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895)
2023(12841)
2022(10187)
2021(8866)
2020(7234)
2019(15713)
2018(15506)
2017(29684)
2016(15715)
2015(17532)
2014(17428)
2013(17209)
2012(15694)
2011(14385)
2010(14207)
2009(13152)
2008(12741)
2007(11410)
2006(10504)
2005(9483)
作者
(48945)
(41078)
(41017)
(38812)
(25979)
(19341)
(18398)
(16101)
(15558)
(14478)
(14223)
(13372)
(13312)
(12878)
(12593)
(12495)
(12243)
(11894)
(11858)
(11649)
(10356)
(10247)
(9991)
(9357)
(9342)
(9247)
(8836)
(8778)
(8209)
(7971)
学科
(91999)
经济(91930)
管理(49255)
(46424)
(36613)
企业(36613)
方法(30590)
数学(26548)
数学方法(26409)
地方(22391)
中国(21463)
(20200)
业经(20073)
(16658)
技术(16613)
产业(15602)
(15600)
地方经济(14975)
农业(14449)
环境(13255)
(12716)
贸易(12710)
(12289)
(11957)
(11564)
信息(11307)
(10672)
(10614)
金融(10614)
理论(10209)
机构
学院(240169)
大学(239828)
(113004)
经济(111197)
管理(92111)
研究(86922)
理学(79458)
理学院(78632)
管理学(77467)
管理学院(77035)
中国(62930)
科学(52359)
(49934)
(44949)
(44124)
(43648)
研究所(40331)
中心(38659)
业大(37786)
财经(36799)
经济学(36181)
(35614)
农业(34352)
(33438)
经济学院(32498)
北京(31049)
(30500)
(29263)
师范(28876)
(28000)
基金
项目(163193)
科学(128900)
基金(119766)
研究(115338)
(106416)
国家(105601)
科学基金(90023)
社会(78541)
社会科(74792)
社会科学(74773)
(64008)
基金项目(63607)
自然(56441)
自然科(55153)
自然科学(55136)
自然科学基金(54203)
(52850)
教育(49900)
资助(46794)
编号(44103)
(37892)
重点(36900)
(35031)
(34689)
成果(34352)
国家社会(34248)
创新(32630)
发展(30352)
科研(30326)
(29962)
期刊
(128355)
经济(128355)
研究(70144)
中国(44561)
学报(41161)
(39840)
科学(36866)
管理(34755)
(33918)
大学(30348)
学学(28937)
农业(27142)
经济研究(22619)
技术(22063)
业经(19860)
财经(19374)
(19017)
金融(19017)
(17031)
问题(17015)
教育(16329)
技术经济(15206)
(14788)
科技(12723)
(12516)
世界(12457)
商业(11948)
图书(11888)
统计(11629)
(11242)
共检索到3589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冯昭奎  
20世纪是工业化走进人们生活的世纪 ,工业生产过程本身的技术水平不断改进 ,工业产品的性能与质量水平也不断提高 ,生产与消费之间形成了互相促进、互为因果的关系。展望2 1世纪 ,将出现 IT(信息技术 )革命、工业化的进化与新产业文明兴起这三大技术发展潮流 ,从而把人类技术文明发展推向一个新阶段。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郭熙保  刘莹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夏兴园  曾芒  
正确理解和处理工业化与信息化关系,是中国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世界工厂建设的过程是一国工业化飞速发展,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良机。我国应该走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抓住世界工厂机遇,大力发展以信息产业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并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推动区域创新。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郭峰  
信息化是工业化基础上社会发展的新阶段 ,科技进步是其共同的基础。在计算机和传媒等技术发展基础上 ,信息化将对传统工业经济产生深刻影响。在经济结构、生产方式、经济活动空间和生产能力与效率等方面发生变革并由此推进经济的现代化进程。而对于尚未完成工业化任务的国家而言 ,一方面应继续推进工业化进程为信息化奠定基础。另一方面 ,用信息化的新成就带动工业化的发展 ,共同推进经济的现代化进程。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淞淋  陈文基  肖宏伟  易丹辉  
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是"四化"同步发展的重要引擎,有助于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从而促进我国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文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首先采用因子分析方法构建适用于评估两化融合程度的综合指标,其次将C-D生产函数与多层线性模型结合,提出多层C-D生产函数,最后实证研究了2001年以来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拉动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经历了"十五"和"十一五",信息化与工业化实现了快速融合,此融合也为二者未来的深入发展创造了动力;劳动和资本对我国经济的拉动作用呈现稳定或逐年降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李怀建  沈坤荣  
外资的引入会带来基于产品种类增加和产品质量提高的经济增长。本文利用新兴工业化国家的面板数据进行计量检验,发现外资的引入对于新兴工业化国家来说确实会带来这种经济增长。又通过对中国与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基本数据的比较分析发现,不仅是新兴工业化国家,即使是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外资的引入也会带来这两个方面的技术进步进而导致的经济增长,但同时要注重国内固定资本的形成,提高人力资本存量的水平并适度降低政府对经济的参与程度。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君  
一、工业化与信息化结合形成新型工业化道路(一)工业化的实质是新技术的不断应用,不同时期工业化的技术内涵与路径存在差异初期工业化以要素的大规模投入为特征,以机械化为技术内涵,旨在提高生产能力,实现规模经济,降低生产成本。此过程也造就了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高素质劳动力和大型企业。电气技术革命使得电力越来越广泛地被应用,开始了工业化的新阶段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曙光  
主持人语:本专栏从不同视角讨论和探索中国发展战略问题。第二辑的主题为"工业化、技术进步与国企演进",主要探讨工业化进程中我国技术进步的路径选择与国有企业制度演进。董志凯研究员对新中国前三十年自力更生方针下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战略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尤其分析了毛泽东关于引进技术与自主创新的辩证思维,并分析了举国体制的经验教训,对今天的科技进步战略有重要启发意义;王曙光和徐余江的文章提出了"两类工业赶超"的分析理路,对新中国七十年的工业赶超和技术进步路径进行了深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谢康  肖静华  乌家培  方程  
本文针对为什么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构成中国制造2025战略任务这一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从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视角探讨协调成本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为中国制造2025提供理论和政策分析依据。研究发现,协调成本的下降对经济增长具有决定性的结论是有条件的:首先,协调成本下降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存在阀值。协调成本的下降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呈"倒U"型,且随着经济规模的扩大,协调成本的下降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也呈"倒U"型。其次,选择不同的经济增长方式,下降同样单位的协调成本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不同。从这个角度而言,协调成本不是最重要的经济增长源泉,选择哪一种经济增长方式的制度等外生因素可能是最重要的。最后,经济增长对协调...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李继文  
本文将工业化与信息化置放到人类经济发展的历史长河之中 ,把考察的视线直伸到远古时代 (而不仅仅是近代或现代 ) ,并抓住经济活动的主体———人 ,分别从生产和交换的不同方面探讨了工业化与信息化的的特征 ,提出了工业化与信息化表现为量的积累与质的跃迁的统一、二者之间既依次递进又错落交叉 ,其内容涉及到经济运行和发展的各个主要方面、信息业是第三次产业的典型代表等见解。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冯长辉  谭力文  
党的十六大提出将"工业化促进信息化,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作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战略举措。党的十七大对推进信息化作出新的部署:"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促进工业由大变强。"为什么要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如何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已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张月友  刘丹鹭  周经  
基于22国1995—2005年投入产出表,考察发达国家产业关联现状和时序变化,及其与服务业比重变化的关系。研究发现:世界经济服务化趋势中存在产业互促不断增强的趋势;发达国家的经济服务化,不仅可以通过"去工业化"实现,在特定的经济发展阶段,通过"再工业化",其高服务业比重还能继续得以巩固。结果表明,发达国家试图通过"再工业化"重振实体经济的愿望很难实现。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崔明懿  陈瑞  赵留彦  
碳达峰、碳中和的深层次问题是能源问题。本文分析了技术进步、工业化程度影响能耗强度的作用机制,并基于2010-2020年我国30个省区市(未包括西藏及港澳台)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技术进步与能耗强度显著负相关,技术进步通过改善要素生产率有效减少能耗;工业化程度对能耗强度存在显著的正向作用关系,工业体系中高耗能行业占比较高,高耗能产品份额的持续增加影响了能耗强度的降低;不同地区技术进步、工业化程度对能耗强度的影响存在差异性,这可能是与地区禀赋有关;且回归结果经GMM分析检验后是稳健的。据此,应加大节能技术研发并制定耗能标准,优化产业和能源结构,而不同地区应制定差异化能源政策并加强协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