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143)
2023(8741)
2022(6675)
2021(6072)
2020(4773)
2019(10864)
2018(10995)
2017(21495)
2016(11824)
2015(13183)
2014(13147)
2013(12909)
2012(11612)
2011(10432)
2010(10400)
2009(9596)
2008(9432)
2007(8485)
2006(7828)
2005(6928)
作者
(32423)
(27832)
(26947)
(25641)
(17065)
(13204)
(12199)
(10732)
(10601)
(9506)
(9270)
(9144)
(8636)
(8344)
(8310)
(8176)
(8126)
(7976)
(7839)
(7626)
(6833)
(6808)
(6625)
(6536)
(6241)
(6229)
(6150)
(5898)
(5494)
(5354)
学科
(53534)
经济(53471)
(45430)
(36265)
农业(30246)
管理(25448)
业经(17418)
中国(17300)
地方(15428)
(15285)
企业(15285)
方法(14435)
数学(12787)
数学方法(12704)
(12066)
农业经济(10392)
(10130)
发展(9858)
(9850)
(9153)
农村(9129)
土地(8810)
(8539)
环境(8347)
(8160)
(7858)
城市(7713)
(7570)
人口(7506)
(7383)
机构
学院(164251)
大学(158138)
(69820)
经济(68211)
管理(61794)
研究(57048)
理学(53238)
理学院(52630)
管理学(51761)
管理学院(51470)
(47529)
中国(44908)
农业(35854)
科学(34869)
(33971)
业大(31052)
(28078)
中心(27711)
(27629)
(26444)
研究所(25293)
(23058)
师范(22914)
农业大学(22242)
财经(21770)
(20708)
北京(20453)
(20153)
经济学(20122)
经济管理(19979)
基金
项目(111538)
科学(88451)
研究(85313)
基金(80044)
(68852)
国家(68152)
科学基金(59026)
社会(55921)
社会科(52477)
社会科学(52462)
(45548)
基金项目(43763)
编号(36829)
(36396)
教育(36296)
自然(35826)
自然科(34921)
自然科学(34916)
自然科学基金(34254)
资助(29725)
(28441)
成果(28086)
(26707)
重点(24259)
课题(24182)
(24056)
国家社会(23241)
(22642)
发展(22185)
(21856)
期刊
(87920)
经济(87920)
(53116)
研究(48055)
中国(36173)
农业(35960)
科学(23848)
学报(23586)
业经(21569)
(19493)
大学(19130)
学学(18173)
管理(17539)
(17370)
金融(17370)
(16795)
教育(14950)
问题(14908)
技术(14305)
农业经济(13785)
农村(13755)
(13755)
经济研究(10499)
资源(10453)
世界(10171)
(10076)
财经(9761)
经济问题(9753)
农村经济(9137)
(9012)
共检索到2502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过文俊  
当前在推进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农民征地补偿过少等损害农民权益的问题普遍存在。维护作为弱势群体的农民之生存权和发展权应特别重视以下问题:改革土地管理制度,政府不再直接干预土地市场的运行;统筹城乡土地市场管理,变计划经济色彩的“补偿”为市场化的“赔偿”;建立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机制;进一步推进土地流转的市场化改革。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琳  刘建杰  
城市化进程的迅速推进,不可避免地会导致农民土地权益的损伤,但恰恰我国关于失地农民问题的法律体系还不健全,法律保障明显不力,这就常会引发失地农民的不满,为社会冲突埋下祸根。因此,为了保障社会的和谐稳定及发展的可持续性,必须尽快建立完善的关于失地农民的法律保障体系。为此,我国立法机关应当完善与"农村土地征收"相关的法律法规,健全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并完善失地农民权益的司法救济途径。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长子中  
当前在大力推进农民市民化的背景下,农民的土地权益屡屡受到侵犯,且诱发了一些社会矛盾。应该看到,当前农民与土地的关系未发生根本性变化,进城农民社会保障的获得并非必须以退出承包地、宅基地为前提。需要对要求农民放弃土地的有关政策做出修正,完善征地补偿制度,允许进城农民享受集体财产权益,加大对农民的培训力度,解决进城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简新华  张国胜  
在人多地少的国家里,如何正确处理“农地非农化”与保障农业发展和粮食安全的相互关系,是顺利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必须合理解决的难题之一。日本战后工业化、城市化与“农地非农化”的历程和经验教训表明:“农地非农化”与“农民非农化”和“市民化”应该基本同步,“农地非农化”必须与耕地保护相结合,实现农地的合理流转,促进农业的规模化经营,“农地非农化”主要应该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实现,政府进行必要的合理的规划和调控等。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高艳梅  曲福田  张效军  
土地资源面临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土地质量问题也日益引起世界各国政府、国际组织和学者的普遍关注,土地质量评价也已经成为当前土地科学研究领域的一个新的热点[1]。该文首先构建了工业化、城市化影响下的农地质量评价指标选择的理论框架,以此为依据确定评价指标体系,并应用综合协调度模型,以江阴市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压力的增加和土壤肥力因子协调性的降低是综合协调度降低、农地质量退化的动因,但主要是由于压力的增加。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韦彩玲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我国农民土地权益问题有恶化的倾向。我国农民土地的多方面权益流失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从政策和制度层面进行深层次的剖析,传统的经济发展战略是根本性原因,户籍制度是基础性原因,农村教育落后导致的农民群体能力不足是直接原因。因此,为了从政策和体制层面加强保障我国农民的土地权益,必须摈弃传统发展战略,加大"工业反哺农业"力度;改革农村征地制度,构建科学合理的农地权益制度,从源头上保障农民权益;完善户籍制度,加快农民市民化进程;完善农村教育体制,从根本上提升农民的权利意识和能力。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刘洪银  
农地权益实现是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基础。研究表明,新生代农民工农地权益参差不齐,具有非生产性、非统一性、非公平性特征。基层政府应公平农村土地代际分配,通过确权、登记、颁证和土地物权债权化,保障和实现新生代农民工土地财产权益。输出地和常住地政府应将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纳入公共预算,以就业和住房问题为核心,发展农村"两后生"职业教育,分类分步实施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工程。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王振坡  王丽艳  
本文在阐述产权与市场关系的基础上,通过对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农地市场发育、发展及完善与农地产权制度演进、优化的一般模式考察,结合现实的中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农地市场发育与农地产权演变关系的实证分析,在新兴古典经济学的框架内给出了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创新的新思路:从培育、健全和完善农地市场入手,在渐进的城乡土地市场对接过程中,实现由市场优化选择的农地产权结构和产权关系的制度安排。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孟立联  
在近年的城市化研究中,出现了一种引人注目的新观点。这种观点认为,国家拿不出巨资来建设城市,农民富了可以投资于城市,并按照一定的投资标准准予投资人落户城市。辜胜祖先生的《二元城镇化战略及对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屈晓娟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失地农户对征地补偿的期望值不断上升,对征地活动的心态慢慢发生变化,征地活动难度增大。因此,土地征用的过程,是利益重新分配的过程,其实质是政府与失地农户两个利益相关主体的博弈过程。同时,博弈主体都是在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在博弈过程中,政府掌握大量的信息,导致博弈双方信息的不对称,失地农户在博弈中处于劣势地位,导致其生存、就业以及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利益缺失。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刘和平  
随着我国城市化大步推进,一大批农村集体土地被征用,因而产生了大量的失地农民。在征地过程中,因受制度缺陷等因素影响,失地农民许多权益受到侵犯、损害和流失。为了使城市化不受征地影响,同时又维护失地农民合法权益,必须对现行的土地管理制度、土地征用和补偿政策进行调整,强化农民对土地的所有权和处置权,合理提高征地补偿标准,完善失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改进征地的土地收益分配机制和加强征地补偿费的监管。
[期刊] 改革  [作者] 郑重  
我国现正处在从农业国向着工业国、从传统社会向着现代社会过渡并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阶段。实现这一伟大的历史任务,必须深化改革,坚持城乡、工农业协调发展,支持和促进农村的现代化、工业化、城市化(以下简称农村"三化")。一、农村的现代化农村现代化首要的是农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不只限于农业企业,也包括整个农村环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培  叶裕民  
工业化进程与城市化进程密切相关,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发展轨迹。本文通过合理选择样本空间,利用Granger因果检验对中国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因果关系进行了检验。通过测度中国城市化经济,对比中国和世界其他国家工业化与百万城市人口聚集的关联,进一步揭示了中国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的特征。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宋正  
工业化与城市化是任何一个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都必须经历的阶段。中国工业化与城市化始于晚清时期,经历了三个持续的发展阶段。通过对三个阶段城市化与工业化的研究,本文分析了晚清城市化与工业化之间的特殊关系,阐释了由晚清工业化与城市化之间的特殊关系所决定的晚清城市化的特点。正确认识这些问题,对于我们把握和理解中国国情并进而解决城市化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简新华  
农村工业化不是要化掉农业,农村城市化也不是要化掉农村。农村城市化滞后于农村工业化的状况必须改变,必须由“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的农村工业化转向“离土又离乡、进厂又进城”的农村工业化,还要防止“过度城市化”倾向。中国应该走农村工业化与现代化、城市化适度同步发展的道路;农村城市化则应该走多元化、市场推动、政府导向,大兴“农民城”,重点发展县城,大、中、小城市合理布局、协调发展的道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