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710)
- 2023(17890)
- 2022(14862)
- 2021(13619)
- 2020(11289)
- 2019(25461)
- 2018(24986)
- 2017(47643)
- 2016(25669)
- 2015(28213)
- 2014(27717)
- 2013(27580)
- 2012(25538)
- 2011(23292)
- 2010(23366)
- 2009(21980)
- 2008(22102)
- 2007(19792)
- 2006(17855)
- 2005(16641)
- 学科
- 济(116940)
- 经济(116781)
- 业(94925)
- 管理(86954)
- 企(82699)
- 企业(82699)
- 方法(45367)
- 数学(36354)
- 数学方法(36139)
- 农(35382)
- 财(35124)
- 中国(34632)
- 业经(34464)
- 制(26857)
- 地方(24808)
- 农业(24609)
- 贸(23865)
- 贸易(23846)
- 易(23251)
- 务(23207)
- 财务(23177)
- 财务管理(23143)
- 企业财务(21992)
- 技术(20685)
- 银(20029)
- 银行(19987)
- 行(19322)
- 体(19318)
- 融(19016)
- 金融(19014)
- 机构
- 学院(372104)
- 大学(368463)
- 济(165569)
- 经济(162716)
- 管理(142951)
- 研究(130493)
- 理学(122069)
- 理学院(120767)
- 管理学(119223)
- 管理学院(118518)
- 中国(103416)
- 京(78419)
- 财(78263)
- 科学(75958)
- 农(67376)
- 所(66161)
- 财经(61243)
- 研究所(59421)
- 中心(58562)
- 江(57095)
- 经(55799)
- 业大(54492)
- 农业(52856)
- 经济学(51627)
- 北京(49826)
- 院(46709)
- 经济学院(46600)
- 财经大学(45333)
- 范(44576)
- 州(44371)
- 基金
- 项目(241530)
- 科学(192085)
- 基金(178248)
- 研究(175198)
- 家(156289)
- 国家(154915)
- 科学基金(133177)
- 社会(116843)
- 社会科(110982)
- 社会科学(110958)
- 基金项目(93626)
- 省(93365)
- 自然(84147)
- 自然科(82240)
- 自然科学(82215)
- 自然科学基金(80858)
- 教育(78282)
- 划(78209)
- 资助(72234)
- 编号(67469)
- 发(56066)
- 重点(54570)
- 部(54254)
- 成果(54089)
- 创(53049)
- 国家社会(49875)
- 创新(49002)
- 业(48794)
- 制(48370)
- 课题(47368)
- 期刊
- 济(190985)
- 经济(190985)
- 研究(114831)
- 中国(78613)
- 农(63631)
- 财(62643)
- 管理(58936)
- 学报(57661)
- 科学(55000)
- 大学(44302)
- 农业(43203)
- 学学(42131)
- 融(39752)
- 金融(39752)
- 教育(32881)
- 业经(32555)
- 财经(31634)
- 技术(31410)
- 经济研究(31402)
- 经(27397)
- 业(25158)
- 问题(25094)
- 贸(21527)
- 技术经济(20161)
- 世界(19926)
- 国际(19273)
- 商业(17902)
- 现代(17737)
- 版(17211)
- 科技(16924)
共检索到5762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郭瑞兵 赵军
文章重点关注工业互联网对我国制造业升级的影响这一现实问题,分别使用互联网嵌入度和技术复杂度来刻画工业互联网发展和中国制造业升级,从直接和间接传导、非线性传导三个维度,考察其影响的传导机制。研究发现,工业互联网发展总体上显著推动了制造业升级,且作用强度存在区域异质性,具体表现为中西部地区将从工业互联网发展中获益更多;进一步地,使用门槛模型进行非线性检验后发现,工业互联网的过度繁荣会限制制造业升级进程的持续进行,导致梅特卡夫定律在这一阶段的作用强度减弱。
关键词:
工业互联网 制造业升级 门槛模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曾繁华 刘淑萍
"互联网+"是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因素,其作用机制也十分关键。文章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利用系统GMM计量方法对中国2006—2015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互联网+"对劳动密集型制造业比重的上升具有显著抑制作用,对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制造业比重的上升均产生积极的正向促进作用,对技术密集型制造业比重的上升的促进作用要明显大于对资本密集型制造业比重上升的促进作用;"互联网+"显著地促进了中国制造业的升级。
关键词:
“互联网+” 制造业升级 系统GMM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石喜爱 季良玉 程中华
在资源和环境双重约束下,"互联网+"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逐渐成为经济发展中的主要驱动力量,识别其演化特点及内在机理,关系到制造业发展驱动方式的转变和国家战略的实现。基于2003-2014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研究了"互联网+"对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影响及区域差异。分析结果显示:在控制外商直接投资、政府参与程度、金融发展水平等条件下,"互联网+"能够促进中国制造业向高度化和合理化进行转型升级;分区域比较结果显示,"互联网+"对中国制造业的高度化和合理化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对中部地区的促进作用最大,西部地区次之,
关键词:
互联网+ 转型升级 面板数据 区域比较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王可 李连燕
研究目标:探讨互联网技术在中国制造业中发挥的作用。研究方法:利用2012年世界银行对中国制造业企业的调查数据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研究发现:互联网的使用推动了我国制造业的创新活动,提高了制造业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信息分享意愿,且其本身也可以作为一种高效的商品销售和营销渠道在制造业当中发挥作用,并带来制造业绩效表现的提升。研究创新:实证检验了互联网使用对我国制造业的影响,为"互联网+制造业"战略的效果提供了更加全面细致的经验证据。研究价值:提供了"互联网+"促进经济增长的微观证据,为传统企业的互联网转型以及信息化与工业化的"两化"融合问题带来启示。
关键词:
“互联网+” 制造业 创新 供应链协同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胡俊
在分析地区互联网发展水平对制造业升级的理论机制基础上,运用2004~2016年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发现地区互联网发展水平对制造业升级存在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经过内生性问题处理和稳健性检验,这一结论依然稳健。通过门槛模型分析发现,当融入GVC程度超过一定水平时,地区互联网发展水平对制造业升级可能存在不利影响,从互联网视角反映了我国制造业在融入全球价值链的过程中存在"低端锁定"现象。
关键词:
互联网 制造业 升级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苗效东 吕明元 张旭东
从基础环境、技术支撑和工业应用三方面建立工业大数据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基于时序全局主成分分析法和空间计量模型,利用2011—2018年我国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系统分析了工业大数据对制造业绿色发展影响的空间溢出效应、传导机制和区域差异。结果表明:近年来,工业大数据和我国制造业绿色发展总体呈增长态势,具有明显的空间自相关性;工业大数据对制造业绿色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工业大数据分指数中,工业应用指数对制造业绿色发展的影响最大;产业结构优化是工业大数据影响制造业绿色发展的重要传导机制;中西部地区制造业绿色发展受工业大数据影响更大,可借此实现跨越式发展。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卓乘风 邓峰
将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纳入异质性企业贸易模型,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采用投影寻踪模型测算中国2004—2016年省级互联网发展水平,并运用多种计量模型分析互联网发展如何影响中国制造业高水平"走出去"。研究发现:首先,互联网发展能够显著提升中国制造业出口技术水平,进而助推制造业高水平"走出去",而这一机制在相当程度上依赖于互联网技术对资源配置效率的改善作用;其次,互联网发展能在空间和时间的双重维度上促使制造业出口技术水平的区际差异收窄,从而在全国整体层面上推动制造业高水平"走出去",且前者表现为加快区际制造业出口技术扩散、实现制造业出口技术升级的空间互动,后者则体现在促使地区制造业出口技术水平向技术前沿加速收敛;此外,上述机制在沿海地区和内陆地区表现出明显的区域异质性。研究结论从互联网发展视角,为探索中国制造业高水平"走出去"的有效途径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和经验支持,同时对因地制宜地推进"互联网+"战略也有一定启发。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黄群慧 余泳泽 张松林
本文重点关注互联网发展对制造业效率的影响这一现实问题。研究通过超边际与一般均衡分析,建立了互联网发展影响制造业效率的理论模型,揭示了互联网发展提升制造业效率的内在机制,并选取历史数据作为工具变量,在克服内生性的基础上,从城市、行业和企业三个维度全面检验了互联网发展对中国制造业效率的影响强度和内在机制。研究显示,互联网发展显著促进了城市整体和制造业整体生产率,且对制造业整体生产率的影响大于其对城市整体生产率的影响;互联网发展显著提高了制造业企业生产率。城市互联网发展指数每提高1%,制造业企业的生产率会提高0.3%。内在机制检验结果显示,互联网技术发展通过降低交易成本、减少资源错配以及促进创新提升了制造业生产率。以上研究结论为中国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建设网络强国和制造强国战略奠定了理论与事实基础。
关键词:
互联网 制造业生产率 交易成本 资源错配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姜启波 谭清美 尹君
创新是驱动经济发展的核心关键。为探究"互联网+"创新如何驱动制造业发展,从"互联网+"创新驱动制造业发展的运行机制、运行模式和发展途径等方面,提出"创新互联网平台"和"智慧创新元"的概念,深入研究"互联网+"创新驱动制造业的演化发展。"互联网+"创新是一种全新的创新模式,可以彻底改变传统的创新模式,变革制造业的组织模式,驱动制造业关键技术跨越发展,实现制造业转型升级。研究结论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以期为制造业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盛新宇 王厚双
本文基于双边价值链关联视角,研究互联网发展水平对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固链”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互联网发展水平提升有助于中国制造业实现全球价值链“固链”;由于伙伴国发展差异以及制造行业自身差别特征,互联网的影响表现出明显的异质性;互联网“固链”作用受制造行业网络密集度调节效应的影响,中国互联网发展水平与制造业网络密集度水平越匹配,互联网的“固链”效应也越能发挥。进一步分析表明,提升互联网发展水平能够缩小中国制造业在伙伴国市场面临的梯度关联压力,从而提升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固链”的承压能力。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孙雪冰
文章基于2012—2021年制造业上市企业数据,实证检验互联网发展水平、区域创新能力与制造业企业技术升级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区域创新能力与制造业企业技术升级显著正相关;互联网发展水平与制造业企业技术升级显著正相关;互联网发展水平显著增强区域创新能力与制造业企业技术升级间的正相关程度。文章结论可为制造业企业加快技术升级、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和推动互联网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童有好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其逐步涉及到制造业的各个环节和产品全生命周期,引发了制造业资源配置的新方式,驱动了制造业生产经营模式的变革,促进了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引发了制造业资源配置的新方式,驱动了制造业生产和经营模式的变革。这给我国建设制造强国提供了新机遇。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徐玮
"互联网+"时代,复杂产品集成制造正在考验中国航空制造企业的协调制造能力,亟需提升全产业链竞争力,获取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上的竞争优势。面对中国航空制造业在体制刚性、供应链管理、政府采购依赖、客户服务创新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本文在"互联网+协调制造"视野下,提出重塑航空制造企业的客户关系,鼓励用户参与价值创造;引入市场化的供应商质量评价体系,构建B2B供应链网;分步对制造设备设施进行智能化升级,逐步推进智能制造计划;用户提供备件服务、工程技术支援、现场支援、运营策划方面的"一揽子"服务,提升航空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服务竞争力。
关键词:
互联网+协调制造 航空制造业 复杂产品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谭娜 高峰 常亮
文章构建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和制造业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考察了2013—2020年我国30个省份的数字经济对制造业发展质量的异质性影响及其影响渠道。研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显著促进了各省份制造业发展质量的提升。数字经济主要从促进制造业结构优化、创新驱动和绿色发展3个维度提升了制造业发展质量,但现阶段对制造业经济效益的提升作用并不显著。东部地区数字经济对制造业整体发展质量提升的促进作用较大,主要体现在结构优化和创新驱动两个维度,但在西部、东北地区则未呈现明显赶超趋势,现阶段数字经济红利的发挥尚不能显著缩小地区制造业发展差距。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制造业质量 地区差异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黄令 王亚飞 伍政兴
文章基于2012—2020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构建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进行测算;借助SPSSAU软件和Stata 17.0软件检验数字经济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有直接正向影响,通过产业升级、人力资本等产生间接影响。同时,数字经济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存在非线性关系,并受到居民生活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等外部因素影响。当门槛变量低于门槛值时,数字经济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不显著;而当门槛变量超过门槛值时,数字经济就能够显著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