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404)
- 2023(15749)
- 2022(13004)
- 2021(11883)
- 2020(10223)
- 2019(22771)
- 2018(22235)
- 2017(43073)
- 2016(22497)
- 2015(24899)
- 2014(24095)
- 2013(23755)
- 2012(21491)
- 2011(19006)
- 2010(19103)
- 2009(17840)
- 2008(17252)
- 2007(15171)
- 2006(13267)
- 2005(12027)
- 学科
- 济(119335)
- 经济(119235)
- 业(91946)
- 企(83957)
- 企业(83957)
- 管理(81387)
- 方法(47610)
- 数学(38695)
- 数学方法(38268)
- 业经(33449)
- 财(31085)
- 农(29793)
- 中国(25220)
- 地方(23941)
- 务(22764)
- 财务(22726)
- 财务管理(22697)
- 企业财务(21560)
- 农业(21517)
- 技术(21199)
- 制(19651)
- 学(18924)
- 理论(18305)
- 和(17943)
- 划(17301)
- 策(17299)
- 体(16420)
- 贸(16078)
- 贸易(16066)
- 易(15554)
- 机构
- 学院(323477)
- 大学(317430)
- 济(149723)
- 经济(147333)
- 管理(134061)
- 理学(115630)
- 理学院(114569)
- 管理学(113054)
- 管理学院(112420)
- 研究(101009)
- 中国(78775)
- 财(66219)
- 京(63477)
- 科学(56607)
- 财经(53380)
- 经(48581)
- 江(48077)
- 所(47911)
- 经济学(46814)
- 中心(46690)
- 农(45827)
- 研究所(43005)
- 业大(42266)
- 经济学院(42039)
- 财经大学(39336)
- 北京(38939)
- 商学(37781)
- 范(37702)
- 商学院(37433)
- 州(37389)
- 基金
- 项目(213889)
- 科学(173246)
- 研究(159904)
- 基金(159243)
- 家(135726)
- 国家(134548)
- 科学基金(120019)
- 社会(107501)
- 社会科(102216)
- 社会科学(102194)
- 省(84273)
- 基金项目(84115)
- 自然(75164)
- 自然科(73567)
- 自然科学(73552)
- 教育(72992)
- 自然科学基金(72300)
- 划(68272)
- 资助(63635)
- 编号(62742)
- 创(48907)
- 成果(48516)
- 部(47973)
- 重点(47560)
- 发(47161)
- 国家社会(45586)
- 创新(45100)
- 教育部(42540)
- 业(42493)
- 人文(42363)
- 期刊
- 济(169597)
- 经济(169597)
- 研究(95488)
- 管理(56863)
- 中国(56734)
- 财(55183)
- 农(41713)
- 科学(41066)
- 学报(39328)
- 技术(33120)
- 大学(32015)
- 学学(30673)
- 农业(28715)
- 经济研究(28031)
- 业经(28005)
- 财经(27933)
- 融(27864)
- 金融(27864)
- 教育(26485)
- 经(24351)
- 问题(21637)
- 技术经济(20848)
- 业(17495)
- 统计(16738)
- 商业(16231)
- 现代(16226)
- 策(16215)
- 世界(16059)
- 贸(15643)
- 财会(15365)
共检索到4777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吴清扬 姜磊
本文基于新结构经济学视角,放松企业自生能力这一新古典主义的经典假设,构建了一个将企业技术选择纳入目标函数的随机规划模型,发现企业自生能力理论可以解释企业存活的差异。利用1998—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本文详细描述了企业存活的特征、分布以及动态演进趋势,并进行了生存分析。实证结果表明,缺乏自生能力的企业存活时间更短。该结论通过了离散时间模型的稳健性检验,分地区、所有制、出口和补贴情况的异质性分析以及经倾向得分匹配后的生存时间模型的回归。这一研究为进一步推进市场化改革的政策讨论提供了理论和经验支持。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郑洁 付才辉
本文基于新结构经济学视角,放松新古典理论的潜在假设——企业自生能力,初步构建了企业自生能力与环境污染的分析框架,识别出二者的环境治理机制、环境约束机制和技术进步机制,提出相关的研究假说。并利用省级层面和行业层面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企业缺乏自生能力程度越大,环境污染越严重。在选取“离受威胁地最短距离”作为企业自生能力的工具变量进行内生性处理,以及考虑环境污染的时间滞后性和空间外溢性等进行稳健性检验后,该结果依然成立。机制检验表明,企业缺乏自生能力,会使得环境治理投入不足,造成环境软约束以及抑制技术进步,从而加剧环境污染。因此,若要解决发展中国家和转型国家的环境污染问题,首要的是解决企业的自生能力问题,这就需要将目标定位在要素禀赋结构的提升上。而为了提升要素禀赋结构,政府的发展战略选择就需要遵循比较优势的原则。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林毅夫
现有的新古典经济学理论体系把企业具有自生能力作为暗含的前提。但是 ,转型中国家和其他许多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却因政府的赶超愿望 ,进入不具比较优势的产业而不具自生能力。当经济中大量企业缺乏自生能力时 ,实行根据新古典经济学所制定的改革或转型政策 ,往往达不到预期效果 ,而且 ,可能给社会带来巨大痛苦。本文主张 ,在分析社会主义经济、转型经济和发展经济问题时 ,放弃现有的新古典经济学体系中企业具有自生能力的暗含前提 ,把企业是否具有自生能力作为一个具体的考虑变量 ,这是新古典经济学理论的必要发展。
关键词:
自生能力 理论前提 转型经济学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巴曙松 白海峰 胡文韬
金融科技创新为金融资源合理配置进而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开辟了新的路径,本文基于新结构经济学视角,利用中国33个省份2011—2018年企业层面的面板数据,采用动态面板模型和面板门槛模型,探究金融科技创新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带动作用,进而具体分析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金融科技创新活力和金融科技创新规模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金融科技创新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带动作用在高技术密集型产业更加明显,而且其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存在门槛效应,只有当金融科技创新高于门槛值时,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才较为显著。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王贤彬 郑希恬
文章从新结构经济学视角研究经济增长目标压力对企业层面的过度负债率的影响。本文通过构建两期模型发现,经济增长目标压力通过扩大国企债务规模和降低债务成本提高国企过度负债率,而并未造成非国企过度负债。实证上,文章以2010—2019年上市公司样本为研究对象,显著而稳健地验证理论模型的推断和机制。经济增长目标压力提高国企银行贷款和商业信用融资规模、降低债务融资成本,进而导致国企过度负债。异质性分析表明,横向和纵向增长压力均会影响国企过度负债率,增长压力主要作用在本地国企、大型国企、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国企、市场化进程较慢地区的国企。文章为地方政府为实现经济增长而形成偏向性结构影响提供了一般性的理论和经验证据,增进了地方政府干预信贷资源配置动机和后果的新结构经济学学理认识。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欧阳佳好 胡一鸣
现阶段我国仍处于劳动力相对丰富、资本相对稀缺的发展阶段,这种要素禀赋自然地需要发展中小银行尤其是城市商业银行来满足广大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然而,源于财政分权所导致的地方财政缺口,以及由于"锦标赛"式晋升机制所导致的地方政府GDP竞争,使得城市商业银行等地方性金融机构沦为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的"提款机"。伴随着地方政府债务清理与不断加强的利率市场化预期,城市商业银行需要依靠天然的"软信息"等优势转变发展战略,加强服务中小企业。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一林 林毅夫 龚强
相对于规模较小的银行,大银行在甄别软信息(例如企业家经营能力)方面不具有比较优势,大银行为了防范企业家风险,需要严格要求企业的抵押品数量并施行严格的违约清算。大银行的这种融资特性决定了其难以为中小企业提供有效的金融支持,但却能帮助大企业有效地节约信息成本、减少利息支出,大银行的融资特性与大企业的企业特性相互匹配。要从根本上缓解中小企业的融资约束,关键在于改善银行业结构,满足中小企业对中小银行的金融需求,发挥中小银行善于甄别企业家经营能力的比较优势,而不是通过行政干预要求大银行服务中小企业。在金融监管方面,由于不同规模银行的融资特性以及适合的融资对象皆存在系统性差异,对不同规模银行的监管也应当有所区别和侧重。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罗浩 陈仁
从"基层产业"的研究尺度,文章选择中国分省的酒店产业为对象,试图为新结构经济学的核心理论假说"比较优势、技术选择与自生能力"提供一个较为微观的实证检验,并为中国酒店业"高增长低效益"之谜提供合理的解释。研究构造了一个反映"技术选择是否遵循比较优势"的新指标"比较优势偏离度",作为核心解释变量;同时,以星级饭店平均利润率来表征自生能力,作为被解释变量,建立面板回归模型,作为计量分析的基础模型,并从3方面对基础模型进行稳健性检验:模型设定和估计方法的替换、被解释变量代理指标的替换、核心解释变量代理指标的替换。基础模型以及各种稳健性检验的结果一致地揭示出,比较优势偏离度对产业的自生能力存在非常显著的负向影响。以动态面板模型系统广义矩估计结果为标准,一个地区的比较优势偏离度每提高一倍,当地酒店业平均利润率预期下降4.45%。
[期刊] 改革
[作者]
林毅夫 蔡嘉瑶 夏俊杰
加强产业政策与环保规制政策的协同,有助于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目标共赢。在面临环保规制压力时,企业有两类减排方式选择,一类减排方式会导致牺牲经济绩效的冲突性困境,另一类减排方式则可实现环保与经济绩效的共赢。后一类减排方式是高质量发展的有效实现路径,但激励企业选择此类减排方式的条件尚缺乏研究。产业发展方式是一个重要因素,在符合比较优势的产业发展战略下,产业中的企业环保绩效显著提升,企业污染物排放强度降低,且通过环保与经济绩效共赢的减排方式实现。内在机制在于,符合比较优势产业中的企业更具有自生能力,通过清洁生产实现减排的能力和意愿更强,具体包括改进绿色技术、增加环保设备设施投入等措施,此类减排机制有助于实现环保与经济绩效共赢,而并非以牺牲经济绩效为代价。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除直接运用环保政策工具对污染企业进行约束外,还可协同使用产业政策工具,采用遵循比较优势的产业政策,提升企业满足环保合规性的能力、意愿和环保绩效表现,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协同目标的达成。
关键词:
比较优势 产业政策 环保绩效 企业减排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袁其刚 朱学昌 商辉
本文基于2005~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构建循环结构联立方程模型,探究融资约束视角下出口和创新对民营企业自生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民营企业出口和创新是提高其自生能力的直接有效途径,出口和创新与企业自生能力间存在显著的自我加强效应;融资约束缓解虽然不能直接作用于企业自生能力提升,但通过出口和创新路径间接地促进了企业自生能力的提升,融资约束缓解与出口和创新间也存在自我加强效应。由于企业自生能力提升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系数显著且四倍于对企业出口的影响,因此,提升民营企业自生能力具有重大现实意义。为此,需要在制度上保证不同所有制企业依法平等地使用生产要素。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贾颖
数字经济是一种新业态,是时代发展的产物。人类经济社会中,不同的领域,不同的技术革新都运用着数字经济技术。而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是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基础,是促进国内大循环的重要一环。在数字经济的渗透下,工业和数字经济技术的融合,显然十分重要。基于此文章分析了数字经济对我国工业企业的影响,并给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工业企业 国内经济循环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郭晓丹 张军
转型国家市场化水平的提高能够促进工业企业成长吗?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分析了经济自由促进工业企业成长的机理,基于2000—2009年中国11 742家工业企业的数据,刻画了工业企业成长的基本事实,检验了经济自由与工业企业成长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按所有制、行业和地区分组的检验结果差异显著,经济自由对整体的工业企业成长有微弱的正向作用,但对外资企业和小型企业成长有较强的正向作用,即经济自由对于特定类别工业企业的解释力显著增强。同时,本文对经济自由进行了分解,研究了分项指标的作用差异和时间效应,除产品市场的发育、市场中介组织和法律制度环境外,其余指标都对工业企业成长有正向作用,并且经济自由对工业企业成...
关键词:
经济自由 工业企业成长 市场化水平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陈敬贵
引入经济的自然选择概念,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微观经济主体的演化规律。分析了经济的自然选择与达尔文式的自然选择的异同、自然选择的效率导向、市场的自然选择与微观经济主体演化、自然选择下的微观经济主体存留等问题,展示了一个分析企业发展的新视角。
关键词:
企业演化 自然选择 适应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张莉 李绍东
技术创新是提升制造业企业竞争力,实现我国制造业强国战略的根本途径。本文基于对工业企业2008—2014年的非平衡面板数据,对企业规模、技术创新与经济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讨。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企业规模与研发经费比重和新产品产值之间都呈现显著的"倒U"型关系;企业规模对经济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技术创新变量中只有研发人员全时当量对技术效率的影响呈现显著的正向影响,表明在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人力资本投入相对于研发经费是更为重要的影响因素。
关键词:
企业规模 技术创新 经济绩效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健 陈瀛 何琼 马红烨
流程工业属于资源消耗高、污染排放量大的行业。目前,发展循环经济,探索降低资源消耗与环境污染的途径,做好企业内部物质循环,是流程工业企业的迫切需求。本文将物质流分析方法与Petri网方法结合起来,给出一种从物质流分析模型到Petri网模型逐步形式化的建模方法,基于该方法实现某盐湖化工企业生产系统的物质流建模,并利用Matlab中Stateflow工具实现对模型的仿真运行,达到对企业生产过程的物质流进行量化分析和动态模拟的目的。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物质流分析与混杂Petri网相结合的逐步形式化建模方法,使所建模型既可以清晰直观地描述出错综复杂的物质流动过程,量化企业物质利用情况,又可以体现出物质流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