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455)
- 2023(13626)
- 2022(11703)
- 2021(10714)
- 2020(9239)
- 2019(21056)
- 2018(20782)
- 2017(40287)
- 2016(22350)
- 2015(24811)
- 2014(24802)
- 2013(24424)
- 2012(22850)
- 2011(20591)
- 2010(20690)
- 2009(19722)
- 2008(19883)
- 2007(18173)
- 2006(15857)
- 2005(14465)
- 学科
- 济(88704)
- 经济(88572)
- 管理(67420)
- 业(62306)
- 企(51309)
- 企业(51309)
- 方法(41450)
- 数学(36618)
- 数学方法(36224)
- 财(27780)
- 农(24629)
- 中国(23080)
- 制(22001)
- 贸(21510)
- 贸易(21505)
- 易(21038)
- 学(19181)
- 业经(19058)
- 务(16332)
- 财务(16291)
- 财务管理(16243)
- 农业(15560)
- 企业财务(15324)
- 地方(15066)
- 银(15019)
- 银行(14955)
- 体(14741)
- 融(14231)
- 金融(14227)
- 行(14163)
- 机构
- 大学(325818)
- 学院(322431)
- 济(133941)
- 经济(131216)
- 管理(119963)
- 研究(110431)
- 理学(103512)
- 理学院(102331)
- 管理学(100458)
- 管理学院(99879)
- 中国(83934)
- 科学(69423)
- 京(68042)
- 财(64065)
- 农(62930)
- 所(57688)
- 业大(52793)
- 研究所(52293)
- 中心(50915)
- 财经(50515)
- 农业(50113)
- 江(49713)
- 经(45821)
- 北京(42241)
- 经济学(42182)
- 范(39924)
- 师范(39339)
- 院(39299)
- 州(38311)
- 经济学院(38286)
- 基金
- 项目(214768)
- 科学(167670)
- 基金(157117)
- 研究(149870)
- 家(139518)
- 国家(138370)
- 科学基金(116862)
- 社会(96520)
- 社会科(91501)
- 社会科学(91471)
- 省(83515)
- 基金项目(83222)
- 自然(76961)
- 自然科(75230)
- 自然科学(75203)
- 自然科学基金(73907)
- 划(71064)
- 教育(69117)
- 资助(64481)
- 编号(58819)
- 重点(48846)
- 成果(48332)
- 部(48013)
- 发(44929)
- 创(44470)
- 科研(42068)
- 创新(41834)
- 制(41550)
- 教育部(40770)
- 课题(40758)
- 期刊
- 济(145430)
- 经济(145430)
- 研究(92118)
- 中国(65214)
- 学报(59668)
- 农(56831)
- 财(52017)
- 科学(50748)
- 大学(44175)
- 管理(43443)
- 学学(41996)
- 农业(37432)
- 教育(30011)
- 融(29950)
- 金融(29950)
- 技术(26141)
- 财经(25888)
- 经济研究(23782)
- 业经(22934)
- 经(22220)
- 业(20165)
- 问题(19894)
- 贸(18105)
- 版(17769)
- 技术经济(16090)
- 业大(15270)
- 国际(15158)
- 理论(15099)
- 科技(15043)
- 统计(14989)
共检索到4808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刘金全 郭明星 陈广华
工业产值的波动受供给冲击和需求冲击的双重影响。供给冲击主要来源于技术创新和生产成本的变动 ,而需求冲击则主要来源于需求的变化。工业产值的波动和调整同时也依赖经济周期的阶段性。通过检验发现 ,工业产出波动对于生产率冲击和需求冲击的反应比较明显 ,生产率冲击是诱导工业产出波动的主要原因 ,劳动力市场波动对工业产出影响比较微弱 ,因此提高工业产出的供给效率和降低买方市场程度是中国工业产出实现快速增长的主要途径。
关键词:
工业产出 供给冲击 需求冲击 VAR模型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方福前 孙永君
在我国的失业产出关系中,短期内,总供给冲击是产出波动的主要来源,总需求冲击则是失业波动的主要来源,总需求冲击和总供给冲击共同破坏了产出失业之间反向变化关系,但是总需求冲击的破坏作用更多一些。在长期,总需求冲击对产出没有影响,总供给冲击对产出有显著的正的影响,总需求冲击在长期对失业没有影响,但总供给冲击在长期会对失业产生不利影响,即正的供给冲击的累积影响所带来的产出增加在长期使我国的失业率上升。
关键词:
总需求 总供给 冲击 失业 产出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曹金飞
本文利用随机新息的思想构建DSGE模型,以研究包含市场变化新信息的金融冲击对产出的影响。模型揭示了金融冲击对产出影响的传递机制,同时数量分析表明:金融冲击对中国产出波动有显著的作用,短期内一个正向的金融冲击会使产出迅速上升,一个季度后产出才会下降并维持很久的影响;在经济衰退时负向金融冲击的影响更明显;技术冲击对产出波动的影响持续时间比金融冲击的更长。历史分解显示金融冲击是最近几年导致中国产出偏离均衡的重要驱动力,金融冲击与技术冲击对产出具有协同效应的促进作用。本文最后提出了应对金融冲击的对策和建议:除了采取多种措施共同推进来保证经济增长,还要加强金融服务体系建设和企业财务柔性储备建设。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陈鹏 金芳
本文以凯恩斯主义的总供给总需求模型为理论基础,建立并估计了一个以产出和价格水平为变量的台湾经济波动供求冲击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1961年至2010年间供给冲击与需求冲击对台湾产出波动发生作用的动态机制和路径,并得出以下结论:(1)产出对供给与需求结构冲击的响应路径基本上符合凯恩斯AS-AD理论模型的预测;(2)把台湾经济波动的冲击力量分解成结构式总供给和总需求冲击,阐明了台湾经济波动的供求冲击来源,并认为近年来需求冲击对台湾经济的作用强度已经超过供给冲击,成为推动产出增长的主要动力。
关键词:
经济波动 供求冲击 SVAR 模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亚杰
文章对改革以来的我国出口波动与世界经济波动进行了比较,通过回归分析可知,我国出口波动与世界经济波动存在着显著的非线性关系,世界经济波动对我国出口波动的冲击作用随着出口波动本身的加剧而更加强烈,同时用TARCH模型来对世界经济对我国的出口冲击的乘数效应进行了验证。
关键词:
世界经济周期 出口波动 TARCH模型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刘金全 丁娅楠 毕振豫
我国实际产出与通货膨胀主要受到供给因素的影响,其中实际产出主要受到技术冲击的影响,而通货膨胀则主要受到价格加成冲击的影响。因此,为了保持宏观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政府在适度刺激总需求的同时,要对总供给管理政策给予充分的重视,配合使用稳健性货币政策和积极财政政策对经济进行调控,有效管理经济运行风险因素与通货膨胀的形成,保持"十三五"时期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的双重稳定。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陈继勇 梁柱
本文运用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将海湾六国产出的同步波动性和遭受冲击的对称性联系起来。研究发现,1977-2006年间海湾六国遭受需求冲击的对称程度要高于供给冲击,对称性的需求冲击对维持六国经济周期的同步性既显著又重要,而供给冲击的对称性对维持六国经济周期的同步性几乎没有作用;另外,本文没有发现供给和需求冲击的对称性对经济周期的同步波动有滞后影响。本文实证研究的结果对于海湾六国未来单一货币的汇率制度选择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龚敏 李文溥
基于AD-AS模型,本文估计了一个包含产出和价格水平的结构式向量自回归模型,以此揭示1996—2005年期间驱动中国经济波动的总供需力量变化,并发现,近年来的"高增长、低通胀"是在有效供给能力改善的强有力推动下实现的。这意味着,全球化条件下实现我国经济稳定持续增长的关键因素正在从需求转向供给。因此,现阶段的宏观调控应更加重视供给管理,把提升本国经济竞争力、增加有效供给能力、提高国民收入水平放在宏观经济政策的首位。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刘金全 郑挺国
本文运用马尔可夫转移模型和冲击响应分析等方法,检验了我国货币政策冲击与实际产出之间的动态关系,发现货币政策冲击对产出的影响存在明显的非对称性,并且产出对货币冲击的反应存在着“低度反应”和“高度反应”区制;我们通过时变转移概率方法进一步检验描述非对称反应的三种可能形式,即关于货币政策冲击方向、冲击规模和经济周期阶段的非对称形式。
关键词:
非对称 货币政策冲击 区制转移 实际产出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吕光明
本文采集1995~2009年的中国季度数据,构建由政府财政支出、税收收入和国内生产总值三个变量组成的SVAR模型,分析了财政支出和税收两个财政政策变量冲击对中国产出波动的影响。结果发现,财政政策冲击引起的波动是引起中国产出波动的一个重要因素,财政支出冲击和税收收入冲击在波动贡献、作用力度、时滞、持久性等方面的特点各不相同。这一结论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意义。
关键词:
财政政策冲击 产出波动 SVAR模型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李晓洁
区域货币联盟以及区域货币合作是近年来国际金融领域颇为关注的问题之一,关于它的研究对于防范金融危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具有现实意义。本文以VAR模型分析包括中国在内的9个东亚国家与地区总需求冲击和总供给冲击的对称性,并通过与欧洲经验数据的比较,判断东亚实现区域货币联盟的可行性。
关键词:
亚洲货币联盟 冲击 VAR模型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李运达 刘鑫宏
随着中国参与国际市场分工程度的加深,外部需求冲击与本国经济波动的关联已非净出口所能涵盖,投资已成为净出口之外传导外部需求冲击的重要路径。从因应外部需求冲击的角度对1997年以来中国投资波动进行结构分析,运用OLS回归与ARMA组合模型和Granger因果检验识别外部需求冲击传导的投资路径。结果表明,总投资中的出口引致性投资对于外部需求冲击的反应是敏感的,外部需求与政府预算内投资、外商直接投资以及自筹资金投资之间存在着"冲击—传导"关联。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唐宜红 林发勤
本文通过建立简单的代表性出口企业动态随机局部均衡模型来模拟中国2006~2010年的月度出口周期。研究发现,在引入外部需求冲击后,模型可以较好地解释中国的出口波动,成功地模拟出我国2006~2010年期间出口的周期变化,特别是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经济衰退对我国出口造成的巨大影响。由此可见,外部需求冲击成为我国出口的重要制约因素,因此,为了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我们应该增加内需,提高国内消费。
关键词:
外部需求冲击 出口波动 随机动态均衡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袁吉伟
本文利用1994年1季度至2012年2季度产出和价格的数据,建立了基于长期约束的SVAR模型,用分析总供给冲击和总需求冲击对我国经济波动的影响,考察经济增长和价格对总供给冲击和总需求冲击的动态响应。实证研究表明,总供给冲击和总需求冲击标准差均较大,而且总需求冲击波动性要大于总供给冲击的波动性,说明我国经济在样本数据期内存在波动性。脉冲响应分析发现,总供给冲击对于产出具有正向长期趋势,而总需求冲击对于产出具有正向短期影响;对于价格而言,总供给冲击对价格产生负向长期影响,总需求冲击对价格产生正向长期影响。2011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速持续放缓,主要在于供求冲击为负,供给负冲击更为显著。
关键词:
总供给 总需求 经济增速 价格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毛彦军 王晓芳
基于由贝叶斯技术估计的新凯恩斯动态随机一般均衡(DSGE)模型,识别和分析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冲击对产出和通货膨胀波动的影响,结果表明:货币供给冲击对产出和通货膨胀波动均能够产生同向影响,但对产出波动的影响不明显,仅能解释其不足2%的波动,而对通货膨胀波动的影响比较强,长期内可以解释其26%以上的波动;货币需求冲击对产出和通货膨胀波动的影响都不明显,长期内对二者波动的解释能力均低于0.6%。因此,在应对通胀压力时,央行可以运用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对高通胀势头实施积极的紧缩性宏观调控。
关键词:
货币供给 货币需求 经济波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