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366)
2023(14925)
2022(12369)
2021(11523)
2020(9404)
2019(21756)
2018(21701)
2017(42141)
2016(22895)
2015(25597)
2014(25439)
2013(24633)
2012(22087)
2011(19718)
2010(19678)
2009(17795)
2008(17105)
2007(15168)
2006(13383)
2005(11826)
作者
(64371)
(53260)
(52890)
(50556)
(33865)
(25418)
(24170)
(21005)
(20379)
(18977)
(18313)
(17844)
(17055)
(16592)
(16553)
(16224)
(15874)
(15830)
(15338)
(15149)
(13152)
(13049)
(12778)
(12080)
(11916)
(11828)
(11814)
(11803)
(10662)
(10388)
学科
(88363)
经济(88271)
管理(65191)
(59731)
(49167)
企业(49167)
方法(38836)
数学(32939)
数学方法(32546)
中国(25504)
(25074)
业经(23225)
(20714)
(19627)
地方(19157)
(17722)
农业(16937)
环境(16778)
(16715)
银行(16677)
(15829)
贸易(15816)
(15684)
理论(15489)
(15206)
(14996)
技术(14146)
(13513)
金融(13511)
(13317)
机构
大学(312539)
学院(311748)
管理(125037)
(119624)
经济(116872)
理学(108297)
理学院(107116)
管理学(105124)
管理学院(104583)
研究(102587)
中国(78326)
(67489)
科学(65271)
(54270)
(50605)
(49764)
业大(47563)
中心(47321)
研究所(46400)
(45516)
财经(43816)
北京(42525)
(41748)
师范(41327)
(39896)
农业(38808)
(37901)
(37843)
经济学(35265)
技术(33802)
基金
项目(219755)
科学(172440)
研究(161801)
基金(158265)
(137613)
国家(136470)
科学基金(117705)
社会(100909)
社会科(95559)
社会科学(95533)
(86329)
基金项目(84489)
自然(76301)
自然科(74475)
自然科学(74460)
教育(73467)
自然科学基金(73061)
(72286)
编号(67207)
资助(63820)
成果(53675)
重点(49028)
(47002)
(46769)
(45743)
课题(45405)
创新(42549)
科研(41716)
项目编号(41574)
国家社会(41425)
期刊
(130243)
经济(130243)
研究(90010)
中国(59426)
学报(50091)
管理(46088)
科学(45352)
(45318)
(40378)
大学(37907)
教育(36407)
学学(35393)
农业(31416)
(29099)
金融(29099)
技术(28076)
业经(23136)
经济研究(20535)
财经(20288)
图书(19274)
(17235)
问题(16891)
(16330)
理论(15953)
科技(15874)
实践(14872)
(14872)
(14536)
技术经济(14437)
现代(14313)
共检索到4524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孙新波  张明超  王永霞  
本研究采用探索性案例研究方法,以海尔COSMOPlat为案例研究对象,建构了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促进数据化商业生态系统构建机理的整合性理论模型。研究发现:(1)“反管理”视角下工业互联网平台与数据价值节点、数据价值链条和数据价值网络同在自发现/反发现方面存在对称适配的一致性,也同在由自发现到反发现方面存在深化继承的一致性,因此“反管理”视角下工业互联网平台与数据价值节点、数据价值链条和数据价值网络是统一的,这也就注定了组织赋能、结构赋能和场域赋能实现的内在可行性;(2)在数据化商业生态系统构建情境下,工业互联网平台的赋能作用遵循由“数据资源行动-数据能力生成-生态价值实现”的机理路径;(3)工业互联网平台通过整合性实现组织赋能、结构赋能和场域赋能,分别完成数据价值节点部署、数据价值链条培育和数据价值网络架构的生态战略任务,最终由数据价值节点、数据价值链条和数据价值网络所交织而成的价值结构体系反映了数据化商业生态系统的构建形成;(4)结构赋能的实现建立在组织赋能基础上的进一步纵向价值延伸,场域赋能的实现建立在结构赋能基础上的进一步横向价值拓展。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孙新波   张明超  
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智能制造生态系统构建,成为理论界与实践界共同关注的热点话题。本文采用案例研究方法,选择海尔卡奥斯为案例研究对象,探究了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智能制造生态系统构建过程及其价值创造行为。主要研究发现,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智能制造生态系统构建依赖平台嵌入、平台聚合和平台撬动三个过程环节,分别实施“望闻问切”、“兼容并蓄”和“有无相生”策略,最终构建成包含数字价值生成、数字价值共创和数字价值涌现三种价值创造行为体现的智能制造生态系统价值创造组织形态。当参与价值创造的基础操作性资源的来源范围由制造企业内部延伸到制造行业内部,再拓展到跨行业交互时,基础操作性资源多样性同步增加,进而催生出数字价值生成、数字价值共创和数字价值涌现三种差异化的价值创造行为。本文为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与智能制造生态系统相关研究贡献新的理论知识,为数字经济浪潮中的领先制造企业依托工业互联网平台构建智能制造生态系统贡献中国方案。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黄雪  沈灏  王栋晗  
数字经济时代,场景成为驱动商业生态系统创新演化的新范式,但现有文献并未进行充分揭示。采用纵向案例研究解构产业互联网平台场景创新驱动商业生态系统创新演化的机制。结果表明,场景驱动商业生态系统创新的逻辑基础是“场景洞察—场景创造—场景赋能—网络创新”;场景驱动商业生态系统创新的动态机制是三重嵌入下场景数字化赋能驱动的价值共创主体(生态网络节点)与客体(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创新。结论有助于拓展场景驱动创新理论、商业生态系统创新理论和数字化赋能理论,为平台企业、创业企业场景创新和商业生态构建提供实践借鉴。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王水莲  钱鹏浩  王静  
工业互联网平台是工业领域的数字新经济,是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的关键载体。以“柠檬豆”平台为案例研究对象分析工业互联网平台成长演化机理,研究发现,工业互联网平台场景赋能以平台用户需求场景为牵引,开发冗余数据资源,整合异质资源,实现资源共享、知识传导和数字协同;工业价值网络中的资源映射到工业互联网平台上成为可调用的数据资源,数字孪生产生更丰富的场景,驱动网络效应强化;工业互联网平台成长演化的本质是基于场景赋能体系构建的价值创造过程与基于网络效应形成的生态构建过程之间的交互共演。响应场景驱动创新范式,研究有助于完善平台组织理论,丰富网络效应研究情境,为我国工业互联网平台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震  王新新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企业间资源的开放、共享、互补和整合成为当前商务平台研究的热点,互联网商务平台生态系统是消费者需求多样化的产物,也是企业提升综合竞争能力的必然要求。文章通过文献研究和专家打分法提炼出互联网商务平台生态系统的五个测量维度,即规模性、多样性、开放性、对等性和协同性,编制互联网商务平台生态系统测量量表。同时拓展了商务平台顾客购买研究的一般视角,将互联网商务平台生态系统构建和商务平台虚拟价值链构建同时纳入顾客选择概念模型当中,提出相关研究假设,通过问卷调研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原始概念模型进行检验。结果显示:互联网商务平台生态系统能带来顾客锁定效应;互联网商务平台生态系统直接影响顾客...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骁   刘润喆   吴小龙   孙瑞晨  
与已有赋能研究所刻画的耦合逻辑不同,本文采用嵌入式案例研究设计,基于复制逻辑剖析了“树根互联”工业互联网平台驱动3家被赋能企业实现商业模式创新能力构建的解耦逻辑,据此提炼出新的赋能模式——“元赋能”。具体研究结论如下:(1)元赋能模式包括被赋能企业数字基础夯实、被赋能企业与平台企业知识深度交互、被赋能企业与平台企业解耦3个阶段;(2)数字基座构筑、知识交互学习、认知蜕变跃升分别构成了元赋能模式不同阶段的重要行动;(3)数字技术的积累可供性、适应可供性、变异可供性特征分别构成了元赋能模式不同阶段的关键机制;(4)业务数据化、数据资产化、创新自主化分别构成了元赋能模式不同阶段的显性结果。本文剖析了元赋能模式的概念内涵,提炼了元赋能模式的关键实现机制,构建了元赋能模式的理论模型,从而拓展了现有赋能理论的边界,推进了商业模式创新领域的前沿研究。元赋能模式是工业互联网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体现,也为深化理解工业互联网领域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新的理论洞见。由此,本文分别从国家、平台和被赋能企业3个层面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和管理启示,以期为中国工业互联网平台打造新质生产力、助力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刘曦子  陈进  王彦博  
大数据时代,开展互联网金融业务的企业呈现生态化趋势。该文基于商业生态系统视角开展对互联网金融生态圈的研究:主要分析了互联网金融生态圈的内涵、特点以及关键要素,并尝试基于商业生态系统的理论来构建互联网金融生态圈;之后分析了互联网金融生态圈与金融生态圈、电子商务生态系统的相互关系,认为以云计算、大数据等为底层支撑,支付体系和信用体系为基础,汇聚多样化种群和提供多样化场景金融服务及产品是构建互联网金融生态圈的关键,互联网金融生态圈战略目标是实现生态圈所有成员共赢。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刘曦子  陈进  王彦博  
大数据时代,开展互联网金融业务的企业呈现生态化趋势。该文基于商业生态系统视角开展对互联网金融生态圈的研究:主要分析了互联网金融生态圈的内涵、特点以及关键要素,并尝试基于商业生态系统的理论来构建互联网金融生态圈;之后分析了互联网金融生态圈与金融生态圈、电子商务生态系统的相互关系,认为以云计算、大数据等为底层支撑,支付体系和信用体系为基础,汇聚多样化种群和提供多样化场景金融服务及产品是构建互联网金融生态圈的关键,互联网金融生态圈战略目标是实现生态圈所有成员共赢。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左文明  丘心心  
关于工业互联网这一虚拟产业集群的研究缺乏对构成要素和系统结构的深度解析,如何促进工业互联网产业生态发展亟需理论支持。从生态系统视角探讨工业互联网产业集群,利用文本挖掘技术开展质性研究。通过新闻热点挖掘与政策演化分析,提炼工业互联网领域关键元素,抽象形成工业互联网核心要素及其关联关系。进而结合生态系统理论,探讨各要素之间的组织方式及作用路径,构建平台核心—链式关联—生态网络三层结构的工业互联网产业集群生态系统模型。通过剖析工业互联网产业集群的运作机理和结构特性,为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与生态发展提供实践参考和理论支持。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王水莲   付晗涵  
工业互联网平台主导的创新生态系统如何长效发展是一个重要议题,也是中国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的关键。以卡奥斯工业互联网平台为案例研究对象,探索工业互联网平台主导的创新生态系统价值共创机制。研究发现,价值共创机制包括模块化机制、场景化机制和互补机制;创新生态系统利用模块化机制、场景化机制和互补机制高效整合生态资源,提升生态数字化能力,形成创新生态系统的同边网络效应、跨边网络效应和跨领域网络效应。研究结果有助于丰富创新生态系统价值共创的研究情境,完善工业互联网平台理论研究,为我国工业互联网平台生态化发展提供理论借鉴。
[期刊] 征信  [作者] 琚春华  邹江波  傅小康  
诸多行业、企业对信用变现产生价值的极大需求预示着征信2.0时代即将到来,营造良好健康的互联网信用产业发展环境急需打造有机的互联网信用生态系统,为社会经济的平稳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以自然生态学、种群生态学为研究视角,通过对互联网信用生态系统的剖析,归纳出互联网生态系统中的生态角色划分与种群类别,以及种群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的角色、职能。在此基础上,总结出良性互联网信用生态系统应具备开放、协同、创新、动态平衡四个关键特征,指出各个组成要素之间只有相互配合、协同共治,才能使生态体系不断朝着开放性、协同性、创新性和动态
[期刊] 征信  [作者] 琚春华  邹江波  傅小康  
诸多行业、企业对信用变现产生价值的极大需求预示着征信2.0时代即将到来,营造良好健康的互联网信用产业发展环境急需打造有机的互联网信用生态系统,为社会经济的平稳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以自然生态学、种群生态学为研究视角,通过对互联网信用生态系统的剖析,归纳出互联网生态系统中的生态角色划分与种群类别,以及种群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的角色、职能。在此基础上,总结出良性互联网信用生态系统应具备开放、协同、创新、动态平衡四个关键特征,指出各个组成要素之间只有相互配合、协同共治,才能使生态体系不断朝着开放性、协同性、创新性和动态平衡性的方向演化升级。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杨芳芳  许治  
基于耦合视角,探讨平台企业主导型创业生态系统对创业企业赋能的机理,实证检验耦合的三个维度对创业企业绩效的影响,以及平台正式治理对耦合与创业绩效关系的调节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平台企业主导型创业生态系统内,创业企业与其他主体间的文化价值耦合、互补性资产耦合、物理系统耦合均对创业企业绩效有积极影响,平台正式治理对耦合与创业绩效的关系具有促进作用。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王昶  邓婵  何琪  周依芳  
工业互联网是中小制造企业智能化转型的重要载体。基于TOE框架与企业能力理论,构建工业互联网使用驱动因素及赋能机制综合研究模型。结果表明:第一,工业互联网使用的重要驱动因素包括资源就绪、数字能力、业务复杂度与政府支持。资源就绪是中小制造企业使用工业互联网的前提,数字能力是中小制造企业使用工业互联网的技术基础,业务复杂度可以反映中小制造企业使用工业互联网的内在需求,政府支持可为中小制造企业使用工业互联网提供保障。第二,工业互联网通过培育两种核心能力赋能企业转型升级。工业互联网使用对中小制造企业智能化转型具有显著赋能效应,集成互联能力通过促进企业互联互通实现智能化转型,协同融合能力通过促进企业内外协同实现智能化转型。结论可为中小企业“上云上平台”和智能化转型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启示。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郑勇华  孙延明  尹剑峰  
基于吸收能力理论视角分析平台数据赋能对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内在作用机理。采用239份来自全国部分地区制造企业调查问卷,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在平台数据赋能的3个子维度中,平台连接能力、平台智能能力和平台分析能力均显著正向影响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吸收能力分别中介平台连接能力、平台智能能力、平台分析能力与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关系;数字化导向正向调节吸收能力与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关系;数字化导向正向调节平台连接能力与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关系,但在平台智能能力、平台分析能力与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关系中的调节作用不显著;数字化导向正向调节平台连接能力通过吸收能力对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产生的促进作用,但在平台智能能力、分析能力分别通过吸收能力对企业数字化转型产生正向影响过程中的调节作用不显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