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107)
2023(7520)
2022(5666)
2021(4713)
2020(3790)
2019(8199)
2018(8357)
2017(16421)
2016(8582)
2015(9955)
2014(10284)
2013(9811)
2012(8971)
2011(8323)
2010(8443)
2009(8063)
2008(7858)
2007(7207)
2006(6975)
2005(6680)
作者
(26046)
(21827)
(21768)
(20802)
(13960)
(10138)
(9929)
(8424)
(8324)
(7856)
(7672)
(7142)
(7075)
(7070)
(6717)
(6672)
(6485)
(6309)
(6256)
(5950)
(5771)
(5284)
(5212)
(5057)
(5008)
(4963)
(4720)
(4609)
(4363)
(4208)
学科
(64220)
经济(64179)
管理(26676)
(22065)
地方(17760)
(17266)
企业(17266)
方法(16707)
中国(15155)
数学(14220)
数学方法(14139)
业经(13852)
地方经济(12298)
(12007)
(10753)
(9345)
信息(8971)
(8926)
产业(8550)
农业(8439)
(8140)
环境(7898)
总论(7480)
理论(7341)
(7316)
(7091)
金融(7091)
(7086)
经济学(7082)
信息产业(6988)
机构
大学(136522)
学院(136255)
(68543)
经济(67360)
研究(50556)
管理(49887)
理学(41560)
理学院(41120)
管理学(40530)
管理学院(40265)
中国(37850)
(29010)
(28439)
科学(27600)
(25085)
财经(23060)
经济学(22868)
研究所(22388)
中心(22131)
(21319)
(20761)
经济学院(20201)
北京(18064)
(18034)
(17974)
师范(17908)
(17620)
(17003)
财经大学(16717)
业大(15960)
基金
项目(83132)
科学(66224)
研究(63353)
基金(60801)
(51843)
国家(51461)
科学基金(44538)
社会(43710)
社会科(41474)
社会科学(41463)
(31762)
基金项目(31180)
教育(27463)
编号(25923)
(25589)
自然(25141)
自然科(24557)
自然科学(24552)
自然科学基金(24127)
资助(24011)
成果(21934)
(19991)
国家社会(19278)
重点(18752)
(17825)
课题(17344)
发展(16975)
(16745)
项目编号(16277)
(16114)
期刊
(86636)
经济(86636)
研究(46260)
中国(27059)
(22779)
管理(20481)
学报(18351)
(17614)
科学(16901)
经济研究(15304)
大学(13968)
技术(13370)
(13008)
金融(13008)
财经(12960)
学学(12922)
业经(12138)
农业(11703)
教育(11544)
(11416)
问题(11157)
图书(9917)
技术经济(8939)
世界(7798)
(7598)
统计(7431)
经济问题(7069)
现代(6912)
书馆(6855)
图书馆(6855)
共检索到2213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郭峰  
信息化是工业化基础上社会发展的新阶段 ,科技进步是其共同的基础。在计算机和传媒等技术发展基础上 ,信息化将对传统工业经济产生深刻影响。在经济结构、生产方式、经济活动空间和生产能力与效率等方面发生变革并由此推进经济的现代化进程。而对于尚未完成工业化任务的国家而言 ,一方面应继续推进工业化进程为信息化奠定基础。另一方面 ,用信息化的新成就带动工业化的发展 ,共同推进经济的现代化进程。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可  
建国以来,我国已逐步建成了一个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近年来,我国基础工业产品产量在世界上钢占第四位,煤占第二位,石油占第六位,电力占第六位,化肥占第三位,尖端武器工业占第三至第四位,这说明我国已有了一个与大国地位相称的“大型化”和“重型化”的工业实力。然而值得反思的是这样的经济实力在国际竞争中却名落孙山。我国在世界贸易中所占比重微乎其微,几乎没有一种工业制成品具有影响国际市场的能力。我国自古以来引为骄傲的瓷器业,尽管产量仍占鳌头,创汇能力却已下降到第七位,沦为二流国家了。这正如一个“大型化”的运动队在国际比赛中不一定能够获胜一样,因为除了“力量”因素外,还要有最佳的合理结构和“巧、快、灵”的素质。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甘泗群  
数字经济作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抓手,成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动能。以我国2013—2022年30个省级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验证数字经济与中国式现代化之间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显示,数字经济与中国式现代化之间具有正相关关系,且在沿海地区、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省份,数字经济对中国式现代化的促进作用更明显;中介作用结果显示,数字经济可通过新型工业化促进中国式现代化。因此,应筑牢数字经济发展底座、扎实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因地制宜促进中国式现代化,对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甘泗群  
数字经济作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抓手,成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动能。以我国2013—2022年30个省级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验证数字经济与中国式现代化之间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显示,数字经济与中国式现代化之间具有正相关关系,且在沿海地区、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省份,数字经济对中国式现代化的促进作用更明显;中介作用结果显示,数字经济可通过新型工业化促进中国式现代化。因此,应筑牢数字经济发展底座、扎实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因地制宜促进中国式现代化,对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君  
一、工业化与信息化结合形成新型工业化道路(一)工业化的实质是新技术的不断应用,不同时期工业化的技术内涵与路径存在差异初期工业化以要素的大规模投入为特征,以机械化为技术内涵,旨在提高生产能力,实现规模经济,降低生产成本。此过程也造就了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高素质劳动力和大型企业。电气技术革命使得电力越来越广泛地被应用,开始了工业化的新阶段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徐维祥  舒季君  唐根年  
为了对中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水平进行测度,构建了完整的评价指标体系,并以2010年28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为研究对象,采用PLS通径模型和空间距离测度模型对我国"新四化"同步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和评价。结果表明:中国"新四化"发展呈现地区间发展不均衡和地区内发展不同步的双重矛盾;总体上,城镇化落后于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发展相对滞后;信息化融合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程度及其推动作用地区差异明显,中国"新四化"发展的质量及同步水平有待提高。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董梅生  杨德才  
由于中国首次把信息化上升为国家战略,因此研究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互动关系的文献较少。本文采用因子分析法,获得"四化"的综合评价值,并构建了VAR模型。分析发现,长期内城镇化、工业化和信息化都能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短期内只有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和信息化是引起城镇化的原因,其他"三化"不存在这种因果关系;滞后一期的"四化"虽然都能有效提升当期"一化"水平,但是自身对自身的影响最大。所以,虽然"四化"还存在融合不够、互动不足、协调不力的问题,但是它们之间相互影响,互为支撑,缺一不可,必须依靠自身同步发展。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徐君  高厚宾  王育红  
文章依据十八大报告提出的"新型工业化、信息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战略思想,界定了新型工业化、信息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内涵,系统探究了四者之间的耦合互动机理和规律,建立了四者之间的耦合关系模型,为我国同步推进"新四化",实现信息化和工业化的深度融合、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的良性互动以及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相互协调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林  冉光和  郑强  
农业现代化是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发展的基础和保障。本文首先分析了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的协调发展机理,然后构建了复合系统耦合协同度测度模型,并利用中国1998~2013年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考察期内我国农业现代化、工业化、信息化和城镇化都得到了快速发展,但系统间的耦合互动效应不明显,长期处于颉颃阶段;复合系统的协调度则呈逐年上升趋势,已从轻度失调发展到中度协调阶段,但这种协调更多的由子系统的快速发展所贡献而非系统间的耦合互动。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赵德馨  
“经济现代化包括市场化与工业化两个层次 ,市场化是基础与前提”的这种认识 ,是对世界和中国经济现代化过程的一种概括。其中包括 :( 1 ) 1 6世纪以后欧洲经济现代化 (实际上也是世界经济现代化 )是从市场化起步到工业化 ,然后市场化与工业化互相促进的过程。 ( 2 )中国近代时期经济现代化是从流通领域即市场化开始 ,从流通领域到生产领域 (工业化 ) ,然后市场化与工业化相互促进的过程。( 3)苏联在 2 0世纪 2 0年代到 80年代 ,中国在 2 0世纪 5 0年代到 70年代 ,以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 ,离开市场化基础搞工业化、现代化 ,后来又回到以市场化为基础搞工业化、现代化的过程。...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陈永杰  
我国工业化进程与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进程不同步,许多方面存在明显的不协调。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战略的主要方向与任务:一是加快信息产业发展,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二是尊重工业发展规律与城市发展规律,推进工业化与城镇化良性互动;三是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推进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协同发展。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郭熙保  刘莹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文启湘  王增涛  邓欣  
随着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发展,流通业地位日益凸显:从传统的末端行业上升为先导行业。流通体系的效率高低不但关系到流通业本身的发展,而且影响到社会再生产的各个方面。因而,通过构架现代流通体系提高商品资源的配置效率,成为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发展,推动流通发展的关键。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乌家培  
一、信息化在中国的演进“信息化”的概念来源于日本。早在1967年日本的一个科学技术与经济研究小组就依照工业化提出了信息化(Johoka)即Informization的问题。它反映了可触摸的物质产品起主导作用向难以触摸的信息产品起主导作用的根本性转变。中国提出信息化问题并展开讨论,是同80年代中期前后以信息技术为先导的新技术革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