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019)
- 2023(12344)
- 2022(10148)
- 2021(9235)
- 2020(7844)
- 2019(17563)
- 2018(17914)
- 2017(33122)
- 2016(18520)
- 2015(20645)
- 2014(21196)
- 2013(20203)
- 2012(18424)
- 2011(16305)
- 2010(16862)
- 2009(16155)
- 2008(16392)
- 2007(15162)
- 2006(13657)
- 2005(12962)
- 学科
- 业(83189)
- 企(77579)
- 企业(77579)
- 管理(74224)
- 济(72153)
- 经济(72016)
- 财(29876)
- 业经(29053)
- 方法(26473)
- 农(26047)
- 制(23911)
- 务(21652)
- 财务(21614)
- 财务管理(21573)
- 企业财务(20408)
- 中国(19586)
- 体(18976)
- 农业(18141)
- 数学(17677)
- 数学方法(17479)
- 技术(17461)
- 理论(17288)
- 策(15538)
- 体制(15532)
- 划(15331)
- 和(14869)
- 银(13289)
- 银行(13269)
- 行(12711)
- 企业经济(12514)
- 机构
- 学院(263329)
- 大学(255830)
- 济(106298)
- 经济(103912)
- 管理(101457)
- 理学(84957)
- 理学院(84149)
- 研究(83066)
- 管理学(82955)
- 管理学院(82451)
- 中国(68309)
- 财(57719)
- 京(54400)
- 科学(47304)
- 江(44901)
- 财经(43334)
- 农(42694)
- 所(41761)
- 经(38921)
- 中心(38462)
- 研究所(36456)
- 业大(35228)
- 州(34872)
- 北京(34253)
- 农业(33075)
- 范(31804)
- 师范(31459)
- 财经大学(31328)
- 经济学(31265)
- 院(30249)
- 基金
- 项目(159109)
- 科学(125901)
- 研究(123984)
- 基金(112879)
- 家(95805)
- 国家(94812)
- 科学基金(82966)
- 社会(77911)
- 社会科(73573)
- 社会科学(73558)
- 省(65128)
- 基金项目(58915)
- 教育(57726)
- 编号(52173)
- 划(52162)
- 自然(51033)
- 自然科(49831)
- 自然科学(49817)
- 自然科学基金(48988)
- 资助(45242)
- 成果(43522)
- 课题(37201)
- 创(36419)
- 制(36233)
- 业(36076)
- 重点(35582)
- 部(35087)
- 发(34259)
- 创新(33127)
- 性(33078)
- 期刊
- 济(134332)
- 经济(134332)
- 研究(83805)
- 中国(62073)
- 财(51666)
- 管理(45426)
- 农(41584)
- 教育(35279)
- 学报(34316)
- 科学(32976)
- 农业(27740)
- 大学(27593)
- 融(27572)
- 金融(27572)
- 技术(27066)
- 学学(25745)
- 业经(24829)
- 财经(22413)
- 经济研究(19767)
- 经(19441)
- 问题(16524)
- 业(16347)
- 财会(15731)
- 技术经济(14341)
- 会计(13639)
- 现代(13619)
- 贸(12866)
- 统计(12851)
- 商业(12614)
- 世界(12367)
共检索到4245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冯继平
目前国家统计改革正处于旧的统计模式向新的统计目标模式过渡的阶段。工业企业统计改革的方向要由过去的生产型统计逐步过渡到经营管理型统计,由企业内部联系比较松散的专业统计逐步过渡到各专业之间联系紧密的综合统计。工业企业统计机构是完成企业统计工作任务的组织保证。要使企业的统计工作更具有活力,更好地为经济发展和企业管理服务,企业统计工作的改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亚青
经济体制的改革使企业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尝试正将企业导入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对企业的科技管理体制提出了新的要求。但就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绝大多数企业中的科技管理体制是在旧的经济体制基础上所形成的,满足不了经济发展对企业科技进步的要求,妨碍着企业科技与经济结合的进展。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封闭型的科技管理体制不能适应开放式的市场变化
[期刊] 改革
[作者]
沈鸿生
经济效益是一个含义丰富的概念,不论是宏观经济还是微观经济的运行,都需要讲究经济效益。由于微观经济效益是宏观经济效益的基础,只有普遍提高微观经济效益,宏观经济效益的提高才能得到切实的保证。提高经济效益涉及到资源优化配置、技术创新和科技进步、强化及提高管理水平等一系列课题;但是,解决这些课题的共同前提是需要有一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冯晓明
企业集团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探讨冯晓明我国的企业集团发展很快,目前,全国称之为企业集团的已有约两万户,列人国家和各省市试点的有上千户,集团中包括了众多的成员企业,在国民经济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在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人们比较关注的是界定政府和企业...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才良
对于独立研究院所的改革,中央和国务院已经制定了一系列政策。但企业,特别是大企业的技术开发机构的改革,似乎尚未引起有关方面足够的关注。企业的技术开发机构是我国一支十分重要的科技力量,据有关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王安民 候永庭 李素平
企业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探讨王安民,候永庭,李素平企业国有资产管理问题是具有普遍性的世界问题,尽管各国都有可资借鉴的成功经验,但也都同时存在着难以解决的棘手问题,没有一种适应所有国家的统一模式。我国自建国以来,企业的国有资产已形成4万亿元以上的规模。...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郝敬恒,胡海深,王志刚
一、县级统计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社会经济科技的发展不断给统计工作提出了新问题。统计部门要参与宏观调控、监督社会经济运行就必须全方位、多层次发挥并强化统计信息、统计咨询,统计监督三位一体的整体功能。强化统计整体功能必须从基础抓起,即从县级统计部门抓起。正如姚依林同志在1990年全国统计工作会议上指出的那样:统计工作面临许多新的问题,但最重要的是基础工作问题。基础工作做不好,其他工作就无从谈起。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金桂芳
城市统计管理体制的改革,是我国统计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定的统计管理体制同一定的经济管理体制相联系。本文就机构改革中专业经济管理部门统计职能转移问题,谈谈对城市统计管理体制改革的几点看法。一、现行统计管理体制的弊端《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明确规定:“国家建立集中统一的统计系统”;1984年1月,国务院又决定:“建立健全集中统一的、强有力的统计系统”。几年来,从政府统计系统来看,正在开始向着集中统一的方向迈进。但从全国统计工作来看,进展却不大。我国统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曾元林
金融体制改革与中小企业融资一直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亟需解决的问题。近年来,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关键性问题一直是融资难难题。新形势下,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以及实现金融体制的全面改革,成为关系国计民生的重点课题。本文以金融体制改革为切入点,分析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在融资方面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
金融 体制改革 中小企业融资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赵学军
20世纪50年代"公私合营"企业是混合所有制企业。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公私合营只是一种经营方式,混合所有制只是一种企业制度。"过渡时期总路线"公布后,新民主主义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转变,公私合营转变为私营企业的改造方式,混合所有制也成为私营工业企业的改造机制、资本主义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过渡的桥梁。在将私营工业企业改造为公有企业过程中,政府利用了公私合营混合所有制企业分层产权结构的特点,分步骤、分层次地实现了产权变革。
关键词:
社会主义改造 公私合营 混合所有制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金桂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李淑霞
第一,建立健全企业统计机构.每个企业都应设立综合统计机构或人员。一个合理的、健全的企业统计机构,有助于搞准基础统计数的准确性,提高基层统计工作人员的地位。 第二,明确企业统计的隶属关系。企业综合统计应在企业最高领导层的直接领导下,有一定的相对独立性。在企业该算中应与会计核算、业务核算并重。三大核算之间既要互相配合、协调,又要根据核算对象的不同,确立各自的核算重点。 第三,规定企业统计的职权范围。企业统计应全面负责企业的统计资料的搜集、整理、上报工作。并要杜绝数出多门、弄虑作假现象的发生。 第四,确立企业统计的职责与义务。企业统计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书亭
国有企业内部体制改革与管理的几个问题探讨刘书亭企业外部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主要解决两个根本性问题:一是国有资产所有者执行主体的正确塑造,即政资有机分开;二是政企职责的科学界定与分离。十几年来,外部改革一直是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重点,为举国上下所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