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680)
2023(14012)
2022(11426)
2021(10575)
2020(8894)
2019(20622)
2018(20372)
2017(39270)
2016(21326)
2015(24090)
2014(24164)
2013(23460)
2012(21337)
2011(18873)
2010(18701)
2009(17211)
2008(16951)
2007(14908)
2006(12752)
2005(11180)
作者
(60166)
(50543)
(50058)
(47954)
(32025)
(24235)
(23077)
(19763)
(19156)
(17691)
(17112)
(16932)
(15870)
(15835)
(15562)
(15445)
(15427)
(14923)
(14479)
(14474)
(12315)
(12296)
(12155)
(11655)
(11472)
(11288)
(11051)
(10996)
(10111)
(9960)
学科
(91098)
经济(90992)
管理(58627)
(57424)
(45853)
企业(45853)
方法(42524)
数学(38082)
数学方法(37631)
中国(26465)
(24981)
(22349)
业经(19242)
地方(18806)
(16973)
农业(16664)
(15606)
贸易(15600)
(15116)
(15018)
(14132)
财务(14082)
财务管理(14046)
环境(13502)
企业财务(13355)
(12926)
理论(12763)
(12418)
金融(12415)
技术(12392)
机构
大学(301714)
学院(300045)
(125469)
经济(122847)
管理(117233)
理学(101877)
理学院(100699)
研究(100604)
管理学(98831)
管理学院(98273)
中国(73971)
(63309)
科学(61430)
(55410)
(49585)
(48953)
中心(47407)
研究所(45282)
财经(45230)
业大(44811)
(43902)
(41286)
(40014)
师范(39615)
经济学(39402)
北京(39071)
农业(38584)
(36615)
经济学院(35778)
(34688)
基金
项目(208630)
科学(165637)
基金(153816)
研究(150107)
(134829)
国家(133488)
科学基金(115429)
社会(97387)
社会科(92381)
社会科学(92356)
基金项目(82019)
(80673)
自然(75089)
自然科(73385)
自然科学(73366)
自然科学基金(72027)
教育(69151)
(68414)
资助(62027)
编号(59753)
成果(47446)
重点(47033)
(46384)
(44974)
(43142)
国家社会(41192)
课题(40808)
科研(40437)
创新(40417)
教育部(39972)
期刊
(130421)
经济(130421)
研究(84867)
中国(53186)
学报(45761)
(44058)
科学(43596)
(43281)
管理(41145)
大学(35178)
学学(33269)
农业(30079)
教育(27745)
技术(26742)
(23778)
金融(23778)
财经(21860)
业经(21362)
经济研究(20881)
问题(19380)
(18800)
(16890)
统计(15057)
技术经济(14854)
(14543)
现代(13731)
资源(13690)
(13684)
(13542)
图书(13511)
共检索到4280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喆  陈伟  
本文旨在对工业化、人口城市化和空间城市化的关系进行经验分析,落脚点是空间城市化的扩张规律。文章分析了城市化的内涵及产业、人口和空间3个维度;介绍了钱纳里定律,并将空间维度纳入该分析框架,提出了一个新的假说:空间城市化起步于工业化初期,加快于工业化中期,且在工业化后期和后工业化时期仍将长期持续。韩国、美国和日本等OECD国家实证研究的结果支持了这一假说。因此,对于刚刚进入工业化后期的中国而言,城市空间扩张的压力将持续存在,建立高效的农地转用制度紧迫而必要。为此,一方面,我国需要从技术角度加强政府规划和监管;另一方面,加快改革现有行政垄断的农地转用制度体系,以市场化为导向探索建立土地征用与农民自主...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李辉  
20世纪 50年代以来,随着迅速的国家工业化过程,韩国不仅在较短时间内快速地实现了人口城市化,而且人口城市化进程与国家工业化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工业化、产业结构调整、农业发展政策、工业选址政策以及城市社会经济迅速发展是韩国人口城市化的主要社会经济动因。韩国由集中到分散的城市化模式、通过国土综合开发促进新的城市增长极的形成和发展、发展卫星城镇、工业选址政策、可持续的土地政策等推进人口城镇化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陈永国  
工业化与城市化运动的辩证逻辑表明,工业化是内容,城市化是形式,工业化的特点决定了城市化的形态。在我国,既然作为内容的工业化由传统工业化向新型工业化演进,那么作为形式的城市化也应向新型城市化发展。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陈亮  陈晓红  李诚固  
20世纪初,东北地区一度发展成为我国最早的重化工业地域,同时城市化的水平位于全国前列。快速的工业化是东北区高速城市化的基础,同时,殖民地产业布局地调整和优化又离不开城市化的支撑。吸取历史经验,对于当今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黄树强  
一 现状和已有的解释 中国的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其主要表现为:1.若以制造业创造的国民生产值占GNP的比重代表工业化水平,1990年中国已达到工业化国家60年代的平均水平,但城市化水平比工业化国家低40多个百分点;2.若以制造业就业人口占全部劳动力的比重代表工业化水平,亚洲国家和地区工业化水平每增加1%,城市化水平提高1.88%,而新中国40多年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胡爱华  
本文分析了中国工业化与城市化互动发展的关系:城市化与非农就业比重基本呈线性关系,与人均GDP呈对数关系,这与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的一般规律表现出一致性;与工业产值比重的相关性不明显,这与改革开放前中国推行的重工业优先发展的战略有关。改革开放后,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逐步趋于正常,互动机制初步形成。目前,互动发展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制约了国民经济稳定持续的发展。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林诗博  王如渊  
由于我国的城市化严重滞后于工业化,因此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难以判定。然而从工业总产值指数与城市化率的角度来看,我国工业化发展对城市化进程的推动作用仍然明显。我国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的根本原因是计划经济体制导致工业难以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当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畸形时,重工业化对于城市化的抑制作用更加明显;当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合理时,重工业化对城市化的抑制作用减弱。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邬娜  傅泽强  谢园园  沈鹏  高宝  
城市化和工业化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二者是否协调发展直接决定了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本研究在分析城市化与工业化耦合关系的基础上,评价了成都市自改革开放后,城市化和工业化不同发展阶段二者的协调性。并提出了现阶段促进成都市城市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的对策,以实现成都市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袁海  周哓唯  
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首先规范工业化与城市化衡量指标,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对1985年以来中国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的时空规律进行实证分析。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孙涵  成金华  
为了取得可靠的能源需求预测,本文引入工业化、城市化等重要因素,利用支持向量回归机在时间序列预测中的优势,确定了输入向量集合和输出向量集合,建立基于支持向量回归机能源需求预测模型。将我国1985-2009年能源需求相关数据进行模拟与仿真,并对中国2010-2020年能源需求量进行预测,并模拟解释变量不同增长率下能源需求的演变并给出政策选择。研究结果表明,中国高速的经济增长以及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对能源需求影响很大,到2020年能源需求将达到45.3亿t标准煤,而且经济增长速度越快对能源需求就越大。变量模拟得出的结论是产业结构也是能源需求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工业结构的调整,即便是微调,也会对能源需求...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张书琛  蒋耀建  
以钱纳里和赛尔奎因的工业化与城市化一般变动模型作为标准的变动模式,结合1985年~2004年国内关于城市化与工业化方面的统计数据,从整体关系和工业化内部产业结构方面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可发现:我国城市化与工业化关系符合世界城市发展规律,但城市化发展主要由第三产业就业推动。现阶段可通过发展第三产业及促进农村工业城市化来满足城市化进程的需要。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秦跃群  吴巧生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付琦  卓乘风  邓峰  
在实施创新驱动战略背景下,区域创新能力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在考虑空间因素的基础上,选取2005—2015年中国省域面板数据,分析城市化、工业化发展对区域创新能力的作用机制。实证结果表明:城市化、工业化水平的提高对区域创新能力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已成为推动区域创新发展的源泉;在考虑城市化与工业化的交互作用时,城市化和工业化对区域创新能力的促进效应有一定的提升。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蔡继明  程世勇  
城市空间的扩张仅仅是城市化进程加速的前提,城市社会关系的和谐、福利的公平分享才是城市化的本质所在。我国城市化在经历了空间的快速扩张之后,今后要解决的重点问题是加速人口的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协调利益分配关系,实现城市福利的分享和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成军  何秀荣  费喜敏  
本文主要目标是分析工业化、城市化对耕地变化的影响及其在耕地变化中的相对重要性。基于代表性和数据的可获取原则,从世界200多个国家或地区中选取42个国家或地区和27年(1982—2009年)时间段作为样本,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是耕地减少的原因,而积极的农业政策可以促进耕地增加,耕地使用决策者的行为习惯使耕地变化具有滞后效应。从各因素对世界范围内耕地变化的贡献上看,工业化、城市化对耕地减少作用有限,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不是耕地面积加速减少的必然条件;农业政策及耕地使用决策者行为习惯对耕地面积的减少产生了重要作用;而土地资源禀赋特征、工业化城市化模式、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