豪
本文重点讨论我国城镇化进程中有关土地问题的五个方面矛盾关系:一是建设用地与耕地、生态用地的矛盾关系;二是基础设施建设用地与非基础设施建设用地的矛盾关系;三是住宅建设用地与非住宅建设用地的矛盾关系;四是保障房住宅用地供应与商品房住宅用地供应的矛盾关系;五是政府调控与城镇化自然进程的矛盾关系。这五对矛盾关系既有对立性又有统一性,但更多的是统一性。其中,最核心的是要理解土地供给侧的矛盾关系。从长远来看,在土地供给侧矛盾基础上创造和衍生的中国城镇化进程超级红利,不仅没有结束,有可能还会继续存在较长一段时期;我国大中城市的土地价值和房产价值,还将会继续保持稳步上升的态势。当然,最重要的是,对于政府而言,不仅不能回避土地财政和土地金融,而且还要全面、深刻地认识土地财政和土地金融在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实际意义以及其所肩负的历史使命,更要光明正大地把握好、维护好、运用好土地财政和土地金融的积极作用,更大力度、更快速度、更高效率地推进中国大中城市的软硬件基础设施建设,为中国工业化水平提升和经济转型升级提供有力支持,为积极、稳妥、有序地推进城镇化乃至最终实现国家现代化创造有利的条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武香利
新型城镇化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则是土地问题。实现土地资源有效整合的关键就是将农村土地流转起来,达到城乡统筹的目的,进而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本文基于新型城镇化的新视野,通过分析土地流转的意义和存在的问题,提出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应对土地流转问题的对策措施,为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土地流转的顺利进行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农村土地流转 对策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郑伟元
中国是一个人口多人均耕地少的国家,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土地资源的约束越来越突出。论文简述了中国在城镇化快速发展过程中的耕地保护和土地利用政策,分析了现阶段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土地利用问题,探讨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国在土地利用与耕地保护方面的政策走向。
关键词:
城镇化 土地利用 耕地保护 政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