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357)
- 2023(19260)
- 2022(16285)
- 2021(14911)
- 2020(12638)
- 2019(28698)
- 2018(28407)
- 2017(54920)
- 2016(29982)
- 2015(33517)
- 2014(33310)
- 2013(32615)
- 2012(29720)
- 2011(26790)
- 2010(26489)
- 2009(24327)
- 2008(23684)
- 2007(20718)
- 2006(18233)
- 2005(15793)
- 学科
- 济(119900)
- 经济(119760)
- 管理(85883)
- 业(81002)
- 企(65515)
- 企业(65515)
- 方法(57175)
- 数学(50563)
- 数学方法(49957)
- 中国(34717)
- 农(32854)
- 财(30547)
- 业经(26752)
- 学(24935)
- 地方(23634)
- 贸(22608)
- 贸易(22598)
- 制(22175)
- 易(21946)
- 农业(21786)
- 务(19248)
- 财务(19169)
- 财务管理(19127)
- 环境(18895)
- 技术(18687)
- 银(18637)
- 银行(18570)
- 理论(18410)
- 企业财务(18145)
- 和(17755)
- 机构
- 大学(428297)
- 学院(425320)
- 济(169650)
- 管理(167288)
- 经济(166058)
- 理学(145946)
- 理学院(144342)
- 管理学(141625)
- 研究(141342)
- 管理学院(140873)
- 中国(104419)
- 京(91028)
- 科学(89589)
- 财(77614)
- 农(72898)
- 所(70371)
- 业大(67717)
- 研究所(64498)
- 中心(64215)
- 财经(63315)
- 江(60311)
- 经(57758)
- 农业(57640)
- 北京(56835)
- 范(54738)
- 师范(54097)
- 院(51806)
- 经济学(51689)
- 州(49004)
- 财经大学(47416)
- 基金
- 项目(297820)
- 科学(233254)
- 基金(216977)
- 研究(211062)
- 家(191561)
- 国家(190045)
- 科学基金(162629)
- 社会(133974)
- 社会科(127082)
- 社会科学(127048)
- 省(115283)
- 基金项目(115197)
- 自然(107871)
- 自然科(105424)
- 自然科学(105394)
- 自然科学基金(103460)
- 划(98046)
- 教育(96897)
- 资助(89477)
- 编号(84941)
- 成果(67334)
- 重点(66898)
- 部(64937)
- 发(62893)
- 创(61407)
- 课题(57900)
- 科研(57667)
- 创新(57426)
- 国家社会(55784)
- 教育部(55396)
- 期刊
- 济(176470)
- 经济(176470)
- 研究(120952)
- 中国(73766)
- 学报(72990)
- 农(65176)
- 科学(64266)
- 管理(60095)
- 财(57163)
- 大学(54919)
- 学学(51971)
- 农业(44562)
- 教育(41797)
- 技术(35828)
- 融(35344)
- 金融(35344)
- 财经(30290)
- 业经(29985)
- 经济研究(29099)
- 经(25870)
- 问题(25184)
- 业(22696)
- 图书(21223)
- 科技(21065)
- 版(20450)
- 统计(20201)
- 技术经济(20034)
- 理论(19961)
- 商业(19370)
- 业大(18811)
共检索到6046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瑞 丁日佳
利用1992-2012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建立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分析收入、工业化和城市化对能源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能源强度、收入、工业化与城市化存在着长期的均衡关系;收入对能源强度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而工业化、城市化对能源强度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工业化对能源强度的影响效应大于收入与城市化,只有收入增长到能抵消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影响时,三者的联合效应才会使能源强度降低。从政策角度看,降低能源强度,不能仅依靠提高收入的经济政策,而重点在提升工业化、城市化的内在质量,推行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新型工业化与城市化。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胡剑锋
本文利用1997—2006年我国省际间面板数据,分析了信息化资本对能源强度的影响特征。研究表明:从整体来看,信息通讯技术资本存量和能源强度存在着负相关,即信息通讯技术资本的投入可以有效降低我国能源强度,提高能源效率。然而,具体分析却发现,通讯资本的投入显著降低了能源强度,但信息资本的投入反而会提高能源强度。研究还发现,能源与资本、劳动力之间具有互补关系,能源价格和能源强度却是背离关系。
关键词:
信息化 ICT资本 能源强度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崔明懿 陈瑞 赵留彦
碳达峰、碳中和的深层次问题是能源问题。本文分析了技术进步、工业化程度影响能耗强度的作用机制,并基于2010-2020年我国30个省区市(未包括西藏及港澳台)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技术进步与能耗强度显著负相关,技术进步通过改善要素生产率有效减少能耗;工业化程度对能耗强度存在显著的正向作用关系,工业体系中高耗能行业占比较高,高耗能产品份额的持续增加影响了能耗强度的降低;不同地区技术进步、工业化程度对能耗强度的影响存在差异性,这可能是与地区禀赋有关;且回归结果经GMM分析检验后是稳健的。据此,应加大节能技术研发并制定耗能标准,优化产业和能源结构,而不同地区应制定差异化能源政策并加强协作。
关键词:
技术进步 工业化程度 能耗强度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马远 徐俐俐
工业化与城镇化是节能降耗的关键。文章利用2004—2013年新疆15个地州市面板数据,建立静态面板及动态面板模型,实证分析了工业化、城镇化对能源强度的影响。结果显示:(1)能源强度存在显著的累积效应与路径依赖,工业化水平提升有助于降低能源利用强度,在天山北部地区尤为显著;(2)城镇化进程中基础设施、交通运输的建设投入在短期内更多地体现为能源消耗规模迅速扩大,长期可能存在的集聚效应进而降低单位能耗的机制尚未发挥;(3)通过长期城镇化发展形成的集聚效应促进经济发展水平提升,进而降低能源强度的路径存在,且作用效果大于通过工业化发展促进经济水平提升进而降低能源强度这一路径。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
工业化 城镇化 能源强度 动态面板 新疆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马远 徐俐俐
工业化与城镇化是节能降耗的关键。文章利用2004—2013年新疆15个地州市面板数据,建立静态面板及动态面板模型,实证分析了工业化、城镇化对能源强度的影响。结果显示:(1)能源强度存在显著的累积效应与路径依赖,工业化水平提升有助于降低能源利用强度,在天山北部地区尤为显著;(2)城镇化进程中基础设施、交通运输的建设投入在短期内更多地体现为能源消耗规模迅速扩大,长期可能存在的集聚效应进而降低单位能耗的机制尚未发挥;(3)通过长期城镇化发展形成的集聚效应促进经济发展水平提升,进而降低能源强度的路径存在,且作用效
关键词:
工业化 城镇化 能源强度 动态面板 新疆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丁翠翠
基于2002-2012年中国的省际面板数据,将能源消费强度分为低、中和高三个层次,运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的系统广义矩(SYS-GMM)分析方法,对工业化、城市化对中国能源消费强度的动态效应与区域差异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工业化、城市化水平提高均会导致地区间能源消费强度的增加,但城市化对低能源消费强度区域的影响并不显著,而对高能源消费强度区域的影响却十分明显。此外,上一期的能源消费强度、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能源价格和技术创新等均对中国能源消费强度产生不同的影响,而且中国存在技术创新的反弹性效应且能源价格对技术创新有诱致性作用。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丁翠翠;
基于2002-2012年中国的省际面板数据,将能源消费强度分为低、中和高三个层次,运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的系统广义矩(SYS-GMM)分析方法,对工业化、城市化对中国能源消费强度的动态效应与区域差异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工业化、城市化水平提高均会导致地区间能源消费强度的增加,但城市化对低能源消费强度区域的影响并不显著,而对高能源消费强度区域的影响却十分明显。此外,上一期的能源消费强度、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能源价格和技术创新等均对中国能源消费强度产生不同的影响,而且中国存在技术创新的反弹性效应且能源价格对技术创新有诱致性作用。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郭军华
本文选取1978~2007年中国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运用面板单位根检验、阈值面板数据模型对我国城市化和城乡收入差距的关系进行了检验和估计。实证结果表明:我国城市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存在单一阈值效应,城市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并非简单地促进或者抑制,其效应还要取决于城乡收入差距本身的水平,当城乡收入差距水平较高(即城乡居民收入比大于2.54)时,扩大城市化将扩大城乡收入差距;当城乡收入差距水平较低时(即城乡居民收入比小于或者等于2.54),加速城市化能有效地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关键词:
城市化 城乡收入差距 面板数据 阈值效应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周少甫 王亚南
以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作为横截面单元,将全国分为三个部分,利用各横截面单元2000~2011年组成的面板数据,建立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分析工业化、城镇化对能源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城镇化水平对我国不同地区的影响有显著差异,在东部地区,提高城镇化水平能有效降低能源强度,而就全国范围和中西部地区而言,城镇化水平的提高阻碍了能源强度的降低;工业化水平的提高推动了能源强度的上升。根据得出的结论,文章还对降低能源强度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曾淑婉 赵晶晶
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30年来,城市化进程对我国服务业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笔者通过建立静态与动态面板模型,对1978—2010年我国省域城市化与服务业发展的样本数据进行实证分析。从东中西部的区域层面和城市化进程的不同阶段分别对模型进行FGLS和GMM估计,结果显示:从全国范围来看,我国城市化进程对服务业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城市化进程对服务业发展的影响存在区域差异,相对于东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城市化过程的加快在更大程度上影响服务业发展水平的提高;城市化进程对服务业发展的边际作用递减。
关键词:
城市化 服务业 动态面板 GMM估计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黄棣芳
本文研究我国经济增长的动力——工业化和城市化对环境质量的影响,以及环境保护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根据以往经验,通过建立计量模型和统计测度,对1999至2008年我国经济增长、工业化水平、城市化水平与环境污染物排放量之间的数量关系进行研究,论证在此期间我国经济总量增长和结构效应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基本特征。研究发现工业烟尘和工业粉尘排放量的GDP总量曲线具有倒U型特征,属于典型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形状,工业废水的GDP总量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具有N型特征,SO_2的GDP总量曲线为线性递增;工业废水和SO_2的工业化水平曲线为N型,工业烟尘的工业化水平曲线为线性递增;工业废水、工业SO_2和工业粉尘的城市化...
关键词:
环境库兹涅茨 工业化 城市化 经济增长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向宁 孙秋碧
以我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1996~2012年的面板数据为基础,根据诺兰阶段模型、生产率悖论,提出"信息化与工业化"两化融合具有界限的假设。运用单位根检验及格兰杰因果检验对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进行实证研究,得出信息化对工业化具有促进作用,同时两化融合存在界限的结论。最后提出不同滞后期信息化与工业化平均水平比值的方法来测度界限,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杜江 刘渝
对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假说进行了扩展,选取1998~2005年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构建了6类环境污染指标同城市化水平及控制变量间的计量模型,并运用Eviews软件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4类污染物同城市化水平之间存在倒U形曲线关系,另外2类污染物同城市化水平之间存在正U形曲线关系,目前中国大体上已经进入U形曲线的右半段,但由于地区发展差距的存在,各地进入曲线右半段的时间不同;控制变量的加入不仅改变了转折点出现的时间,而且改变了某些污染指标同城市化水平之间的U形曲线关系;贸易开放并不一定造成环境的恶化,"污染天堂"假说在中国不成立;产业结构变动是造成环境污染的重要因...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武春友 梁潇 房士吉
现有理论证明了城市化与产业结构演进间具有复杂的变化关系,但无法解释具体的作用机理。本文以城市化对产业结构影响为切入视角,以中国30个地区为研究对象,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了中国1996-2007年之间城市化对产业结构的作用机理,并将全国分为三大区域深入讨论。结果显示,城市化在人口、经济和社会领城引发了新的变革,对产业结构演变起到了显著的影响作用。城市化进程中产生的人口集聚效应是产业结构演变的基本动力,提升居民消费水平是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关键。城市化对产业结构的推动作用随着城市化水平提高和产业结构高级化逐渐增强。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张明慧 陈锦
利用1999~2009年中国30个地区的面板数据,可以采用面板数据模型研究中国城市化进程对能源消费的影响。结果表明:城市化水平和第二产业产值比重对能源消费都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恩格尔系数对能源消费具有显著的反向影响。此外,城市化进程对能源消费的影响存在着区域差异性:中部地区城市化水平对能源消费的影响程度远远大于东西部地区;西部地区第二产业产值比重对能源消费的影响程度远远大于东中部地区;东部地区居民恩格尔系数对能源消费的影响程度远远大于中西部地区。因此,合理推进城市化进程,有助于协调社会经济发展与能源供应的矛盾,保障社会和谐发展。
关键词:
城市化进程 能源消费 面板数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