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242)
- 2023(17569)
- 2022(14629)
- 2021(13343)
- 2020(10879)
- 2019(24643)
- 2018(24673)
- 2017(47004)
- 2016(25606)
- 2015(28599)
- 2014(28939)
- 2013(28610)
- 2012(26489)
- 2011(24154)
- 2010(24355)
- 2009(22397)
- 2008(21716)
- 2007(19133)
- 2006(17283)
- 2005(15878)
- 学科
- 济(123864)
- 经济(123747)
- 管理(70645)
- 业(65251)
- 企(51758)
- 企业(51758)
- 方法(44264)
- 数学(37898)
- 数学方法(37539)
- 中国(35755)
- 地方(32372)
- 农(30351)
- 业经(27138)
- 学(25412)
- 财(22581)
- 农业(20886)
- 制(19743)
- 环境(18940)
- 贸(18560)
- 贸易(18546)
- 地方经济(18082)
- 易(17804)
- 融(17784)
- 金融(17782)
- 银(17722)
- 银行(17680)
- 理论(17580)
- 发(17559)
- 和(17538)
- 行(17077)
- 机构
- 大学(369758)
- 学院(368424)
- 济(154801)
- 经济(151392)
- 管理(141656)
- 研究(133639)
- 理学(121098)
- 理学院(119637)
- 管理学(117680)
- 管理学院(117003)
- 中国(99399)
- 科学(81654)
- 京(81117)
- 所(67822)
- 财(67783)
- 研究所(61463)
- 中心(58657)
- 农(58293)
- 江(55406)
- 财经(53756)
- 业大(52636)
- 北京(52058)
- 范(51495)
- 师范(51039)
- 院(48881)
- 经(48717)
- 经济学(46997)
- 州(45177)
- 农业(45132)
- 经济学院(41908)
- 基金
- 项目(246470)
- 科学(194062)
- 研究(181913)
- 基金(177403)
- 家(154300)
- 国家(153002)
- 科学基金(131044)
- 社会(115750)
- 社会科(109637)
- 社会科学(109609)
- 省(96140)
- 基金项目(93930)
- 自然(83151)
- 教育(82178)
- 自然科(81175)
- 自然科学(81160)
- 划(80990)
- 自然科学基金(79663)
- 编号(74069)
- 资助(72079)
- 成果(60423)
- 发(57071)
- 重点(55551)
- 部(53457)
- 课题(52042)
- 创(50594)
- 国家社会(47719)
- 创新(47290)
- 科研(46045)
- 发展(46012)
- 期刊
- 济(182476)
- 经济(182476)
- 研究(117088)
- 中国(76113)
- 学报(56019)
- 管理(54536)
- 农(54012)
- 科学(53450)
- 财(48777)
- 教育(43252)
- 大学(42315)
- 学学(39578)
- 农业(37406)
- 融(34362)
- 金融(34362)
- 技术(33370)
- 经济研究(29280)
- 业经(28958)
- 财经(26493)
- 问题(24657)
- 经(22811)
- 图书(19981)
- 技术经济(19349)
- 业(19106)
- 科技(17702)
- 现代(17694)
- 理论(17533)
- 资源(17240)
- 商业(16694)
- 贸(16679)
共检索到5659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雷仕凤
工业化和城市化是一个国家如何由贫穷落后走向发达繁荣的必由之路,实现工业化和城市化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最重要的任务。当今的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还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工业化、城市化是否动摇农业作为国民经济基础产业的地位,在低成本发展工业化城市化与失地人口的可持续安置和发展之间如何进行选择和平衡,工业化、城市化如何与农地非农化结合。工业化、城市化协调发展过程中应特别处理好诸如平衡好农地保护与农地非农化之间的关系等几个方面的重要关系,以保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顺利发展,使工业化和城市化带来的社会福利达到最大化并且为最广大的社会所分享。
关键词:
工业化 城市化 协调发展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张魁伟
在经济增长与区域经济发展中,产业结构调整与城市化始终是一个中心话题。事实上,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城市化的发展并不是两道毫无关系的平行轨迹: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城市化推进对第一产业的优化作用、对第二产业的提升作用及对第三产业的带动作用十分明显,而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同样需要以城市为载体,以城市化为依托,并对城市化的发展起着积极促进作用。
关键词:
城市化 产业结构 区域经济 协调发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韦亚平
现有文献与规划一般认为新疆需要走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重点建设都市圈的城市化发展道路。文章基于人口与自然资源条件、区域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城镇布局之间的关系,从更为广阔的地缘政治经济格局中,对新疆区域经济与城市化发展的适宜空间指向做出了若干探讨;提出新疆的区域发展需要建立在"都市区"的空间成长基础之上;并且与中国的东部、中部地区相比,新疆的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应是一种非常独特的空间格局。
关键词:
新疆 城市化 西部大开发 都市区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达捷
工业化与城市化必须协调均衡发展,国民经济才能得到健康、稳定和持续发展。通过对我国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的实证研究表明,我国城市化水平明显低于工业化水平,二者在发展进程中的失衡状态已严重影响了社会综合发展与和谐社会构建。促进我国工业化与城市化良性互动的思路为: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形成城市化的雄厚物质基础;加快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进程;加快第三产业发展,带动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
工业化 城市化 协调发展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推进浙江城市化和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课题组
The paper valuates the citifying and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Zhejiang Province. It also makes researches on the reciprocal relation between them and further presents a few constructive suggestions.
关键词:
城市化 区域经济 浙江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姜长云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孙新雷 郭鸿雁
运用工业化与城市化关系的一般理论,本文详细分析了河南省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发展现状,指出当前河南省工业化、城市化所处的发展阶段与特点、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以及城市化发展的动力机制等。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提出了加速河南省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的战略对策。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陶浪萍
农村工业化和农村城市化是社会经济现代化进程的大势所趋,是发展中国家农村发展的必然选择。18世纪下半叶开始的工业化过程启动了人类社会经济的城市化过程,城市化在工业化的有力推动下不断向前推进。首先,从“推力”角度作用看,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从其工业化早期开始...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刘萍
工业化与城市化是现代化的“两个车轮”,只有双轮驱动才能到达现代化发展的彼岸。实现工业化和城市化协调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任务,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城市化作为一项国策,对于扩大需求、缩小城乡差别、实现社会公平、调整产业结构具有深远的意义。但是由于我国工业化与城市化之间存在不相协调的方面,也决定了中国城市化道路的复杂性。
关键词:
工业化 城市化 协调发展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宋正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业化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是,这种发展是以资源浪费、生态退化和环境污染为代价的,是不可持续的。工业化是城市化的基础,城市化是工业化的载体,中国工业化的现状必定会影响到中国城市化的发展,亦决定中国城市化是否是可持续的。实现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可持续、协调发展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解决中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的生态环境问题,既要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又不能完全照搬照抄,必须结合中国的实际和时代特征,制定符合中国实际的可持续协调发展之路。形成节约、环保、文明意识,不断进行科技创新,转变发展战略是实现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可持续协调发展的关键。
关键词:
生态环境 工业化 城市化 可持续发展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慧慧 胡秋阳 张云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不同区域间城市化和镇化发展存在较大差异,其中东部地区城市化与镇化并重,中西部地区镇化快于城市化,东北地区镇化水平偏低。从省级层面来看,人口城市化与镇化之间的关系由正相关逐渐转为负相关,反映出城市化与镇化间并没有实现良好的协同发展。在此过程中,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协调性表现出先恶化后改善的趋势,其改善的时间节点在2005年前后。同时,由于镇化与工业化的正向互动不断增强且与城市化的竞争关系逐步显现,导致镇化与"两化"协调性间的关系渐趋负向。未来城镇化发展的战略布局,应明确城市化与镇化分工定位,通过促进产业结构升级转型为城市化发展培育新动能。同时,打破行政化分割,促进区域间融合发展,推动国内大循环。
关键词:
城市化 工业化 镇化 协调性 耦合模型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冯扬 昌忠泽 王洋
针对我国近年来的“去工业化”现象,本文通过280座城市的面板数据,以及城市地形和省级审批建设用地占比构造的工具变量,从土地资源错配视角考察了去工业化对经济增长和区域协调发展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在当前经济发展阶段工业化对经济增长仍然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过快、过早地去工业化不利于保持经济持续增长和实现区域协调发展,而土地资源在地区间和部门间的双重错配是导致我国出现过早去工业化的重要原因。进一步的分析表明,较高的城镇化水平以及发达的生产性服务业有助于增强工业化对经济增长的推动效应。本文为新时期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推动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推进区域协调发展以及促进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刘秉镰 王家庭
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从微观角度分析了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的经济机理,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中国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所依赖的基本路径,结合珠江三角洲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演进历程进行了实证分析,并提出了促进中国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工业化 城市化 协调发展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郭庆军 赛云秀
根据陕西工业化与城市化经济发展相关数据,采用协调度——协调发展水平模型对陕西省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协调发展程度和水平进行定量分析和预测,得出现阶段陕西工业化与城市化系统处于初级协调水平的结论,到"十二五"末,将实现优质协调水平。运用GM(1,N)模型,对陕西省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系统内因分析,提出陕西省要以增加研发经费和提高科研人员数量和质量为突破口,实现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互动发展,从而带动区域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协调发展 工业化 城市化 可持续发展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郭俊华 卫玲
党的十六大提出走新型工业化之路后,高新技术产业成为被社会各界所关注的经济增长的新动力。高新技术对于促进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的作用确实不容忽视:它通过自身的结构改造效应、科技扩散效应、产业带动效应促进工业化的进程,而工业化又带动城市化的进程;同时,城市化又为工业化提供良好的经济依托,促进工业化的持续发展,从而两者形成良好的互动机制以带动区域的经济增长,提高整个区域的综合实力。本文通过对陕西省高新技术产业的研究,发现陕西省具有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显性比较优势,而且它对促进陕西省乃至中国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协调发展具有充分的可行性,其作为陕西省的一个经济增长极带动整个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不容小窥。
关键词:
高新技术 工业化 城市化 比较优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