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780)
2023(13829)
2022(11086)
2021(10081)
2020(8222)
2019(18635)
2018(18443)
2017(35049)
2016(19397)
2015(21736)
2014(21719)
2013(21295)
2012(19485)
2011(17760)
2010(18023)
2009(17036)
2008(16728)
2007(15087)
2006(13849)
2005(12785)
作者
(54027)
(46009)
(45012)
(43039)
(28724)
(21880)
(20554)
(17500)
(17372)
(16094)
(15571)
(15398)
(14574)
(14392)
(14080)
(13891)
(13512)
(13234)
(13181)
(13023)
(11546)
(11164)
(10873)
(10735)
(10384)
(10277)
(10060)
(10059)
(9247)
(8964)
学科
(81280)
经济(81162)
(57234)
管理(52226)
(50565)
(35207)
企业(35207)
农业(33630)
中国(25516)
业经(25101)
方法(23524)
(21406)
地方(20495)
数学(19801)
数学方法(19551)
(19462)
(15602)
(15470)
(15215)
(14113)
贸易(14104)
(13909)
银行(13893)
(13728)
(13564)
金融(13560)
(13328)
环境(13131)
农业经济(12684)
发展(12591)
机构
学院(271898)
大学(269231)
(114547)
经济(111902)
管理(100935)
研究(96827)
理学(85426)
理学院(84433)
管理学(83098)
管理学院(82587)
中国(76784)
(60355)
(58272)
科学(56245)
(53728)
(47990)
中心(46107)
农业(45815)
(44690)
业大(43594)
研究所(42817)
财经(40821)
(37892)
师范(37609)
(36933)
北京(36131)
(34979)
(34962)
经济学(34283)
(31892)
基金
项目(177161)
科学(140281)
研究(135249)
基金(127802)
(110220)
国家(109166)
科学基金(93806)
社会(88120)
社会科(83111)
社会科学(83094)
(69891)
基金项目(67997)
教育(60030)
(57798)
自然(56900)
编号(56393)
自然科(55495)
自然科学(55484)
自然科学基金(54438)
资助(49373)
成果(46167)
(40178)
重点(39612)
(39426)
课题(39100)
(38463)
国家社会(36868)
(36312)
(34451)
创新(34060)
期刊
(142017)
经济(142017)
研究(85628)
中国(65127)
(64247)
农业(43252)
(41118)
学报(39413)
科学(39060)
管理(34617)
大学(31742)
(31521)
金融(31521)
教育(30393)
学学(29665)
业经(28226)
技术(22573)
问题(21572)
(20603)
财经(19705)
经济研究(18823)
(17045)
农村(15980)
(15980)
世界(15734)
农业经济(15498)
(15378)
资源(14204)
现代(14182)
(13707)
共检索到4355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郝寿义  王家庭  张换兆  
日本自明治维新开始了工业化,进而推动了城市化的发展,农地制度为适应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不断变迁,形成了日本工业化、城市化与农地制度的相互作用的历史演进过程,到1970年代基本完成了工业化、城市化过程,并进入稳定发展阶段,对我国目前已进入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具有深刻的借鉴意义。因此本文具体考察内容是: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一方面工业化、城市化如何促进农地制度和城市土地制度的统一、协调并实现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实现了两种制度的协调和发展,反过来又如何促进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喻文莉  
城乡土地制度的二元模式以及由此衍生的相关问题已经成为横亘在城乡统筹发展和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的障碍,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从农村土地立法入手进行制度创新。应逐步开放农村土地市场,完善农村土地的市场化配置机制,显化农村土地资产价值,使之与城市化发展进程和城乡统筹发展战略相协调。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沈新艺  
我国城市化加速了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的变革。在维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的前提下,为避免农民权益受到不应有的损害,需要从规范农村土地流转程序、完善土地法规及转换政府职能等层面,处理城市化与农村土地流转的关系并构建和谐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肖金成  
本文提出变二元土地制度为一元土地制度的建议,并对农用地转用的方式和类型以及土地集约利用机制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文章提出了推进和完善土地管理体制改革的方向、路径和内容,还提出了加快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理顺土地管理体制、建立土地市场、完善土地税费体系、制订土地集约利用的标准等对策措施。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王家庭  张换兆  
福建将美国工业化、城市化与土地制度演进分成三个历史阶段,深入分析三者相互作用和内在机制,并运用实证分析进行佐证,得出的结论是:美国城市化、工业化与土地制度的相互协调发展,是促进美国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周建  施国庆  李菁怡  
"双置换"是经济发达地区无锡市在我国城市化进程加速的背景下,在不涉及土地产权基础的前提下,对土地管理与使用方式的改革。在对其政策体系与农民收益分析基础上,应用土地的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立论"分析了"双置换"前后的利益格局,指出了其后续的难题。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赵祥  曹佳斌  
在参考现有城市经济研究文献的基础上,用赫芬达尔指数(HHI)和城市首位度来对我国城市体系的规模分布结构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我国城市体系的规模分布呈现出明显的分散化特征。通过对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与剩余人口流动进程进行关联分析,揭示了农村土地制度、农村劳动力流动与城市化模式之间的关系。农民土地物权的权能不足导致农村土地对农民的束缚依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空间分布模式。为了通过保留农村集体成员身份确保对农村承包地与宅基地的用益物权,绝大部分农村劳动力倾向于选择非全面转移的流动方式,导致我国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仇叶  
不同于一般的农地制度创新,沿海农村的土地制度变迁属于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的范畴,其核心是土地开发权的界定问题。乡村工业化既推动了土地开发权从国家向集体转移,也影响了这一权利的配置方向。本文研究发现,不同乡村工业化模式形塑出不同的土地制度,珠三角的外资充裕型、苏南的外资竞争型、浙江的内生资本稀缺型工业化模式,分别产生了保护股民利益的土地共有制,强调政府统筹能力的土地集体所有制与有利内生资本积累的"公有私占"的土地制度类型,三者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区域性工业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这表明,评价土地制度的绩效,必须着重考虑具体的工业化模式。当前,中国正处于全球资本竞争与产业升级的重要时期,仍然需要发挥土地集体所有制统筹土地开发权的优势,为建立服务于工业发展的高水平公共服务体系提供保障,同时,也应当加强土地的再分配功能,保护农民共享经济发展成果的权利,提高土地集体所有制的制度合法性。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陈萍  
各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普遍经历了农村工业化的过程,但是不同国家农村工业化的背景和发展模式有着较为明显的差异。本文认为资源禀赋条件和市场化程度是影响农村工业化发生阶段、发展模式及其产业结构特点的主要因素,不同阶段的农村工业化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存在差异。辽宁农村工业化应注重平衡市场和政策两种力量的作用,走混合型发展道路。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农业部农村合作经济研究课题组  
这是本课题组第三次运用实证描述的方式,介绍我国农村承包经营制度及合作经济组织运行状况,以期提供翔实准确的现状和发展变化的态势。 本课题的调查方式:一是以村为起报点的全国范围全面统计,其内容包括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承包合同、村合作经济组织及其财产、收入等;二是在全国29个省、区、市(缺西藏、台湾)选择200多个县的7983个村进行抽样调查统计,其内容包括土地承包规模、农业社会化服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这是本课题组自80年代末以来,对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及合作经济组织运行状况进行的第四次实证考察。本次分析报告所依据的主要资料,一是全国农村合作经济的全面统计;二是在全国25个省区的100个县所进行的土地承包经营和合作经济组织建设抽样调查统计;三是...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石婷婷  
农村宅基地改革是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切实保护耕地、促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本文是在对浙江省国土资源厅、农业厅访谈的基础上,深入浙江省临海市,走访五个行政村,就农村宅基地改革进行专题调研后的报告。本文总结了临海市农村宅基地改革的实践情况,归纳了四种实践类型,文章认为,总体而言,临海市农村宅基地改革基本获得了政府、村集体和村民三方共赢的局面,但宅基地改革中也存在农民宅基地权益保护、农民宅基地建设土地指标、农村土地管理与信访制度等问题,指出今后需要在地方政府、村集体、农民三者的相互作用中,加大农民的土地收益比例,达成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的博弈均衡,从而更好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期刊] 改革  [作者] 郑重  
我国现正处在从农业国向着工业国、从传统社会向着现代社会过渡并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阶段。实现这一伟大的历史任务,必须深化改革,坚持城乡、工农业协调发展,支持和促进农村的现代化、工业化、城市化(以下简称农村"三化")。一、农村的现代化农村现代化首要的是农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不只限于农业企业,也包括整个农村环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楼世洲  
中国近代的工业化实际上是沿着两条轨迹发展,即移植西方的现代工业和传统手工业的进化并存。中国近代职业教育的产生和初步发展历程可以概括为:“实业学堂的兴办”——“实业教育制度的确立”——“职业教育制度的确立”三个大的过程。而我国的工业化进程是沿着:现代工业移植——手工业改造——区域性的产业集聚的道路演变的。因此,近代职业教育制度嬗变对近代工业化进程有明显的“路径依赖”。近代职业教育嬗变的第一个层面是职业学校的演变,第二个层面是传统手工业的师徒制向工厂师徒制和职业补习教育的演变过程。影响这种路径选择的因素主要是三个方面:一是劳动力结构和就业方式;二是生产力水平和技术构成;三是职业分化和社会分层。推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