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543)
2023(10243)
2022(8640)
2021(7733)
2020(6199)
2019(13883)
2018(13616)
2017(25555)
2016(13311)
2015(14722)
2014(14385)
2013(14114)
2012(13406)
2011(12273)
2010(12663)
2009(11616)
2008(11497)
2007(10645)
2006(9723)
2005(8923)
作者
(37766)
(31414)
(31393)
(29295)
(20113)
(14868)
(13961)
(12075)
(11962)
(11343)
(10682)
(10450)
(10226)
(10174)
(9668)
(9624)
(9341)
(9016)
(8961)
(8835)
(8002)
(7706)
(7527)
(7264)
(7160)
(7133)
(7054)
(6997)
(6304)
(6269)
学科
(64608)
经济(64565)
(45586)
管理(42702)
(38280)
企业(38280)
地方(22211)
中国(21761)
技术(19250)
业经(18929)
(18219)
方法(17260)
数学(13462)
数学方法(13334)
技术管理(13316)
产业(13039)
地方经济(12952)
农业(12610)
(11968)
(11744)
银行(11731)
(11672)
(11498)
(11345)
金融(11345)
(10743)
贸易(10729)
(10533)
(10289)
环境(10107)
机构
学院(191464)
大学(186094)
(84819)
经济(83145)
管理(75349)
研究(68844)
理学(63471)
理学院(62769)
管理学(62016)
管理学院(61614)
中国(52489)
(40054)
科学(38750)
(36385)
(33816)
(31764)
中心(30477)
研究所(30159)
财经(27806)
(27134)
(26647)
师范(26429)
北京(25939)
(25792)
(25268)
(24947)
经济学(24844)
业大(23746)
经济学院(22087)
技术(21249)
基金
项目(120972)
科学(97560)
研究(94811)
基金(85041)
(72272)
国家(71586)
科学基金(62766)
社会(61755)
社会科(58793)
社会科学(58783)
(51229)
基金项目(44693)
教育(42466)
(41039)
编号(38386)
自然(36893)
自然科(36088)
自然科学(36084)
自然科学基金(35485)
(33863)
资助(32608)
(31890)
成果(30844)
创新(28704)
课题(28591)
发展(28335)
(27838)
重点(27548)
(25473)
国家社会(25088)
期刊
(106826)
经济(106826)
研究(62903)
中国(48195)
管理(34569)
教育(27208)
(27083)
(26293)
科学(24643)
学报(21623)
(21145)
金融(21145)
业经(20459)
技术(19924)
农业(18607)
大学(17451)
经济研究(16793)
学学(16023)
财经(13524)
问题(13405)
科技(12215)
(12008)
技术经济(11785)
(11019)
论坛(11019)
商业(11009)
(10508)
(10370)
现代(10163)
经济管理(9466)
共检索到3130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天舒  
创新是产业成长的核心因素,产业发展要以持续创新为方向,实现创新与产业发展良性互动。工业创新的推进会有效提升产业竞争力,改革产业生产组织模式蕴涵着巨大的潜力和效能。要准确把握制约创新的主要因素和问题,全面有效地推进工业创新和产业深化发展。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任保平  
与发达国家的工业化道路以及中国传统的工业化道路相比较,新型工业化是中国工业化发展的新阶段。我国目前正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加深工业化仍然是一项十分艰巨的历史性任务,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体现了中国21世纪经济发展战略的新选择。在我国新型工业化的实现过程中,要实施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战略创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创新、科教兴国和以自主创新为主的科技战略创新,以及人力资源开发战略的创新。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宋保华  陈劲  于飞  
创新管理的核心在于有效应对创新的复杂性,通过流程有效组织创新过程和实现跨职能协同,降低创新中的不确定性,提升创新的效率和质量,管理创新风险,确保创新目标的实现。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主导下,创新成为企业活动的核心内容。投机式发展在当前经济、技术和市场发生急速变革和竞争加剧的形式下已不再有效。不管是实行跟随战略还是引领战略,中国企业都在开始寻求通过创新来提升竞争力,维持和拓展市场份额,从而获得更大的效益。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邓宏兵  李俊杰  李彦军  
区域发展战略、投资环境创新、产业集群发展三者关系密切,揭示其内在联系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投资环境创新是实施区域发展战略的重要保证和举措,产业集群发展是区域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现实选择,投资环境创新可以加快产业集群的发展,产业集群效应是投资环境创新和优化的表现形式。以区域发展战略为指导,实施投资环境创新,加大产业集群发展力度是必要的。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程巧莲  刘宝巍  马春野  
基于价值创新的观点,在分析现有旅游产业战略布局和价值曲线的基础上,剔除、减少、增加和创造了相应的旅游元素,对哈尔滨旅游产业价值曲线进行了重构,并据此提出哈尔滨旅游产业发展的新策略,包括以国际化为先导、开发"反季"冰雪旅游项目、开发冰雪体育旅游系列产品、完善旅游网站建设及推出空路引航旅游等。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玉民  刘海波  靳宗振  梁立赫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是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模式、提升产业结构、实现跨越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从驱动对象、驱动方式和驱动力源泉三要素出发,以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链条为坐标轴,构建了"四相模型",理清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基本认识问题,提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策略选择思考和策略选择路径,并对现阶段存在诸多阻碍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的难题提出了策略建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仇景万;  
调整经济发展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今后经济发展的新方向,创意产业已经成为发达国家发展的新引擎,而英国的创意产业发展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文章比较中英两国创意产业的发展阶段及水平,对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具有重要借鉴作用。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宝昆  普映山  
改革开放以来,云南作为一个多民族的边疆省份在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综观云南的发展态势,确实令人鼓舞。然而,从生态经济学和知识经济学的角度来考察,云南发展到今天,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步入了与自然资源和环境难于维持平衡的关键阶段。其部分自然环境正向着不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方向演变。正是在这一特定的背景下,可持续发展就成了衡量云南一切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及人类经济活动真正有效的重要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组长习近平8月18日下午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七次会议,研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习近平阐述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基本要求,提出4点意见。一是紧扣发展,牢牢把握正确方向。要跟踪全球科技发展方向,努力赶超,力争缩小关键领域差距,形成比较优势。要坚持问题导向,从国情出发确定跟进和突破策略,按照主动跟进、精心选择、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明确我国科技创新主攻方向和突破口。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洪银兴  
创新驱动的增长方式不只是解决效率问题,更为重要的是依靠知识资本、人力资本和激励创新制度等无形要素实现要素的新组合,是科学技术成果在生产和商业上的应用和扩散。创新驱动作为发展战略本身也有个从外生向内生转变的问题。这就是转变技术进步的模式,由外生转为内生,立足于自主创新,依靠原始创新和引进技术的再创新,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创新驱动需要注重协同创新,最为重要的是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协同。我国转向创新驱动发展方式还有个过程,但必须以此为目标推动发展方式的转变。就创新投入制度的创新来说,既要有市场创新,又要有政府创新,创造激励创新的环境。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钱俊生  
"实现‘十三五’时期的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首先要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的发展理念。工业文明以科学技术进步为主要特征。现代科学技术推动工业文明的发展,建设了人类整个现代化生活。现在它的负面作用凸显,表明它需要转变的时刻到来。这种转变首先是它的价值观、思维方式和发展方式的转变,现在,主要途径是实施科学技术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科学技术全面健康快速发展。我们以海水稻的培育和中国高速铁路的发展为例,讨论实施科学技术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走向生态文明的科学技术发展道路。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彭绪庶  
科学评价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进展,针对差距和问题改进政策措施,是更好促进创新发展的必要举措。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主要包括实现经济发展动力转换和建成创新型国家两个根本性目标。按照目前发展态势,从科技进步贡献率指标看,基本可以实现2020年达到60%的目标,但距离发达国家科技进步贡献率达70%以上的目标仍存在较大差距。从全要素生产率看,近年来我国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较低且呈下降趋势。从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和发展情况看,已形成新的就业和增长点,基本能实现2020年初步建成创新型经济格局的目标。从创新指数看,不同研究均表明我国创新指数发展较快,尤其是从全球视角看,我国已进入高效创新者行列,创新型国家建设取得了标志性成就。但与此同时,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过程中还存在发展不充分不均衡不协调、体制机制障碍、创新投入强度低和结构配置不合理、文化和教育中的消极因素阻碍创新等问题,需要加快企业为主体和市场为导向的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科技创新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健全科技人员流动和评价制度,修订完善知识产权法并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以及从教育着手培养创新文化基因和创新社会氛围。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郭铁成  
本文围绕什么是创新驱动、怎样实现创新驱动这一主线,研究了发展动力转换、创新方向选择、全面创新支撑、先发优势带动四个基本问题。认为发展动力转换就是把发展的驱动力从物质资本转换为人才资本、知识资本等无形资本,必须把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的开发放在首位;坚持"三个面向"的创新方向,必须建立引领型创新体系,包括智能型新兴技术体系、以企业为主体的国家创新计划体系、有效科技供给体系;全面创新包括科技创新,还包括以知识为基础的非科技创新,主要是设计创新、服务创新、技能创新、经营创新、组织创新、管理创新,以及金融创新、政府创新、制度创新等;先发优势带动就是以先发展的领域、产业、地区为基础,先发展带动后发展,共同创新发展,包括战略力量引领未来、领军企业带动行业发展、中心地区带动全局发展。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张比  
纵观世界各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技术创新起到了加速器和催化剂的重要作用。中国的技术创新在现代化战略中的地位应当进一步提升,要在经济开发、投资和人才发展等方面建立技术创新体制,并在资金、政策上给予保证。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吴锋刚  沈克慧  
基于中国特色的创新方向研究,指出应构建国家创新体系,建立相互关联的机构组织组成的创新系统。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科技创新驱动的三种模式。在创新驱动发展过程中,应当充分利用政府研发资助政策降低企业研发活动成本,弥补单个企业在资源和技术方面的不足。最后从新的视角提出应建立和完善国家整体知识产权战略,以提升我国企业创新的整体竞争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